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之氣

氣存在的原始狀態。北宋張載哲學思想的基本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虛之氣
  • 定義:北宋張載哲學思想的基本概念
“太虛”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知北游》:“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太初,是以不過乎昆倉,不游乎太虛。”《莊子》中的“太虛”指廣漠的空間。後柳宗元在《天對》中答屈原的“日月安屬,列星安陳”一問時說:“規毀魄淵,太虛是屬。”亦指廣漠的空間。《管子·心術上》說:“天曰虛。”“虛者萬物之始也。”“虛”成為一個宇宙論範疇,對後世有影響。《黃帝內經》的《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淮南子·天文訓》說:“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太虛、虛霩,既指廣漠的空間,又指產生天地萬物的始基。五代譚峭著《化書》,認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北宋司馬光在《潛書》中認為“萬物皆祖於虛,生於氣”,都認為虛與氣有區別,虛在氣先,虛為氣之本。佛、道兩家則以“虛”、“無”為世界的本體,否定客觀世界的真實性。
張載認為,太虛就是自然之天,“由太虛,有天之名”。太虛之天“天大無外”,但絕不是空無。他提出“太虛即氣”的重要命題,對太虛範疇,做出了嶄新的解釋。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正蒙·太和》)認為氣存在無形和有形兩種形式,有形無形是氣的聚散變化的結果。氣聚則有形,氣散則無形。太虛之氣是氣散未聚、無形無狀的原始狀態,張載稱這種狀態為“本體”。太虛之氣是永恆的、不生不滅的,而萬物則是太虛之氣凝聚的結果,有生有滅,故稱之為“客形”。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太虛之氣凝聚而生,故說:“虛者,天地之祖,天地從虛中來。”“萬物取足於太虛。”(《張載集·語錄中》)張載還認為,太虛之氣“升降飛揚,未嘗止息”,具有內在的能動的本性:“太虛之氣,陰陽一物也,然而有兩體,健順而已。”(《張載集·橫渠易說·繫辭下》)
張載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將太虛作為規定氣的重要範疇,把虛與氣統一起來,肯定了世界統一於物質性的氣,為其氣一元論思想體系提供了理論基礎。張載太虛之氣的理論在當時及後來都引起了爭論。程顥批評張載“以清虛一大為天道,此乃以器言,而非道也”(《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一)。程頤認為沒有太虛,只有理;朱熹則認為太虛就是理。王廷相認為“太虛固氣”(《慎言》)。王夫之認為,“太虛者,氣也,非虛也”,“太虛者,氣之量”(《正蒙注·太和》)。對太虛的不同的解釋,表現了不同哲學派別的爭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