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山民居苑,又稱龍遊民居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東華街道寶塔路46號,坐落於縣城南1千米的雞鳴山上,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始建於明代,雞鳴山民居苑第一批搬遷工程開工於1991年,於1995年竣工。

雞鳴山民居苑以雞鳴山上的明代雞鳴塔為中心,依山勢而建,南、北、東三個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風格展示了照壁、祠堂、書院、民居、店鋪、公共休憩亭、過街樓等各類典型的龍游地區明清古建築。雞鳴山民居苑對於古建築異地保護有一定借鑑作用,遷建民居在建築形制、裝飾雕刻上地域特點濃郁,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2013年3月5日,雞鳴山民居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鳴山民居苑
  • 外文名:Jiming Mountain Folk Residence
  • 地理位置: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東華街道寶塔路46號
  • 所處時代:明至清
  • 占地面積:約 7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08:30—17:0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1013-3-311
歷史沿革,建築特色,結構,特點,主要建築,明代建築,清代建築,民國建築,歷史文化,建造背景,龍游八景,價值意義,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交通線路,

歷史沿革

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呂防設義學於此。
元代,縣令達魯花赤在雞鳴潭下遊興建了雞鳴堰,灌溉雞鳴村至七都村等8000多畝田地。天文學家趙緣督在雞鳴山建成觀星台,研究小孔成像
明代嘉靖年間,縣令陳鉞在雞鳴山上新建雞鳴塔。
清代時,雞鳴山上建起寺廟。
民國時期,浙贛鐵路從山腳穿過,雞鳴山又成為東南方向進城的要地,國民黨軍隊在山上澆鑄堅固調堡,現還存有遺蹟。
1991年,雞鳴山民居苑工程開工,該工程由時任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浙江省考古所所長王士倫先生親自擔任顧問,作專業和技術指導,總體規劃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所設計。根據建設需要,先後兩次共徵用土地100畝,遷400多座,拆遷民房17戶,拆遷面積2500平方米。
1991年—1995年,共搬遷復建古建築6座,其中明代和清代建築各3座,分別是巫氏廳、邵氏民居、翊秀亭和高岡起鳳、汪氏民居、靈山花廳。
2002年格危淋殃匪拔糠—2005年,共搬遷復建古建築20座,其中明代建築9座:勞氏民居、項氏民居、馬氏宗祠、過街樓、槐庭、邵氏卸廳、仁余堂、戴氏民居、照壁牆;清代建築10座:龔氏民居、滋樹堂、聚星堂、雍睦堂、枕溪書屋、陳氏宗祠、傅家大院、楊氏店鋪、慎思堂、吳氏民居;民國初期建築1座:余氏民居。
2003年10月,舉嚷棗應行開苑儀式,邊建設邊開放,成為集文物保護、學術研究、旅遊休閒、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體。
到2017年為止,雞鳴山民居苑已搬遷復建古建築26幢,並建有門廳、石橋、池塘、水榭、水閣樓、文物庫房等配套設施,共投資2248萬元。

建築特色

結構

跨過門廳進入苑內,首先進入視線的是典型的江南明清古村落水口景觀以大型磚雕建築滋樹堂為主線,前後掘有水塘,水塘間用小水渠相連,兩旁高牆林立。北側有龔氏民居、余氏民居、楊氏店鋪、仁余堂,南側有吳氏民居和慎思堂;後面連線的有過街樓(龔氏散門)、聚星堂以及水閣樓、水榭和廊橋。中間自然地形成了大路通道和街道布局。高高的馬頭牆與大樟樹和其他大樹,以及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林相映成趣,碧綠的水塘中倒映出粉牆黛瓦娜多姿的身影。這一部分是整個苑內最平坦的布局。
從水閣樓走過,是氣勢宏偉的重檐歇山門樓“高岡起鳳”廳、巫氏廳和勞氏民居,還有靈山花灑想凝廳,從這裡開始就逐漸依山勢緩緩增高,再翻過山岡,在北坡和北麓以及東側,祠堂和民居交錯排列,有馬氏宗祠、恥樂她碑雍睦堂、邵氏卸廳、戴氏民居,形成了另一聚落。它們與雞鳴山及其他建築和諧呼應,又和東側的傅家大院、項氏民居、槐亭及陳氏宗祠等建築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民居村落圖畫,而每一座建築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特點

雞鳴山民居苑工程宏大、藝術精湛的古代建築是當地古民居的縮影,既反映了龍游燦爛悠久的姑蔑歷史文化,更是“龍游商幫”成功富庶的見證。民居的磚雕木雕、石雕為古建築裝飾藝術精華,尤其磚雕門樓最具地方特色,氣勢恢宏,雕刻精細,巧奪天工,為建築實用與裝飾藝術完美的結合。雞鳴山民居苑盡最大可能恢復龍游地區傳統古村落風貌,以雞鳴山上的明代雞鳴塔為中心,依山勢而建,南、北、東三個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民居展示。
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山民居苑

主要建築

明代建築

  • 巫氏廳
巫氏廳原建地位於沐塵鄉沐塵村,建於明代晚期。1985年遷建雞鳴山民居苑保護。巫氏廳為第二進主廳,選材考究,柱樑規整,木雕除承襲明初的古樸端莊粗放的風格外,更具有清初時期的細膩和華婚仔麗,是龍游地區明清過渡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原建築三進三開間,即三進二明堂,前廳被火災燒毀,後進仍原地保護,搬遷為第二進。通面寬10.7米,通進深10.3米,占地面積110.21平方米。為廳堂結構。
巫氏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該梁架結構的最大特點是大梁梁頭雕成大斗與梁為一整體,然後直接架於金柱上,這一特徵是龍游判斷明清建築的分水嶺,具有地方土著特徵,梁與梁、梁與檁間用斗拱支撐和連線。
巫氏廳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陰陽合瓦,檐口用溝頭滴水。梁作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檁柱間用斜撐支撐並作楓拱裝飾,防上、檁間用一斗六升承托。牛腿鏤雕鰲魚和獅子。柱礎為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巫氏廳
邵氏民居原址位於橫山鎮志棠卸廳村,為元末明初建築。邵氏民居原址屬於主廳堂的一個附屬建築,稱之為“連廳”或“小拜晚虹廳”。一進三開間,面寬11.9米,進深8.3米,占地面積98.77平方米,內設天井,正面不開大門,設兩邊門進出。三間皆為廳堂廳堂為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檐口不設斜撐和牛腿,椽子直接挑出檐口。梁、柱間用丁頭拱,梁與梁、與檁之間用斗拱連線和承托。硬山屋頂,用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該建築梁架製作古樸,帶有濃厚的宋、元風格。梁作月梁,斷面矩形呈扁狀。大梁在立面上用四塊木板拼接而成。這種梁的製作工藝在龍游早期建築中較為普遍。丁頭拱作足材,即拱眼實心。次間山縫童柱作鷹嘴,該特徵也是龍游地區早期建築的另一顯著特點。臨下花機作蟬肚形。柱礎櫍形礎,材質為石灰岩。天井排水池也用石灰岩砌築。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邵氏民居
翊秀亭原址位於湖鎮張家埠村衡江北岸的山坡上,依山榜水,景色宜人。該亭為石亭,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本為上山勞作及過路客人休息之處。“翊秀亭”的本意是在這秀麗的衢江北岸渡口山坡上,建造這座石亭,會使這裡景色錦上添花,風景更加美麗。建築平面為方形,邊長為4米(含滴水);柱中至柱中邊長為2.85米,總高6.14米。建築面積16平方米。
亭為石構仿木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四根方柱支撐著龐大且重達數噸的青石屋頂,頂部則由數塊鑿刻有寶瓶葫蘆、瓦當、垂獸等構件鑲嵌組成,結構緊密無縫。柱礎為方形,四根石柱方形訛角,柱間用長方形額枋連線,交接處用雀替,屋頂採用十字形大梁承托,柱頭和攀間皆用一組斗拱連線和承托。亭內鑲有《翊秀亭記》石碑一方,有紀年為“明萬曆辛已孟夏朔日”。碑文內容尚未考釋。
雞鳴山民居苑
翊秀亭
勞氏民居原建築位於溪口鎮上街村,建於明代晚期。該建築原址為坐東朝西,大門開在南側第一進與卷棚廊間。堂名“務本堂”,堂名出自《論語》:“君子務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軟?”建築二進三開間,即二進二明堂。
前廳後樓布局。第一進前檐設天井,與之天井相連的是卷棚廊,即第一進的前方,當地人稱轎棚,為停放花轎之處。後進為樓屋,三間兩搭廂,與第一進間也用天井連線。明間廳堂,兩次間為左、右廂房。天井東、西設搭廂房。左右廂房向外各外擴出1.1米左右寬的樓梯間,用以架設板梯。故建築總平面呈“凸”字形。前進面寬14.4米,進深18.9米,後進面寬16.7米,進深7.9米,占地面積404.09平方米。
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梁與梁、梁與之間的撐托和連線用斗拱,柱與之間用斜撐支撐。防與坊,防與間用一斗六升連線和支撐。第二進後樓重檐結構,天井檐口重檐。明間兩縫五檁穿斗分心用五柱,一樓前廊擴出一柱,廊頂為天花,次間兩縫梁架同,天井四隅出檐柱頭用牛腿挑出。硬山屋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陰陽合瓦,檐頭用勾頭滴水。
勞氏民居空間寬敞、高大、氣派、裝飾華麗,雕樑畫棟,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堪稱精品。檁、金檁、斜撐、牛腿、雀替皆鏤空雕飾。題材廣泛,明間檁下皮高浮雕透雕獅子,有梅花、喜鵝、大雁、荷花、仙鶴、鳳凰、奔馬、牡丹等,還有各種款式的中國結等。用材考究,第一進明間四根金柱及前檐二根檐柱皆取材於名貴木材紅豆杉。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柱子披麻捉灰,用黑色漆,柱以上構件斗拱、雀替、檁、椽、梁等皆桑朱紅漆。穿枋以下牆用木板護壁,以上用竹編夾泥造。第一進天井四偶柱頭牛腿的其中二隻鏤空雕獅子,另二隻為“S”形斜撐狀,第二進前廊天花裝飾“已”字紋,天井四隅的檐柱上牛腿挑頭前端雕刻篆書“忠、信、孝、梯”四字。額枋為冬瓜狀,樓柵方形。天井用青石砌築。前進天井長6.9米,寬2.4米;後進天井長5.7米,寬2.2米。天井石雕竹節紋和天馬行空圖。柱礎鼓式青石醬,下置青石覆盆。原地面為三合土堰地,現改用方磚鋪砌。建築後外牆鑲嵌有一塊長條青石,上刻有虎頭和楷書雙勾“泰山石敢當”五字,當為避邪之石。
雞鳴山民居苑
勞氏民居
項氏民居原建築地位於橫山鎮項家村,始建於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築能完好保存至今,彌足珍貴。
項氏民居二進三開間。二進間檐口排水作為天井。通面寬15.7米,通進深16.1米,其中第一進9.7米,第二進6.4米。占地面積252.77平方米。前進為樓上廳結構。一樓無任何斗拱及裝飾。樓上為廳堂,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穿斗用五柱。次間兩縫與山牆東、西各有一弄相隔。後樓梁架較為簡單,為樓屋結構。明間次間兩縫皆為穿斗用五柱。
項氏民居為硬山頂。人字形山牆磚築博風板。這一特點也是龍游早期民居的標誌之一。東、西山牆不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東牆設邊門,用大青磚砌築成圓拱門。門樓為牌樓式磚築仿木結構,斗拱古樸,防上雕刻祥鹿攜仙草及瑞雲,雀替亦作捲雲紋。原板門上鑲嵌方磚及鐵泡釘,現已毀。梁作扁月梁,斷面呈矩形,且梁的立面和側面皆為多條木塊拼裝銷入而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劄牽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樑上斗拱及丁頭拱拱眼皆實心。大斗方形。雀替雕飾蓮花和牡丹花。梁兩端的龍鬚紋剛露一點點實。後樓童柱下端雕成鷹嘴狀。柱披麻捉灰,梁椽斗拱等構件皆髹漆。柱礎為櫍形,用材為紅砂岩,地狀亦為紅砂岩。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項氏民居
馬氏宗祠原建地位於詹家鎮馬葉村。始建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後廳在清代進行過大修,兩廊及前進部分木構件和所有牛腿系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馬氏宗祠後進供奉祖宗牌位,舉行敬神祭祖等活動。前進設戲台。戲台很有特點,俗稱“二面台”,其進門方向面朝縣(現衡江區),而廳內有一面上對列祖列宗牌位,向著龍游。曾有“站在衢縣看龍游做戲”的說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著名書畫家余紹宋在馬氏宗祠戲台金柱上親筆題寫戲曲盈聯一對“前者歡迎後出席;此方唱黑彼登場”。
馬氏宗祠平面布局為一四合院式布局。共兩進三開間,前廳前檐設檐廊,明間為戲台;後進為主廳。二進間用近似方形的大天井連線,天井東西兩廂為戲吊樓。通面寬14.4米,通進深28.6米,占地面積411.84平方米。天井排水池長5.27米,寬5.1米,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步後卷棚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後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前進梁架用材粗大,柱子為梭柱,柱頭卷殺,明代特徵較為明顯。前檐、後檐柱皆為青石方柱並化角。大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前檐牛腿雕刻大象和獅子。第二進前檐四柱用青石製作為方形並化角,前檐牛腿雕刻人物“哼”“哈”二大將。東、西兩廂戲樓石柱系常山石,方形並抹角,樓上作格扇,牛腿雕刻精美,為八仙人物。建築樑柱髹漆,牛腿彩繪。天井排水池較淺,用青石砌築。石方柱下柱礎亦為方形,其他柱礎為形礎青石菌。室內原為三合土堰地,現改為磚砌地面。
雞鳴山民居苑
馬氏宗祠
過街樓原建地位於橫山鎮脈元村,為明代早期建築。過街樓為主體建築的散門,主體建築已毀。建築後部保持原始結構,前正立面上部斗拱稍加改動,改裝後的斗拱等部件年代稍晚。為一進三開間。通面寬8.9米進深7.6米。明間前後廊為通道,兩廊間為大門。左右為廂房,散門為樓屋重檐結構。明間前廊為卷棚,後廊為天花共用三柱。門樑上設四菊花頭門當。後廊天花攀間各施二攢出二跳斗拱承托、轉角斗拱也出二跳承托。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斗拱、卷棚等木構件製作工整精細。丁頭拱拱眼實心,製作較為古樸。過廊通道地面由小青磚豎砌呈圓形圖案。
雞鳴山民居苑
過街樓
槐庭原址位於橫山鎮儒大門村。建於明代中期。建築二進三開間,前進為樓下、樓上廳堂結構,後進設廂房,當地俗稱“對合”屋。通面寬11.9米,通進深19.4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1.6米,第二進7.8米,占地面積230.86平方米。
第一進樓下、樓上皆為廳堂。樓上廳梁架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後進明間為廳堂,兩側次間設廂房。前後兩進間設天井,天井兩側為過廊。後進樓上也設廂房。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門樓磚築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額枋磚雕地紋為四葉紋,中間開光浮雕野豬獾和喜鵝兩對,寓意歡歡喜喜。掛落上磚雕用卷草龍組成“福”“祿”“壽”“喜”,還有動物鹿水禽類等圖案,風格較為寫實。門梁下用鐵泡釘固定方磚和裝飾。正脊置寶葫蘆,兩端設吻獸魚鴨吻。梁為冬瓜梁。雀替木雕風光、動物及花卉。天井為重檐結構,四檐柱柱頭牛腿呈“S”形,雕飾一蕉葉紋,較為古樸。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柱礎櫍形。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槐庭
邵氏卸廳原建地位於橫山鎮志棠卸廳村,建於元末,為邵氏第二世邵德茂所建。卸廳原建有三進三開間,現僅存後進。面寬11.9米,進深8.3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樑上用斗拱承托和連線檁和脊柱,柱與梁連線處用丁頭拱和丁頭重拱,柱與連線用斜撐。
邵氏卸廳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梁作扁梁斷面矩形,劄牽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樑上斗拱及柱頭斗拱用竹節形斜撐並裝飾楓拱。丁頭拱製作古樸、規整,拱瓣下殺明顯。柱為梭柱,柱頭卷殺。合牆壁辟有三長方形窗戶,用“麵包”狀青磚疊砌成花格窗。櫍形柱礎石灰岩鑿,下置覆盆。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邵氏卸廳
仨余堂原建地位於石佛鄉塘邊村,建築年代為明晚期,朱氏所建。原功能作書院,堂名為“仨余堂”。一進三開間,原建築設天井。左右帶過廊。現天井和過廊未恢復。通面寬1.7米,進深7.4米,占地面積86.58平方米為徹上露明造廳堂建築。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七檁穿斗用五柱。檐柱柱頭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頂,用馬頭牆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大梁為扁梁斷面矩形。樑上用一組斗拱與檁結合。雀替雕飾花卉、卷草。牛腿有兩種,一種為較為簡單的“S”形斜撐,另一種為雕飾卷草龍。斗拱較為古樸。柱礎為形礎,三合土堰地。建築小巧玲瓏,但做工裝修甚為講究。柱間用長方青磚護壁,然後刷上淡黑墨水,穿坊以上則用編竹夾泥造。柱披麻提灰,髹黑漆,柱以上木構件髹硃砂漆。
雞鳴山民居苑
仨余堂
戴氏民居原建地位於沐塵鄉梧村村。堂名“知崇堂”,明代晚期建築。2005年遷入民居苑集中保護。
戴氏民居二進三開間,設二天井,即二進二明堂,為前廳後樓配置。通面寬12.6米,通進深22.9米,其中一進進深12米,二進進深10.9米。古地面積288.54平方米。前廳為樓屋。明間兩縫六檁穿斗用五柱,中柱不落地,一樓前廊擴增一柱,次間山縫六林穿斗用五柱。後樓梁架明間、次間皆六林穿斗用五柱。
戴氏民居為硬山頂。正廳和後樓兩山牆均用兩節馬頭牆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為磚築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牛腿鏤空雕刻獅子和鹿,檐林、斜撐等構件皆鏤空雕飾。梁為冬瓜梁,前廊設天花。前廳次間山縫柱間清水磚裝飾和封護,穿枋以上用竹編泥造。天井排水池用青石鑲邊,卵石鋪砌。
雞鳴山民居苑
戴氏民居
鯉魚廳照壁原地址位於橫山鎮後徐村,為鯉魚廳的照壁牆照牆三間四柱單檐結構,平面呈八字形,前面寬6.3米,後面寬4.2米,通深2.4米,占地面積12.6平方米。後徐村徐氏家族中有兩兄弟在明嘉靖年間雙雙考上貢生,為光宗耀祖,建造了鯉魚廳。磚雕門樓匾額上刻有“兄弟貢元”和紀年,建築主體部分已倒塌,因照壁牆明間主紋磚雕鯉魚跳龍門,建築因以而名。龍游縣明代此類照壁牆僅存一處。2003年遷入民居苑保護。
照壁牆主要對建築起到銜接、過渡、遮擋視線和營造空間的作用,同時也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照牆磚雕主紋為群鶴、雙獅戲球和“鯉魚跳龍門”。磚雕雕刻精美,代表了明代磚雕藝術的最高水平。正脊置寶葫蘆,左、右飾鴟吻,蓋陰陽合瓦,磚雕斗拱、木質斗拱組合出檐,用勾頭滴水。
雞鳴山民居苑
鯉魚廳照壁
雞鳴塔為明嘉靖年間知縣陳釴所建,在清鹹豐年間毀壞較為嚴重。清光緒十年(1884年)進行一次全面維修,施工期一年。還有一種說法,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三月,龍游西門外通和浮橋建好後,將余資用於建塔。
雞鳴塔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度為21.4米。由於此塔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為搶救該塔,1995年,集資人民幣20萬元對該塔進行了搶救性修鱔2004年塔內安裝木梯。
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塔

清代建築

高岡起鳳原建地位於橫山鎮高山頂村,為張氏宗祠。因其位居高岡,後臨鳳凰山而得名,又建築門樓重檐歇山翼角起翹似鳳凰翻扁起舞。該建築始建於元末,遭火災後,重建於清康熙年間,原來一共有三進,第三進因倒塌無法恢復。1991年搬遷民居苑保護。
高岡起鳳現存二進三開間。通面寬14.6米,通進深26米。占地面積397.6平方米、第一進包括門廳和前廊,門樓設在第一進明間。第二進為主廳,一、二進間設天井,天井兩側為過廊。第一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大步用三柱,次間山縫穿斗用四柱。前雙大步明間設門樓,左右兩次間為廂房。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
高岡起鳳建築主體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蓋陰陽合瓦,檐頭用勾頭滴水。門樓重檐歇山頂,正脊施欄板,蓮花望柱,兩端置鰲魚吻獸。門樓重檐歇山頂翼角起翹角度較大。雀替、牛腿木雕以人物及亭台樓閣為主題。過廊上設天花,天花用八贊斗拱承托。金柱和邊柱上穿紡和間用一斗六升連線。前檐明間兩檐柱作抹角方柱,柱礎櫍形礎,也為方形。明間兩金柱間設大門,大門兩側安裝抱鼓石。抱鼓石高1.6米。兩次間砌矮牆,矮牆以上用格扇裝修。梁為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俗稱貓梁)。大梁與脊樑、牽和用斗拱承托和連線。主廳大梁為冬瓜梁,較直,兩端刻成鼓狀,柱頭不用大斗,大梁直接架於柱上,梁與梁之間用蜀柱連線,無斗拱。用材粗大。天井四隅柱頭上牛腿木雕“福”“祿”“壽”“喜”星,雕刻精細。柱礎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天井原建為青石,康熙年間重建時用紅砂岩修補。天井長7.3米,寬2.6米。
雞鳴山民居苑
高岡起鳳
滋樹堂原建築位於模環鄉上張村,建於清道光晚期。當地人稱為“新大廳”,為張氏第18代孫張士堂建造。建築為磚雕門樓,氣勢宏偉,共有三進,即三進兩明堂。建築體量較大,三進三開間。面寬15.5米,通進深34.2米,古地面積530.1平方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2.4米,第二進進深9.7米,第三進進深12.1米。前二進為廳堂,一、二進間設天井,兩側為過廊。後進為樓屋,用來祭祀祖宗的享堂,即家廟,明間為過廊,兩側設方形天井。第一進與第二進間天井長5米,寬2.2米;第三進前檐左、右天井皆近似方形,長2.6米,寬2.3米。第三進地面高於第二進0.87米,設五級台階。
第一進為門廳,明間梁架五檁前雙步後卷棚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第二進為主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卷棚上架短柱升高施覆水椽以解決屋頂的排水。一、二進間過廊施天花。第三進系樓屋結構。明間兩縫七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七檁穿斗分心用五柱。
滋樹堂為硬山頂,馬頭牆裝飾。椽上覆望磚,用陰陽合瓦,檐口上裝飾勾頭滴水。磚雕門樓,氣勢壯觀,工藝較為精湛。門樓為四柱三樓帶二翼,為牌樓式仿木磚雕結構。明間鑲嵌磚雕匾額行書“世澤綿長”,兩次間匾額分別為“鴻圖”“燕禧”。磚雕製作技術爐火純青、美輪美奐。描寫內容豐富:明間大額枋高浮雕九獅醒目,形態逼真,呼之欲出;左、右額枋和明間掛落欄板共塑有九塊古代地方戲曲人物磚,其中一塊可辯認為戲名“趙顏求壽”,其他還有四季花卉圖、山水圖、鯉魚跳龍門和“回”字紋、“卍”字紋等圖案。正脊置寶葫蘆,兩側施吻獸,蓋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裝飾。
一、二進作冬瓜梁,劄牽作月梁雕為虬龍狀(當地俗稱貓梁),大斗平面為海棠形。梁與梁及梁與檁之間的連線和承托用斗拱。天井四隅柱頭牛腿高達1米,深雕人物、亭台樓閣、人物表情豐富,刻劃細膩、傳神。內容大多為歷史人物故事,其中有“高力士脫靴”和“蘇武牧羊”等故事。梁架用材粗大,做工考究。第二進梁斷面矩形為扁狀。前檐與二進間的明間過廊設天花並施藻井(雞籠頂),藻井已毀未恢復。兩側設方形天井,天井用青石望柱欄板裝飾圍護,兩次間前檐階沿石處也設青石望柱欄板圍護和裝飾,更顯莊嚴肅穆。山縫穿坊以上用竹編泥造,以下用木板壁裝飾。柱礎為青石鼓墩,下置青石覆盆。地原為三合土,現已改為方磚墁地。一、二進間天井排水池及階沿石皆為大青石板鋪砌。
雞鳴山民居苑
滋樹堂
汪氏民居原址位於羅家鄉席家村,清早期建築。因主人世家為中醫,故堂名稱“德重堂”。建築為三進三開間,即二進二明堂,前廳後樓配置。前後二進二天井,面闊三間。面寬11米,通進深22.2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2.1米,第二進進深10.1米。建築占地面積244.2平方米。前進天井排水池長4.45米,寬2.15米。後進天井排水池長4.5米,寬2.35米。第一進為廳堂,明間前檐設天井,天井左、右為過廊。第二進為樓屋三間兩搭廂布局,明間為中堂,兩側為廂房,天井兩側設搭廂房。
前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步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前廊及東西過廊設天花。天井四隅柱頭用牛腿支撐和挑出。後樓明間、次間梁架皆分心穿斗五檁用五柱。天井檐樓為重檐結構,柱柱頭用牛腿出檐挑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磚雕二柱一樓結構,額枋高浮雕鳳凰穿牡丹。正脊置寶葫蘆,兩端設吻獸。
門框為青石質地,雀替石雕麒麟和鯉魚跳龍門。前廳梁為冬瓜梁,劄牽雕成虬龍狀(俗稱貓梁)。前廊和左右過廊天花飾木雕蝙蝠圖案,山縫童柱下端雕飾蓮花。牛腿鏤空木雕獅子和鹿。斜撐皆雕飾菊花和牡丹等花卉。後樓窗戶和門作格扇,欄板雕飾花鳥。天井排水池石雕工藝精細,刻有仙鶴、靈鹿、鳳凰等祥禽瑞獸。柱礎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盒。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汪氏民居
靈山花廳原址位於溪口鎮靈上村,建築年代為清晚期,由汪朝欽所建。建築原為三進,因遭受火災,燒毀前二進,現留最後一進。1995年拆遷民居苑集中保護。建築為五開間。通面寬15.3米,進深7.3米,建築面積111.69平方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用三柱,次間及稍間穿斗用四柱。脊檁下用垂蓮柱,卷棚下亦用窗簾柱。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原覆望磚,現改為望板,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梁斷面矩形成扁狀,劄牽作月梁並鏤空雕飾卷龍。建築以精美的木雕為裝飾,主要以繁的蟠蝸紋(草葉龍)為主,梁、檁、雀替、牛腿皆刻上了精美的紋飾,因此,當地人稱為“花廳”。柱礎為鼓形青石鑿,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靈山花廳
雍睦堂原址位於湖鎮鎮地圩村。建於清嘉慶年間,系徐氏宗祠,堂名“雍睦堂”。建築三進三開間,設兩天井。通面寬14.2米,進深34.5米。其中一進深12米,進深12.3米,三進深10.2米。一進天井排水池長5.2米,寬2.25米,三進天井排水池長4.8米,寬2.15米。
第一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明間設戲台。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第三進為樓屋,重檐結構,下部設天花。明間、次間兩縫皆七穿斗分心用七柱。二次間後檐三柱隔為廂房。天井四隅柱頭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牛腿雕飾人物故事。門樓磚雕二柱三樓。該門樓在20世紀50年代倒塌過,故許多圖案和構件殘缺。大門為青石門框。前進戲台上方裝飾蟠蝸紋掛落。天井池用青石砌築,雕刻精美,有回紋、中國結、蓮花、錢紋等。柱礎鼓形飾乳釘青石鑿,並雕刻花卉。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雍睦堂
龔氏民居原地址位於橫山鎮脈元村,清鹹豐三年(1853年)由秀才龔海民所建。該建築二進三開間,前廳後樓配置,建築還築有牆,牆與主體建築融為一體。前面寬11.9米,後面寬14.3米,通進深18.9米。其中前進進深10.3米,後進進深8.6米。院子長為8.5米,寬為5.7米。後樓地基平面高前廳0.5米,天井至階沿用三級台階連線。明間設廳堂,左、右設東、西廂房,左山柱與山牆間設樓梯間,天井兩側系搭廂房。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
前面寬11.9米,後面寬14.3米,通進深18.9米。其中前進進深10.3米,後進進深8.6米。院子長為8.5米,寬為5.7米。後樓地基平面高前廳0.5米,天井至階沿用三級台階連線。明間設廳堂,左、右設東、西廂房,左山柱與山牆間設樓梯間,天井兩側系搭廂房。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前廳為樓屋結構,前檐設天井,明間梁架七前後單步穿斗用三柱,中柱不落地,前檐明間檐柱為減柱造,設垂蓮柱,次間山縫七檁穿斗用五柱。後進亦為樓屋結構,設天井,明間梁架、次間山縫梁架皆六穿斗用四柱。
屋頂為硬山頂,馬頭牆結構,椽上覆望磚,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該建築最具特色的是梁、仿、雀替和牛腿木雕極為精緻。內容大多為歷史人物故事,有“郭子儀拜壽”圖、“李太白醉酒”圖和“推車接父”圖等。人物形象雕刻翻翅如生。天井檐樓為單檐結構,並作“工”字形和“亞”字形裝飾格扇。梁、檸斷面矩形扁狀,樓柵為方柵。柱礎板形並雕刻花卉裝飾,有鼓形、瓜棱形和蓮花形等。建築地面為三合土堰地。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長4.5米,寬1.4米。第一進前廊垂蓮柱與金柱間的劄牽鏤雕雙獅戲球木雕,獅身上刻有二枚古錢幣圖案,為“鹹豐通寶”和“癸丑仲秋”,為建築的建造年代判定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龔氏民居建築正立面為二柱一樓牌樓式仿木磚雕單檐門樓。設有額枋、掛落、欄板等。掛落施垂蓮柱。額枋上磚雕古代戲曲人物,自左到右是《單刀會》《分水釵》《馬超追曹》《打花鼓》《臨江會》五幅。匾額磚雕行書“日輝雲彩”。圖案紋飾還有:八仙人物、八寶、鯉魚跳龍門、蓮荷、菊花和“引”字紋、“回”字紋等。雕刻精細,造型生動。正脊施望柱和欄板,中置寶葫蘆,兩側施鰲魚吻獸。牆垣設磚築圓拱門,側面鑲嵌青石。門罩為垂蓮柱掛落式仿木磚雕,製作清秀典雅。上嵌磚雕匾額行書“秀把珠巒”。主紋磚雕福(幅)祿(鹿)壽(鶴)喜(鵝),還有花卉菊花紋、“卍”字紋和壽字紋等,雕刻精美,垂蓮柱頭作蓮花瓣和荷葉紋。正脊施望柱,欄板鏤空朵雲紋,兩側置鰲魚吻獸。
雞鳴山民居苑
龔氏民居
枕溪書院原址位於溪口鎮楓林村下北雄自然村。建於清嘉慶年間,為潘氏族人所建,潘氏遷至上圩頭下陳村時賣給黃家。2004年遷建至民居苑保護。建築原址時為坐東朝西,前對鯉淵塢,屋後為合坑源溪,室內講台猶如枕頭,故稱“枕溪”。書院附近砌有水塘,名“鯉淵”,仿效縣學半池所建,也稱洗硯池。枕溪書院自清嘉慶始創,直至鹹豐,歷時五十餘年,為龍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余紹宋先生曾有“足征嘉道間先輩風流”及“濟濟生徒,文採風流三盛”之贊語。
枕溪書院原平面布局呈“凹”形,共有九間,現存六間。西廂為廚房和先生宿舍,中間三間作課堂,樓上房間系學生宿舍。屋前為寬敬的庭院,供課餘師生活動。原建築東廂樓屋已毀。現有建築面寬17.8米,進深12.2米,占地面積217.16平方米。院子長10.6米,寬4.3米。為樓屋結構。一樓廳堂明間兩縫六檁穿斗用四柱,中柱及後金柱不落地,次間兩縫六檁穿斗用六柱。前檐為重檐,用牛腿挑出出檐。
枕溪書院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梁斷面矩形,二端雕刻方折蟠蝸紋。樓柵為方形。前檐不用牆分隔,全部設格扇門。木雕主紋雕飾卷草、蟠蝸紋、八寶、花卉等。柱礎鼓式,青石鑿,三合土地。正堂橫帽上現存原生匾額一方,行書“樂尋耕讀”四字。
雞鳴山民居苑
枕溪書院
陳氏宗祠原址位於塔石鎮陳家村(又名梨塢村)。堂名“存耕堂”。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中期,前進及門樓系民國時重建。二進三開間,中間設天井。通面寬12.1米,通進深22.9米。占地面積277.09平方米。前進設戲台。
第一進包括門樓。門樓設在明間前廊,作八字門單檐歇山頂。門前置灰岩抱鼓石,石雕精細。明間兩縫後五架梁前穿斗四檁,用五柱,次間同。後五架明間、次間皆設天花。前廊明間設天花、兩次間為戲吊樓。第二進砌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
除門樓為單歇山頂,整座建築屋頂為硬山頂,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牛腿雕刻人物故事。天井四隅檐柱上牛腿雕刻獅子和鹿。梁作扁梁斷面呈矩形。柱礎礩形青石造,三合土堰地。原天井排水池系紅砂岩砌築,現改為青石。
雞鳴山民居苑
陳氏宗祠
傅家大院原址位於大街鄉大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為傅氏所建。傅氏家庭為龍游商幫的傑出代表。建築於2005年遷建民居苑集中保護。
傅家大院由散門、主體建築和牆坦組成一座封閉式大院,主體建築三進五開間,坐西朝東,設南北兩龐廊,兩龐廊皆為樓屋。整體布局在中軸線外復建重廊別院,沿襲前堂後的傳統格局,尊卑有序,主次分明。占地面積1070平方米。右廊占地面積720.9平方米,左廊(含廚房)占地面積90.24平方米。主體建築面寬11.1米,進深7.6米。大院內長22.1米,寬10.5米。
傅家大院主體建築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稍間兩縫九檁穿斗用五柱。稍間為廂房。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稍間兩縫九穿斗用五柱。稍間為廂房。第三進為樓屋五間結構,明間為廳堂,左右各設二廂房,天井左右過廊為搭廂房。主體建築東西二廊除一廚房外,皆為樓屋結構。尚門設在大院西南角,為一進三開間建築,是直接進入傅家大院牆內的門廳。明間兩縫三架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五檁穿斗用五柱。
傅家大院為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主體建築梁作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一、二進間天井四隅牛腿皆雕飾獅子。柱礎鼓形雕飾蓮花瓣。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大門用水磨青磚砌築,大青石門框。石雕精細,有八寶紋、海波紋、“回”字紋和卷草等圖案。大門西側牆上鑲嵌一塊虎首“泰山石敢當”避邪石,大院西側門牆上也嵌有一塊“泰山石敢當”避邪石。散門牛腿雕飾鹿和八寶,雀替和天花未完工,暫缺。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傅家大院
慎思堂原址位於沐塵鄉沐塵村,為清代晚期建築。原為小廳,用於敬神祭祖,供奉祖先牌位,後改為居室。慎思堂為巫氏所建,由於巫、袁聯姻,巫家將建築贈予袁家。拆遷時為袁氏後人居住。於2004年遷建民居苑集中保護。
一進三開間,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通面寬12.9米,進深13米,占地面積167.7平方米。門為八字形結構。明間兩縫梁架九檁穿斗用五柱,次間山牆梁架同。明間中堂設天花,兩側廂房和搭廂房為樓屋。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內設天井、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額枋、梁、牛腿、雀替等雕刻圖案,以回形蟠蝸紋為主,另有喜鵝、蝙蝠、戲曲人物圖案等。柱礎鼓式。廂房內鋪設木地板,其餘廳堂及地面皆為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慎思堂
吳氏民居原址位於湖鎮鎮後陳村,原吳氏民居邊屋。為清早期建築一進三開間樓屋。明間為中堂,兩側為廂房。兩廂房前系過廊,過廊用格扇裝修營造多變空間。前檐設天井。通面寬13.7米,進深9米,占地面積123.3平方米。樓屋為重檐結構。明間兩縫五檁穿斗用五柱,次間山縫五檁穿斗用五柱檐柱上用牛腿挑出。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牛腿雕刻蕉葉紋、卷草龍、八寶等圖案。雕刻工藝精細。
雞鳴山民居苑
吳氏民居
聚星堂原址位於溪口鎮冷水村,為清代早期建築。由南宋丞相余端禮後裔所建,為“巡迴堂”三幢建築中的一幢,其餘兩幢已毀。聚星堂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賣給徐家。建築二進三開間,設兩天井,即二進二明堂,前廳後樓配置。通面寬11米,通進深20.9米,其中一進進深10.7米,二進10.2米。占地面積229.9平方米。第一進為樓屋廳堂。明間兩縫七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七穿斗用五柱。第二進為三間兩搭廂樓屋結構,明間為中堂,左右廂房和搭廂房。明間、次間兩縫五檁,穿斗用五柱。天井檐柱用牛腿挑出出檐。
聚星堂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為磚雕仿木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額枋裝飾萬字紋,匾額亦為磚雕鑲嵌,為九曲篆書“福祿禎祥”。門罩掛落飾垂蓮柱,欄板上用篆書“壽”字裝飾。門框為青石砌築,雀替石雕麒麟門梁下皮燈掛雕飾鳳凰口銜壽桃。石雕工藝精湛。一進木構大梁為冬瓜梁,樓柵為方柵。柱子側腳明顯。牛腿鏤雕山水。二進牛腿雕刻蕉葉紋、“卍”字紋和卷草龍等,雕刻精細。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柱礎鼓形青石鑿,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聚星堂
楊氏店鋪原址位於橫山鎮楊家村。原功能為楊氏所建的小商鋪。建於清晚期。一進三開間樓屋結構。通面寬11.6米,進深7.6米,占地面積16平方米。明間兩縫五檁穿斗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五檁穿斗減柱用三柱。前檐柱頭用牛腿挑出承托檐樓,檐樓用“工”字花格裝修。硬山頂,用馬頭牆封護。原建築椽上不用望磚,僅蓋小青瓦。木雕以“回”字形蟠離紋和卷草為主。柱礎鼓形。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楊氏店鋪

民國建築

余氏民居原址位於橫山鎮龍門橋村。原有三進,即三進兩明堂,拆遷復建的為一、二進。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為民國初期龍游地區民居的優秀代表。
第一、二進為走馬樓結構,三開間,皆為廳堂。通面寬12.5米,通進深16.2米。其中第一進進深9.6米,第二進進深6.6米,一、二進間設天井,左右兩側為過廊。天井長4.65米,寬1.7米。第一、二進為樓屋結構。前進明間梁架八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八檁穿斗分心用五柱。天井檐樓為單檐結構。
余氏民居為硬山頂,馬頭牆結構。椽上覆望磚,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該建築大門為青石門框,磚築門罩,常山青石鑲嵌匾額,匾額行書“水媚山輝”。建築梁、額枋斷面矩形扁狀,樓柵為方柵。檐樓柵欄作“工”字形、“中字形等結構。柱礎圓鼓式青石鑿,天井用青石砌築,三合土堰地。該建築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工藝,工藝之精湛代表著當時建築木雕的最高水平。據主人說,木雕工匠龍游、東陽各一半。凡雀替、梁、額枋皆滿雕高浮雕人物戲曲故事,牛腿透雕人物。雕刻繁、精細、華麗、人物表情豐富,形態生動。不僅是珍貴的婺劇的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雞鳴山民居苑
余氏民居
碉堡由駐龍游國民黨部隊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建造。由劉英粟裕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遂昌路經龍游,襲擊了國民黨部隊把守的龍游火車站,給國民黨部隊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國民黨軍擔心再次遭到襲擊,於是就在此建造了堡,同時在龍游城四周共建了四座堡。
碉堡用進口水泥和大塊石建,高4.3米,最厚處有一米,內空直徑3.4米,第一層和第二層分別設12隻槍眼,原頂部蓋有屋,但屋頂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時被日軍飛機炸毀。碉堡幾經戰火,經歷創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黨部隊對其進行了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在這裡駐著一個解放軍交通排,曾利用碉堡站崗放哨,保護鐵路橋的安全。
雞鳴山民居苑
碉堡

歷史文化

建造背景

有些古建築零星散落在各個村莊,不利之處不少,有年久失修的情況,有住戶保護意識不強的情況,有在建房熱潮衝擊下面臨拆毀的情況,同時因為分布零星,參觀研究極為不便,制約了古建築價值作用的發揮,於是對零星分布、保護基礎不好的古建築遷移集中保護,這就是雞鳴山民居苑的來源。

龍游八景

呂防,字大防,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為龍游縣登第的第一人,最初被授饒州刺史兼驟騎尉,賜大中大夫。《龍游縣誌》載,呂大防曾於嘉祐八年(1063年)設義學於此。有一天登山,聽見公雞在棘叢中不停地叫,便張羅飼之,並發現白銀數十錳,遂捐獻給官府發展教育事業,後人為紀念呂大防的高尚品質,將此山稱為雞鳴山。書院改為雞鳴書院,潭改為雞鳴潭,村也改為雞鳴村。由此,“雞鳴秋曉”也成了宋代“龍游八景”之一。

價值意義

雞鳴山民居苑已逐漸形成能在一定意義上代表龍游明清建築特點的鄉土建築群,對於古建築異地保護有一定借鑑作用,遷建民居在建築形制、裝飾雕刻上地域特點濃郁,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但是,異地保護存在不少“短板”,首當其衝的就是無法複製老建築的生態原貌,一些蘊含在建築中的文化內涵也隨之消失。其次,還有修繕資金的不足、專業保護團隊的缺失等等,這些都使得文物保護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

文物保護

1997年8月29日,雞鳴山民居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雞鳴山民居苑
文保碑
2013年3月5日,雞鳴山民居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雞鳴山民居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東華街道寶塔路46號。
龍遊民居苑

開放時間

08:30—17:00

交通線路

可在龍游縣乘2路公車直達雞鳴山民居苑。

特點

雞鳴山民居苑工程宏大、藝術精湛的古代建築是當地古民居的縮影,既反映了龍游燦爛悠久的姑蔑歷史文化,更是“龍游商幫”成功富庶的見證。民居的磚雕木雕、石雕為古建築裝飾藝術精華,尤其磚雕門樓最具地方特色,氣勢恢宏,雕刻精細,巧奪天工,為建築實用與裝飾藝術完美的結合。雞鳴山民居苑盡最大可能恢復龍游地區傳統古村落風貌,以雞鳴山上的明代雞鳴塔為中心,依山勢而建,南、北、東三個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民居展示。
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山民居苑

主要建築

明代建築

巫氏廳原建地位於沐塵鄉沐塵村,建於明代晚期。1985年遷建雞鳴山民居苑保護。巫氏廳為第二進主廳,選材考究,柱樑規整,木雕除承襲明初的古樸端莊粗放的風格外,更具有清初時期的細膩和華麗,是龍游地區明清過渡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原建築三進三開間,即三進二明堂,前廳被火災燒毀,後進仍原地保護,搬遷為第二進。通面寬10.7米,通進深10.3米,占地面積110.21平方米。為廳堂結構。
巫氏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該梁架結構的最大特點是大梁梁頭雕成大斗與梁為一整體,然後直接架於金柱上,這一特徵是龍游判斷明清建築的分水嶺,具有地方土著特徵,梁與梁、梁與檁間用斗拱支撐和連線。
巫氏廳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陰陽合瓦,檐口用溝頭滴水。梁作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檁柱間用斜撐支撐並作楓拱裝飾,防上、檁間用一斗六升承托。牛腿鏤雕鰲魚和獅子。柱礎為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巫氏廳
邵氏民居原址位於橫山鎮志棠卸廳村,為元末明初建築。邵氏民居原址屬於主廳堂的一個附屬建築,稱之為“連廳”或“小廳”。一進三開間,面寬11.9米,進深8.3米,占地面積98.77平方米,內設天井,正面不開大門,設兩邊門進出。三間皆為廳堂廳堂為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檐口不設斜撐和牛腿,椽子直接挑出檐口。梁、柱間用丁頭拱,梁與梁、與檁之間用斗拱連線和承托。硬山屋頂,用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該建築梁架製作古樸,帶有濃厚的宋、元風格。梁作月梁,斷面矩形呈扁狀。大梁在立面上用四塊木板拼接而成。這種梁的製作工藝在龍游早期建築中較為普遍。丁頭拱作足材,即拱眼實心。次間山縫童柱作鷹嘴,該特徵也是龍游地區早期建築的另一顯著特點。臨下花機作蟬肚形。柱礎櫍形礎,材質為石灰岩。天井排水池也用石灰岩砌築。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邵氏民居
翊秀亭原址位於湖鎮張家埠村衡江北岸的山坡上,依山榜水,景色宜人。該亭為石亭,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本為上山勞作及過路客人休息之處。“翊秀亭”的本意是在這秀麗的衢江北岸渡口山坡上,建造這座石亭,會使這裡景色錦上添花,風景更加美麗。建築平面為方形,邊長為4米(含滴水);柱中至柱中邊長為2.85米,總高6.14米。建築面積16平方米。
亭為石構仿木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四根方柱支撐著龐大且重達數噸的青石屋頂,頂部則由數塊鑿刻有寶瓶葫蘆、瓦當、垂獸等構件鑲嵌組成,結構緊密無縫。柱礎為方形,四根石柱方形訛角,柱間用長方形額枋連線,交接處用雀替,屋頂採用十字形大梁承托,柱頭和攀間皆用一組斗拱連線和承托。亭內鑲有《翊秀亭記》石碑一方,有紀年為“明萬曆辛已孟夏朔日”。碑文內容尚未考釋。
雞鳴山民居苑
翊秀亭
勞氏民居原建築位於溪口鎮上街村,建於明代晚期。該建築原址為坐東朝西,大門開在南側第一進與卷棚廊間。堂名“務本堂”,堂名出自《論語》:“君子務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軟?”建築二進三開間,即二進二明堂。
前廳後樓布局。第一進前檐設天井,與之天井相連的是卷棚廊,即第一進的前方,當地人稱轎棚,為停放花轎之處。後進為樓屋,三間兩搭廂,與第一進間也用天井連線。明間廳堂,兩次間為左、右廂房。天井東、西設搭廂房。左右廂房向外各外擴出1.1米左右寬的樓梯間,用以架設板梯。故建築總平面呈“凸”字形。前進面寬14.4米,進深18.9米,後進面寬16.7米,進深7.9米,占地面積404.09平方米。
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梁與梁、梁與之間的撐托和連線用斗拱,柱與之間用斜撐支撐。防與坊,防與間用一斗六升連線和支撐。第二進後樓重檐結構,天井檐口重檐。明間兩縫五檁穿斗分心用五柱,一樓前廊擴出一柱,廊頂為天花,次間兩縫梁架同,天井四隅出檐柱頭用牛腿挑出。硬山屋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陰陽合瓦,檐頭用勾頭滴水。
勞氏民居空間寬敞、高大、氣派、裝飾華麗,雕樑畫棟,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堪稱精品。檁、金檁、斜撐、牛腿、雀替皆鏤空雕飾。題材廣泛,明間檁下皮高浮雕透雕獅子,有梅花、喜鵝、大雁、荷花、仙鶴、鳳凰、奔馬、牡丹等,還有各種款式的中國結等。用材考究,第一進明間四根金柱及前檐二根檐柱皆取材於名貴木材紅豆杉。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柱子披麻捉灰,用黑色漆,柱以上構件斗拱、雀替、檁、椽、梁等皆桑朱紅漆。穿枋以下牆用木板護壁,以上用竹編夾泥造。第一進天井四偶柱頭牛腿的其中二隻鏤空雕獅子,另二隻為“S”形斜撐狀,第二進前廊天花裝飾“已”字紋,天井四隅的檐柱上牛腿挑頭前端雕刻篆書“忠、信、孝、梯”四字。額枋為冬瓜狀,樓柵方形。天井用青石砌築。前進天井長6.9米,寬2.4米;後進天井長5.7米,寬2.2米。天井石雕竹節紋和天馬行空圖。柱礎鼓式青石醬,下置青石覆盆。原地面為三合土堰地,現改用方磚鋪砌。建築後外牆鑲嵌有一塊長條青石,上刻有虎頭和楷書雙勾“泰山石敢當”五字,當為避邪之石。
雞鳴山民居苑
勞氏民居
項氏民居原建築地位於橫山鎮項家村,始建於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築能完好保存至今,彌足珍貴。
項氏民居二進三開間。二進間檐口排水作為天井。通面寬15.7米,通進深16.1米,其中第一進9.7米,第二進6.4米。占地面積252.77平方米。前進為樓上廳結構。一樓無任何斗拱及裝飾。樓上為廳堂,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穿斗用五柱。次間兩縫與山牆東、西各有一弄相隔。後樓梁架較為簡單,為樓屋結構。明間次間兩縫皆為穿斗用五柱。
項氏民居為硬山頂。人字形山牆磚築博風板。這一特點也是龍游早期民居的標誌之一。東、西山牆不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東牆設邊門,用大青磚砌築成圓拱門。門樓為牌樓式磚築仿木結構,斗拱古樸,防上雕刻祥鹿攜仙草及瑞雲,雀替亦作捲雲紋。原板門上鑲嵌方磚及鐵泡釘,現已毀。梁作扁月梁,斷面呈矩形,且梁的立面和側面皆為多條木塊拼裝銷入而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劄牽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樑上斗拱及丁頭拱拱眼皆實心。大斗方形。雀替雕飾蓮花和牡丹花。梁兩端的龍鬚紋剛露一點點實。後樓童柱下端雕成鷹嘴狀。柱披麻捉灰,梁椽斗拱等構件皆髹漆。柱礎為櫍形,用材為紅砂岩,地狀亦為紅砂岩。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項氏民居
馬氏宗祠原建地位於詹家鎮馬葉村。始建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後廳在清代進行過大修,兩廊及前進部分木構件和所有牛腿系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馬氏宗祠後進供奉祖宗牌位,舉行敬神祭祖等活動。前進設戲台。戲台很有特點,俗稱“二面台”,其進門方向面朝縣(現衡江區),而廳內有一面上對列祖列宗牌位,向著龍游。曾有“站在衢縣看龍游做戲”的說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著名書畫家余紹宋在馬氏宗祠戲台金柱上親筆題寫戲曲盈聯一對“前者歡迎後出席;此方唱黑彼登場”。
馬氏宗祠平面布局為一四合院式布局。共兩進三開間,前廳前檐設檐廊,明間為戲台;後進為主廳。二進間用近似方形的大天井連線,天井東西兩廂為戲吊樓。通面寬14.4米,通進深28.6米,占地面積411.84平方米。天井排水池長5.27米,寬5.1米,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步後卷棚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後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前進梁架用材粗大,柱子為梭柱,柱頭卷殺,明代特徵較為明顯。前檐、後檐柱皆為青石方柱並化角。大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前檐牛腿雕刻大象和獅子。第二進前檐四柱用青石製作為方形並化角,前檐牛腿雕刻人物“哼”“哈”二大將。東、西兩廂戲樓石柱系常山石,方形並抹角,樓上作格扇,牛腿雕刻精美,為八仙人物。建築樑柱髹漆,牛腿彩繪。天井排水池較淺,用青石砌築。石方柱下柱礎亦為方形,其他柱礎為形礎青石菌。室內原為三合土堰地,現改為磚砌地面。
雞鳴山民居苑
馬氏宗祠
過街樓原建地位於橫山鎮脈元村,為明代早期建築。過街樓為主體建築的散門,主體建築已毀。建築後部保持原始結構,前正立面上部斗拱稍加改動,改裝後的斗拱等部件年代稍晚。為一進三開間。通面寬8.9米進深7.6米。明間前後廊為通道,兩廊間為大門。左右為廂房,散門為樓屋重檐結構。明間前廊為卷棚,後廊為天花共用三柱。門樑上設四菊花頭門當。後廊天花攀間各施二攢出二跳斗拱承托、轉角斗拱也出二跳承托。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斗拱、卷棚等木構件製作工整精細。丁頭拱拱眼實心,製作較為古樸。過廊通道地面由小青磚豎砌呈圓形圖案。
雞鳴山民居苑
過街樓
槐庭原址位於橫山鎮儒大門村。建於明代中期。建築二進三開間,前進為樓下、樓上廳堂結構,後進設廂房,當地俗稱“對合”屋。通面寬11.9米,通進深19.4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1.6米,第二進7.8米,占地面積230.86平方米。
第一進樓下、樓上皆為廳堂。樓上廳梁架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後進明間為廳堂,兩側次間設廂房。前後兩進間設天井,天井兩側為過廊。後進樓上也設廂房。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門樓磚築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額枋磚雕地紋為四葉紋,中間開光浮雕野豬獾和喜鵝兩對,寓意歡歡喜喜。掛落上磚雕用卷草龍組成“福”“祿”“壽”“喜”,還有動物鹿水禽類等圖案,風格較為寫實。門梁下用鐵泡釘固定方磚和裝飾。正脊置寶葫蘆,兩端設吻獸魚鴨吻。梁為冬瓜梁。雀替木雕風光、動物及花卉。天井為重檐結構,四檐柱柱頭牛腿呈“S”形,雕飾一蕉葉紋,較為古樸。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柱礎櫍形。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槐庭
邵氏卸廳原建地位於橫山鎮志棠卸廳村,建於元末,為邵氏第二世邵德茂所建。卸廳原建有三進三開間,現僅存後進。面寬11.9米,進深8.3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樑上用斗拱承托和連線檁和脊柱,柱與梁連線處用丁頭拱和丁頭重拱,柱與連線用斜撐。
邵氏卸廳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梁作扁梁斷面矩形,劄牽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樑上斗拱及柱頭斗拱用竹節形斜撐並裝飾楓拱。丁頭拱製作古樸、規整,拱瓣下殺明顯。柱為梭柱,柱頭卷殺。合牆壁辟有三長方形窗戶,用“麵包”狀青磚疊砌成花格窗。櫍形柱礎石灰岩鑿,下置覆盆。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邵氏卸廳
仨余堂原建地位於石佛鄉塘邊村,建築年代為明晚期,朱氏所建。原功能作書院,堂名為“仨余堂”。一進三開間,原建築設天井。左右帶過廊。現天井和過廊未恢復。通面寬1.7米,進深7.4米,占地面積86.58平方米為徹上露明造廳堂建築。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七檁穿斗用五柱。檐柱柱頭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頂,用馬頭牆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大梁為扁梁斷面矩形。樑上用一組斗拱與檁結合。雀替雕飾花卉、卷草。牛腿有兩種,一種為較為簡單的“S”形斜撐,另一種為雕飾卷草龍。斗拱較為古樸。柱礎為形礎,三合土堰地。建築小巧玲瓏,但做工裝修甚為講究。柱間用長方青磚護壁,然後刷上淡黑墨水,穿坊以上則用編竹夾泥造。柱披麻提灰,髹黑漆,柱以上木構件髹硃砂漆。
雞鳴山民居苑
仨余堂
戴氏民居原建地位於沐塵鄉梧村村。堂名“知崇堂”,明代晚期建築。2005年遷入民居苑集中保護。
戴氏民居二進三開間,設二天井,即二進二明堂,為前廳後樓配置。通面寬12.6米,通進深22.9米,其中一進進深12米,二進進深10.9米。古地面積288.54平方米。前廳為樓屋。明間兩縫六檁穿斗用五柱,中柱不落地,一樓前廊擴增一柱,次間山縫六林穿斗用五柱。後樓梁架明間、次間皆六林穿斗用五柱。
戴氏民居為硬山頂。正廳和後樓兩山牆均用兩節馬頭牆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為磚築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牛腿鏤空雕刻獅子和鹿,檐林、斜撐等構件皆鏤空雕飾。梁為冬瓜梁,前廊設天花。前廳次間山縫柱間清水磚裝飾和封護,穿枋以上用竹編泥造。天井排水池用青石鑲邊,卵石鋪砌。
雞鳴山民居苑
戴氏民居
鯉魚廳照壁原地址位於橫山鎮後徐村,為鯉魚廳的照壁牆照牆三間四柱單檐結構,平面呈八字形,前面寬6.3米,後面寬4.2米,通深2.4米,占地面積12.6平方米。後徐村徐氏家族中有兩兄弟在明嘉靖年間雙雙考上貢生,為光宗耀祖,建造了鯉魚廳。磚雕門樓匾額上刻有“兄弟貢元”和紀年,建築主體部分已倒塌,因照壁牆明間主紋磚雕鯉魚跳龍門,建築因以而名。龍游縣明代此類照壁牆僅存一處。2003年遷入民居苑保護。
照壁牆主要對建築起到銜接、過渡、遮擋視線和營造空間的作用,同時也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照牆磚雕主紋為群鶴、雙獅戲球和“鯉魚跳龍門”。磚雕雕刻精美,代表了明代磚雕藝術的最高水平。正脊置寶葫蘆,左、右飾鴟吻,蓋陰陽合瓦,磚雕斗拱、木質斗拱組合出檐,用勾頭滴水。
雞鳴山民居苑
鯉魚廳照壁
雞鳴塔為明嘉靖年間知縣陳釴所建,在清鹹豐年間毀壞較為嚴重。清光緒十年(1884年)進行一次全面維修,施工期一年。還有一種說法,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三月,龍游西門外通和浮橋建好後,將余資用於建塔。
雞鳴塔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度為21.4米。由於此塔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為搶救該塔,1995年,集資人民幣20萬元對該塔進行了搶救性修鱔2004年塔內安裝木梯。
雞鳴山民居苑
雞鳴塔

清代建築

高岡起鳳原建地位於橫山鎮高山頂村,為張氏宗祠。因其位居高岡,後臨鳳凰山而得名,又建築門樓重檐歇山翼角起翹似鳳凰翻扁起舞。該建築始建於元末,遭火災後,重建於清康熙年間,原來一共有三進,第三進因倒塌無法恢復。1991年搬遷民居苑保護。
高岡起鳳現存二進三開間。通面寬14.6米,通進深26米。占地面積397.6平方米、第一進包括門廳和前廊,門樓設在第一進明間。第二進為主廳,一、二進間設天井,天井兩側為過廊。第一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大步用三柱,次間山縫穿斗用四柱。前雙大步明間設門樓,左右兩次間為廂房。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
高岡起鳳建築主體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蓋陰陽合瓦,檐頭用勾頭滴水。門樓重檐歇山頂,正脊施欄板,蓮花望柱,兩端置鰲魚吻獸。門樓重檐歇山頂翼角起翹角度較大。雀替、牛腿木雕以人物及亭台樓閣為主題。過廊上設天花,天花用八贊斗拱承托。金柱和邊柱上穿紡和間用一斗六升連線。前檐明間兩檐柱作抹角方柱,柱礎櫍形礎,也為方形。明間兩金柱間設大門,大門兩側安裝抱鼓石。抱鼓石高1.6米。兩次間砌矮牆,矮牆以上用格扇裝修。梁為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俗稱貓梁)。大梁與脊樑、牽和用斗拱承托和連線。主廳大梁為冬瓜梁,較直,兩端刻成鼓狀,柱頭不用大斗,大梁直接架於柱上,梁與梁之間用蜀柱連線,無斗拱。用材粗大。天井四隅柱頭上牛腿木雕“福”“祿”“壽”“喜”星,雕刻精細。柱礎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盆。三合土墁地。天井原建為青石,康熙年間重建時用紅砂岩修補。天井長7.3米,寬2.6米。
雞鳴山民居苑
高岡起鳳
滋樹堂原建築位於模環鄉上張村,建於清道光晚期。當地人稱為“新大廳”,為張氏第18代孫張士堂建造。建築為磚雕門樓,氣勢宏偉,共有三進,即三進兩明堂。建築體量較大,三進三開間。面寬15.5米,通進深34.2米,古地面積530.1平方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2.4米,第二進進深9.7米,第三進進深12.1米。前二進為廳堂,一、二進間設天井,兩側為過廊。後進為樓屋,用來祭祀祖宗的享堂,即家廟,明間為過廊,兩側設方形天井。第一進與第二進間天井長5米,寬2.2米;第三進前檐左、右天井皆近似方形,長2.6米,寬2.3米。第三進地面高於第二進0.87米,設五級台階。
第一進為門廳,明間梁架五檁前雙步後卷棚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第二進為主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卷棚上架短柱升高施覆水椽以解決屋頂的排水。一、二進間過廊施天花。第三進系樓屋結構。明間兩縫七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七檁穿斗分心用五柱。
滋樹堂為硬山頂,馬頭牆裝飾。椽上覆望磚,用陰陽合瓦,檐口上裝飾勾頭滴水。磚雕門樓,氣勢壯觀,工藝較為精湛。門樓為四柱三樓帶二翼,為牌樓式仿木磚雕結構。明間鑲嵌磚雕匾額行書“世澤綿長”,兩次間匾額分別為“鴻圖”“燕禧”。磚雕製作技術爐火純青、美輪美奐。描寫內容豐富:明間大額枋高浮雕九獅醒目,形態逼真,呼之欲出;左、右額枋和明間掛落欄板共塑有九塊古代地方戲曲人物磚,其中一塊可辯認為戲名“趙顏求壽”,其他還有四季花卉圖、山水圖、鯉魚跳龍門和“回”字紋、“卍”字紋等圖案。正脊置寶葫蘆,兩側施吻獸,蓋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裝飾。
一、二進作冬瓜梁,劄牽作月梁雕為虬龍狀(當地俗稱貓梁),大斗平面為海棠形。梁與梁及梁與檁之間的連線和承托用斗拱。天井四隅柱頭牛腿高達1米,深雕人物、亭台樓閣、人物表情豐富,刻劃細膩、傳神。內容大多為歷史人物故事,其中有“高力士脫靴”和“蘇武牧羊”等故事。梁架用材粗大,做工考究。第二進梁斷面矩形為扁狀。前檐與二進間的明間過廊設天花並施藻井(雞籠頂),藻井已毀未恢復。兩側設方形天井,天井用青石望柱欄板裝飾圍護,兩次間前檐階沿石處也設青石望柱欄板圍護和裝飾,更顯莊嚴肅穆。山縫穿坊以上用竹編泥造,以下用木板壁裝飾。柱礎為青石鼓墩,下置青石覆盆。地原為三合土,現已改為方磚墁地。一、二進間天井排水池及階沿石皆為大青石板鋪砌。
雞鳴山民居苑
滋樹堂
汪氏民居原址位於羅家鄉席家村,清早期建築。因主人世家為中醫,故堂名稱“德重堂”。建築為三進三開間,即二進二明堂,前廳後樓配置。前後二進二天井,面闊三間。面寬11米,通進深22.2米。其中第一進進深12.1米,第二進進深10.1米。建築占地面積244.2平方米。前進天井排水池長4.45米,寬2.15米。後進天井排水池長4.5米,寬2.35米。第一進為廳堂,明間前檐設天井,天井左、右為過廊。第二進為樓屋三間兩搭廂布局,明間為中堂,兩側為廂房,天井兩側設搭廂房。
前廳徹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雙步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前廊及東西過廊設天花。天井四隅柱頭用牛腿支撐和挑出。後樓明間、次間梁架皆分心穿斗五檁用五柱。天井檐樓為重檐結構,柱柱頭用牛腿出檐挑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磚雕二柱一樓結構,額枋高浮雕鳳凰穿牡丹。正脊置寶葫蘆,兩端設吻獸。
門框為青石質地,雀替石雕麒麟和鯉魚跳龍門。前廳梁為冬瓜梁,劄牽雕成虬龍狀(俗稱貓梁)。前廊和左右過廊天花飾木雕蝙蝠圖案,山縫童柱下端雕飾蓮花。牛腿鏤空木雕獅子和鹿。斜撐皆雕飾菊花和牡丹等花卉。後樓窗戶和門作格扇,欄板雕飾花鳥。天井排水池石雕工藝精細,刻有仙鶴、靈鹿、鳳凰等祥禽瑞獸。柱礎櫍形,青石鑿,下置青石覆盒。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汪氏民居
靈山花廳原址位於溪口鎮靈上村,建築年代為清晚期,由汪朝欽所建。建築原為三進,因遭受火災,燒毀前二進,現留最後一進。1995年拆遷民居苑集中保護。建築為五開間。通面寬15.3米,進深7.3米,建築面積111.69平方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用三柱,次間及稍間穿斗用四柱。脊檁下用垂蓮柱,卷棚下亦用窗簾柱。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原覆望磚,現改為望板,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梁斷面矩形成扁狀,劄牽作月梁並鏤空雕飾卷龍。建築以精美的木雕為裝飾,主要以繁的蟠蝸紋(草葉龍)為主,梁、檁、雀替、牛腿皆刻上了精美的紋飾,因此,當地人稱為“花廳”。柱礎為鼓形青石鑿,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靈山花廳
雍睦堂原址位於湖鎮鎮地圩村。建於清嘉慶年間,系徐氏宗祠,堂名“雍睦堂”。建築三進三開間,設兩天井。通面寬14.2米,進深34.5米。其中一進深12米,進深12.3米,三進深10.2米。一進天井排水池長5.2米,寬2.25米,三進天井排水池長4.8米,寬2.15米。
第一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明間設戲台。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卷棚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第三進為樓屋,重檐結構,下部設天花。明間、次間兩縫皆七穿斗分心用七柱。二次間後檐三柱隔為廂房。天井四隅柱頭用牛腿挑出出檐。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板瓦,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
梁為冬瓜梁,劄牽作月梁為虬龍狀(俗稱貓梁)。牛腿雕飾人物故事。門樓磚雕二柱三樓。該門樓在20世紀50年代倒塌過,故許多圖案和構件殘缺。大門為青石門框。前進戲台上方裝飾蟠蝸紋掛落。天井池用青石砌築,雕刻精美,有回紋、中國結、蓮花、錢紋等。柱礎鼓形飾乳釘青石鑿,並雕刻花卉。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雍睦堂
龔氏民居原地址位於橫山鎮脈元村,清鹹豐三年(1853年)由秀才龔海民所建。該建築二進三開間,前廳後樓配置,建築還築有牆,牆與主體建築融為一體。前面寬11.9米,後面寬14.3米,通進深18.9米。其中前進進深10.3米,後進進深8.6米。院子長為8.5米,寬為5.7米。後樓地基平面高前廳0.5米,天井至階沿用三級台階連線。明間設廳堂,左、右設東、西廂房,左山柱與山牆間設樓梯間,天井兩側系搭廂房。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
前面寬11.9米,後面寬14.3米,通進深18.9米。其中前進進深10.3米,後進進深8.6米。院子長為8.5米,寬為5.7米。後樓地基平面高前廳0.5米,天井至階沿用三級台階連線。明間設廳堂,左、右設東、西廂房,左山柱與山牆間設樓梯間,天井兩側系搭廂房。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前廳為樓屋結構,前檐設天井,明間梁架七前後單步穿斗用三柱,中柱不落地,前檐明間檐柱為減柱造,設垂蓮柱,次間山縫七檁穿斗用五柱。後進亦為樓屋結構,設天井,明間梁架、次間山縫梁架皆六穿斗用四柱。
屋頂為硬山頂,馬頭牆結構,椽上覆望磚,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該建築最具特色的是梁、仿、雀替和牛腿木雕極為精緻。內容大多為歷史人物故事,有“郭子儀拜壽”圖、“李太白醉酒”圖和“推車接父”圖等。人物形象雕刻翻翅如生。天井檐樓為單檐結構,並作“工”字形和“亞”字形裝飾格扇。梁、檸斷面矩形扁狀,樓柵為方柵。柱礎板形並雕刻花卉裝飾,有鼓形、瓜棱形和蓮花形等。建築地面為三合土堰地。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長4.5米,寬1.4米。第一進前廊垂蓮柱與金柱間的劄牽鏤雕雙獅戲球木雕,獅身上刻有二枚古錢幣圖案,為“鹹豐通寶”和“癸丑仲秋”,為建築的建造年代判定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龔氏民居建築正立面為二柱一樓牌樓式仿木磚雕單檐門樓。設有額枋、掛落、欄板等。掛落施垂蓮柱。額枋上磚雕古代戲曲人物,自左到右是《單刀會》《分水釵》《馬超追曹》《打花鼓》《臨江會》五幅。匾額磚雕行書“日輝雲彩”。圖案紋飾還有:八仙人物、八寶、鯉魚跳龍門、蓮荷、菊花和“引”字紋、“回”字紋等。雕刻精細,造型生動。正脊施望柱和欄板,中置寶葫蘆,兩側施鰲魚吻獸。牆垣設磚築圓拱門,側面鑲嵌青石。門罩為垂蓮柱掛落式仿木磚雕,製作清秀典雅。上嵌磚雕匾額行書“秀把珠巒”。主紋磚雕福(幅)祿(鹿)壽(鶴)喜(鵝),還有花卉菊花紋、“卍”字紋和壽字紋等,雕刻精美,垂蓮柱頭作蓮花瓣和荷葉紋。正脊施望柱,欄板鏤空朵雲紋,兩側置鰲魚吻獸。
雞鳴山民居苑
龔氏民居
枕溪書院原址位於溪口鎮楓林村下北雄自然村。建於清嘉慶年間,為潘氏族人所建,潘氏遷至上圩頭下陳村時賣給黃家。2004年遷建至民居苑保護。建築原址時為坐東朝西,前對鯉淵塢,屋後為合坑源溪,室內講台猶如枕頭,故稱“枕溪”。書院附近砌有水塘,名“鯉淵”,仿效縣學半池所建,也稱洗硯池。枕溪書院自清嘉慶始創,直至鹹豐,歷時五十餘年,為龍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余紹宋先生曾有“足征嘉道間先輩風流”及“濟濟生徒,文採風流三盛”之贊語。
枕溪書院原平面布局呈“凹”形,共有九間,現存六間。西廂為廚房和先生宿舍,中間三間作課堂,樓上房間系學生宿舍。屋前為寬敬的庭院,供課餘師生活動。原建築東廂樓屋已毀。現有建築面寬17.8米,進深12.2米,占地面積217.16平方米。院子長10.6米,寬4.3米。為樓屋結構。一樓廳堂明間兩縫六檁穿斗用四柱,中柱及後金柱不落地,次間兩縫六檁穿斗用六柱。前檐為重檐,用牛腿挑出出檐。
枕溪書院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梁斷面矩形,二端雕刻方折蟠蝸紋。樓柵為方形。前檐不用牆分隔,全部設格扇門。木雕主紋雕飾卷草、蟠蝸紋、八寶、花卉等。柱礎鼓式,青石鑿,三合土地。正堂橫帽上現存原生匾額一方,行書“樂尋耕讀”四字。
雞鳴山民居苑
枕溪書院
陳氏宗祠原址位於塔石鎮陳家村(又名梨塢村)。堂名“存耕堂”。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中期,前進及門樓系民國時重建。二進三開間,中間設天井。通面寬12.1米,通進深22.9米。占地面積277.09平方米。前進設戲台。
第一進包括門樓。門樓設在明間前廊,作八字門單檐歇山頂。門前置灰岩抱鼓石,石雕精細。明間兩縫後五架梁前穿斗四檁,用五柱,次間同。後五架明間、次間皆設天花。前廊明間設天花、兩次間為戲吊樓。第二進砌上露明造,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斗用五柱。
除門樓為單歇山頂,整座建築屋頂為硬山頂,馬頭牆裝飾並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牛腿雕刻人物故事。天井四隅檐柱上牛腿雕刻獅子和鹿。梁作扁梁斷面呈矩形。柱礎礩形青石造,三合土堰地。原天井排水池系紅砂岩砌築,現改為青石。
雞鳴山民居苑
陳氏宗祠
傅家大院原址位於大街鄉大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為傅氏所建。傅氏家庭為龍游商幫的傑出代表。建築於2005年遷建民居苑集中保護。
傅家大院由散門、主體建築和牆坦組成一座封閉式大院,主體建築三進五開間,坐西朝東,設南北兩龐廊,兩龐廊皆為樓屋。整體布局在中軸線外復建重廊別院,沿襲前堂後的傳統格局,尊卑有序,主次分明。占地面積1070平方米。右廊占地面積720.9平方米,左廊(含廚房)占地面積90.24平方米。主體建築面寬11.1米,進深7.6米。大院內長22.1米,寬10.5米。
傅家大院主體建築前廳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稍間兩縫九檁穿斗用五柱。稍間為廂房。第二進明間兩縫五架梁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稍間兩縫九穿斗用五柱。稍間為廂房。第三進為樓屋五間結構,明間為廳堂,左右各設二廂房,天井左右過廊為搭廂房。主體建築東西二廊除一廚房外,皆為樓屋結構。尚門設在大院西南角,為一進三開間建築,是直接進入傅家大院牆內的門廳。明間兩縫三架前後單步用四柱,次間山縫五檁穿斗用五柱。
傅家大院為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口用勾頭滴水。主體建築梁作冬瓜梁,劄牽為月梁作虬龍狀(俗稱貓梁)。一、二進間天井四隅牛腿皆雕飾獅子。柱礎鼓形雕飾蓮花瓣。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大門用水磨青磚砌築,大青石門框。石雕精細,有八寶紋、海波紋、“回”字紋和卷草等圖案。大門西側牆上鑲嵌一塊虎首“泰山石敢當”避邪石,大院西側門牆上也嵌有一塊“泰山石敢當”避邪石。散門牛腿雕飾鹿和八寶,雀替和天花未完工,暫缺。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傅家大院
慎思堂原址位於沐塵鄉沐塵村,為清代晚期建築。原為小廳,用於敬神祭祖,供奉祖先牌位,後改為居室。慎思堂為巫氏所建,由於巫、袁聯姻,巫家將建築贈予袁家。拆遷時為袁氏後人居住。於2004年遷建民居苑集中保護。
一進三開間,即三間兩搭廂平面配置。通面寬12.9米,進深13米,占地面積167.7平方米。門為八字形結構。明間兩縫梁架九檁穿斗用五柱,次間山牆梁架同。明間中堂設天花,兩側廂房和搭廂房為樓屋。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內設天井、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額枋、梁、牛腿、雀替等雕刻圖案,以回形蟠蝸紋為主,另有喜鵝、蝙蝠、戲曲人物圖案等。柱礎鼓式。廂房內鋪設木地板,其餘廳堂及地面皆為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慎思堂
吳氏民居原址位於湖鎮鎮後陳村,原吳氏民居邊屋。為清早期建築一進三開間樓屋。明間為中堂,兩側為廂房。兩廂房前系過廊,過廊用格扇裝修營造多變空間。前檐設天井。通面寬13.7米,進深9米,占地面積123.3平方米。樓屋為重檐結構。明間兩縫五檁穿斗用五柱,次間山縫五檁穿斗用五柱檐柱上用牛腿挑出。硬山頂,用馬頭牆。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牛腿雕刻蕉葉紋、卷草龍、八寶等圖案。雕刻工藝精細。
雞鳴山民居苑
吳氏民居
聚星堂原址位於溪口鎮冷水村,為清代早期建築。由南宋丞相余端禮後裔所建,為“巡迴堂”三幢建築中的一幢,其餘兩幢已毀。聚星堂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賣給徐家。建築二進三開間,設兩天井,即二進二明堂,前廳後樓配置。通面寬11米,通進深20.9米,其中一進進深10.7米,二進10.2米。占地面積229.9平方米。第一進為樓屋廳堂。明間兩縫七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七穿斗用五柱。第二進為三間兩搭廂樓屋結構,明間為中堂,左右廂房和搭廂房。明間、次間兩縫五檁,穿斗用五柱。天井檐柱用牛腿挑出出檐。
聚星堂為硬山頂,用馬頭牆裝飾和封護。椽上覆望磚,上蓋小青瓦,檐口用勾頭滴水。門樓為磚雕仿木二柱一樓牌樓式結構。額枋裝飾萬字紋,匾額亦為磚雕鑲嵌,為九曲篆書“福祿禎祥”。門罩掛落飾垂蓮柱,欄板上用篆書“壽”字裝飾。門框為青石砌築,雀替石雕麒麟門梁下皮燈掛雕飾鳳凰口銜壽桃。石雕工藝精湛。一進木構大梁為冬瓜梁,樓柵為方柵。柱子側腳明顯。牛腿鏤雕山水。二進牛腿雕刻蕉葉紋、“卍”字紋和卷草龍等,雕刻精細。天井排水池用青石砌築。柱礎鼓形青石鑿,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聚星堂
楊氏店鋪原址位於橫山鎮楊家村。原功能為楊氏所建的小商鋪。建於清晚期。一進三開間樓屋結構。通面寬11.6米,進深7.6米,占地面積16平方米。明間兩縫五檁穿斗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五檁穿斗減柱用三柱。前檐柱頭用牛腿挑出承托檐樓,檐樓用“工”字花格裝修。硬山頂,用馬頭牆封護。原建築椽上不用望磚,僅蓋小青瓦。木雕以“回”字形蟠離紋和卷草為主。柱礎鼓形。三合土墁地。
雞鳴山民居苑
楊氏店鋪

民國建築

余氏民居原址位於橫山鎮龍門橋村。原有三進,即三進兩明堂,拆遷復建的為一、二進。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為民國初期龍游地區民居的優秀代表。
第一、二進為走馬樓結構,三開間,皆為廳堂。通面寬12.5米,通進深16.2米。其中第一進進深9.6米,第二進進深6.6米,一、二進間設天井,左右兩側為過廊。天井長4.65米,寬1.7米。第一、二進為樓屋結構。前進明間梁架八檁穿斗分心用四柱,中柱不落地,次間山縫八檁穿斗分心用五柱。天井檐樓為單檐結構。
余氏民居為硬山頂,馬頭牆結構。椽上覆望磚,陰陽合瓦,用勾頭滴水。該建築大門為青石門框,磚築門罩,常山青石鑲嵌匾額,匾額行書“水媚山輝”。建築梁、額枋斷面矩形扁狀,樓柵為方柵。檐樓柵欄作“工”字形、“中字形等結構。柱礎圓鼓式青石鑿,天井用青石砌築,三合土堰地。該建築最具特色的是木雕工藝,工藝之精湛代表著當時建築木雕的最高水平。據主人說,木雕工匠龍游、東陽各一半。凡雀替、梁、額枋皆滿雕高浮雕人物戲曲故事,牛腿透雕人物。雕刻繁、精細、華麗、人物表情豐富,形態生動。不僅是珍貴的婺劇的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雞鳴山民居苑
余氏民居
碉堡由駐龍游國民黨部隊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建造。由劉英粟裕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遂昌路經龍游,襲擊了國民黨部隊把守的龍游火車站,給國民黨部隊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國民黨軍擔心再次遭到襲擊,於是就在此建造了堡,同時在龍游城四周共建了四座堡。
碉堡用進口水泥和大塊石建,高4.3米,最厚處有一米,內空直徑3.4米,第一層和第二層分別設12隻槍眼,原頂部蓋有屋,但屋頂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時被日軍飛機炸毀。碉堡幾經戰火,經歷創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黨部隊對其進行了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在這裡駐著一個解放軍交通排,曾利用碉堡站崗放哨,保護鐵路橋的安全。
雞鳴山民居苑
碉堡

歷史文化

建造背景

有些古建築零星散落在各個村莊,不利之處不少,有年久失修的情況,有住戶保護意識不強的情況,有在建房熱潮衝擊下面臨拆毀的情況,同時因為分布零星,參觀研究極為不便,制約了古建築價值作用的發揮,於是對零星分布、保護基礎不好的古建築遷移集中保護,這就是雞鳴山民居苑的來源。

龍游八景

呂防,字大防,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為龍游縣登第的第一人,最初被授饒州刺史兼驟騎尉,賜大中大夫。《龍游縣誌》載,呂大防曾於嘉祐八年(1063年)設義學於此。有一天登山,聽見公雞在棘叢中不停地叫,便張羅飼之,並發現白銀數十錳,遂捐獻給官府發展教育事業,後人為紀念呂大防的高尚品質,將此山稱為雞鳴山。書院改為雞鳴書院,潭改為雞鳴潭,村也改為雞鳴村。由此,“雞鳴秋曉”也成了宋代“龍游八景”之一。

價值意義

雞鳴山民居苑已逐漸形成能在一定意義上代表龍游明清建築特點的鄉土建築群,對於古建築異地保護有一定借鑑作用,遷建民居在建築形制、裝飾雕刻上地域特點濃郁,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但是,異地保護存在不少“短板”,首當其衝的就是無法複製老建築的生態原貌,一些蘊含在建築中的文化內涵也隨之消失。其次,還有修繕資金的不足、專業保護團隊的缺失等等,這些都使得文物保護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

文物保護

1997年8月29日,雞鳴山民居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雞鳴山民居苑
文保碑
2013年3月5日,雞鳴山民居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雞鳴山民居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東華街道寶塔路46號。
龍遊民居苑

開放時間

08:30—17:00

交通線路

可在龍游縣乘2路公車直達雞鳴山民居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