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潤五

好人潤五

話劇《好人潤五》選取了李潤五同志在擔任東城區長、市長助理和副市長時的幾個工作、生活的片斷,通過對一件件平凡而又實實在在的事情的描寫,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他的思想、品德和節操,從而使一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好人”、“好官”的形象躍然眼前。

基本介紹

話劇《好人潤五》,主創人員,演員名單,內容簡介,

話劇《好人潤五》

時間:1996年

主創人員

編劇:王志安藍蔭海
導演:任鳴
設計:李果、英姝

演員名單

角色與演員(按出場序)
小吳—馮遠征
潤五妻—王領
小李—李珍
潤五二女兒—盧芳
大鮑—鮑大志
趙師傅—王大年
瑪瑞—劉小蓉
護士—李珍
老何—仲躋堯
老闆—馬星耀
何嫂—楊桂香
大沿帽—馮遠征
大媽—金昭
樂子—劉亞軍
秘書—吳剛
潤五父親—韓善續
幹部—尹偉劉亞軍
潤五兒子—王濤 王剛
潤五大女兒—夏立言
羅天成—鮑大志
潤五姐姐—徐秀琳
老嚴—王德立
副廠長—李廷棟
校長—夏立言
調度員—叢林
工人—尹偉、張興亞
施工隊長—王剛 劉小蓉
小趙—張興亞

內容簡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宋代另一位文學家蘇洵的名言“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仁人志士濟世救民的善良願望。最近,人藝上演的話劇《好人潤五》,則是歌頌一位在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新時代“憂天下”、“為天下”、“樂天下”,兢兢業業工作,誠心誠意為廣大市民服務的黨的好乾部--李潤五同志。
李潤五同志一生貫穿著一條閃光的主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身居高位,始終保持著“腳踏車市長”、“麵條市長”的“布衣”本色。他勤政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風範,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話劇對潤五同志“平等、親近,沒有官氣,既是領導,也是朋友”,的性格特點的描寫是很充分的,但仔細品味全劇,我們感受到的並不僅僅是其人格的力量,更有他作為一名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帶頭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崇高信念和至死不渝的堅強決心。這是“好人”形象的升華。
李潤五同志的確是“好人”。要做一個好黨員、好乾部,首先必須做一個具有傳統中華民族美德和現代文明的公民意識的好人。李潤五的一生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劇中有一個情節描寫了在他擔任東城區長時,為了對東城區所有的國小校舍進行改造,委曲求全,協調各方矛盾,費盡了心血。他一想到那些在破舊的校舍里受凍的小學生就坐臥不安。他從不以事難而推諉,從不以善小而不為。劇中還表現了他作為一區之長,即使是普通百姓房屋漏雨,也牽掛在心,並親自督促修理。真可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中華民族特別講究人的“自省”與“修身”。要齊家治國,首先必須修身做好人。正如話劇的編導所說:“中國百姓看人很注重人品,即使是領導者也不例外,而且‘好人’這兩個字似乎更有分量,它包含了為官的節操。”高尚的人格節操是形成堅強的決心和崇高信念的基礎,也是形成先進世界觀的邏輯起點。一個人,如果連做人的基本準則都談不上,還怎么侈談為人民謀利益,為共產主義奮鬥的信念和決心呢?一個滿腦子充斥著自戀情結的人,當“為天下”與“謀自身”發生矛盾時,又怎會為“天下”而放棄“自身”呢?當前,一些共產黨員,一些為官者在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下,逐漸淡忘了自己參加革命時的初衷和人生追求,摒棄了自己的價值理想,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淪為心靈上無家可歸的遊子,這不能不是一種人生的不幸與悲哀。
李潤五同志是一個“好人”,但不是沒有黨性原則,只講中庸之道的“好好先生”。相反,他對那些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深惡痛絕,堅決反對。劇中有十分生動的一幕:潤五同志在檢查市容的途中,同兩名工作人員在一家餐館吃麵條,這時一位身著制服的工商人員也進了餐館。這個人大魚大肉飽餐一頓後分文不付就想離開。李潤五當即叫住他,對他這種利用職權白吃白喝的劣行進行嚴厲的批評,並告誡這位工商人員,做人要有良知,黨和人民給了他這身制服,不是用來欺壓人民的。責令他如數交付了餐費。店主擔心遭報復,潤五同志便給了店主一張名片,並說如遭報復就打電話給他。李潤五同志就是這樣以他一身的浩然正氣,在人生的每一段旅途上都表現出了堅定的原則性和崇高的人格,散發出共產黨人高風亮節的芳香。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每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經歷著腐敗與反腐敗的嚴峻考驗,毛澤東同志早就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革命勝利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考驗並不亞於戰爭年代的生死考驗。時下,有少數黨員幹部,經不起金錢物慾的吸引和聲色犬馬的誘惑,以權謀私,大搞權錢交易,甚至為了一己私利鋌而走險。對這些人,李潤五同志是一面絕好的鏡子
李潤五同志是“好人”,但他絕不是一個超階級的“好人”,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清官。他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人,也有自己的煩愁和痛苦。劇中司機回憶潤五去世前驅車送他回家的情形:在途中潤五不斷地吸著氧,司機再三請示希望能送他上醫院,可潤五總是回答說,等忙過這一段吧。誰知他就此離去了。他是強忍自己的痛苦,用生命履行了“就是只剩下一口氣,也得為黨和人民盡力”的莊嚴承諾。潤五同志的住房很擁擠,女兒要結婚,希望爸爸找機關借一間房子,可潤五同志說什麼也不答應,女兒難過得哭了。是潤五同志借不到房子嗎?不是。是他不愛自己的親人嗎?也不是。而是他心裡裝著黨的事業,裝著人民的冷暖,惟獨沒有自己,沒有自己的私利。他對人民的愛,對黨的事業的忠誠,超越了親情血緣,乃至自己的生命。人的性格“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帶有很強的自發性色彩,而決心和信念則是出於人的本質,出於自覺的理性。人的性格只是樸素的價值行為準則,而決心和信念則是出於世界觀層面上的理性認識。私有制社會的清官“憂天下”、“為天下”的自發行為,因受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而不能貫徹到底,而作為共產黨員的李潤五同志“憂天下”、“為天下”的決心和信念,則是建立在科學地把握歷史客觀規律基礎之上的。為人民謀利益不僅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行為,而且是一種自覺的階級意識,它既不是封建士大夫清官和慈善家們的善行,更不是尋求感悟精神的皈依和心靈的慰藉,而是從“大我”的意義上承諾和踐行對黨、對人民、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劇的最後,突出地表現了潤五同志這種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當北京市液化氣廠的煤源不足向他告急時,他憂心如焚,因為這關係到北京市千家萬戶生火做飯的大問題。他帶著重病親自到外地調煤,在液化氣廠日夜值班幫助排除險情……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孜孜以求、鞠躬盡瘁、無怨無悔,正如偉大的魯迅先生所說,他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潤五同志匆匆地走了,正如在劇中他女兒的道白:雖說父親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萬貫家財,但給他們留下了那么多朋友,這么好的精神。這比什麼都寶貴。潤五同志匆匆地走了,留下了他來不及酬現的振興發展北京工業的宏偉藍圖,留下了永遠鐫刻在人民心靈上的公僕精神。人民以各種方式懷念他,把他搬上舞台歌頌他,誰能說在他追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旅程中,沒有獲得最大的歡樂呢?誰又能說他沒有在人民之中獲得永生呢?這不是值得每一個正在探求人生終極價值的人深思的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