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珊(民國平遠縣縣長)

姚海珊(民國平遠縣縣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民國時期平遠縣縣長(知事),在任時間

知事 民國9年(1920)9月

縣長 民國14年(19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海珊
  • 國籍:中華民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平遠縣超竹鄉豐光村
  • 出生日期:1858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姚海珊(1858 —1942),別名淮清,廣東平遠縣超竹鄉豐光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自幼思維敏捷,聰穎過人。14歲才拜附近車上村一小寺之寺僧為師,從讀三年,屢應童子試,未能取錄入學。後經族長支持,在本村設私塾當先生。其族侄姚雨平、姚竹英及其子姚萬瑜皆出其門下。
清光緒年間,大柘鄉姚德勝,在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怡保埠,經營錫礦業致巨富,在其故里羊子甸,創設芝蘭學校,以教育其子弟。並開設萬和餉當,聘海珊為經理。此後,他亦經常至南洋馬來西亞,幫助德勝經營企業,還帶其子萬瑜在當鋪學習經商。當鋪與芝蘭學校相連,萬瑜常到學校閱讀書刊,得知世界大勢,萌發革命思想,與姚雨平等嚮往革命運動,離鄉赴廣州秘密加入同盟會,海珊亦贊助他們的行動。他在南洋時,亦參加資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清宣統三年(1911年) 9月,廣東光復後,姚雨平受命為廣東北伐軍總司令,海珊由南洋回國,在司令部任軍需部長。逮北伐軍解散後,他回鄉居住。民國9年(1920年),粵軍由閩冋粵,駐軍粵軍第二軍護法贛軍司令賴士璜,委派古漢光為平遠縣知事。而平遠各 界人士,一致公推海珊為縣知事,在縣城學官明倫堂辦公。當時出現一縣兩知事,約相持一個多月,古漢光辭職,海珊亦隨之卸任。民國14年春,國民革命軍東征,張民達師收復平遠,他隨軍抵縣,於是年秋省政府委任他為平遠縣縣長,至翌年卸任。民國16年秋,他攜兒子琬卿(後改名呂志先)到廣州經營商業。民國19年,受國際經濟危機衝擊, 商店倒閉,經陳濟棠、鄒魯等舉薦,復出任廣東印花菸酒稅局羅定稽徵所所長多年。民國27年夏返鄉居住,時已80高齡。民國31年在家辭世。
海珊為人和易,慷慨好義,公正處世,廉以自奉。先是超竹鄉姚、陳兩大姓比鄰而居,因爭慶雲寺及其寺產權,涉訟延綿,互懷怨恨。他再任縣長後,乃委陳族正紳陳呂堂為超竹鄉保衛團正團董,為鄉里消弭紛爭,眾多服其雅量。他的故居“詒德樓”,曾為 東征軍張民達師長的戰地指揮部駐地。孫中山曾親筆署名特贈肖像一幅給他。民國32年(1943年)國民黨邊區司令香翰屏為其遺像作像贊曰:“先生慷慨有奇節,盡瘁革命老彌熱。 子沐其教英且烈,報國報親以流血。歷任軍政猶清絕,至今家不余寸鐵。我贊遺容慚筆拙,忠表會齊銘隆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