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
1949年,屬威縣第五區。
1953年,建七級鎮,屬五區。
1956年,七級鎮改為七級鄉。
1958年8月,七級鄉改為紅旗公社;同年11月,更名為七級公社。
1984年,七級公社改為七級鄉。
1985年,由七級鄉改為七級鎮。
1996年1月,張莊鄉併入七級鎮。
行政區劃
1997年,七級鎮下轄中七級、東七級、前七級、西魏疃、前魏疃、後魏疃、飛烏、士通、三元井、北高莊、七級堡、西七級、太平莊、高亮、北雙廟、大里罕、小里罕、閻家莊、前尹村、後尹村、馬軍寨、前古城、中古城、後古城、張莊、大劉莊、西范莊、代家莊、銀邊莊、韓家莊、西現莊31個行政村。
2011年末,七級鎮下轄中七級、東七級、前七級、西七級、七級堡、西魏疃、前魏疃、後魏疃、飛烏、士通、北高莊、三元井、太平莊、高亮、雙廟、大里罕、小里罕、閆莊、前尹、後尹、馬軍寨、前古城、後古城、中古城、張莊、劉莊、韓莊、范莊、代莊、銀邊莊、西現莊31個行政村;下設16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七級鎮下轄31個行政村:七級堡村、中七級村、東七級村、前七級村、西魏疃村、前魏疃村、後魏疃村、飛烏村、後尹村、馬軍寨村、前古城村、中古城村、士通村、三元井村、北高莊村、西七級村、太平莊村、高亮村、北雙廟村、大里罕村、小里罕村、閻家莊村、前尹村、後古城村、張莊村、韓家莊村、大劉莊村、西范莊村、代家莊村、銀邊莊村、西現莊村,鎮人民政府駐七級堡村義通路40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七級鎮境內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自然災害
七級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冰雹、風災。2011年,七級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9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0畝,直接經濟損失65萬元,救濟支出4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七級鎮有耕地面積6.8萬畝,人均2畝;林地面積2100畝。
人口
2011年末,七級鎮總人口322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00人,城鎮化率13%;另有流動人口376人。總人口中,男性16104人,占49.9%;女性16170人,占50.1%;18歲以下6132人,占19%;19—35歲13236人,占41%,36—60歲6454人,占20%;61歲以上6452人,占20%;以漢族為主;有回、滿等少數民族。2011年,七級鎮人口出生率14.1‰,人口死亡率6.57‰,人口自然增長率7.5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8人。
2017年末,七級鎮常住人口為32260人。
截至2018年末,七級鎮戶籍人口為3583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七級鎮財政總收入36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58%;人均財政收入111.9元,比2010年增長13.1%。2011年,七級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668元。
2018年,七級鎮有工業企業35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農業
2011年,七級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67億元,比2010年增長33.3%。七級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七級鎮生產糧食12114噸,人均375千克,其中小麥17250畝,6513噸,玉米2522畝,695噸。七級鎮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作物和蔬菜。2011年,七級鎮棉花種植面積44850畝,產皮棉3477噸,可向社會提供商品棉2433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571畝,產量1791噸,其中花生2176畝,641噸,大豆4395畝,1150噸;蔬菜種植面積628畝,產量625噸,其中韭菜150噸,白菜339噸,豆角136噸。
七級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七級鎮生豬飼養量1.02萬頭,年末存欄0.96萬頭;羊飼養量1.32萬隻,年末存欄1.59萬隻;牛飼養量0.16萬頭,年末存欄0.15萬頭;家禽飼養量23.97萬羽。2011年,七級鎮生產豬肉765噸,牛肉240噸,羊肉198噸,禽蛋2386噸;畜牧業總產值45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7%。
2011年,七級鎮水果種植面積1860畝,產量7786噸,其中葡萄600畝,3200噸;桃195畝,720噸;蘋果750畝,2868噸;梨300畝,998噸。
工業
七級鎮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皮革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七級鎮工業總產值為14.2億元,比2010年增長28%。2011年,七級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467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6億元,比2010年增長30%,其中有大中型工業企業7家,職工51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1億元,比2010年增長30%;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市級工業園區1個(威縣建材工業園區)。
商貿
2011年末,七級鎮有商業網點260個,職工1200人。2011年,七級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億元,比2010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5億元,比2010年增長1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七級鎮有幼稚園3所,在幼稚園524人,專任教師21人;國小21所,在校生1795人,專任教師49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1722人,專任教師9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小升初升學率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所。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七級鎮有各類科研人才7人,其中專業2人,經營管理3人,技能2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七級鎮有電影放映單位2個,年放映600場次,觀眾18000人次;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13萬冊;有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5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
2011年末,七級鎮有體育場地6處;經常參加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七級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七級鎮有衛生院2所,門診部32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170萬元;有專業衛生人員35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人、執業助理醫師0.5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七級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000人次,住院手術101台次,出院病人2000人次。
2011年,七級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0/10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600人,參合率8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七級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0戶,人數650人,支出54.6萬元,比2010年增長40%,月人均70元,比2010年增長4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支出1.0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1人,支出10.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2人次,共支出0.51萬元,比2010年增長150%;農村臨時救濟420人次,支出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
基礎設施
2011年末,七級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200千米,投遞點3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6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3萬件,征訂報紙累計10萬份、期刊0.1萬冊。
2011年末,七級鎮道路鋪裝面積0.18萬平方米。
2011年末,七級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28千米,生產能力800噸/日,生活用水800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2011年末,七級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台,有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22千米,用電負荷700千瓦。2011年,七級鎮售電量累計完成30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2011年末,七級鎮綠化面積有64公頃。
交通
七級鎮有青銀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6千米,雙向6車道;106國道公路過境,境內長5千米。
歷史文化
七級鎮因鎮政府駐七級堡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