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板舞

流傳於戶縣大王鎮的卓日村、梧村,渭豐鄉的留南村、貞守村等地。表演時,半數舞者雙手持一副長70多厘米的夾板,邊舞邊拍擊;另半數舞者以擊木梆相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夾板舞
  • 表演形式:邊舞邊拍擊
  • 流傳於:戶縣大王鎮
  • 類型:民間社火叫中的一種舞蹈形式
介紹,舞蹈形式,來歷,天水秦州夾板舞,分布地區,起源,夾板材質,表演特點,

介紹

夾板舞屬當地民間社火叫中的一種舞蹈形式,常排在“牛拉鼓”隊前,合著牛拉鼓擊打的鑼鼓節奏邊舞邊進,既有為牛拉鼓開道的作用,又增添牛拉鼓表演的舞蹈性,以烘托和活躍社火隊表演的情緒與氣氛。夾板舞表演人數最少為四人,多時可達二十餘人,但必須成雙數。其中一半人雙手持夾板,一半人手持木梆,邊舞邊敲擊,基本動作雖簡單,但風格占朴粗獷、情緒熱烈奔放。
建國前,夾板舞除了春節鬧社火表演外,每年過廟會“抬城隍”時,夾板舞也作為迎神儀仗舞隊中的一個節目,跟隨數十面龍鳳旗後,走在牛拉鼓前游村轉鄉。表演時,舞者頭扎英雄巾,畫醜相,穿圓領背心,扎腰帶和裹腿,扮古代軍卒形象。據卓日村老藝人張煥文(1926年生)介紹:夾板舞是隨該村閻姓大戶於元代從山西帶來的。但另一部分民眾則認為是戶縣原有的。遠在西周時,鎬京就建於此,漢、唐時又是“上林苑”的所在地,傳統文化歷史是非常豐厚的。特別是夾板舞中的夾板道具,雖說尺寸與古代不同,但確與唐代的拍板有些相似。在西安市藍田縣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唐貞觀時擴建的水陸庵大殿泥塑壁雕群像中,就有舞夾板的形象。據藍田縣文物部門介紹,現有的泥塑壁雕是明代擴建的,從而證實夾板舞至遲明代時已在古長安附近流傳。迄今戶縣流傳的夾板舞與鹹陽的梆絞舞、蒲城的八仙板等,形式基本相似,很可能是這種古老的舞蹈在當今民間流傳的一種遺存。

舞蹈形式

1、 舞蹈動作有〔跳步擊梆〕、〔跳步擊板〕兩種,較粗獷原始。
2、 伴奏鑼鼓點僅有一種,長度為4/4拍29小節。

來歷

每逢節慶期間,人們在街頭會看到一隊男子頭扎彩巾、身著皂衣、腰系闊布、手執夾板,前有儀仗、後有樂隊。隨著器樂節奏的起伏和行進的舞步,夾板不斷擊響,頗具韻味。每當街上傳來“叮鈴鈴,鐺啷啷”的器樂聲,人們便聞聲而動,爭相奔向街頭觀看。造成萬人空巷,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熱烈觀賞場面。有的頑童還尾隨其後,亦步亦趨,模仿大人們的步法和動作,惹得路旁圍觀的民眾捧腹大笑。可是,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天水五城,狀如梅花,坐落在羅峪河的洪積扇上。水經注云:“濛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東流南屈,逕縣城西側南出。”邽山即今中梁西之鳳凰山,濛水即今羅峪河。在清初還依人民路市場、洩坑西行,經解放路橋店子東側,南行出城,匯入藉水。由於河床地勢較高,加之泰山廟山腳下又是一個急彎,因此常泛濫成災,且屢治屢災。據天水縣誌記載:“乾隆五年(1740年)知州程材傳改從東流,逕東郭城北折側城東入於藉”。但在施工中,新渠須從東郭城外至北山腳下墳地中穿過,民眾阻攔施工。知州只好令人從萬壽宮中請出皇帝神位與朝廷批文,衙役們用鞭子驅趕跪臥於白線內的民眾,隨著供桌的推進,後面緊跟著的民夫立即用杴、钁刨開了地皮,一時哭喊聲連天。
新河道修成後,雖然中城、大城、北關一帶免除了積年水害。但由於東關地勢較低,每逢汛期,羅峪河洪水便漫溢至忠武巷、十方堂一帶。民眾紛紛祈求玉皇大帝保佑黎民百姓平安度過汛期。官牆裡等地民眾便依據下四川的人傳回的一種夾板,於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時,到其行宮玉泉觀(因距羅峪河源頭鳳凰山較遠)還願、祝壽。並再次祈求玉皇大帝和三官殿的神靈永保黎民福祉,免除水患。後來東橋頭兩岸的河堤被多次加固,但夾板舞這一民族形式,卻年復一年的流傳至今,稱作“上九會”或“朝山會”,成為天水民間藝術之葩。他表達了勞動人民的良好願望,給玉泉觀的廟會和春節增添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天水秦州夾板舞

分布地區

秦州夾板舞主要分布在天水市秦州區,秦州區集中分布在東關及玉泉鎮的東方紅村、陳家莊、金家莊、棗園村等地。

起源

秦州夾板相傳起源於唐代的“拍板”,最早是勞動人民歌頌太平盛世的一種娛樂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宗教祭祀儀式。屬我國遺存較早的一種民眾性的樂舞表演。1985年在麥積區南集宋墓出土的畫像磚中,《男伎擊拍板圖》中的拍板與天水早期夾板樣式基本相同。清代以前,秦州人沿襲繼承了祖上打夾板習俗,久盛不衰。清代初期,鑒於州城水患所致,秦州夾板與宗教祭祀相聯繫。
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記載,順治九年秦隴大水,東關瓦窯巷、十方堂、官牆裡等地災情尤為嚴重,房倒屋塌,人畜傷亡慘重。屢遭禍害的東關父老無力改變這一現狀,把減免災難的希望寄託給神靈。他們在玉泉觀玉皇大帝像前許願,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率眾舞打夾板到玉泉觀進香。從此,每年正月初九,由東關民眾組成的三架夾板隊經由大城、中城、西關、伏羲城至玉泉觀“朝觀”進香。這一天,夾板聲聲,香火繚繞,人流如潮,沿襲了數百年,秦州夾板帶給古城天水的是激越與祥和。
夾板亦稱“雲陽板”,唐代時稱“拍板”。《舊唐書·音樂志》:“拍板長闊如手,厚寸余,以韋連之,擊以代抃(即“拍手”)。”溯其源,拍板源於上古時的“擊壤”。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載:“(帝堯之世)天下太平,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於世。”宋元時期,夾板不僅用於民間喜慶盛事,而且用於皇家莊嚴肅穆場合。

夾板材質

秦州夾板一般用質堅且輕的紅椿木、槐木或桐木製成,長約75厘米,寬6厘米,厚2.5厘米,板上用彩漆繪有蘭彩帶圖案,擊打時聲音清脆響亮,極富節奏感和音樂感。

表演特點

秦州夾板是天水最為古樸和原始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之一,由數十名身著青衣白雲邊、腰系彩綢帶、頭結布巾的男子手持雲陽板,在黃羅傘蓋、飛龍旗、飛虎旗、五色旗的引導下,在鑼鼓並吹奏的古代法曲遺音《太子游四門》樂伴奏下,在震耳欲聾的自製鐵炮聲中起步,列隊沿街表演行進,聲勢浩大,蔚為大觀。
秦州夾板由於在行進中拍舞,也稱為行香步。表演一般是縱向兩列行進,中間行走著樂隊,其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擊打動作和技巧上。打夾板過程中,附有旋轉的舞技,具有剛勁的秦風,噼啪作響的夾板伴以鼓、鈸、鑼、簫、嗩吶等民族吹打,顯得粗獷豪放。天水是秦人的發祥地,而打夾板舞的隊伍,神情肅穆,動作簡潔,起、承、轉、合,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著一股秦風古韻,使人擊節而嘆,激賞不已。尤其是許多承傳老藝人的不斷挖掘整理,精心傳授,使夾板舞這一可貴的非物質文化奇葩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打夾板在藝術風格、舞姿技巧、佇列規模和音樂鼓點上不斷推陳出新,有了較大的改進和突破,讓夾板舞直接、生動,最直觀的表現當地人民的氣質、性格、生活方式、物質文化、生存狀態乃至宗教信仰。如今,每逢重大節慶日子,如祭奠伏羲、正月上九會、鬧元宵等都會有夾板舞進行表演,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延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