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曲阜楷木雕刻有2400多年的歷史。孔子去世(公元前479年)後,弟子
端木賜(子貢),為師廬墓三年,並帶鄉土異種楷苗植於墓旁,天長日久,便長成參天大樹,也就是“子貢手植楷”遺蹟。後來,為報老師教誨之恩,子貢用楷木雕刻了其師孔子、師母亓官氏兩尊圓雕座像,約40厘米高,刀法古樸渾厚,人物造型端莊肅穆,木質雖年久腐蝕,但刀痕微存,據此可證,楷雕應為孔子門人子貢所創。此二尊楷雕坐像,存於曲阜孔子博物院。楷雕歷經秦、漢、唐、宋、元、明、清世代相傳,至清鹹豐年間,曲阜一地就有徐、李顏、孔四家以楷雕為業,其中以顏士仁、孔廣義較為有名。到了清光緒年間,孔廣義的兒子孔昭棠,顏士仁的兒子顏錫志、顏錫恕、顏錫忠,以及王書森、王書田兄弟雕刻較為工致。孔廣正、孔廣方、姚文友等人也有一定水平。到了清光緒以後,主要分為三大支,即顏、孔、王家。徐、李失傳。
文化特徵
原材料
曲阜楷木雕刻原材料源於曲阜孔林獨有的珍稀植物楷樹。楷樹又叫文楷木,俗稱黃連木,是屬漆樹科的當年生落葉喬木,樹皮呈鱗狀,形體粗大蒼勁,軀幹如龍似虬。雄樹質堅色暗,宜做建築材料;雌樹質地柔韌,紋理細密,呈金黃色,久藏不腐,可用於雕刻。
技法
曲阜楷木雕刻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技藝精湛,品種繁多,具有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楷木雕刻有圓雕、浮雕、透雕、鏤空雕等多種形式,其製作工藝計有十幾道之多,技法主要有圓雕、浮雕、透雕和鏤空雕四種。歷經數代藝人的豐富和創造,曲阜楷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取法正宗,形神兼備,刀法古樸簡約,渾厚精細。
工具
曲阜楷木雕刻的雕刻刀,刀的型制有平口刀、斜口刀、圓口刀、反圓口刀、三角刀等,以及台鉗、打錘、鋁、銼、鋸、砂紙等,所謂“三分托七分工具”。
製作工序
曲阜楷木雕刻的製作工藝過程大體分為:選料、下料、布局(設計)、切、削、淨地、銼梗、開相、修細、磨光、上蠟等。下面介紹主要的工藝流程:
選料是把朽、疤、霉散去,把可雕之材按需要的大小用鋸鋸下來,把型整好。
布局(即畫活)是把想反映的內容布置在上面,用雕刀把畫出的物體切出來。
削是刻出物體的起浮,同時也把周圍的底子淨出來,隨之把枝梗也刻出來。
開相也叫開臉,是把人物的五官表情細心地刻畫出來,隨之也把鬍鬚、衣紋和其他陪襯的細部全都修細才算全部完成。整個作品刻成後,因有沒去淨的刀痕存在,需用粗、細砂紙把它磨掉,磨出光澤後再進行打蠟。打蠟是為了保護好木質,使其耐腐,能夠長期保存。
楷雕的設計(即畫活)要求不高,只起個部局即可。俗說“七分雕刻三分畫”,全憑細心構思和熟練的技巧,以刀代筆縱橫自如而成。
題材作品
曲阜楷木雕刻產品由原來的“壽杖”“如意”幾個品種,已發展到上百個品種,主要有人物、花鳥、走獸、器皿、文房四寶、用具等。其中如意就研製了幾十個品種,圖案繁多,規格齊全。
如意
“如意”本名“猛枝”,因它柄彎曲,可以使它搔背,很是得心如意,所以叫它“如意”。頭作靈芝或雲頭形:柄彎曲,是一種較有使用、欣賞價值的玩賞品。
宋真宗大中樣符年間,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任寧州(今雲南境內)做推官,既管刑獄,曾用笏板擊死盤旋於寧州“天慶寺”的真武殿供案上的蟒蛇,孔道輔市蛇為民除害的訊息傳到皇帝那裡,真宗皇帝將其笏板封為“擊蛇笏”。於是,孔道輔將其笏供奉,另外用從曲阜老家帶來的楷木樹枝,略加截裁、修整,代替笏板,當時稱作“天然如意”。後來,在這個楷木“如意”雛形的基礎上做法由簡到繁、刀工由粗至細,慢慢演變成楷木如意,距21世紀初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楷杖
西漢年間的一個冬天,孔子的九世孫孔騰去孔林祭祖時,正走在“子貢手植楷”前,見一根被風吹下來的楷樹枝,被他撿起來拄回家略加修飾做成拐杖。漢高祖“十二年十一月自淮南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孔滕拄著那根楷枝杖為他帶路。劉邦問起來他那根奇特拐杖的來歷,孔滕答:“這是祖宗林上所植糖木,拄著它不忘祖德。”劉邦大喜,奪贊日:“不忘祖德,可謂孝矣”。同時封孔滕為“奉祀君”。後有人仿照,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實用工藝品在民間流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曲阜楷木雕刻取法正宗,形神兼備,刀法古樸簡約,渾厚精細,技法分圓雕、浮雕、透雕和鏤空雕,製作工藝計有十幾道之多。作品富有神韻,行乎自然,高貴典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文化價值
歷史上,楷雕歷來是孔府象徵吉祥如意的裝飾品,其上乘之作是孔府向歷代皇帝進貢的貢品和饋贈達官貴人的禮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楷雕佳品多次參加全國及世界工藝美術大展,均獲大獎。
思想教育價值
曲阜楷木雕刻已成為一種尊貴、高雅、吉祥、和諧的象徵。曲阜楷雕這株東方藝苑中的奇葩,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思想內涵、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顯示了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風采。
傳承狀況
21世紀初以來,傳統的楷雕發展情況並不樂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機械化生產對手工生產的衝擊力太大。雕刻師辛辛苦苦創作的東西,用電腦一掃描,就可以得到圖紙,然後就能進行機械化生產。與機械化生產相比,手工製作的楷雕費時費力,價格也較貴,因此銷量並不樂觀。
傳承人物
傳承譜系
顏氏
顏世仁,將技法傳給三個兒子,顏錫志、顏錫恕、顏錫忠。其中,顏錫志未傳,顏錫恕傳給兒子顏振昌、程守義等。
孔氏
孔廣義的兒子孔昭棠,他的徒弟最多,有東野傳吉、東野傳坤兄弟,周百喜、宋祥坡、豐克玉、沈繼俊以及他的五個兒子孔憲詩、孔憲斌、孔憲琪、孔憲鈺、孔憲奎,還有交流技術的徒弟王茂義。
王氏
王書森、王書田兄弟自成一家,其中王書森未傳,王書田傳給賈元柱和宋德貴、宋德福兄弟。
代表人物
顏景新,男,字摹蘧,號楷饕,1936年6月1日出生,山東曲阜市人。2009年5月26日,顏景新入選第三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物,山東省曲阜市申報,傳承項目:木雕(曲阜楷木雕刻)。
保護措施
1974年,曲阜縣工藝美術廠成立,成為專門研究生產楷雕產品的專業廠家。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曲阜市文化館獲得木雕(曲阜楷木雕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雕(曲阜楷木雕刻)項目保護單位曲阜市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曲阜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曲阜市文化館、曲阜市圖書館、曲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文化交流
1984年,楷雕“八仙如意”被中國國家外事部門選定為國家主要領導人出訪禮品,為中國爭光。
重要展覽
1956年,楷雕作品“百鳥朝鳳”手杖、“十八羅漢”手杖、“漁樵耕讀”筆筒參加了山東省產品展覽。
2015年10月,曲阜楷木雕刻在喀什科技文化廣場由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喀什地區行政公署、山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主辦的“齊魯文化喀什行”——山東省非物資文化遺產展演上展出。
榮譽表彰
各種規格的孔子像、如意、手杖、壽杖、文房四寶用具等作品先後參加了全國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工藝美術品展覽和山東省工藝美術品展覽,分別獲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