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城

如皋城,古代是海濱鹽場,西北部成陸較早。東晉初年,因北方異族入侵,黃河流域的漢族人紛紛南遷。如皋人口增多,升場為縣;隋代又降為場;五代時屬南唐,復為縣。元末戰爭,“閭閶皆貨殖”的縣治成為“井邑元人煙”。明朝統一全國,百廢俱興,如皋縣治逐漸繁榮。嘉靖三十三年(1554),掘濠河,築城垣以防倭寇。城圓形,圍七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皋城
  • 外文名:Rugao City
  • 地址:江蘇
  • 地 位:海濱鹽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春秋時,如皋為吳國地。東晉義頤七年(411)置如皋縣。隋開皇九年(589)如皋縣併入寧海縣。唐大和五年(831)置如皋場。南唐保大十年(952)復置如皋縣。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縣劉永準初建城池,沿玉帶河(今市河)建城門六座:東在迎春橋西堍,名先春門;西在豐樂橋東堍,名豐樂門;南在南閘橋北堍,名宣化門;北在范家橋南堍,名北極門;東南在集賢橋(今冒家橋)北堍,名集賢門;東北在西惠政橋(賈家橋)南堍,名拱辰門。無城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邑人李鎮倡議築城御倭,巡撫都御史鄭曉奏發白銀2.8萬兩,由知縣陳雍負責實施,一年完工。城凡七里,總長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闊五丈,下闊七丈。城門樓四座,南曰澄江門,北曰拱極門,東曰靖海門,西曰餞日門。外鑿濠河,東、北各闢水關一座(即東水關北水關)。明萬曆二十年(1592)知縣王以蒙加築月城。萬曆二十七年(1599)知縣張星於城牆加築敵台13座。清雍正十二年(1734)農曆六月,大風雨沖毀城垣16段,約250餘米,兩水關依故。乾隆三十年(1768)知縣崔正音、高郵知州何廷模(原任如皋知縣)奉委領帑修城。何廷模承辦西、南兩門,崔正音承辦東、北兩門,費時3年,耗白銀35967兩3錢。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十五年(1835)、鹹豐三年(1853)、鹹豐十一年(1861)、同治二年(1863)先後6次修葺,兩水關亦作適當修葺。

地理環境

古城如皋從東晉置縣開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城市的漫長發展過程中,曾憑藉豐富的海鹽資源和便利的水上交通而多次出現繁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