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夷隸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周朝
- 職責:掌供役牧人養牛及守護王宮
隸,lì,從手(又)從尾。隸的本字。柰,一種果木;隸,從事採摘果子的工作的奴隸。本義逮住。...
夷隸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一說為周朝置。掌供役牧人養牛及守護王宮。《周禮·秋官·夷隸》;“掌役牧人養牛”,。其守王宮者,與其守厲禁者,如蠻隸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隸下大夫屬官,正二命。下設掌夷隸下士以佐其職。隋文帝開皇元年(581)罷。 ...
夷(拼音:yí)是現代漢語次常用字,最早見於金文。從大從弓。本義為討平、平定。由討平、平定義引申為除去、誅滅等義,由剷平引申為平坦義,由平坦引申為平安、...
《周禮·秋官·司隸》:“司隸,掌五隸之法。” 鄭玄 注:“五隸,謂罪隸、四翟之隸也。”罪隸,因罪淪為奴隸者。翟,通“ 狄”。四狄之隸,即蠻隸、閩...
隸役,讀音為lì yì,是漢語詞語,意思是僕役;僕人。...... 宋 洪邁 《夷堅甲志·祝大伯》:“或盛夏暴烈日中,冬覆冰上,皆不寒暑,而隸役如故。 桂氏 之人...
汪大淵《島夷志略》記載曰,澎湖“地隸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職巡邏,專捕獲”,兼辦“鹽課”。夷州明朝 明嘉靖四十二年,閩浙一帶東南海寇林道乾,...
蠻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mán lì ,是指由南方少數民族人充當的奴隸。...... 《周官》,以漢 制緯之,乃托為罪隸、閩隸、蠻隸、夷隸、貉隸諸名,以為 周...
華夷,漢語辭彙。拼音:huá yí釋義:1、指漢 族與少數民族。後亦指 中國 和外國。2、宋元 時指國家的疆域。...
狄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í lì,是指征伐夷狄所獲之俘虜。...... 狄隸編輯 鎖定 狄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í lì,是指征伐夷狄所獲之俘虜。...
古平夷,今貴州畢節。公元前111年置平夷縣,治所在今畢節七星關區,隸牂柯郡。晉建興元年(313)置平夷郡,平夷縣為郡治,東晉文帝時改為平蠻郡、平蠻縣。...
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
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
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周朝時居民有華夏和四夷的區分:南方部落為蠻;東方部落為夷;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
孟艮御夷府:元為木肯寨屬八百宣慰司。洪武年間為麓川平緬宣慰司兼併,永樂三年(1406)置孟艮御夷府,屬雲南都司,後改屬布政司。...
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