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莊王,《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碑記載的是“莊王”,沒有冠姓。佛教傳說中觀音菩薩的父親,其道場棲樂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妙莊王
- 文獻:《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
- 別名:莊王
- 時間:公元前6世紀
妙莊王,《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碑記載的是“莊王”,沒有冠姓。佛教傳說中觀音菩薩的父親,其道場棲樂寺。
妙莊王,《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碑記載的是“莊王”,沒有冠姓。佛教傳說中觀音菩薩的父親,其道場棲樂寺。...
傳為妙莊王三女妙善公主修行之地。因妙善舍手眼醫父王疾病而被敕封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尊為香山主神,香山遂成為佛教名山。故香山以菩薩靈異而遐邇知名。歷代朝山...
再說妙莊王得知三女兒到法華寺出家為尼後,十分惱火,認為有辱門庭,就派了朱、葉兩將率御林軍火燒法華寺,威逼女兒回家。眼看法華寺就要遭滅頂之災,妙善只能祈求...
邵氏兄弟影業公司1967年出品的神話題材電影。電影講述妙莊王摧毀周邊的國家的同時,被稱為暴君的惡名也傳播開來。他的第三個女兒妙善公主為了父親所犯下的罪行乞求...
妙善捨身救莊王妙清妙音的傳說莊王被劫,興林國蒙難善才、龍女領兵收妖妙善解劫難,君臣再治國修成正果,觀音受封妙譚觀音觀音道場 引言:普陀山觀音道場的文獻記載...
妙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即三皇姑。傳說當年正宮娘娘夢花懷孕,於農曆二月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嬰,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這部小說的內容是,有一位妙莊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三公主妙善愛修行學佛,仁孝貞潔,慈悲愛物,舍己...
相傳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立志修行,終於在白雀寺修成正果,去普陀山建立觀音道場,成為中國佛界首席菩薩。至今在桃花島上還流誦著當地獨有的記錄妙善公主修行成正果的...
興林國國君妙莊王(劉丹 飾)因滅佛而觸怒上天,以致膝下無兒,只有三女。大女妙心(吳君如 飾)和次女妙元(廖安麗 飾)性情善妒;三女妙善(趙雅芝 飾)天資聰穎...
相傳古代漢高祖時期,西峪國妙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妙緣、次女妙音、三女兒 三皇姑(2張) 叫妙善,因妙善出生於王室,故稱“公主”,又因其排行第三,故又被...
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這種女觀音身世說,最早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
相傳在西元前五百年,印度邊區有一小國叫做興林國,四周招強敵圍伺,年年征戰,該國國王妙莊王性格暴躁,剛愎自用,且喜怒無常。妙莊王的三個女兒,大公主,美麗虛榮...
《興林國》第一部記述了公元1世紀興林國妙莊王、郄氏皇后孕育的三公主——三皇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世世代代慈善於天地人間,救助於苦、難、疾、悲百姓...
妙莊王病癒後,想把三皇姑封為全手全眼菩薩,為其建造廟宇,更塑金身,由於過分激動,竟說成“千手千眼”。妙莊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龍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
為解除百姓疾苦,慈航主動領旨,投胎為興寧國妙莊王三公主妙善。妙善從小聰慧異常,有一顆慈愛的善心,因此遭到宏魔嫉恨,採取各種卑劣的手段,欲加害妙善,致使妙善差點被...
當時,妙莊王的三女兒——妙善公主因看破紅塵,不願再在宮廷安享榮華,於是削髮為尼,入山修行在白雀寺內,曾受達摩祖師指點,將成正果。妙莊王覺得君王之女金枝玉葉...
第二、妙莊王是觀音菩薩的前身——妙善公主的父王;第三、觀音菩薩的前身——妙善公主出生在擂鼓台;第四、寶豐擂鼓台與香山寺、白雀寺鼎立而存,這是區別於全國...
《解千古之迷—中國“姊妹觀音”故里在遂寧》是由劉百鈞主編的遂寧觀音文化集,該書以探索“中國姊妹觀音的原型——妙清、妙音、妙善公主之根”——考察妙莊王的...
妙善十六歲時,父王要為其配嫁,她卻執意出家修持佛法,妙莊王用盡一切辦法,軟硬兼施欲令妙善公主從嫁,妙善決意不從。妙莊王大怒,派遣將士欲斬殺女兒妙善,幸得莊...
棲樂寺,從唐代釋洪法師住持寺院以來,廟內不但供有觀世音菩薩,還供有觀世音之父妙莊王菩薩,至新中國成立,解放初尚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中毀於一旦。後修復,這...
普賢菩薩作為妙莊王的大女兒,民間稱之為大皇姑,成人後下嫁於寶象山旁的鳳山腳下,一心向佛,在寶象山如意寺修煉成果,後弘揚佛法於天下。佛教經典說,不修普賢行,...
三女長大成人,妙音、妙元都招了駙馬,享起了榮華富貴,唯有三皇姑篤志行善。三皇姑生性聰明伶俐,她不學描龍繡鳳,而在宮中秘修禪事。十六歲時,妙莊王要將她許...
妙莊王聽說香山菩薩獻給他手眼,就前來進香參拜。女兒豈能受父親參拜,見父長拜,妙善就一側身,成了現在廟宇所供的千手千眼側身像。妙善的大孝行為感動了釋迦牟尼,...
妙莊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龍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傳達聖旨給修築者,於是建造廟宇時就給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許多手眼,手裡又長眼,即為如今的“...
三皇姑,原名妙善,南和縣河郭鄉瓦固村人,在南北朝北周時期,今邢台市南和縣一帶曾建有百里為王的小國---興林國,妙善是其國王妙莊王的三女兒。她篤信佛教,拒...
王佃莊、南關廂、蘇家務、西下七、東下七、大焦垈、李遷務、賈家務、龍鳳莊...文殊菩薩的全名叫做文殊師利,是“妙德”、“妙吉祥”的意思,他管理智慧,代“大智...
妙莊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龍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傳達聖旨給修築者,於是建造廟宇時就給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許多手眼,手裡又長眼,即為如今的“...
妙莊王拜罷,妙善的手眼很快就復原了。從此以後,莊王也皈依了佛門。 水火池 普光寺玉皇閣 編輯 玉皇閣,坐落在觀音殿以東,居高貞觀之上,是普光寺的制高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