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粟里

委粟里

魏郡元城縣委粟里:約在今大名縣金灘鎮(東漢、魏晉時期元城縣治)北沙窩廟村一帶。一說在今河北大名縣大街鄉(位於大名縣城東北)大街村一帶,大街存留大名府的遺址。

基本介紹

簡介,詳細介紹,名字意義,

簡介

里為古代鄉一級的社會基層單位。《大名縣誌》載委粟里在縣治東北北沙窩廟村,村南有大片墳墓地,稱“王墳”;
《漢書》委粟屬元城推之,當在今觀城之東北,朝城之東南。貴鄉委粟里就在今大街、雙台一帶或是雙台村以北、以西村莊。雙台村東有王翁儒墓就是根據,他的墳不會離家太遠。據《元城縣誌》清同治十一年續修的版本中估計是在今沙堤村(曾稱過沙亭)。

詳細介紹

魏武侯在今大名縣境內一塊屬地作為其公子元的食邑。 西漢初期漢高祖十二年(公元膽195年),因這裡曾是魏地,所以以鄴地為中心設立魏郡。又因這一帶曾是魏公子元的食邑,所以建縣時以元城縣名之。西漢後期 的元城委粟里(約在今大街一帶,一說在今北沙窩廟村一帶。里為古代鄉一級的社會基層單位)的少女王政君被選入後宮,許配給太子。至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被封為漢元帝的皇后,稱孝元皇后。在王政君的佑護下,她的兄弟子侄們紛紛被漢朝遷封侯拜將,一時間王氏一門成為有“十侯五大司”的望族,榮耀無比。因此,王氏居住的委粟里被人們稱為“貴鄉”。
據史書記載,十六國前燕建熙時(公元360年),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包括委粟里在內)另組建一個縣,取名貴鄉縣,縣治設在孔思集寺(今大街一帶),這是貴鄉縣建立的開始。同時設立貴鄉郡,郡治、縣治同城。不久貴鄉郡、貴鄉縣俱廢,仍併入元城縣。
公元535年,即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分館陶縣西部復設貴鄉縣,置縣治於古趙城(今黃金堤鄉包頭村一帶),這是貴鄉縣正式成立之始。

名字意義

《漢書·元後傳》,王翁孺徙魏郡元城委粟里。此津以里得名。“委粟”中的“委”,即“拋棄”之意,“粟”是小米,中國古稱稷或粟,糧食的統稱 。“委粟”意思可以敘述為“拋棄粟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