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奶瓶齲
  • 外文名:Nursing bottle caries
  • 別稱:哺乳齲
  • 易患病人群:嬰幼兒
  • 能否自愈:不能
  • 科別:口腔科
  • 病源體:乳牙
概述,成因,特點,臨床表現,治療,預防,相關乳牙齲,

概述

一種由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齲齒,醫學上稱為奶瓶齲(又稱哺乳齲),表現為上頜乳切牙(即門牙)的唇側面,及鄰面的大面積齲壞,牙齒患齲病後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長好)。由於乳牙的鈣化程度低,因此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並且治療效果差。因此積極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奶瓶齲

成因

奶瓶齲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長期用奶瓶人工餵養,瓶塞貼附於上頜乳前牙
2.奶瓶內多餵牛奶、砂糖、果汁等易產酸發酵的飲料
3.乳牙萌出不久,乳牙的牙質薄、礦化程度差, 表面結構不成熟, 使其抗齲力弱
4.人工餵養時,哺乳時的吸吮動作不如母乳餵養者活躍
5.有的孩子喜歡長時間叼著奶瓶或含著奶瓶睡覺,而當嬰幼兒人睡後,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吞咽功能減弱。
6.口腔的自潔、稀釋、中和作用均下降,發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並環繞在牙齒周圍,很容易發生齲齒。

特點

奶瓶齲的主要特點是:
1.主要發生在上頜乳前牙的唇面,與瓶塞貼附於上頜乳前牙唇面有關。隨著時間的延續,還可波及乳尖牙和乳磨牙。
2.少見於下頜乳前牙,可能與吸吮時下頜、下唇運動、瓶塞所貼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下頜下腺導管的開口等因素有關。
3.發展較快,可較快發展為廣泛性齲。剛萌出的乳牙鈣化程度低,牙質軟,又是多個牙齒同時浸泡在奶液里,故齲壞速度快,齲壞牙數多。
奶瓶齲初期表現不易引起家長的注意。主要是在上頜乳切牙唇面的牙頸部形成一條白堊色脫礦帶,隨著齲蝕的發展,這條脫礦帶的顏色越來越深,範圍越來越大,環繞著牙齒,使牙硬組織剝脫,最後變成圓錐狀,甚至形成殘根。這樣,不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隨著病變加重,會引起牙髓牙根尖病變,這時孩子會感到劇烈疼痛或牙齦腫脹、流膿,嚴重的還會影響恆牙的發育。一旦因齲蝕嚴重無法治療,而將乳牙過早拔除,就會擾亂乳恆牙替換的生理規律,引起恆牙萌出秩序錯亂,給孩子的牙齒髮育帶來不良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奶瓶齲的跡象,應及早帶孩子去口腔科診治。

臨床表現

最初在上頜乳切牙的唇面齦緣處出現白堊色斑點或帶狀脫礦,歲後逐漸向下向旁邊蔓延,侵蝕鄰近的牙面形成環狀齲,呈棕褐色,並最終發生牙冠折斷,僅留下殘根。
奶瓶齲的發生不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隨著病變加重,會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變,這時孩子會感到劇烈疼痛或牙齦腫脹、流膿,嚴重的還會影響恆牙的發育。一旦因齲蝕嚴重無法治療,而將乳牙過早拔除,就會擾亂乳恆牙替換的生理規律,引起恆牙萌出秩序錯亂,給孩子的牙齒髮育帶來不良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奶瓶齲的跡象,應及早帶孩子去口腔科診治。
奶瓶齲

治療

1、對淺齲患牙, 可採用敷藥法。
用挖匙、慢鑽及小砂石等去除齲壞組織, 加大前牙鄰間隙, 用棉條隔濕, 於每個患牙的齲蝕部位塗擦75%氟化鈉甘油約1min;1次/ 周, 1月1療程, 3個月重複治療; 中、深度齲患牙, 去盡腐質, 備一定洞形, 常規充填, 洞邊及牙面窩溝處同前法塗擦, 預防繼發齲的發生。
2、 對於缺損嚴重的患牙,可採用樹脂嵌體美容修復法。
樹脂嵌體組採用了牙體預備加根管樁道預備結合, 增加了嵌體的固位性和黏結面積, 療效明顯提高。樁道深度< 根長1/ 2, 不影響乳牙根吸收以及正常替換, 成功率為90%。
a. 牙體預備: 唇、舌、咬面、切端均勻磨去1. 5mm厚的牙體, 消除倒凹, 頸緣處形成0. 5mm寬肩台。
b. 根管預備: 用P鑽備出樁道, 深約為根長的1/ 2, 直徑約1. 5~ 2mm。
c. 用寒天印模材取樁, 用藻酸鹽印模材製取陰模, 翻制超硬石膏模型。
d. 在石膏模型上塗分離劑, 進行樹脂比色, 多選用日本松風公司生產的聚合體B1 色樹脂進行分層光固化塑形修復。
e. 從石膏模型上取下樹脂嵌體再次光固化樹脂內面, 打磨、拋光、完成樁核一體樹脂嵌體。
f. 放入口內試戴, 檢查就位情況, 邊緣密合度, 調咬, 用玻璃子粘固粉粘結固定。

預防

奶瓶齲重在預防,關鍵在於注意以下幾點:
一、正確的使用奶瓶餵養
剛萌出的牙對齲病非常敏感,為了從出生起就保護好孩子的牙齒,你和其他照料你孩子的人必須知道正確使用奶瓶餵養的方法。為了預防兒童奶瓶齲,
應遵循下列措施:
1. 首先使幼兒戒除用奶瓶吸奶誘導入睡的習慣,如果在孩子睡覺時必須使用奶瓶,只用白水!
2. 不要將牛奶、果汁或其他甜水如軟飲料放入奶瓶,這些液休都含有蔗糖,會危害你孩子的牙齒。
3. 一周歲後停止使用奶瓶, 可訓練用杯子喝奶, 喝完奶後可再給少量白開水。
4. 讓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以稀釋口內及牙間隙殘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5. 使用牙線清潔乳牙鄰面,每日至少一次。
6. 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家長就應開始為孩子刷牙。最好是飯後和睡覺前進行,每日至少兩次。
7. 三歲以下可用清水刷牙,三歲以上可選用兒童含氟牙膏(不要選用成人含氟牙膏)。
8. 控制幼兒每次使用奶瓶的時間,一般限在10-15分鐘以內,千萬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
9. 從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後開始,應每隔3個月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次牙齒。
10. 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到醫院使用氟製劑,以提高乳牙的抗齲力。
奶瓶齲
二、 增強幼兒體質
隨著幼兒生長需要, 調整飲食成分,逐漸添加輔食, 從6個月起添加米湯、菜泥、蛋黃等輔助食物, 減少含糖食物, 補充機體營養, 增強幼兒體質。
奶瓶齲
三、 注意嬰幼兒口腔衛生
對奶瓶齲患兒, 家長需定時用沾溫開水的濕紗布擦洗牙面3次/天, 2歲半左右的幼兒乳牙已全部萌出, 應在可接受的條件下訓練刷牙, 不一定非用牙膏, 可單用涼白開水以防誤食, 使其從小養成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奶瓶齲

相關乳牙齲

環狀齲
乳前牙唇面、鄰面齲較快發展成圍繞牙冠的廣泛性環形齲,呈卷脫狀。
環狀齲多現於牙冠中1/3至頸1/3處,有時切緣殘留少許正常的釉質、牙本質。
環狀齲在恆牙中實為少見。
有學者認為與乳牙新生線之礦化薄弱有關。但有學者予以否定,並經病理組織學之觀察分析,提示環狀齲的形成與乳牙牙頸部出生後釉質之礦化度低有關。齲向兩側擴展,而不易向礦化度高、抗酸性強的出生前釉質擴展,以致形成環狀。
環狀齲之發生與局部食物易滯留及自潔作用較差亦有關。
猛性齲
又稱為猖獗性齲,指突然發生廣泛快速的齲蝕,即使不易患齲的下頜乳前牙也受到齲蝕的侵及,隨著乳牙齲蝕很快發生牙髓感染的這類齲蝕。
臨床上常見在同一個大體的大多數乳牙,甚至全部乳牙在短時間內同時患齲,且在同一牙上亦有多個牙面患齲,牙冠很快被破壞,甚至成為殘根和殘冠。
Missler認為猖獗性齲常出現於瘦弱型兒童,也有認為與情緒不穩定有關,特別喜食甜物,影響唾液的質和量,故即使易受唾液自潔作用的下頜乳前牙也發生齲蝕。
有關乳牙環狀齲這一特殊類型的表現,自Neuman於1897年報導以來,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
奶瓶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