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會計研究

套期保值會計研究

《套期保值會計研究》,作者程六滿,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定量闡釋了如何從會計角度度量套期關係的有效性。財政部發布的第24號準則原文及隨後的指南和講解儘管都要求套期會計的運用前提是套期關係必須有效,並規定了有效性度量的標準。但具體如何評價套期的有效性沒有作出系統的說明和示例,這給準則的有效實施帶來一定難度。本書在參考國外文獻的基礎上,以生動的實例演示了套期關係有效性測試的全部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套期保值會計研究
  • 作者:程六滿
  • ISBN:9787509521366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5-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同時中央政府在政策上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優勢……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溫家寶總理2008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的方式,完善和落實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國本土的大型跨國公司的數量和規模將越來越大,在海外併購中也不斷贏得越來越多的主動權。如:中國移動集團以2.84億美元接管巴基斯坦運營商巴科泰爾有限公司(Paktel),並向其注資7億美元;中聯石化以2.6億港元收購馬達加斯加石油企業;中鋁以8.6億美元拿下秘魯銅業;中鋼收購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儘管開始遭到對方董事會的強硬抵制,但仍得到兩國監管部門批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跨國公司將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跨國公司的跨國經營必然會遇到外匯風險,人民幣匯率風險日益凸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從2005年7月匯改前的8.2766下行至現在的6.8263,下跌了近18%。然而,由於貨幣籃子中,人民幣除對美元、港元和英鎊等在升值外,對歐元和日元等卻在貶值,由於美元貶值幅度更大,使得人們印象中一直處於升值的人民幣實際上在貶值。這使得人民幣匯率風險呈兩極分化趨勢,匯率風險也越來越複雜。當人們還在對2008年經濟前景充滿憧憬之時,由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跌跌不休”使得美元進一步走“軟”。儘管歐盟已成為當前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我國對外貿易的80%以上還是使用美元這種“軟幣”來結算的。跟匯率賽跑已成為國內跨國經營企業的共識,匯率風險已經危及一些企業的生存底線,他們急需對外匯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來抵消匯率變動對企業利潤的侵蝕。因此,外匯風險是我國跨國經營公司必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保值已成為國際企業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最主要的選擇方法之一。然而,當前國內企業可以用來管理外匯風險的外匯衍生產品只有遠期結售匯和外匯掉期兩種,且銀行管理費用較高,這讓一些擁有較小外匯風險頭寸的企業望而卻步。儘管國家允許國有企業利用境外外匯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但必須經過複雜的審批手續,許多企業也只好作罷。
另外,人們對金融衍生產品存在著偏見和恐懼,如在瘋牛病爆發時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員把漢堡比作“牛肉衍生產品”。盤點數次金融危機,說創新型金融衍生產品是其“禍根”並不為過。從美國一些大的資本公司倒閉,至當下尚未結束的美國次貸風波所引起的全球經濟動盪,都能發現創新型金融衍生產品的身影。最近香港深陷數十億美元虧損的十幾個投資者,向香港證監會投訴導致其巨額虧損的“累股票據”產品,讓人們再次見識了創新型金融衍生產品的危害。需要說明的是,金融衍生產品創立的初衷是用來管理市場風險的,若我們能正確運用它們,將它們用來管理金融風險,會非常有效,也十分安全,其理論基礎就是風險對沖的套期保值理論。
本書屬於套用性研究,主要運用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理論、套期保值理論和套期會計理論來研究中國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問題。採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研究、案例分析研究、規範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以及較多的數學推導等研究方法,在每個層面與側面上各有側重。
本書的創新之處有:
首先,構建了我國跨國公司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的框架。在匯率風險不斷擴大的現實背景下,本書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打破學科界限,將金融理論與會計理論結合起來。同時通過調查問卷和大量實地走訪,探尋我國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問題,並從財務的角度提出了我國跨國公司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的框架,對當前我國跨國公司進行外匯風險管理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
其次,因此,這一創新將為企業運用該準則提供參考。
最後,對我國套期保值會計提出一些建議。現行套期保值會計由於其複雜性、運用成本較高以及易操縱性不足等,它從制定當初就遭到批評。為此,IASB和FASB先後提出了全面公允價值計量和公允價值選擇權等過渡方法,FASB在2007年2月專門就此發布了第159號準則(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選擇權),該準則的目的之一是企業可以不必運用複雜的套期保值會計就能恰當地報告其利用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的經濟活動。本書在分析了全面公允價值計量和公允價值選擇權對套期會計影響的基礎上,對套期保值會計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通過上述系統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我國跨國公司當下對外匯交易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從本次匯改前的8.27一路下跌至現在的6.82,累計貶值幅度達18%左右。另外,自2007年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0擴大至5%0。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攀升,但其間也出現過反向波動,即匯率呈雙向波動的態勢,彈性加大,短期外匯風險已顯現。此外,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1月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在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指出:全面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增強匯率彈性……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匯率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和波動幅度將呈擴大的態勢,外匯風險管理已成為跨國公司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保值是國外跨國公司常用的方法,這一方法在我國跨國公司中運用是可行的。當下國內涉外企業能參與的外匯衍生產品有遠期結售匯和外匯掉期兩種業務,已有多家銀行取得對客戶遠期結售匯業務和掉期業務經營資格,且在中國貨幣網官方網站每日發布人民幣外匯遠期/掉期的報價。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公開表示:對於一個國際化的企業來說,不會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和對衝風險,就無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次匯率改革之後,證監會加強了對國債等金融期貨期權產品的研究開發力度,央行也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準備推出外匯期貨等外匯衍生產品,並要求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向各種各樣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同時,衍生產品監管工作也已啟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已頒布實施,全國人大已經啟動了《期貨法》的立法程式。證監會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金融期貨監管部門,履行對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所有金融衍生品期貨監管的職能。
此外,財政部於2006年2月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會計的先行加快了國內衍生工具的創新速度,加速了國內衍生產品市場的形成和完善,也必將促進國內跨國公司對其外匯交易風險進行套期保值業務的繁榮和健康發展。
第二,我國跨國公司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的框架構建是必要的。國內已有的套期保值相關理論要么過於“金融”,要么過於簡單,很難找到適合財務人員理解的文獻和資料。本書認為,需要建立一個框架來指導我國跨國公司的外匯交易風險的套期保值活動,該框架是對該領域已有研究的繼承和發展,同時也易於財務人員的理解和套用。套期保值活動的核心是確定套期保值比率,這也是該框架的重點內容,分別推導了基於回歸技術的套期保值比率的確定、基於最小組合風險的套期保值比率的確定、基於最大效用理論的套期保值比率確定和從B—s模型中間接獲得套期保值比率等四種確定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四種方法各有特點,分別適合不同要求的套期保值者,跨國公司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確定一種方法。
第三,套期保值會計還會繼續存在。公允價值能夠提供相對及時、有用的會計信息,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然而,公允價值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為公允價值有時並不公允,尤其是在市場不發達、缺乏相同或類似產品的市場或估值者的估值水平不高時等都會影響公允價值的公允性。另外,公允價值會計要求對相關資產或負債應按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調整其報告金額,同時將未實現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益或權益中,這可能會出現在沒有現金流配合的情況下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發生異動,使企業管理層有盈餘管理之嫌。
由於全面公允價值計量和公允價值選擇權存在上述局限性,其全面實施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短期內套期保值會計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要想使我國跨國公司(其實所有涉外企業都應包含在內)更好地運用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其面臨的外匯風險,本書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著力培育我國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理念。現實是最好的教材,受次貸危機的衝擊,美元一直“跌跌不休”,最近連創新低。我國跨國公司大部分涉外業務採用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美元的大幅貶值已經威脅到一些企業的生存,這些企業自然會關注外匯風險。然而,一些目前外匯業務較少,但其涉外業務在不斷地增加的跨國公司,外匯風險不足以影響其當前的經營,它們仍沒有對外匯風險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管理層應加大對這些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宣傳,著力培育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理念,加強對外匯風險的管理。
第二,提高外匯衍生產品的研發速度,建立和完善我國外匯衍生產品市場。1997年4月1日,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業務首先在中國銀行試點,這是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的開端;2005年8月,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了人民幣遠期交易以及人民幣對外幣掉期交易。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取得對客戶遠期結售匯業務和掉期業務經營資格,且在中國貨幣網官方網站每日發布人民幣外匯遠期/掉期的報價。但這種單一的外匯衍生工具不能滿足跨國公司當前外匯風險管理的需要,所以交投並不活躍。因此,為了拓展我國跨國公司利用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外匯風險的渠道,我們應提高外匯衍生產品的研發水平和速度,建立和完善我國外匯衍生產品市場,為跨國公司提供更多的可供選擇的外匯衍生產品。僅有豐富的外匯衍生產品,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套期保值活動也是很難完成的,因此,需要完善、活躍的外匯衍生產品交易市場。任何一個市場的繁榮,僅靠理性的交易者是無法達到的,需要大量投機者的參與。
第三,我國跨國公司應加強外匯風險管理人才的儲備和培訓。在實地走訪一些跨國公司和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一些跨國公司很希望能對外匯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但他們總感覺力不從心,關鍵就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專業人才匱乏是他們的最大感嘆。
再好的創意和決策都需要有高效執行能力的執行者去執行。當前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整體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因此,儲備相應的外匯風險管理專業人才,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訓和鍛鍊,是跨國公司有效管理外匯風險的前提和保障。

作者簡介

程六滿,男,安徽省懷寧縣人。1998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獲工學(會計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獲經濟學(金融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獲管理學(會計學)博士學位;1998至2005年,先後在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從事財務及企業管理工作;2008年至今就職於中國移動河南公司。

圖書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選題意義
1.2 研究範圍、內容、方法和思路
1.3 論文的創新與不足之處
第2章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綜述
2.2 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第3章 套期保值與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相關理論闡釋
3.1 套期保值相關理論闡釋套期保值會計研究:基於跨國營運的視角
3.2 跨國公司及風險管理理論闡釋
3.3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的成因及分類
3.4 外匯風險的無關論與相關論
3.5 外匯風險管理的戰略選擇與技術路徑
第4章 我國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態勢分析
4.1 我國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
4.2 國際上常用的外匯交易風險管理技術
4.3 我國跨國公司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第5章 我國跨國公司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的框架構建:基於財務的視角
5.1 框架構建的必要性及其適用範圍
5.2 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主體的選擇
5.3 外匯交易風險的界定與計量
5.4 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的策略選擇
5.5 套期保值比率的確定方法選擇
5.6 外匯交易風險套期保值活動的會計反映
第6章 套期保值活動的財務實現
6.1 套期保值會計的歷史與現狀評析
6.2 外匯交易風險套期關係的有效性測試
6.3 公允價值與套期保值會計
6.4 SFAS159與套期保值會計發展的啟示
6.5 套期保值會計的未來展望
第7章 研究結論、初步建議及未來展望
7.1 研究的基本結論
7.2 初步的政策建議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會計學博士論叢》已出版圖書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