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勝

姚德勝

姚德勝,又名克明,字峻修,清鹹豐十一年(1859年)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大柘鄉高甸村,父親姚日秀,母親林氏出生。近代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慈善家、興學育才倡導者,梅州八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德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平遠縣大柘鎮高旬村 
  • 出生日期:1859年
  • 逝世日期:1915年
  • 主要成就:清末華僑巨富
  • 性別:男
簡介,人物生平,家人,一舉成名,各方發展,創建學校,地位,公益捐資,樂善好施,平遠中學,學校結構,紀念,梅州中學,和解,風範長存,姚德勝街,梅州八賢,姚德勝,宋湘,丘逢甲,張弼士,黃遵憲,丁日昌,羅香林,李惠堂,

簡介

幼年家貧,中途輟學,赴馬來西亞錫場當礦工,後致力於開採錫礦等業,成為南洋巨富。人們尊稱他為“姚百萬”。因開發馬來西亞怡保有功,享受殊榮。於當地創辦中華商會、礦務農商總局、嘉應(今梅州)會館等團體,為維護華僑權益及興辦教育事業作出頗多貢獻。捐巨資支持辛亥革命,榮獲孫中山頒發之“一等嘉禾勳章”。身在南洋,心繫桑梓,回國定居後,他銳意建設家鄉,投資創辦紡織廠,開客家地區於農村發展現代工業之先河,恪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之原則,不遺餘力贊助社會公益事業,熱心地方教育,廣泛捐資興學育才,殫精竭慮,1904年,怡保大火成災,建築焚毀過半,應英殖民當局所邀,姚德勝斥巨資新建街市,使怡保成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商埠。
姚德勝姚德勝
該市為表彰他的功績,將重建的市場與街道分別命為姚德勝市場與姚德勝街,並在市區為他立碑鑄像,英皇授予他“和平爵士”稱號。他關心祖國革命與建設事業,清光緒年間黃河決口,他捐資賑濟災民,光緒帝封贈他為“資政大夫”。他捐巨資支持辛亥革命,孫中山為他頒發“一等嘉禾勳章”。1910年他回鄉定居後,捐資創辦紡織廠,開客家農村地區發展現代工業的先河。他還大力贊助教育等公益事業,獨資興建了芝蘭國小,1913年又捐白銀10萬元,興建平遠中學,他不幸於1915年病逝。其子孫繼承他的遺志,按計畫於1916年建成平遠中學。

人物生平

姚德勝(1859~1915年),清末華僑巨富,人們稱他為“姚百萬”。姚德勝是平遠縣大柘鎮高旬村人。兄弟3人,他居長。父親姚芝庭,母親林氏,均以耕田為業,家境清貧,父親只好帶他到離鄉60里外的江西尋烏筠門嶺一帶,肩挑販運米糧,掙點錢為一家餬口。19歲那年,聽人說去南洋有發大財的機會,便隨水客余宋二由家鄉壩頭坐小民船至汕頭,後換船到香港。其時尚無輪船,坐的是“夾板舟”,由香港到新加坡要走7天7夜,再由新加坡轉到馬來西亞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紹至一家錫礦場當僱工。
姚德勝初入礦場,樣樣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工資,每月七八元,做的是搬運泥土、推送礦石等粗重活。他雖做苦力工,卻留意採礦各部門的工作和公司的組織以及錫礦的精煉、外銷等業務,又打聽得怡保埠乾錫業的工人待遇較好,乃離開芙蓉到怡保一礦場,並當了工頭。兩年後,他不當僱工,改做小販。
姚德勝改做小販後,經常深入鄉村,學會了一口馬來土話。不久,他開了一間“德和店”,經營雜貨,由小販一變為老闆。他很會做生意,營業蒸蒸日上,賺了不少錢。怡保是著名的錫礦蘊藏地。對於開礦業,他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除做生意外,又開始向錫礦投資,買礦山,僱工開採,成為華僑經營礦業的第一人。不久,他就成為大財主了。
姚德勝開礦成功之後,更向各方發展。利用資本收買礦地,共達數乾英畝之多,並採用新式機器,裝水管將離礦場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開發,產量大增。單水裝備一項,就值當時銀圓50餘萬元,規模之大,可以想見。他又和當地富商組設公司,承辦霹靂、森美蘭各邦的酒稅和典當稅,利潤可觀。這時,姚德勝總理礦務各廠場,兼辦酒稅、典當稅,統轄幾十個機構,指揮數千名員工,有條不紊,上上下下心悅誠服,充分顯示了他的才幹。
姚德勝一方面經營自己的工商業,一方面為同胞謀福利。怡保因為錫業發達,前去謀生的華僑一天一天增加,工、商各業也隨著繁榮。為聯絡僑胞感情,發展僑胞事業,姚德勝捐出巨款,創建霹靂育才國小校、中學校,又資助應新、明德兩學校。這時,當地政府為擴充市區、改進市政,及規劃了一片新市區,但因地處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資建設。政府便請姚德勝首先建築店鋪300間,他慨然答應,且在預定的時間完成。此舉使土人和英國人也為之敬佩。至今怡保市內還有“姚德勝街”、“德和園”和“姚德勝巴剎市場”,這些都是為了讓後人懷念他而命名的。黃遵憲在光緒十八年(1892)為清廷駐新加坡總領事時,也仰慕他的大名前往訪問,他們一見如故,成為很好的朋友。黃遵憲的聲望地位、學問文章,在思想上也給了他不少的影響。
姚德勝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項公益建設事業後,乃著力舉辦家鄉各項公益事業,並頻繁來往於平遠、怡保之間。光緒二十六年(1900),平遠大旱,米價暴漲,窮苦人家都到山上採挖樹葉野菜充飢。姚德勝召集平遠各鄉紳士商量,查明受災人數,發給米糧或現款,概由他負擔,使災民度過這場饑荒。接著他在縣境創設平遠15鄉太平義倉,他為各義倉捐出稻穀數千石,以備荒歉。這種救災、備荒的義舉,由縣逐級申報到朝廷,光緒皇帝賜給他“樂善好施”四個字,派御史黃遵憲送來,並建牌坊,供後人景仰。
光緒末年,廢科舉,改新學,姚德勝受到黃遵憲的鼓勵,撥出10餘萬銀元,在家鄉興學育才,首先在羊子甸創辦一間西式國小,還捐巨款資助平遠縣立中學。
民國初年,姚德勝又捐獻5萬元,半數用來在羊子甸建築可以容納500名學生上課和食宿的校舍一所,余半數則購置田產,作為學校的產業和永久經費。在此期間,姚德勝還為梅州許多學校,如東山中學等校捐資助學。對此,國民政府曾授予他“樂育英才一等獎”。
清末,黃河水災,他一次就捐白銀6萬兩賬災。辛亥革命軍興,他捐獻7萬銀元作軍餉。民國成立後,國民政府獎給一級“嘉禾勳章”。
民國4年(1915)1月8日,姚德姓與世長辭,終年56歲。

家人

姚德勝兄弟3人,他居長。父親姚芝庭,母親林氏,均以耕田為業,家境清貧。姚德勝從小就懷有遠大志向,與普通小孩子不同。父親叫他牧牛,幾個月的時間他就能想辦法把牛養得很肥壯。在家鄉的勞動把他鍛鍊得膀大腰圓、身強力壯。以後父親帶他到離鄉60里外的江西尋烏、門嶺一帶,肩挑販運米糧,回家賣,但整天汗流浹背,也不過賺得數十文錢,不堪一家一日餬口。他想,做這種生意,是沒有什麼前途的,總覺得鄉間沒有什麼事情適合他做,內心苦悶彷徨!
姚德勝姚德勝
姚德勝
闖南洋
姚德勝19歲那年,有一天,他聽熱柘“水客”余宗二說,到南洋去有機會發到大財。他心中大喜,即回家收拾簡單行囊,告別父母,隨同水客余宗二,由家鄉壩頭坐小民船,順流而下,經蕉嶺縣新鋪、梅縣鬆口而至潮州府汕頭,轉乘船到香港。其時尚無輪船,乘“夾板舟”,由香港經過1400海里之“七洲洋”,到達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轉到馬來西亞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紹在一家錫礦場當僱工。俗話說:“英雄不怕出身低”,他欣然參加礦工隊伍乾苦力活。
姚德勝初入礦場,樣樣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的每月七八元的工資,做一些搬運泥土、推送礦車等粗重的工作。他年輕,身體好,力氣大,工效高,得到礦主的信任,工資逐步增加,除供自己一伙食零用之外,還可以積蓄一點。只一年時間,就把老水客們墊付的旅費還清了。他雖是做一個工人,卻留意考察採礦各部門的工作和公司的組織以及錫礦的精煉、外銷等問題,又打聽到怡保埠的錫業更為發達,前途更大,工人待遇也好些,乃離開芙蓉埠,托朋友介紹,到達怡保某礦場,擔任工頭職務。又過了兩年,手中有一些積蓄,就不再為人當僱工,而改業當小販。

一舉成名

姚德勝做小販,經常深入鄉村,和當地土人交易,學會了一口馬來土話,和馬來族人,也混得很熟。不久,他開了一間德和店,經營雜貨生意,由小販一變而為老闆。他很會做生意,又誠實無欺,所以營業額蒸蒸日上,賺了不少錢。怡保是著名的錫礦蘊藏地,他對於開礦,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除做生意之外,又開始向錫礦業投資,買礦山,僱工開採,成為華僑經營礦業的先進。有一次,他開得“錫米倉”(蘊藏錫礦含量極豐的礦床),轟動了霹靂全邦,真是“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就成為大財主了。

各方發展

姚德勝開礦成功之後,更向各方發展。他繼續利用資本,收買礦地,共達數千英畝之多,並採用新式機器,裝水管,引入礦場十里外的河流,用水力開發,產量大大增加。單水力裝備一項,就值當時銀圓50餘萬元,規模之大,可以想見。他又和當地富商鄭貴陸佑組設公司,承辦霹靂、森美蘭各邦的酒稅和典當稅,也是有利可圖。
這時,姚德勝管理礦務各廠、場,兼辦酒稅、典當稅,統轄幾十個機構,指揮數千名員工,有條不紊,使得上上下下心悅誠服,這才充分發揮了他的才幹。

創建學校

姚德勝一方面經營自己的工商業,一方面為當地謀公益。怡保因為錫業發達,前去謀生的華僑,一天天增加,工、商各業隨之繁榮。為聯絡僑胞感情,發展僑胞事業,姚德勝首先捐出巨款,創建霹靂嘉應會館、中華總商會、礦務農商總局,又為教育僑胞子女,創建霹靂育才國小、中學,又資助應新、明德兩所學校。當時的怡保市,還是舊式市場,範圍狹小,市容衛生很差。當地政府為擴大市區、改進市政,乃規劃了一片新市區。但因地處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資建設。政府乃請姚德勝首先建店鋪300間,以資倡導,他慨然答應。

地位

那時霹靂人口還很稀少,一切物質條件,都不具備,擔任這么大的建築工程,人家都替他擔憂。但他有氣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數百萬元的資本,到數十里、數百里外,招集工人,購置材料。動工之後,他又親臨指揮監督,工程進行得很順利。300間店鋪,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當初擔憂的人,變為信服。本地土人和英國人,也為之敬佩。英國派駐吡叻的參政司名叫滑士的,尤為器重他。此後凡當地有什麼建設都要和他商量,因為他已成為實際的華僑領袖。現在繁榮的怡保埠還可見到他當年的偉績。市內還有“姚德勝街”、“德和園”和“姚德勝巴剎市場”供後人懷念。嘉應州(今梅州)人黃遵憲,在光緒十八、九年間,為清廷駐新加坡總領事,也仰慕他的大名,和他一見如故,成為很好的朋友。黃遵憲的聲望地位、學問文章,在思想上也給了姚德勝不小的影響。
姚德勝姚德勝

公益捐資

姚德勝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項公益建設事業後,乃著手舉辦家鄉各項公益事業,並頻繁來往於平遠、怡保之間。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父親臥病,他侍奉湯藥,在家停留一段較長時間。一天,父親在病床上對他說:“聽你叔說今年大旱,農業歉收,市場米價很貴,一石谷要五塊多錢,窮苦人家買不起,都到山上採挖樹葉野菜充飢,你要拿錢出來,救濟他們,不限本鄉,也不限自己的親友,要全縣窮人都得一點實惠。”
姚德勝姚德勝

樂善好施

他遵照父親的意旨,請其叔叔到縣城,商請官家主持辦理,召集各鄉紳士商量,查明受災人數,或發給米糧或現款,概由姚德勝負擔。平遠縣這場天災,總算平安度過。接著他又在縣城創設平遠15鄉太平義倉,在大柘圩創設大柘鄉太平義倉,在各義倉捐出稻穀數千石,以備荒歉。這種救災、備荒的義舉,由縣逐級申報到朝廷,當時的光緒皇帝賜給他“樂善好施”四個字,派御史黃遵憲送來,並準他建立牌坊,以供後人景仰。
清光緒末年,廢科舉,改新學,姚德勝受到黃遵憲的鼓勵,在家鄉興學育才,進行“百年樹人”的事業,撥出10餘萬元,首先在羊子甸創設芝蘭國小。這間國小,建築宏偉,設備充實,教職員待遇優厚,可算全縣第一。尤其買了很多圖書,訂購中外各項報紙雜誌,供人閱覽,開地方風氣之先,也為平遠人參加孫中山革命開闢了一條思想通道。

平遠中學

文重教是客家人的傳統觀念。因為客家人多數居住在窮鄉僻壤,山多田少,讀書便成了客家人謀生的一條出路,形成了“家庭生活再窮苦,賣田賣屋也要供子弟讀書”的社會風尚。在海外的客家人一方面受家鄉重視文化教育傳統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深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對謀生和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每到一地,只要有所發跡,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家鄉興辦教育,培育後代,他們把興辦教育當作義不容辭的天職和報效桑梓的頭等大事。
姚德勝身在南洋,心懷桑梓,回國定居後,銳意作育英才,栽培後進,乃獨資興建了芝蘭國小,後又倡議把平遠中學由老縣城仁居遷至大柘鄉羊子甸,慨捐銀元十萬餘.平遠縣立中學,於1906年開辦,姚德勝樂捐開辦費5千元。原設在縣城(仁居),地點偏僻,附近人口稀疏,學生很少。本縣大多數人,都希望把中學遷到比較適中的大柘鄉,以便利多數學子。民國初年,姚德勝又慷慨捐獻5萬元,把其中的半數用在羊子甸建築可以容納500名學生上課和食宿的校舍一所;其餘半數,則購置田產,作為學校的產業,以之為永久經費。民國五年春季,就在新校舍招生上課於1912年破土奠基,1916年建成。

學校結構

新校舍建築面積五千餘平方米,內有圖書館、運動場、花園、果園、膳堂和宿舍。主體建築為新式兩層樓房,有教室8間,廳堂4間,南北樓為宿舍。校舍用材全部為當時最好,灰牆木桁,樓板鋪三合土,鋼筋作窗欞,麻石鋪檐唇。氣勢宏偉,設備周全。新校初具規模時,他又捐出兩萬銀元購置田產,經營所得作為維持學校常年辦學的經費。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姚公德勝因積勞成疾,終告不起,於1915年溘然長逝,享年僅54歲。其子孫繼承他的遺志,按計畫於1916年建成平遠中學,同時遵照遺願,將與新校毗連的家產芝蘭齋一幢捐贈給學校。

紀念

從此,梅州市平遠縣立中學的經費和設備,都日見充實,得以延聘嘉屬第一流教師,校務蒸蒸日上。為了紀念他,把姚德勝的誕辰陰曆九月十八,定為校慶,全體師生休假紀念。

梅州中學

此外,梅州東山中學,蕉嶺縣立中學,大柘景清、四民兩國小,他都捐過很多錢,助其成立發展。他捐資興學的事跡,於民國初年,由地方官詳報政府,獲得一等獎章。

和解

1906年,蕉嶺縣丘、傅兩姓,因爭一處山場,引起械鬥,雙方各有死傷,地方官紳無法解決。姚德勝聽到此事,願出錢為他們和解,把相爭的山場,由兩姓同意賣給他,再由他捐贈,作為公地,兩姓都各得一份價款。雙方死傷的人,也由他負責,照兩姓各自訂立的死傷撫恤辦法,照數給予撫恤金。他親自出馬,拿出3千多銀圓,邀集兩姓當事人,訂立和解約,大家都感謝他的好意,立刻化干戈為玉帛
民國初,地方混亂,秩序沒有恢復,政府財政困難,全省軍隊糧餉,常常向各縣攤派,地方團警一伙食,也都就地籌措。這關於增加縣民負擔的大事,往往時限又急,地方官紳必然請姚德勝想方設法。他對於這些事,如果數目不大,就由他一人負責,名義是全縣人的,如果數目過大,就由他出一半,全縣人共出一半,他替全縣人減輕了不少負擔。
清朝時候,黃河水災,他一次就捐白銀6萬兩賑濟,得到清廷誥授資政大夫候選道職銜辛亥革命,他捐獻白銀7萬元作軍餉。民國成立後,得“一等嘉禾勳章”。
姚德勝除在地方上辦理救濟、教育各項公益事業,和排難解紛之外,還在他的故居羊子甸,陸續建造了寬敞華麗的住宅3所,西式店鋪數十間,開設萬和餉當和印刷廠紡織廠等。凡可以促進文明、繁榮經濟的事,他都大力提倡。他還計畫疏通由大柘通關上至蕉嶺的河道,以便通行民船。並計畫把平遠縣政府,遷設大柘,交通、發電都有規劃,仿照怡保市建設新的縣城。他在家鄉居住的時候,規定在南洋的代理人,每月必須匯款10萬元回來,為實現上面各項計畫的費用。他的意圖,想把平遠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縣,由大柘開始著手。

風範長存

由於長期勞心勞力,姚德勝不幸積勞成疾,於民國四年,溘然長逝,終年56歲。他謝世時,仍深以未盡生平心愿為憾,彌留期間,諄諄囑其子孫,務要按計畫建好平遠縣立中學校舍,為平遠培育英才。
一代僑星隕落後,一時家山鄉親淚灑,海角親朋生悲。治喪期間,自發前來其靈前哀哭者不計其數,安葬之日,送殯者多達萬餘人。噩耗傳到馬來西亞時,僑胞無不含淚北向,遙寄哀思。
姚德勝這位人們景仰的僑領,雖然長逝,但風範長存。他的一生,弘揚了客家人不屈不撓,勇於開拓,愛國愛鄉的美德精神,值得後輩景仰和傳頌。
姚德勝謝世距今已有90多年,他一生業績豐碩,風範猶存,鄉親們和旅馬僑胞仍深情懷念著他。民國初年,平遠就有一首五句板的民謠歌頌他:“平遠算來十五鄉,鄉鄉唔當大柘鄉,大柘有個姚德勝,聲名飛過七洲洋。”平遠縣上世紀九十年代編纂的新縣誌,也為他立傳入志;現在,平遠中學設有姚德勝生平事跡展覽室,以其愛國愛鄉的事跡教育後代。

姚德勝街

怡保市姚德勝街1904年,馬來西亞華僑巨富、一代僑領姚德勝(1859至1915年,廣東梅州平遠人)接受霹露州首府怡保市政當局的商請,用一年多時間,在該市建成了長1000米、均為兩層樓房店鋪的新街,名為“姚德勝街”。

梅州八賢

姚德勝

姚德勝(1859--1915),字竣修,梅州市平遠縣大柘鎮人,旅居馬來西亞,開採錫礦一舉成為富商。為表彰其開辦實業功績,馬來王曾以鳴禮炮19響的隆重儀式接見姚德勝,英皇則賜其“和平爵士”封號。他還積極支持孫中山的辛亥革命,籌匯7萬銀元,榮獲孫中山頒發的“一等嘉禾勳章”。後回國定居,多次損巨資在故鄉興辦教育、水利、鋪路架橋等公益事業,為傑出的愛國愛鄉僑領和慈善家

宋湘

宋湘(1756--1826),字煥襄,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人,37歲中舉人,44歲中進士,嘉慶年間任翰林院編修,後任惠州豐湖書院院長,清廷文淵閣校理、鹹安宮總裁,雲南曲靖府、廣南府、永昌府、知府,四川及貴州鄉試主考官等職,為官清廉,豪爽正直,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深受民眾擁戴。他才華橫溢,詩作甚豐,且精書法,為清代著名書畫家與學者,享有“廣東才子”之美名。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名倉海,祖籍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淡定村,出生於台灣苗栗縣。1889年赴京考試中進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即辭官返台,首倡自救,督辦團練,任義軍副統領,率義軍堅持抗日,衛國護台,威震敵膽。後返鄉辦學,主講韓山書院、梅州東山書院、景韓書院,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教育司長等職,一生創作詩歌數千首,傳世一千七百多首,是晚清時期的愛國先驅、抗日誌士、傑出的教育家與詩人。

張弼士

張弼士(1840--1916),別名振勛,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黃堂村人,16歲隨人赴南洋,從事椰子、咖啡橡膠、錫礦等的開發經營,後成巨富,業績輝煌,商官兼備,仕途發達,出任清廷駐檳榔嶼領事、新加坡總領事、粵漢、佛山二鐵路總辦、督辦鐵路大臣等職,民國時期任南洋宣撫使、中國商會聯合會會長等要職。他先後投資興辦粵漢鐵路、廣三鐵路、煙臺張裕釀酒公司等企業,所產“金獎白蘭地”酒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同時,他捐巨資為國內、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興建學校多座,貢獻巨大,為名揚四海的愛國華僑實業家

黃遵憲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梅州市梅江區人,29歲中舉人,後任清廷駐日本、英國使館參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職。駐外期間,在溝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國排華、保護華僑權益、創立南洋護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回國後,大力宣揚維新變法,深受光緒皇帝賞識,特頒旨召見。他的著作主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等,為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啟蒙思想家和愛國詩人.

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號持靜,梅州市豐順縣湯坑鎮人。1859年出任江西萬安縣知縣,後任蘇淞太道、江西布政史、巡撫、福建巡撫等職,並受清廷欽賞總督銜、節制沿海7省水師,兼理各國事務大臣。1877年7月辭官引退,返回家鄉,著書立說,主要有>、>、>等著作。丁日昌為我國近代開明的政治活動家和清末洋務運動的實幹家。

羅香林

羅香林(1906--1978),字元一,號乙堂,梅州市興寧縣(今興寧市)寧新鎮人。1930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史學系,1932年起歷任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教授、中山圖書館館長、廣東文理學院院長、廣東省政府委員等職。1949年7月遷居香港,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職務。他一先治學嚴謹,著作甚多.等42種書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是著名史學家和客家史研究的權威人士。

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號魯衛,梅州市五華縣錫坑鄉人。17歲時因球技超人入選香港南華體育會足球隊,1923年起多次出征南洋參加遠東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等足球賽,屢建奇功,名揚四海,後任上海復旦大學體育系主任、國家足球隊教練、亞洲足球協會會長、國際足球總會副會長等職,被稱之為“足壇宿將”和“亞洲球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