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濤

《奔濤》是武漢奔濤半月刊社出版的文藝刊物。該刊創刊於1937年3月,王亞明主編兼發行,魏韶蓁擔任編輯,每月1日、16日發行,同年10月停刊,共出版12期。 該刊通訊地址為漢口鹹安坊啟昌里三號、武昌張之洞路23號,上海雜誌公司總經售,地址位於漢口府北一路,武漢印書館印刷,出版地位於武漢。館藏有1937年發行的第1卷第2-11期。

《奔濤》是近代武漢地區出版發行的文藝刊物,該刊登載的文學評論和原創作品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徵,報告文學和抗戰文學作品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具有較高的近代史研究價值,對於研究近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抗戰史的重要參考史料。該刊作者除湖北籍文人外,還有胡適、趙景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奔濤
  • 語種:中文
  • 類別:文藝刊物
  • 創刊時間:1937年
辦刊宗旨,欄目方向,

辦刊宗旨

該刊旨在發展民族文藝,主要刊登發揚民族精神,提倡中國固有道德的文藝作品。

欄目方向

主要有小說、詩歌、散文、隨筆、戲劇理論、論著、譯述及國內外民族英雄的傳記史實等內容。該刊設定有論文、散文隨筆、小說、詩歌、戲劇、介紹批評等欄目。此外該刊登載有大量商業廣告,以醫藥廣告為主,同時還登載有《江漢思潮》、《文藝月刊》、《武漢日報》等武漢地區發行報刊的宣傳廣告。
“論文”欄目是該刊分量較高的欄目,探討民族與文藝、教育與文藝等話題,例如載有《文人對於國家的責任》,該文是吳其昌在湖北省黨部大禮堂發表演講的演說稿。該刊對於中外戲劇文學頗為關注,發表文章《偉大的戲劇產生在偉大的時代》,該論文是袁昌英撰寫的戲劇學研究論著,論述中國當時開展的戲劇運動,闡述“只有偉大的時代,才能產生偉大的戲劇”的理論。“小說”是該刊另一個特色欄目,刊載有借古諷今的歷史小說,揭示社會現狀的現實主義小說等作品。1937年8月1日出版的第1卷第11期為“創作專號”,整刊登載8篇原創小說,以反映農村問題的報告文學和描寫戰爭的抗戰文學作品為主,其中有平衡撰寫的寫實報告文學作品《仲夏的烽火》,其創作背景正是盧溝橋事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