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寅上人房望遠岫玩前池

《北寺寅上人房望遠岫玩前池》是王筠的詩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北寺寅上人房望遠岫玩前池
  • 作者:王筠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安期逐長往,交甫稱高讓。
遠跡入滄溟,輕舉馳昆閬。
良由心獨善,兼且情由放。
豈若尋幽棲,即目窮清曠。
激水周堂下,屯雲塞檐向。
閒牖聽奔濤,開窗延疊嶂。
前階復虛沿,濔迤成洲漲。
雨點散圓文,風生起斜浪。
游鱗互瀺灂,群飛皆哢吭。
蓮葉蔓田田,菱花動搖漾。
浮光曜庭廡,流芳襲帷帳。
匡坐足忘懷,詎思江海上。

作品賞析

南朝佛教興盛,梵宮剎宇大多建在名山勝水之間,不但殿宇精修,樓台巧造,而且引水開池,種花植卉,竹林成蔭,煙霞散采,幽深雅麗,宛如鷲山勝景。王筠此詩,便是由欣賞此景,而抒發出來的超越塵世的崇佛情壞,詩文的開篇至“即日窮清曠”八句,概括對北寺風光的感受。詩人寫景,不落俗套,先不直接寫北寺景色,而是從側面入手,借神話傳說中的安期生和鄭交甫兩位仙人作陪襯,訴說他們得道成仙的原因,就在於視名利如敝履,既有追求獨善的旨趣,又有超脫世俗,高翔遠引的情性。然後乘勢一轉,說他們的仙人生活固然令人羨慕,但仙蹤難尋,終覺空虛和渺茫,怎如演上高僧在此清幽之地棲居而尋得的清靜曠遠的樂趣呢?此八句由仙家寫到僧人,由天界寫到人間,既寫出了對寅上高僧的清潔德行的讚賞,又道出了對北寺風光的喜悅之情,為下文細細描景作了鋪墊。從“激水周堂下”至“流芳襲帷帳”,這十四句是全詩的主要部分,精緻入微地刻畫了北寺的幽麗景色;佛堂下激流環繞,檐牖間煙雲凝聚。閉戶靜聽奔嘯的濤聲,開窗迎望重疊的峰嶂。這一切令人心曠神怡,飄然有出世離俗之念。寺前池塘,水潔澄澈,水下石深,清晰可見;池上台階,連線水下石沿,猶如清沙從江底堆起;露出江心,沙洲。風急雨狂,雨點散落,形成圈圈波紋;山風勁吹,激起疊疊細浪;風停雨住,游魚出沒,眾鳥飛鳴,蓮葉密聚,蔓延遠方。菱花輕搖,隨波蕩漾,搖曳多姿,天光水景,交映庭院,花卉流香,吹入椎帳。這是何等豐富多采,又渾樸自然的境界啊!不是瑤池而勝似瑤池。沈約讚頌此段詩文是“聲和被紙,光影盈字”(《梁書》卷三三《王筠傳》引沈約評語),是從各個角度和感官的各個方面,生動地再現了北寺自然風光的動態美和靜態美。篇末二句,抒發了作者飽餐秀色之後的愉悅心情。“江海上”,指隱逸之道,典出”《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是說自己訪僧游寺,目睹名山清景,便覺身離俗界。正襟端坐,入定發慧,便斷絕塵緣俗念,又何必離群索居,遁跡於僻遠之地呢?王筠的這末尾二句詩,既體現了他受郭象“名教即自然”,“聖人居廟堂之上,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的玄學思想的影響,又表明;他接受了般若中道“即色即空即假”的妙旨。以此寺風光喻淨土與“空”性,以鬧市喧囂為“假有”與幻影,以“匡坐”喻心生之般若聖智,觀色悟空,即成聖成佛,反對割裂假有、性空的趣空觀,主張身居鬧市,心向佛國,融會色空,即是修行。

作者簡介

王筠 字元禮,一字德柔。祖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僧虔之孫。曾任昭明太子蕭統的屬官。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531),蕭統卒,出為臨海太守。還京,任秘書監、太府卿、度支尚書、太子詹事。侯景之亂,墜井而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