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公造像

始平公造像

北魏時期崇尚佛教,鑿窟造像祈福之風盛行,而《始平公造像記》即是當時所造石像的一篇題記,內容充滿了迷信宗教色彩,但其文字卻為書法藝術的珍品,一反南朝靡弱的書風,開創北碑方筆的典型,以陽剛之美流傳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始平公造像
  • 出土地點:石在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
  • 所屬年代: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8)九月刻
簡介,詳細介紹,相關信息,

簡介

題名: 《始平公造像》
又名: 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記
主題關鍵字: 金石拓片

詳細介紹

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記》。孟達撰文,朱義章正書。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8)九月刻。石在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龍門造像名品之一。清乾隆年間為錢塘黃小松訪得後,始顯於世。正書陽文。十行,行二十字,有方界格。額正書陽文"始平公像一區"二行六字。
造像,即雕塑佛像。造像立碑始於北魏,訖於唐中葉,所造者以釋迦彌陀、彌勒、觀音、勢至為多。其初不過刻石,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佛龕,其後或施以金塗彩繪。造像者自稱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女、優婆塞等。出資造像者稱像主,副像主等。
此造像實高75厘米,寬39厘米。龍門造像題記,一般都不刻書手姓名,僅此碑和《孫秋生題記》刻有書手之名,誠為可貴。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他們是"工絕一時,精能各擅"的書家,並進一步指出此碑書手朱義章比孫秋生更高一籌,評曰"雄重莫如朱義章"。

相關信息

國家圖書館藏最佳整幅拓本,系第三行"邀逢"之"邀"字,僅末筆稍損,其餘筆畫完好;第五行"始平公"之"公"字,橫畫猶存;第六行"匪烏"之"烏"字完好之乾隆嘉慶時拓本。高90厘米,寬40厘米,捲軸裝。其本為胡鼻山舊藏,有其在清鹹豐九年(1859)題記,文曰:"字型大小如星散天,體勢顧盼如魚戲水。"其餘尚有題跋十一則,如錢叔蓋鹹豐八年(1858)題記曰:"此龍門石刻中冠於當世者也。石刻中文之陽文,古來只此矣。層崖高峻,極難椎拓,自劉燕庭拓後無復有問津者。仲水於琉璃廠得四本,殆劉氏物,此貽鼻山。戊午七月叔蓋記。"此外,拓本上還鈐有"黃節讀碑"、"胡鼻山藏真印"、"錢松叔蓋印信宜長壽"、"竹節硯齋金石文字"等印章。
《始平公造像記》通篇為陽文鐫刻,為歷代石刻所罕見,而未署撰人、書人,在魏碑中也是少有的。此碑是北魏書法藝術全盛時期年代較早的作品,全碑文字端嚴飄逸,將森嚴方朴的北朝書風,寫得婉暢流動,如楊守敬《平碑記》云:"始平公以寬博勝。"特別是在筆法上破隸而出,大膽創新,變柔為剛,變藏為露,實為北碑石刻中之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