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廬墓處,位於曲阜孔林孔子墓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貢廬墓處
- 地址:曲阜孔林孔子墓西
子貢廬墓處,位於曲阜孔林孔子墓西。
子貢廬墓處,位於曲阜孔林孔子墓西。《史記》載,孔子歿後,其弟子皆結廬守墓,服喪三年,唯子貢思慕情深,三年之後復獨居三年始歸。明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陳鳳梧建屋三間,並於此立“子貢廬墓處”石碑。廬墓處東有楷亭。亭內石碑...
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磚砌花欞圍牆等。石案為明代雕刻,石鼎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製作。稍西約10米,有“子貢廬墓處”石碑1通。墓南有享殿、甬道,殿前有石鼎、石儀。石鼎為清雍正十年制。神道旁有金章宗年間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宋真宗年間立“輦路”碑,明代立孔子神道碑等...
1、古人於父母或師長死後,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2、指服喪期間居住的墓旁小屋。3、房舍和祖墓。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今泗水南有夫子冢……即子貢廬墓處也。”唐·張說 《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天后臨朝,再加辟命,皆辭以親老,不赴。逮疾革,易簀,骨立廬墓。”《...
《廬墓卷為惟則軒賦》是明代詩人莊昶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廬墓聖賢中道否,而今廬墓卻稱公。百年自盡親喪里,萬事還堪義起中。此論宰予言果謬,當年子貢意何窮。平生大記成虛讀,敢向人前說異同。作者簡介 莊昶(1432—1498),字孔暘,江浦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以諫謫桂陽...
後人為紀念他,便在孔子墓西側的子貢守墓處建了三間西屋,立碑題“子貢廬墓處”。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司馬遷...
那么,該以怎樣的構思去體現上述要求呢?我為此苦苦思考了好幾年時間,直到有一天,我到了山東曲阜孔子的老家,在孔廟、孔林中不斷徜徉、思考,來到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子貢廬墓處”,終於找到了靈感。相傳,孔子去世後,弟子們為他守了三年墓,而他的得意弟子子貢,又“結廬”再為他守墓三年。他還從...
孔子墓在東周區西北部,墓前有明代所立“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東為其子孔鯉墓,南為其孫孔伋墓,這一格局古稱“攜子抱孫”。附近有子貢廬墓處、楷亭等建築。“三孔”格局規模如皇宮、帝陵,大成殿之雕柱即使皇宮亦未曾見。1994年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占地達三千多畝規模宏大的人造林。其垣牆周長7公里,牆高3.4米,厚約5米。孔林內洙水東西流,水上有洙水橋石坊,橋後享殿五間。最後為東周墓地,繞以紅牆,孔子墓位中部,墓東為其子孔鯉墓,南為其孫孔伋墓,這種格局稱之謂“攜子抱孫”。另有楷亭、駐蹕亭、子貢廬墓處等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么,該以怎樣的構思去體現上述要求呢?我為此苦苦思考了好幾年時間,直到有一天,我到了山東曲阜孔子的老家,在孔廟、孔林中不斷徜徉、思考,來到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子貢廬墓處”,終於找到了靈感。相傳,孔子去世後,弟子們為他守了三年墓,而他的得意弟子子貢,又“結廬”再為他守墓三年。他還從...
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子貢又善於經商,“意測屢中”,家累萬金,富可敵國,結駟連騎,聘享諸侯,與國君分庭抗禮。子貢與孔子感情最深,既是孔子周遊列國經濟上的支持者,又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傳播者。孔子死後,眾弟子皆守墓三年而去,獨有子貢守墓六載。今山東曲阜孔林有子貢廬墓...
師事譙周,周[門人]稱為子貢。性方亮嚴整,待士無倦,輕財好施,不營產業。後主立太子,為太子舍人,遷庶子﹑ 尚書吏部郞。以宣信校尉再使於吳,吳人稱(羨)[美]焉。時黃皓預政,眾多附之,憲獨與不同;皓恚,左遷巴東太守。時右[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為領軍),後主拜憲[領軍]為宇副貳。魏之伐蜀,...
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在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牆 5.6公里,牆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孔林對於研究中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喪葬風俗的...
第二五圖適衛擊磬 第二六圖臨河而返 第二七圖楛矢貫隼 第二八圖靈公問陳 第二九圖子路問津 第三〇圖在陳絕糧 第三一圖子西沮封 第三三圖作歌丘陵 第三三圖刪述六經 第三四圖跪受赤虹 第三五圖西狩獲麟 第三六圖泰山其頹 第三七圖子貢廬墓 第三八圖漢高祀魯 明·鄧盤跋 清·裴景福跋 ...
子貢廬墓圖040 跋041 【明】佚名彩繪《孔子聖跡圖》目錄 醜次同車044 醜次同車046 二龍五老048 歸田謝過050 跪受赤虹052 漢高祀魯054 夾谷會齊056 鈞天降聖058 楛矢貫隼060 匡人解圍062 臨河而返064 麟銜玉書066 靈公問陳068 夢奠兩楹070 命名榮貺072 尼山致禱074 女樂文馬076 刪述六經078 適衛擊...
《史記·孔子世家》謂子貢凡六年然後去是也。雖《殷本紀》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首三年字指初即位後,不指被放之後,與《孟子》少異。要為六年之久,...
8子貢廬墓/35 9心理失衡的弟子們/36 叄血脈的另一種延續 1祖孫三代封三壠/38 2林中林——墓園中的墓園/41 3石人石獸說端詳/46 4“思堂院”與“更衣廳”/50 5洙水橋與洙水河的傳說/51 肆天下第一林 1廣袤墓園,因一人稱聖/58 2萬古長春至聖林/64 3脈絡清晰的族譜/69 4“孔末亂孔”與“中興祖”...
」子路聽後,不以為然,對子貢說:「我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原來夫子也有不懂得的道理啊。」子貢聽後,問:「您請問夫子的是什麽問題呢?」子路於是將與夫子的對答告訴了子貢,子貢聽了,說:「好,您在這稍等,待我替您去問一下吧。」於是,子貢快步到孔子面前,向孔子請問道:「如果在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
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在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牆 5.6公里,牆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孔林對於研究中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喪葬風俗的...
《史記·孔子世家》謂子貢凡六年然後去是也。雖《殷本紀》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首三年字指初即位後,不指被放之後,與《孟子》少異。要為六年之久,...
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而今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牆 5.6公里,牆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曲阜孔廟、孔林、孔府(英文名稱:Temple and Cemetery of ...
如意使用的材料為楷木。相傳孔子辭世後,他的弟子子貢,為恩師廬墓六年,並從外地移來奇木植於墓旁,以寄託哀思,後人視子貢為尊敬師長的楷模,楷樹屬稀有樹種。樹齡達千年以上,此木堅硬,木質細,呈金黃色,故有“軟黃金”和“南檀北楷”之美譽!如意圖案有龍、鳳、蝠、鹿、鶴、八仙、三星等題材,寓意好運當頭...
位於曲阜北,為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魯城北泗上。其後代從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歷代墓葬10餘萬座,碑刻4000餘通,桃花扇作者著名文學家孔尚任的墓葬亦在此。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於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
世之論者,謂曾子得之以魯,子貢失之於敏。果若而言,則敏劣於魯矣。古人學術,須到氣質脫化處,方是歸根復命。億則屢中,是不免挨傍氣習,猶有倚著。而戰戰兢兢,任重道遠,豈魯者所能了?故嘗謂“曾子能脫化得魯,故卒傳其宗;子貢不能脫化得敏,故終止於器。”(《與劉兩江》)指其明體之大公...
孔子去世(公元前479年)後,弟子端木賜(子貢),為師廬墓三年,並帶鄉土異種楷苗植於墓旁,天長日久,便長成參天大樹,也就是“子貢手植楷”遺蹟。後來,為報老師教誨之恩,子貢用楷木雕刻了其師孔子、師母亓官氏兩尊圓雕座像,約40厘米高,刀法古樸渾厚,人物造型端莊肅穆,木質雖年久腐蝕,但刀痕微存,據此...
夫子謂子貢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非也,予一以貫之。”使誠在於“多學而識”,則夫子胡乃謬為是說,以欺子貢者邪?“一以貫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為心,則凡多識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好...
孔子之聰明,千古一人而已,信乎子貢以為天縱也。孔子之後,門弟子多者,莫如鄭康成,一時相信者,以為孔子復生矣。自宋有程、朱,而鄭公之業遂廢,可見天惜聰明,不肯盡歸於一人也。程、朱在宋為名儒,然《大學》首章頭腦工夫未免差誤,他可知矣。王陽明以《大學》未曾錯簡,又可見天惜聰明,不肯盡歸於...
虞仲之放,伯夷之隘,柳下之不恭,子貢之達,子路之勇,原憲之狷,曾點之狂,子張之堂堂,皆己也,雖痛克之,猶恐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惟堯、舜為能舍,非竭才力不能克,是故能見無動之過,通乎微矣,能淨無垢之塵,可與幾矣。草昧之險,無動之過也,野馬之運,無垢之塵也,故聖人洗心退藏於...
廬墓三年,孝感至瑞,郡守聞於天子,天子為之旌表焉。嗚呼!夫古之廬墓,至畜妻子於宅兆之前,其波流弊,至今褻慢焉。有守正者,雖大孝不錄,為非者,雖小道必旌。則聖人之制,後何法焉?或曰:“子貢居於夫子墓側,六年乃去,非廬墓之自耶?”曰:“子貢之罪大矣。口受聖人之言,身違聖人之禮,噫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