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奏鈔
- 拼音:zòu chāo
- 注音:ㄗㄡˋ ㄔㄠ
- 解釋:唐宋時門下省所用文書之一種
《新唐書·百官志二》:“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鈔,以支度國用,授六品以下官、斷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
中國金、元、明三代紙幣交鈔、寶鈔的簡稱。宋代始發行紙幣,稱交子、錢引及會子;鈔則為憑證文券的名稱。金初使用遼、宋舊錢,貞元二年(1151)開始發行紙幣,稱...
奏上九醞酒法,用面是三十斤,出處是《北堂書鈔》。...... 奏上九醞酒法,用面是三十斤,出處是《北堂書鈔》。中文名 奏上九醞酒法 用面 三十斤 流...
在2010年之際香港滙豐銀行首次發行中國傳統佳節節日鈔,在鈔票上生動再現佳節盛景,並寄託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在烘托節日氣氛的同時又體現了中國民俗佳節文化的巨大...
收錄有中國第一枚中秋鈔、元宵鈔、閱兵鈔各十枚,端午鈔、新春鈔各一枚,總計32枚,總面值3200元。此套藏品中所含中國第一枚中秋鈔、元宵鈔、閱兵鈔 同等面值的...
劫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é chāo,是指劫掠。...... 《晉書·汝南王亮傳》:“羕 放縱兵士劫鈔,所司奏免 羕官,詔不問。”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
臣咨言,今作洛陽宮殿,取白石之人,鑽山索異石,ム石求雲母,□役之事,莫過於此也。(《書鈔》一百六十引《魏名臣奏》) ...
閣鈔清代制度名,套用於文書處理...... 部議奏” 之折件及有關上諭,均應立即由軍機處交內閣中書領出,由內閣滿票簽處傳有關部院衙門前來抄回遵辦,稱為“閣...
一貫鈔是中國票幅最大的紙幣(長約34厘米,寬約22厘米).明朝立國之初,曾仿照元朝早期辦法,用鈔不用錢,但不久又改為錢鈔並用,以鈔為主,錢為輔。...
《駢體文鈔》,又稱駢體文總集,清代李兆洛編選。共31卷,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18卷,包括銘刻、頌、詔書、檄移等各體;中編8卷,包括論、序、碑記、志狀等...
清 王瑬 《鈔幣議》:“生員 蔣臣 奏行銅鈔,帝意欲用紙鈔。” ...... 清 王瑬 《鈔幣議》:“生員 蔣臣 奏行銅鈔,帝意欲用紙鈔。”詞條標籤: 語言, ...
至元通行寶鈔鈔版是元代發行的紙幣。元國中統元寶交鈔貶值後,幣制需要改革,當時元朝尚書右丞葉李(公元1242一1292年)將原在南宋未年獻過的鈔樣。略作變動,改為...
《沁園春·戊申歲奏邸忽騰報謂余以病掛冠因賦此》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詞作之一。...
上行文書是文牘傳播工具。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臣下和下級官府上奏皇帝的本章或向上級官府報告的文字。上奏皇帝的文書按其種類、規格、體裁、用途都有嚴格的限制,不...
假如鈔寫玉曆全書;或者續加古今因果報應的事跡,在各殿的章句之後,來勸化人為...我將獄中各判官、有關官吏所擬的,一起奏給玉皇大天尊批准之後,一併記載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