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回族的傳統婚俗,是回族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與適應時代發展而歷代傳承的結果,同時也源自於與各民族文化融合的過程。
上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自唐朝永徽二年與阿拉伯國家建立友好貿易關係以來,一些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猶太人便通過古絲綢之路進入中國,隨著貿易的發展有的人便僑居於中國的沿海地區,到五代、兩宋時,有“蠻裔商賈”、“三世蕃客”、“五世蕃客”之稱,這些人成為回族來源的一部分。元代交通發達,中亞、西亞、非洲等地的人源源不斷地通過海上交通來到中土,其中一部分成為回族的又一主流,便逐漸形成了回族這個共同體。
進入明朝以後,西域回族的入附為回族的形成提供了人口的基礎,明朝實行民族同化政策,尤其是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使得更多的中國本土民族融入回族民族之中。
主要活動
回族老人常常把給兒子舉行婚禮、完婚叫做“卸擔兒”,認為這是“終身大事”,也是老人的責任。婚姻大事進入婚禮議事日程,有提親、看家道、相親、道喜、娶親、念尼卡哈、擺宴席、耍公婆、鬧洞房、認大小、回門等程式。擺宴席,是婚禮的高潮部分。寧夏回民一般把舉行婚禮或辦喜事稱做“擺席”、“宴席”。宴席曲,就是“唱家子”在婚禮宴席上即興演唱的“家曲兒”,其中有喜歌、誇讚新人,致謝親朋的“錶針線”,助興的“敘事曲”,詼諧幽默的“酒麴子”等,是婚禮最喜慶和熱鬧的環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寧夏回族婚俗與寧夏回族族源的形成相輔相成,它不但是穆斯林信眾人生禮儀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風俗結合的產物。人們在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回族婚俗也是寧夏地域特徵在民俗生活中的集中反映,承載了諸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徵和豐富的文化事項。
傳承現狀
呼和浩特保留“回族婚禮” 84歲老人甘當講解員,在現代新潮的婚禮儀式的替代下,略顯“古老”的傳統回族婚禮細節已被大眾漸漸淡忘。為將回族婚禮更好地發展傳承下來,如今已84歲的楊正清老人仍在繼續奔走,仍會在周末時間出現在非遺傳習館內充當“講解員”,向前來參觀的人們介紹呼和浩特市回族人民特有的婚禮形式。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婚俗(回族傳統婚俗)項目保護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館(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展覽館)評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