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省

奉天省

奉天省,清末和中華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簡稱“奉”,省會奉天府

行省公署內分設二廳:一為承宣廳,稟承督撫掌一切機要總匯,考核用人各事;一為咨議廳,主管議定法令章制之事。原有局署酌量歸併,分設交涉、旗務、民政、提學、度支、勸業、蒙務等七司。另設督練處以擴軍政,設提法使以理刑法。共領八府、五直隸廳、三廳、六州、三十三縣。

1929年張學良將奉天省改稱為“遼寧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奉天省
  • 外文名:Feng Tian
  • 省會:奉天
  • 簡稱:奉
  • 行政區年代:清末,中華民國
  • 行政區級別:省級
  • 現行政名遼寧省
  • 省會盛京(也叫奉天城,今瀋陽)
簡介,歷史,改名遼寧省的原因,

簡介

奉天省,清末和中華民國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簡稱“奉”,省會奉天(1929年4月2日改稱瀋陽)。

歷史

1662年,改統轄今遼寧地區的“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將軍”。1665年,又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即“奉天將軍”。而後“奉天”逐漸由原來奉天府名稱擴大為其所轄的整個行政區稱謂。
1747年,定稱“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即“盛京將軍”,但其所轄行政區仍稱“奉天”。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改東北地區軍府制行省制,遂裁撤盛京將軍,設奉天省,省會為奉天府(今瀋陽市),轄境為今遼寧省以及內蒙古興安盟哲里木盟一部分、吉林省西南一部分。
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國父孫中山親自擔任中國臨時大總統。
1929年張學良將奉天省改稱為“遼寧省”,意為“遼河兩岸永遠安寧”,惟民間仍習稱“奉天省”。
1932年偽滿成立後,復改“奉天省”。
1945年日本投降,民國政府調整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將偽滿時的"奉天省"改回"遼寧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遼寧省分遼東省遼西省,後合併恢復遼寧省至今。

改名遼寧省的原因

據介紹,遼寧省在清末稱為奉天省,改變省名與張學良“東北易幟”有直接關係。在詹洪閣珍藏的1929年《中華最新形勢圖》及相關資料中可以發現,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全國統一。由清朝延續下來的含有“奉天承運”封建色彩的奉天省進入改名之列。經一番斟酌後採用了遼寧省之名。
據1929年2月3日《盛京時報》稱:“奉方請改遼寧二字,蓋取遼河之東為遼東區域,遼河之西為寧遠河區域之義。”這是第一層意思。而奉天省改名遼寧,絕非簡單的改名,其中還蘊藏著當地人民對十幾年軍閥割據混戰的不滿。
另據瀋陽文史研究館編著的《瀋陽歷史大事本末》介紹,1929年2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第91號訓令,將奉天省改名為遼寧省,自3月1日起實行。取遼域地區社會安寧之義,可以理解為遼河流域地區社會安寧之義。這是第二層含義,也是普遍的一層含義。
遼寧省名和地域在80年中變更了多次。“九·一八”事變後,又改叫奉天省,抗戰勝利後恢復遼寧省名。新中國成立後,遼寧地區改設為遼東、遼西兩省,1954年,又合併成為遼寧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