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48年,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誰(who)、說什麼(what)、對誰(to whom)說、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模式”。這一模式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五大基本內容: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客群分析以及效果分析。本書對不同媒介的傳播規律和報導技巧進行了系統分析,對每一種體束潤媒介的分析分為:物理屬性分析、製作流程分析、客群感知分析、客群思維分析、客群體驗分析、客群行為分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我們怎樣進行媒介分析
一、媒介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二、不同媒介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和“語法規則”
三、怎樣才能深入分析媒介的個性特徵和“語法規則”
第二章 報紙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文字、圖片
二、傳播載體:印刷、紙張
三、傳播方式:平面傳播、延時傳播、全知傳播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新聞採訪階段:方式非常靈活
二、稿件寫作階段:要對文字敏感
三、版面編輯階段:形成版面風格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對傳播載體的感知:信息盡在掌握之中
二、對傳播符號的感知:文字的視覺差異小
三、對傳播方式的感知:間接告知信息
四、整體感知:報紙是“未謀面的記錄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描述性文字:使思維具有召喚功能
二、分析性文字:引導思維和理解的走向
三、評論性文字:影響思維和判斷的立場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使信息內容形象化
二、作者的情感投入調動讀者的情感體驗
三、利用線性敘事設定疑問和懸念
四、突出某些局部信息以加深印象
五、用價值判斷代替事實判斷
六、採用煽情和聳人聽聞手法
七、發揮圖片的視覺衝擊力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視覺閱讀:減輕視覺壓力,讓閱讀變得更輕鬆
二、能動閱讀:擴大信息容量與方便讀者閱讀並重
三、延時閱讀:向閒暇時間滲透
四、攜帶方便:向各種場合滲透
第三章 廣播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遷尋樂聲音
二、傳播載體:電波、收音機
三、傳播方式:聽覺傳播、線性傳播、同步傳播。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新聞採訪階段:一般採訪、錄音採訪、錄播採訪、直播採訪
二、文稿寫作階段:稿件宜短、內容宜淺、語氣宜軟、結構宜簡
三、製作編排芝企蘭鴉階段:節目製作、節目編蘭應婆排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對傳播載體的感知:“話匣子”的外形不影響聽覺效果
二、對傳播符號的感知:聲音的魅力在於營造歡棗尋槓各種“場”
三、對傳播方式的感知:同步傳播給人“在場”之感
四、整體感知:廣播是“在場的講述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聽廣播是“雙重想像”
二、聽廣播需要“同步理解”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廣幾婆播容易走進聽眾的內心世界。
二、廣播可以給聽眾帶來感染力。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聽覺接收:解放了眼球,可與其他活動兼容
二、被動接收:選擇性差,但比較輕鬆
三、伴隨式接收:便於移動,成就了交通廣播
四、易於接收:存活性高,是“危機媒體”
五、即時參與式接收:發揮同步參與直播的優勢
第四章 電視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圖像、聲音
二、傳播笑罪旬載體:電磁波、電視機
三、傳播方式:視聽覺傳播、線性傳播、同步傳播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採訪拍攝階段: 接近新聞源,進入採訪狀態,“挑”、“等”、“搶”拍攝,多工種協作
二、文稿撰寫階段:以解說詞為主導與以現場畫面和同期聲為主導
三、製作編排階段:剪輯合成、欄目編排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傳播符號:直接呈現事物的影像
二、傳播載體:電視螢幕影響人的視覺感受
三、傳播方式:在時間的流逝中傳遞信息
四、整體感知:電視是“當面的導遊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缺少想像:畫面限制了觀眾的想像空間
二、與圖像為伴:建立在具象基礎上的思考
三、直覺與邏輯推理並存: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思維狀態
四、同步理解:認知速度與播放速度一致
五、獨立自主:不被他人的意圖牽著走
六、最為輕鬆:不太費大腦和精力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善於調動被採訪者的情緒
二、節目主持人和嘉賓要有感染力
三、懸念比現場畫面更能調動觀眾的情緒體驗
四、對電視本質特性認識不足導致誤用現場直播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占用視覺:不利於自由活動
二、收看場所和時間比較固定:節目編排需考慮作息時間
三、同步接收:與觀眾保持“約會意識”
四、被動接收:把握好節目的節奏
第五章 網際網路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文字、圖片、音頻、視頻
二、傳播載體:光纖、微波、終端設備
三、傳播方式:網狀傳播、互動傳播、同步與延時兼容、視覺與聽覺兼容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信息採集階段:公眾參與、多媒體與網際網路採集
二、文稿寫作階段:短小化寫作、分層寫作、多媒體寫作、標題製作、提要寫作、正文寫作
三、信息編輯階段:立體化編輯、多媒體編輯、互動式編輯、信息資源整合、最佳化網頁視覺設計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傳播符號:符號多樣、信息多樣
二、傳播載體:全球巨網、終端多樣
三、傳播方式:互動提升客群地位、信息“一網打盡”
四、微觀感知:傳播黏性帶來強烈吸附感
五、整體感知:網際網路是“普世的全知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改變了人們參與現實事務的思維方式
二、改變了人們對待歷史的思維方式
三、使人們形成了虛擬與現實混成的思維習慣
四、帶來了全球思維
五、帶來了多元思維
六、使思維趨向碎片化和膚淺化
七、網際網路是人腦的隱喻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從媒介特性角度看:強化了個人參與和體驗
二、從信息交流角度看:滿足了人的多種交流欲望
三、從心理需求角度看:滿足了人的多種心理需要
四、從人性角度看:讓“本我”得以釋放
五、從生理角度看:容易讓人上癮
六、從社會規範角度看:需要加強他律與自律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多器官參與接收與發布:一種回歸與超越,將日益走向人性化
二、能動接收與能動發布: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針對性,導致傳播活動兩極分化
三、移動接收與移動發布:衝破空間限制,打破時間“零和博弈”,智慧型手機最具黏性
四、多終端接收與多終端發布:與人的行為“無縫對接”,各種終端都要找到存在價值
附錄:媒介特性比較一覽表
參考書目
後記
四、整體感知:廣播是“在場的講述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聽廣播是“雙重想像”
二、聽廣播需要“同步理解”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廣播容易走進聽眾的內心世界。
二、廣播可以給聽眾帶來感染力。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聽覺接收:解放了眼球,可與其他活動兼容
二、被動接收:選擇性差,但比較輕鬆
三、伴隨式接收:便於移動,成就了交通廣播
四、易於接收:存活性高,是“危機媒體”
五、即時參與式接收:發揮同步參與直播的優勢
第四章 電視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圖像、聲音
二、傳播載體:電磁波、電視機
三、傳播方式:視聽覺傳播、線性傳播、同步傳播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採訪拍攝階段: 接近新聞源,進入採訪狀態,“挑”、“等”、“搶”拍攝,多工種協作
二、文稿撰寫階段:以解說詞為主導與以現場畫面和同期聲為主導
三、製作編排階段:剪輯合成、欄目編排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傳播符號:直接呈現事物的影像
二、傳播載體:電視螢幕影響人的視覺感受
三、傳播方式:在時間的流逝中傳遞信息
四、整體感知:電視是“當面的導遊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缺少想像:畫面限制了觀眾的想像空間
二、與圖像為伴:建立在具象基礎上的思考
三、直覺與邏輯推理並存: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思維狀態
四、同步理解:認知速度與播放速度一致
五、獨立自主:不被他人的意圖牽著走
六、最為輕鬆:不太費大腦和精力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善於調動被採訪者的情緒
二、節目主持人和嘉賓要有感染力
三、懸念比現場畫面更能調動觀眾的情緒體驗
四、對電視本質特性認識不足導致誤用現場直播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占用視覺:不利於自由活動
二、收看場所和時間比較固定:節目編排需考慮作息時間
三、同步接收:與觀眾保持“約會意識”
四、被動接收:把握好節目的節奏
第五章 網際網路分析
第一節 物理屬性分析
一、傳播符號:文字、圖片、音頻、視頻
二、傳播載體:光纖、微波、終端設備
三、傳播方式:網狀傳播、互動傳播、同步與延時兼容、視覺與聽覺兼容
第二節 製作流程分析
一、信息採集階段:公眾參與、多媒體與網際網路採集
二、文稿寫作階段:短小化寫作、分層寫作、多媒體寫作、標題製作、提要寫作、正文寫作
三、信息編輯階段:立體化編輯、多媒體編輯、互動式編輯、信息資源整合、最佳化網頁視覺設計
第三節 感知方式分析
一、傳播符號:符號多樣、信息多樣
二、傳播載體:全球巨網、終端多樣
三、傳播方式:互動提升客群地位、信息“一網打盡”
四、微觀感知:傳播黏性帶來強烈吸附感
五、整體感知:網際網路是“普世的全知者”
第四節 思維方式分析
一、改變了人們參與現實事務的思維方式
二、改變了人們對待歷史的思維方式
三、使人們形成了虛擬與現實混成的思維習慣
四、帶來了全球思維
五、帶來了多元思維
六、使思維趨向碎片化和膚淺化
七、網際網路是人腦的隱喻
第五節 體驗方式分析
一、從媒介特性角度看:強化了個人參與和體驗
二、從信息交流角度看:滿足了人的多種交流欲望
三、從心理需求角度看:滿足了人的多種心理需要
四、從人性角度看:讓“本我”得以釋放
五、從生理角度看:容易讓人上癮
六、從社會規範角度看:需要加強他律與自律
第六節 行為方式分析
一、多器官參與接收與發布:一種回歸與超越,將日益走向人性化
二、能動接收與能動發布: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針對性,導致傳播活動兩極分化
三、移動接收與移動發布:衝破空間限制,打破時間“零和博弈”,智慧型手機最具黏性
四、多終端接收與多終端發布:與人的行為“無縫對接”,各種終端都要找到存在價值
附錄:媒介特性比較一覽表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