《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是2020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
- 作者:老藤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9月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0208192
《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是2020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是2020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是作家老藤解讀孔子思想的通俗文化著作。本書分為《治政篇》《經濟篇》《治學篇》《交友篇》《明...
聖人的成長 孔子最早的祖先就是商湯,商代的開國帝王,天子,商湯是王族。孔子的家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日漸衰落,從天子到諸侯,從諸侯到大夫,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經做過陬邑宰,相當於鄉長。叔梁紇以勇力著稱,非常勇猛,體格健壯,武功很高。孔子3歲的時候,叔梁紇死了,叔梁紇死了以後,...
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德聖孔子,第二是道聖老子,第三是智聖六祖惠能,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禪宗六祖惠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在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又稱不列顛圖書館,是英國的國家圖書館,享譽世界,為世間藏書的權威地之一。該圖書館廣場樹立有世界十大思想...
從“子貢問為仁”到“必察焉”,講 仁者做人做事及管理之道。從“子曰人能弘道”到“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講 仁者出仕之道。從“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到“故相師之道也”講 仁者的師道。本章講 了反對暴力、仁者要掌握工具與方法、人要弘道、聖人相師四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完整的孔子仁義觀,非常重要,...
出版長篇小說《戰國紅》《刀兵過》《臘頭驛》《鼓掌》《櫻花之旅》《蒼穹之眼》《北地》《北障》《銅行里》等,小說集《黑畫眉》《熬鷹》《沒有烏鴉的城市》《會殤》等,文化隨筆集《儒學筆記》《探古求今說儒學》《孔子另說:總有一條聖人之道適合你》。作品多次被《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長篇小說選刊...
孔子說:“顏回是這樣做人的,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條善理,他就牢牢記在心上而不失掉它。”孔子說:“天下國家是可以公正治理的,爵位俸祿是可以辭掉的,利刃是可以踩上去的,只是中庸之道不容易實行。”子路問什麼是強大。孔子說:“你問的是南方的強大呢?還是北方的強大呢?或者是你所認為的強大?用...
孔子說的“中則正,滿則覆”就是準平衡思想。事物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環中,當事物到達平衡臨界點時就會走向不平衡,在接近於平衡臨界點而又距平衡臨界點保持適當空間就是準平衡。準平衡狀態擴大了平衡點的區域範圍,有利於保持和維繫原有平衡系統。“準平衡”揭示的現象,譬如:物極必反——無極則不反...
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
《泰鴻》篇,所謂“泰鴻”,是指通達於更換替代,而所謂通達於更換替代,即是隨著時勢而變化,這與孔子的“習”——調節,與關尹子、文子、莊子的“與時俱化”思想是相通的。鶡冠子首先借通達統一(虛擬之人)的口,說明了天的變化,而大地則是繼承了天的演變,因此人也要臣服於天的行為方式,即:散布要以八方...
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雖然,若必有以也(38),嘗以語我來(39)!”【注釋】①顏回:孔子的弟子,姓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仲尼:孔子,仲尼為字。孔子與顏回的這段談話完全出自假託。②之:往。③獨:專斷。④蕉:草芥。⑤如:往。“無如”意思是沒有歸往的地方。⑥去:離。⑦就:...
孔子問道:“先生這樣快樂,是因為什麼呢?”榮啟期回答說:“我快樂的原因很多:大自然生育萬事萬物,只有人最尊貴;而我既然能夠成為人,那自然就是我快樂的第一個原因了。人類中有男女的區別,男人受尊重,女人受鄙視,所以男人最為貴;而我既然能夠成為男人,那自然就是我快樂的第二個原因了。人出生到世上,...
孔子游於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①,鹿裘帶索②,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③,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④...
2.孔子: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3.《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4.莊子和韓非的觀點是:君無為而臣有為。5.黃老道家代表作《呂氏春秋》說: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故能使眾能也。無為,故能使眾為也。6.黃老道家的另一部巨著《管子》更是...
聖人之德,凡人之德 修行之道,雕琢人性的美玉 喚醒心中的“聖人”每天進步一點點 修身,先把心放正 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啊,認識你自己 克己為仁 強心健智,彈一曲心靈的“將軍令”找到“勇”的準星 勇者有懼 孔子的“金鐘罩”孟子的“鐵布衫”君子的自強之道 與人與己樂,活出幸福的人生境界 幸福是一種...
孔子並不像宋儒以及後世所刻畫的那樣死板,他的生活是充滿歡樂和幽默的。這一點,如果貫通起來看,而不是讀格言似的,讀一下《論語》就能體會得到。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就是他的目的。倘若明白了它,則會覺得規範不是呆板的,而是活動的,又是“不逾矩”的,所謂“自然而然”地合於“道”。...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譯文】初九爻辭說:“潛藏的龍,無法施展。”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龍是比喻有才德而隱居的君子。操行堅定不為世風所轉移,不求虛名...
孔子認為“信”是朋友之間交往的重要準則,把“信”作為“仁”的重要表現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謹而信”。後來的儒學家們發展和完善了孔孟的“誠”和“信”,他們將“誠”視為“聖人之情”,是至靜至靈寂然不動的“心”(精神)(唐·李翱);將“誠”用以為至高無上的宇宙本體,認為“誠者,聖人之本...
佛家講“治心一處,無事不辦”,儒家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儒家教人修身養性,只有這樣才定下心,心定才能安,心安才產生智慧。孔子能說出“一事不知,儒家之恥”這樣托大的話,不能做到是不敢說的。儒家的教育...
二王之後得用先朝之正朔此於傳無明文考宋取長葛春秋書冬而傳稱秋蓋取以九月周正之冬商正之秋也此可證宋用商正禮記載孔子之杞得小正建寅舊典獨得於杞此可證杞用夏正 野有死麕 貞靜者守禮尚不足以見聖人之化至於懐春之女幾有越禮之志乃怯於厖吠卒畏人知則亷恥之防明有以遏其邪心也王柏乃以為滛奔之詩...
繼承與發展了孔子以來儒家關於音樂的特徵、樂教的功用以及內容與形式、美與善、禮和樂等關係的思想,在闡述"心物感應"的樂的本質方面,在論及音樂對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活動的影響方面,在突出音樂的政治教育與教化功能方面,在強調音樂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作用方面,在注重禮樂並重"先王之道,...
我們知道《易經》的產生是經歷了三位聖人的智慧完成,他們分別是上古時期的伏羲創立了先天八卦。中古時期的文王創立了後天八卦和六十四卦並留下了四百五十句爻辭。下古時期的孔子完善了解讀易經的十翼。也就是古人說的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作為易經的支脈,奇門遁甲的發展古人也歸功於三位不同歷史時期有著卓越功績...
文章開頭說,世道變了,人心壞了,三皇五帝的道路那么邈遠,無法再回去了。“是以達人,有時而隱。”當歸隱農耕成為一種時尚的潮流,眾多的達人們開始前仆後繼,只為贏得歷史的喝彩。荷蓧丈人來自《論語》。他那句有名的話,說的是孔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是個熱愛勞動的老人。長沮和桀溺也來自《論語》...
與漩渦一起進入水流的中心,與湧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順從水的流動方向而不另出已見,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孔子問:“什麼叫從這裡的條件起步,順著水的本性成長,不知不覺就成功了?”那人說:“我生在山區就安心住在山上,這就是從這裡的條件起步;長在水邊就安心住在水邊,這就是順著水的本性成長;不...
孔子之所以偉大,是能從小處看到大處,從近處看到遠處,在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真是一位通曉事理的聖人。由此看來,廉潔也有它所適用的範圍,而不可不分場合機械地推行。所以上述講到聖人行為要齊同當時當地的禮俗是有啟發的,這樣可以處事更隨順。同樣,聖人應按能力將事處理得更縝密一些,這樣辦事也可更容易些。反...
”孔子說:“禮,先王憑它來承接上天之道,治理人們的情操,所以失去它就會滅亡,得到它才能生存。《詩經》說:‘看那老鼠有形體,人卻沒有禮儀。人卻沒有禮儀,何不快點死去呢?’因此那禮必定依據於天,效法於地,比照於鬼神,體現於喪、祭、射、御、冠、婚、朝、聘等各個方面。所以聖人用禮儀展示給大家,...
性善性惡兩說理論,終戰國之世,無人提出第三說,直到西漢,始有揚雄發表另一見解,他在法言修身篇里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自揚子提出「善惡混」之說,後儒探討心性之學,不出孟荀揚三說,但這三說誰能得孔子言性之意,實為一大問題。論語陽貨篇:「子曰,性相近...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1)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 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廠工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 有明,容光(2)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 也,不成章(3)不達。”注釋 (1)東山: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2)容光:指能夠容納光線的 小縫隙。(3)...
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深憂長嘆,欲人人明道。若不使民知,何須憂道之不明,而痛嘆之乎?愚民之術,乃老子之法,孔學所深惡者。聖人遍開萬法,不能執一語以疑之。且《論語》《六經》多古文竄亂,今文家無引之,或為劉歆傾孔子偽竄之言,當削附偽古文中。」康有...
《莊子·外物篇》有 “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一段,其一百八十三字。莊子書上,凡老子皆稱老聃,而此處不稱老聃,可知老萊子另是一人。《戰國策·齊策》引道德經第三十九章,《魏策》引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皆稱 “老子曰”;但《楚策》引老萊子語,不稱“老子曰”,可知老萊子不是老子。《漢書·藝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