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蔑文化,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次考古,共發掘穿孔石器、紡輪、石刀、夾炭黑陶片等40餘件,其中一“豬頭”形象的石器表明浙西先人飼養豬的歷史長達4000多年。主要特徵是地方文化內涵深厚,有著典型的良渚文化印記,對研究龍游姑蔑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精美的玉器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碎陶片,這些“無字天書”還待考古工作者解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姑蔑文化
- 館藏地點: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
- 所屬年代:公元前222年
- 出土地點: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
姑蔑文化,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次考古,共發掘穿孔石器、紡輪、石刀、夾炭黑陶片等40餘件,其中一“豬頭”形象的石器表明浙西先人飼養豬的歷史長達4000多年。主要特徵是地方文化內涵深厚,有著典型的良渚文化印記,對研究龍游姑蔑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精美的玉器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碎陶片,這些“無字天書”還待考古工作者解讀。
姑蔑文化,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次考古,共發掘穿孔石器、紡輪、石刀、夾炭黑陶片等40餘件,其中一“豬頭”形象的石器表明浙西先人飼養豬的歷史長達4000多年。主要特徵是地方文化內涵深...
太末城址即姑蔑國都所在,位於舊湯溪縣九峰山下。《婺遺續識》按:“太末(龍游)故城在九峰山麓,水源自山際流出,蜿蜒而下蘭江,波紋如綺,則瀫水之濫觴於茲山也。”姑蔑本是黃河流域的一個古老國族,經歷了源於華夏,由中原播遷東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終融入漢民族統一體的曲折歷程,並在先秦夷夏...
《基於文化人類學的浙江姑蔑文化》是2021年3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勝華。內容簡介 金衢盆地是浙江姑蔑國族聚居地,“浙江姑蔑”將柔儒雅婉約的吳文化、激越慷慨的越文化、浪漫柔媚的楚文化精華吸收糅合,愈演愈豐富,愈煉愈精緻。本書立足文化人類學,全視域解讀姑蔑文化意象,再現姑蔑歷史圖景...
《姑蔑龍脈--龍游文化遺產圖志》是龍游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龍游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我樂於說說的話題。 一些朋友,看到我從事鄉土建築研究,這么執著,近乎痴迷,就頗有興趣地問我,這是因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從我少年時代在浙江金華、麗水一帶山區裡的生活說起。那一段生活...
南孔文化(市本級)、九華立春祭(柯城區)、衢江姑蔑文化(衢江區)、清漾毛氏文化(江山市)、龍游商幫文化(龍游縣)、宋詩之河文化帶(常山縣)、錢江源文化(開化縣)。舟山市 鴉片戰爭·海防文化(定海區)、沈家門漁港風情(普陀區)、東沙古漁鎮(岱山縣)、嵊泗漁歌(嵊泗縣)。台州市 大陳島墾荒精神(...
龍游是一座有著2232年建縣歷史的古城新縣,龍游青碓遺址把龍遊人類文明史上溯到9000年前。神秘的姑蔑文化,濃郁的龍商文化,吉祥的龍文化,無不體現著龍游獨特的魅力。相信通過以文名城、以節活旅、以旅促經,積極打造“文化古都、產業新城、山水龍游”,將進一步促進龍游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活動 重點展現龍游深厚的...
1 龍游地居浙江中部偏西南,俗稱浙西,古為姑蔑地,是姑蔑文化的發祥地。入明清為衢州府五屬縣之一。縣境至府城70里,至省城500里。東南多山,西北多平原,為金衢盆地的一部分。多丘陵,山占4/10,地占2/10,田占3/10,盪占1/10,是一個半山區縣份。龍游交通暢便,為古代糧道鹽道,糧鹽由此販運而入內地...
姑蔑文化,位於龍游縣寺底袁村,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次考古,共發掘穿孔石器、紡輪、石刀、夾炭黑陶片等40餘件,其中一“豬頭”形象的石器表明浙西先人飼養豬的歷史長達4000多年。主要特徵是地方文化內涵深厚,有著典型的良渚文化印記,對研究龍游姑蔑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精美的玉器外,...
龍游得姑蔑文化之傳承,素重儒興教,明中葉崛起的龍游商幫崇仁重義,義利並舉,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啟民智,修民德,正民風,深為後人景仰。如能詩能商的方道成,又如不為利厚,而為名高的儒商方用彬,特別是出自塔石的書商童佩。童佩,字子鳴,以字行,祖永良“貿易閩廣,遂成富有。”其父、叔亦“往來閨...
《龍游縣域規劃實論》是2005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世源。內容介紹 龍游縣位於浙江省中西部,地域面積1138平方公里,人口40萬。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時為姑蔑國都所在地,建縣歷史已有2200多年。成游商幫曾是明清時期全國十大商幫之一,是十大商幫中為惟一以縣名命名的商幫。龍游山水雋秀,名勝古蹟眾多...
第二節 多元文化的融合 一、於越文化的薰陶 二、姑蔑文化的融入 三、中原文化的滲透 第三節 傳統商貿文化精神的發萌 一、求實致用的文化意識 二、義利合一的價值取向 三、農商相兼的發展觀念 第二章 歷史積澱:傳統商貿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商貿風氣的興起 一、外部因素的推動 二、地方精英的引導 三、生活壓力...
雞鳴山民居苑工程宏大、藝術精湛的古代建築是當地古民居的縮影,既反映了龍游燦爛悠久的姑蔑歷史文化,更是“龍游商幫”成功富庶的見證。民居的磚雕木雕、石雕為古建築裝飾藝術精華,尤其磚雕門樓最具地方特色,氣勢恢宏,雕刻精細,巧奪天工,為建築實用與裝飾藝術完美的結合。雞鳴山民居苑盡最大可能恢復龍游地區傳統古...
2000年12月,龍游縣博物館參加“中國龍游地下古建築群(小南海石室)學術討論會”;2001年10月參加“龍游石窟(小南海石室)斷代研討會”;2002年10月參加“中國·龍游姑蔑歷史文化首屆學術研討會”;2004年9月參加“龍游石窟保護國際學術討論會”;1992~1994年間,龍游縣博物館內的部分藏品在浙江省博物館和北京故宮...
44、彭邦本:《從大禹到李冰:我國傳統水利理念初探》,載四川省大禹研究會編《禹羌文化研討會文集》。45、陸民主編、彭邦本等副主編:《姑蔑歷史文化論文集》,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46、彭邦本:《姑蔑國源流考述——上古族群遷徙、重組、融合的個案之一》,《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
35.《徐偃王與龍游》,載《姑蔑歷史文化論文集 》,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36.《說甲骨文中的蜀國地望》,《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又載《巴蜀文化與三峽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37.《關於“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的有關問題》,載《趙文化論叢》(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0.《東夷古國——姑蔑兩考》,《姑蔑歷史文化論文集》,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11月版。151.《齊文化審美藝術叢譚》,《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版。152.《陽都三題》,《臨沂文物》2005年2期。153.《東萊古國與西周王朝之關係》,《徐福文化》總第13期,2005年4月。154....
龍游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姑蔑”古國建都於此,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太末縣。五代吳越寶正六年(931年),改稱龍游。1983年9月,恢復龍游縣建制,是浙江省歷史上最早建縣的13個縣之一。境內荷花山遺址發現人類走出洞穴後最早的地面構築物,青碓遺址發現全世界迄今最早的稻作遺存。擁有國家、省、縣...
2000年10月,在山東莒縣召開“中國先秦史學會莒文化專題研討會”。2001年7月,在安徽蚌埠召開“塗山·淮河流域歷史文明研討會暨中國先秦史學會第七屆年會”。2002年4月,在山東禹城召開“全國首屆禹城大禹文化學術研討會”。2002年10月,在浙江龍游召開“全國首屆姑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2002年10月,在南開大學召開...
天齊廟遺址(姑蔑城遺址)位於天齊廟村北側。遺址為一高出周圍地表1.5~5米的台形高地,呈不規則方形,面積約1萬平方米,現有面積4500平方米。據文物部門考證,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既有龍山文化特徵,又有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遺物。古城始建於五帝前期,稱姑幕,顓頊帝時,在此建立幕國,後轉音為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