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

太空(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空(英語:Space)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物理學家將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層(9~45千米)、中間層(45~80千米)、熱成層(電離層,80~400千米)和外大氣層(電離層,40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氣約有3/4在對流層內,97%在平流層以下,平流層的外緣是航空器依靠空氣支持而飛行的最高限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空
  • 外文名:Space
  • 別稱:宇宙
  • 質量:+9億億億
  • 半徑:90萬億億億
  • 估計年齡:139億年
  • 可視面積:120000000光年
相關資料,劃分,空間論,功能論,核動力源,外層空間法,原則和規則,科學探秘,金星和水星,火星任務,帶外行星探測,彗星和小行星,空間科學研究,中國航空,太空環境,相關信息,

相關資料

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物理學家將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層(10~40千米)、中間層(40~80千米)、熱成層(電離層,80~370千米)和外大氣層(電離層,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氣約有3/4在對流層內,97%在平流層以下,平流層的外緣是航空器依靠空氣支持而飛行的最高限度。某些高空火箭可進入中間層。人造衛星的最低軌道在熱成層內,其空氣密度為地球表面的1%。在1.6萬千米高度空氣繼續存在,甚至在10萬千米高度仍有空氣粒子。從嚴格的科學觀點來說,空氣空間和外層空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而是逐漸融合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和技術小組委員會指出,當前還不可能提出確切和持久的科學標準來劃分外層空間空氣空間界限。近些年來,趨向於以人造衛星離開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為外層空間的最低極限界限。

劃分

關於領空(空氣空間)和外層空間的劃分問題,歷來就有兩種對立的主張。

空間論

主張是以空間的某種高度來劃分領空和外層空間的界限,以確定兩種不同法律制度適用的範圍。

功能論

認為應根據飛行器的功能來確定其所適用的法律,如果是太空飛行器,則其活動為航天活動,應適用外空法;如果是航空器,則其活動為航空活動,應受航空法的管轄;整個空間是一個整體,沒有劃分領空和外層空間的必要。
太空太空
就“空間論”而言,關於確定外層空間的下部界限大致又有以下幾種意見:
①以航空器向上飛行的最高高度為限,即離地面20~40公里
②以不同的空氣構成為依據來劃分界限。由於從地球表面至數萬公里高度都有空氣,因而出現以幾十,幾百,幾千公里為界的不同主張,甚至有人認為凡發現有空氣的地方均為空氣空間,應屬領空範圍
③以人造衛星離地面的最低高度(105~110公里)為外層空間的最低界限。
1976年,巴西哥倫比亞剛果厄瓜多印度尼西亞肯亞烏干達薩伊等8個赤道國家發表《波哥大宣言》。主張各赤道國家上空的那一段地球靜止軌道 (離地面35267公里)屬於各該國的主權範圍。上述主權要求,使外空劃界問題進一步複雜化。近些年來,一些持“空間論”者逐漸趨向於接受上述第三種意見,即離地面100公里左右為外層空間的下部界限。1975年,義大利在外空委員會提出以海拔90公里為領空(空氣空間)的最高界限。1976年,阿根廷比利時義大利支持以海拔150公里為界。1979年,蘇聯建議離海平面100~120公里以上為外層空間,同時各國空間物體為到達軌道和返回發射國領土,有飛越其他國家領空(空氣空間)的權利。但另外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則認為從空間科技現狀來看,仍然無法規定一定高度作為領空(空氣空間)和外層空間的界限。他們強調劃定外層空間的條件和時機還不成熟。
外空的定義和界限以及地球靜止軌道的法律地位問題尚在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審議之中。外空委員會正在審議衛星直接電視廣播、衛星遙感地球,以及在外空使用核動力源等問題,以便草擬有關的法律原則。

核動力源

外空委員會科學和技術小組委員會在1979年研究報告的結論中稱,只要充分履行有關使用核動力源的安全標準和規定,核動力源可以在外空安全使用。如今法律小組委員會正在上述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審議能否在現有的國際法規範方面,補充有關在外空使用核動力源的規定問題。

外層空間法

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簡稱“外空委員會”)作為永久性機構,於1959年成立。外空委員會設立了法律和科技兩個小組委員會,分別審議和研究有關的法律和科技問題,即《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66,簡稱《外層空間條約》)、《營救宇宙航行員、送回宇宙航行員和歸還射入外層空間的物體的協定》(1967)、《空間物體所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1971)、《關於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1974)和《關於各國在月球和其它天體上活動的協定》(1979),中國於1983年12月加入了《外層空間條約》。
太空太空

原則和規則

上述條約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則和規則,對外層空間法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它們包括:外空的利用應為全人類謀利益;外空和天體供一切國家在平等基礎上自由探測和利用;任何國家不得將外空和天體據為己有;探測和利用外空應遵守國際法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禁止將載有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人造衛星或太空飛行器放置在地球衛星軌道和外層空間;發射國對射入外空的物體及其所載的人員具有管轄權和控制權;對緊急降落的太空人應給以一切可能的協助,盡力予以營救和送回發射國,發現的外空物體應予歸還;發射國為其外空物體對地面上或對飛行中的飛機造成的損害負有賠償的絕對責任;發射國在切實可行範圍內將所發射的外空物體和有關情報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各國探測和利用外層空間應進行合作和互助;在外空進行活動時,應照顧其他國家的利益;從事外層空間活動應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和使地球環境發生不利的變化;月球和其他天體應限用於和平目的,禁止各種軍事利用;月球和其他天體及其自然資源為人類共同財產;公平分配這些資源帶來的利益並對開發中國家和對探索作出貢獻的國家給予特殊照顧,等等。
太空太空
國際法上,儘管有些學者曾經提出過領空無限的主張,但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以及整個太陽系的運動,認為國家主權無限制地延伸到宇宙中去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對外空的探測和利用以及數以千計的人造衛星不斷地在圍繞地球的軌道上運行的事實,表明外層空間依其性質是難以成為國家主權控制的對象的。196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各國在探索與利用外層空間活動的法律原則的宣言》,確定了外層空間供一切國家自由探測和使用,以及不得由任何國家據為己有這兩條原則。
除上述1963年聯大通過的宣言外,外空委員會先後草擬了5項有關外空的國際條約,即《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66,簡稱《外層空間條約》)、《營救宇宙航行員、送回宇宙航行員和歸還射入外層空間的物體的協定》(1967)、《空間物體所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1971)、《關於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1974)和《關於各國在月球和其它天體上活動的協定》(1979),中國於1983年12月加入了《外層空間條約》。由柳洪平創建。各國正在積極建立太空司令部

科學探秘

太空站又稱為“空間站”、“軌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太空人巡航、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站運行期間,太空人的替換和物資設備的補充可以由載人飛船或太空梭運送,物資設備也可由無人太空飛行器運送。1971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太空站———“禮炮”1號,此後到1983年又發射了“禮炮”2—7號。1986年前蘇聯又發射了更大的太空站“和平”號。美國1973年利用“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剩餘物資發射了“天空實驗室”太空站。
太空站太空站
太空旅遊
太空旅遊是基於人們遨遊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遊,給人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最新奇和最為刺激人的是可以觀賞太空旖旎的風光,同時還可以享受失重的味道。而這兩種體驗只有太空中才能享受到,可以說,此景只有天上有。太空游項目始於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遊客為美國商人丹尼斯蒂托,第二位太空遊客為南非富翁馬克·沙特爾沃思,第三位太空遊客為美國人格雷戈里·奧爾森聶海勝就是其中的一位。
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又稱為出艙活動,即航天員在載人太空飛行器之外或在月球行星等其他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它是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手段。要實現太空行走這一目標,需要諸多的特殊技術保障。
太空探索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拉開了人類航天時代的序幕。前蘇聯太空人、大名鼎鼎的加加林,於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蘇聯“東方號”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圈,歷時近兩個小時,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
前蘇聯空間探索
探測器名稱
年份
成就
斯普特尼克1號
1957
第一顆人造衛星
斯普特尼克2號
1957
動物首入太空
月球1號
1959
世界上首艘脫離地球引力的飛船
月球1號
1959
第一顆人造太陽衛星
月球2號
1959
第一艘撞擊其他星體的人造飛船
月球3號
1959
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東方1號
1961
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
東方1號
1961
人類第一次繞地飛行
金星1號
1961
第一批飛向其他行星的飛船
火星1號
1962
飛向火星
東方6號
1963
女性航天員首次進入太空
上升1號
1964
第一次多人在太空飛行
上升2號
1965
首次太空漫步
金星3號
1966
首艘進入其他行星大氣的飛船
月球10號
1966
首顆環繞其他星體飛行的飛船
月球9號
1966
首次在其他星體上進行軟著陸
月球16號
1970
首次從其他星體上取回樣本的遙控飛行
月球17號
1970
首輛在其他星球上行駛的車輛
火星3號
1971
首次在另一顆行星上軟著陸
金星8號
1972
首次在科學上成功著陸另一顆行星
聯盟35號
1980-1981
首次時長約為一年的載人飛行
金星15號
1983
首次環繞另一顆行星進行雷達探測
維佳1號
1985
首次在另一顆行星的大氣中設定氣球站(金星)
維佳1號
1986
首次與彗星近距離相會
和平號
1986
首個太空人輪換的空間站
美國空間探索
探測器名稱
年份
成就
探險者1號
1958
首項空間科學發現——范艾倫輻射帶
探險者6號
1959
首次從天空觀看地球電視圖像
水手2號
1962
行星際空間的首項發現——直接觀測到太陽風
水手2號
1962
首次在科學上成功的行星觀測
軌道太陽觀測台1號
1962
太空中的首次天文觀測
阿波羅8號
1968
首次繞另一星體作載人軌道飛行
阿波羅11號
1969
人類首次在另一星體上著陸
阿波羅11號
1969
首批在另一星體採集樣品送回地球
阿波羅15號
1971
首輛在另一星體上由人駕駛的車輛
水手9號
1971
首艘環繞其他行星的空間飛船(火星)
水手10號
1974
首艘探測了兩顆行星的飛船(金星、水星)
海盜1號
1976
首次成功著陸火星、第一艘探索其他行星生命的飛船
先驅者10號
1973
首次飛越木星,首批抵達太陽逃逸速度的飛船
先驅者11號
1974
第一批達到太陽逃逸速度的飛船
水手10號
1974
首次飛越水星
先驅者11號
1977
首次飛越土星
旅行者1/2號
1977
首批抵達太陽逃逸速度的飛船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1981
首艘可重複使用的載人空間飛船
太陽極大使者
1980-1984
首艘能在太空回收、維修和重新安置的衛星
國際彗星探測器
1985
首次遠距離與彗星會合(賈可比尼金納彗星)
旅行者2號
1986
首次飛越天王星
旅行者2號
1989
首次飛越海王星
旅行者1/2號
1992
首探太陽風層頂
伽利略飛船
1992
首次與一個主帶小行星會合(第951號小行星加斯普拉)
伽利略飛船
1994
首次發現小行星的衛星(第243號小行星艾達)
登月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約38萬公里),是人類進行太空探險的第一站。前蘇聯1959年發射的月球2號探測器在月球著陸,這是人類的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到達地球以外的天體。同年10月,月球3號飛越月球,發回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1970年發射的月球16號著陸於豐富海,把100克月球土壤送回了地球。
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雄心勃勃的“阿波羅”計畫的目的就是將人類送上月球進行實地考察。在此之前的1961年到1967年間,9個“徘徊者”、7個“勘測者”探測器和5個月球軌道器先後對月球進行了考察。它們拍攝了月球的照片,並分析了月球的土壤,為登上月球做好了準備。隨後美國便使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先後向月球發射了17艘“阿波羅”飛船。其中“阿波羅”1-3號是試驗飛船,4-6號是無人飛船,7號飛船載人繞地球飛行,8-10號載人繞月飛行,11號至17號是載人登月飛行。
1969年7月16日發射的“阿波羅”11號使人類首次登上了月球。執行該次任務的是阿姆斯特朗、阿爾德林和柯林斯。飛船抵達月球軌道後,柯林斯駕船繞月飛行,另兩名宇航局駕駛登月艙於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靜海。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實地的科學考察,並把一塊金屬紀念牌和美國國旗插上了月球。此後又有5次成功的登月飛行,太空人在月球上停留的時間總共約300小時。
此後對月球的考察幾乎停滯,直到1994年,美國又發射了“克萊門汀”號無人駕駛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新的地貌測繪,其目的是為在不久的將來建立月球基地和月基天文台作準備。1998年1月6日發射升空的“月球勘探者”攜帶有中子光譜儀探測氫原子。它發現在月球兩極的盆地底部存在水。

金星和水星

金星半徑質量密度等與地球接近,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人們對它的興趣很大,然而,地面觀測所得的資料比較貧乏,對金星的研究充滿了未知數。太空飛行器可以使人們了解它更多的信息。雖然最初的幾次探測器發射都失敗了,但1962年美國發射的水手2號從距金星35000千米處飛過,成功地實現了太空飛行器首次飛越行星,同時它發現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00多度。1969年至1981年,前蘇聯的金星5號至14號探測器先後在金星表面著陸成功,執行了多項科學考察任務。美國1978年5月20日發射的先驅者-金星1號經過長距離飛行,於同年12月4日到達金星並圍繞它飛行,它用雷達探測了金星地形。先驅者-金星2號到達金星後向金星大氣釋放了4個探測器,探測器在向金星表面墜落的過程中,獲得了金星大氣、雲層、磁場等各方面的數據。1989年美國發射的“麥哲倫號”探測器又運用綜合孔徑雷達對金星表面進行了探測。這些探測使我們了解到金星的磁場很弱,表面氣壓是地球海面氣壓的90倍。金星12號還探測到了閃電。
太空太空
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飛船在考察了金星之後,曾3次飛臨水星。是它發現了水星的磁場和磁層,並探測出水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氦。飛船上的兩個攝像機拍攝了多幅圖象,揭示出水星地形是由大量的隕石坑和盆地組成的。

火星任務

火星很像地球,有堅硬的表面和四季的交替。同時它還擁有隨四季變化的極冠。在望遠鏡觀測時代,人們還曾有認為火星上有人工的運河。人類對火星的興趣一直是非常濃厚的,因此到如今已經20多艘飛船執行了探測火星的任務了。1962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宇宙21號”,美國發射了“水手3號”,但均遭到了失敗。1964年1月28日發射的“水手4號”於1965年7月14日在距離火星的一萬公里的高空成功掠過,獲得了第一批火星的照片。1974年,前蘇聯發射的“火星5號”宇宙飛船首次拍攝了火星的彩色照片。隨後兩國又相繼發射了多個繞火星飛行的軌道器,更加詳細地了解了這顆行星的情況。
1976年,美國的海盜1號海盜2號登入器分別在火星上降落,並在降落的過程中,測量了大氣溫度的分布情況、火星大氣壓的情況。火星上有乾涸的河床,有流水衝擊的特徵,這表明在過去有過大量的水。海盜號飛船的分析結果表明火星大氣和表層物質中沒有有機分子存在。攝像機監視結果也表明火星上沒有生命活動的跡象。因此我們也許可以下結論說,火星表面如今可能沒有生命,如果更嚴格的說,是沒有與地球上類似的生命。人們不僅對火星感興趣,也對火星的兩個衛星感興趣。在1988年,7月7日和7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火衛飛船1號和2號繞火衛一飛行並著陸。
到最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可望在下世紀初直接登上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徹底弄清火星生命問題。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人類踏上火星之前,將進行一系列的準備。
1993年美國“火星觀察者”探測器在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之後,與地球失去聯繫,導致計畫失敗。1996年12月,美國又發射了“火星探路者”探測器,經過7個月的星際飛行,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著陸。火星探路者攜帶了一個六輪小車,可以在火星的表面漫遊,因而叫做火星漫遊者,價值2500萬美元。它分析了火星岩石和土壤。照片證實了海盜號的結論,火星上曾發生過大洪水。
1996年11月美國發射了“火星全球勘測者”,在繞火星的軌道上研究火星表面、大氣和磁場的情況。它還向地球發射無線電波,經過火星大氣後到達地球,由此了解火星大氣的溫度、引力和化學組成。1999年1月3日,“火星極地著陸者”發射成功。然而,在飛行了11個月並登入到火星上以後,就與地面失去了聯繫,宣告了這次航天活動的失敗。此後發射的火星氣候觀測器也遭失敗。2001年,美國又發射了“火星奧德賽”探測器,現已成功抵達火星並成功進入環火星軌道。
歐洲空間局計畫於2003年發射“火星快車”探測器考察火星,這標誌著歐洲空間局在行星探測方面跨入了新紀元。它將由軌道器和著陸器組成。軌道器上有一個著陸器通信包用於支持國際上在2003年至2007年間開展的火星探測活動。

帶外行星探測

美國的“先驅者10號“於1973年12月4日首次在掠過木星,並傳回了木星和木衛的照片。它最後在1983年越過海王星軌道後成為飛出太陽系的第一個人造天體。接著“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也相繼飛越木星和木衛。
“先驅者”10號、11號各自攜帶了一塊相同的鍍金鋁板,上面刻有人類男女的裸像,以及太陽與九大行星位置的示意圖,還指明了它來自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則各自帶有一套“地球之聲”的光碟,唱片上有照片、60種語言的問候語、35種各類地球上的聲音和音樂。包括了中國長城和中國人家宴的照片,粵語、廈門話和客家話的問候,和中國古曲“流水”。它們作為地球的名片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外星人”收到。
旅行者號拍攝的木星黑夜半球的圖象上可以看到木星上有極光。有趣的是,木衛一上有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噴發的高度達到30公里,噴發速度是每秒幾百米到1公里。“旅行者”飛船還發現了土星有射電輻射,頻率在3千赫到1.2兆赫之間。1986年1月,“旅行者2號”飛船又測出天王星自轉軸和磁軸有很大的交角。飛船還拍攝了天王星衛星的照片,隨後它又拜訪了海王星,並發回了照片。
伽利略”號的任務是觀測木星系統,它觀測了木星的大紅斑,還向木星雲層釋放了一個探測器。這個探測器依靠降落傘進入木星大氣,在它被巨大的木星大氣壓力摧毀前向地球傳回了許多寶貴的資料。“伽利略”號對木衛二木衛四的觀測的結果還顯示這兩個木星衛星的表面之下可能有液態水海洋。有液態水存在就意味著可能有生命生存,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
美國於1997年10月15日發射了“卡西尼”號飛船,它是第一艘使用核動力電池的飛船。“卡西尼”號的主要任務是探測土星系統,並將向土星最大、最神秘的衛星——土衛六釋放出一個名為“惠更斯”的探測器。土衛六是一個被濃厚的大氣包裹著的星球,其環境與早期的地球有些類似,使用一般觀測手段無法看清它的表面。“卡西尼”號將於2004年七月抵達土星系。
此外美國宇航局還計畫進行更多的行星探測計畫,以便更多地了解我們生存的太陽系。其中包括向木衛二發射一個探測器,用以探測木衛二隱藏在冰層下的巨大液態水海洋。如果技術成熟,有可能向木衛二表面釋放一個水下探測器,找尋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

彗星和小行星

宇宙飛船不僅僅用於對太陽系內的大行星及衛星進行近距離觀察。1985-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過程當中,有5艘飛船對它進行了近距離觀測,有許多令人驚奇的發現。例如,哈雷彗星的核並非人們想像的球狀,而是橢球狀,氣體和塵埃從核的表面幾個活動區域噴出。
歐洲空間局的計畫中,已經或即將開始對7個短周期彗星進行空間探測。它們是“深空1號”(DS1)計畫、“星塵”計畫、“等高線”計畫、“羅塞塔”計畫、“深空4號”(DS4)計畫。其中DS1和DS4計畫是與美國國家宇航局合作的。
於1998年10月發射的“深空1號”飛船,將飛越小行星3352號McAuliffe、火星、以及威爾遜-哈林頓彗星。飛船與彗星將於2000年6月相遇。DS1將以約15公里/秒的速度距彗核約500公里處飛過,對彗發、彗核進行觀測。它首次採用了離子發動機。飛船於2010年5月將樣品送回地球。
“星塵”在1999年2月發射,飛向懷爾德-2彗星,並將首次帶回珍貴的彗星樣品。
“羅塞塔”將於2003年發射,對Wirtanen彗星及其環境進行長達近兩年的仔細研究。9年之後,飛船與彗星相遇,總重20公斤的儀器將降落在彗星表面。這些儀器將採掘彗星表面和近表面樣品進行研究,並用聲波法探測彗星內部結構,研究周圍電漿太陽風相互作用等。
“深空4號”飛船將於2003年4月發射,於2005年12月進入環繞Tempel 1彗星的軌道,並於2006年4月將著陸器送上彗星表面作實驗。最後,將彗星表面下不同深度的物質分裝在3個不受外界影響的密封金屬罐內,由著陸器的上半部將樣品送回飛船。飛船於2010年5月將樣品送回地球。

空間科學研究

1946年,美國用繳獲的德國V-2火箭將一支果蠅送入太空,成為第一個生物火箭。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進行各項科學研究活動的重要場所。1971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由“聯盟”號飛船負責運送太空人和物資。1986年8月,最後一座“禮炮”7號停止載人飛行。1973年5月14日,美國發射了空間站“天空實驗室”,由“阿波羅”號飛船運送太空人和物資。1974年天空實驗室封閉停用,並於1979年墜毀。
1986年2月20日,前蘇聯發射了“和平”號空間站。它全長超過13米,重21噸,設計壽命10年,由工作艙、過渡艙、非密封艙三個部分組成,有6個對接口,可與各類飛船、太空梭對接,並與之組成一個龐大的軌道聯合體。自“和平”號上天以來,太空人們在它上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還創造了太空長時間飛行的新紀錄。“和平”號超期服役多年後於2001年3月19日墜入太平洋。1983年,歐洲空間局發射了“空間實驗室”,它是一座隨太空梭一同飛行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建造中的新一代空間站。它由美國和俄羅斯牽頭,聯合歐洲空間局11個成員國和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國共同建造運行。空間站從1994年開始分多個步驟建設安裝,至2006年全部建成。建成後空間站將長110米,寬88米,質量超過400噸,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人造天體。可供6至7名太空人同時在軌工作。
1981年全世界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發射升空。而對於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1990年4月25日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的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它的目的是探測宇宙深空,了解宇宙起源和各種天體的性質和演化。HST耗資21億美元,對天文學特別是天體物理學的推動是巨大的。在空間放置望遠鏡可以擺脫大氣的干擾,沒有大氣消光的問題,同時因為沒有大氣,設計的望遠鏡可以達到衍射極限。它的鏡面不受重力的影響,不會變形,望遠鏡有極高的解析度。它是人類的千里眼,探索宇宙奧秘的利器。此後美國和歐空局又相繼發射了“錢德拉”空間X射線望遠鏡和XMM空間天文台等。
美國的太空梭是當前世界上唯一一種用於在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運輸人員物資,並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它也可以在太空中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活動。

中國航空

中國1964年7月19日,成功發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1975年11月26日,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1980年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2年以後,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國發射了一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了一顆試驗氣象衛星“風雲1號”。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艘“神舟號”試驗飛船。2003年10月15日9:00,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后,於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太空人楊利偉成為第一個乘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展望未來,在2010年以前,中國的宇宙飛船將訪問月球。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中國將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之後,中國將進一步開展月球探測、建設月球基地、探測火星、登入火星等一系列航天活動。

太空環境

宇宙大爆炸以後,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不斷降低,當前,太空已成為高寒的環境,平均溫度為零下270.3℃。
在太空中,各種天體也向外輻射電磁波,許多天體還向外輻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線。如太陽有太陽電磁輻射,太陽宇宙線輻射和太陽風,太陽宇宙線輻射是太陽在發生耀斑爆發時向外發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陽風則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電漿流。
許多天體都有磁場,磁場俘獲上述高能帶電粒子,形成輻射很強的輻射帶,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內外兩個輻射帶。由此可見,太空還是一個強輻射環境。
太空還是一個高真空,微重力環境。重力僅為百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g (g-重力加速度) ,而人在地面上感受到的重力是1g。
太空垃圾危害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軍宇宙以來,人類已經發射了4千多次航天運載火箭。據不完全統計,太空中現有直徑大於10厘米的碎片9千多個,大於1.2厘米的有數十萬個,而漆片和固體推進劑塵粒等微小顆粒可能數以百萬計。
不要小看這些太空垃圾,由於飛行速度極快(6-7公里/秒),它們都蘊藏著巨大的殺傷力,一塊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衛星,相當於兩輛小汽車以100公里的時速迎面相撞——衛星會在瞬間被打穿或擊毀!試想,如果撞上的是載人宇宙飛船……而且人類對太空垃圾的飛行軌道無法控制,只能粗略地預測。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無人駕駛,隨意亂開的汽車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剎車,什麼時候變線。它們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潛在“肇事者”,對於太空人和飛行器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
當前地球周圍的宇宙空間還算開闊,太空垃圾在太空中發生碰撞的機率很小,但一旦撞上,就是毀滅性的。更令航天專家頭疼的是“雪崩效應”——每一次撞擊並不能讓碎片互相湮滅,而是產生更多碎片,而每一個新的碎片又是一個新的碰撞危險源。如果有一天,等地球周圍被這些太空垃圾擠滿的時候,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該何去何從呢?
太空垃圾是人類在進行航天活動時遺棄在太空的各種物體和碎片,它們如人造衛星一般按一定的軌道環繞地球飛行,形成一條危險的垃圾帶。太空垃圾可分為三類:一是用現代雷達能夠監視和跟蹤的比較大的物體,主要有種種衛星、衛星保護罩及各種部件等,這類垃圾當前已達8000多個;二是體積小的物體,如發動機等在空間爆炸時產生的,其數量估計至少有幾百萬;三是核動力衛星及其產生的放射性碎片,到2000年,這類衛星送到地球軌道上的碎片達3噸。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揭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序幕,同時也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當時,太空人完成飛行任務,把衛星的裝載艙、備用艙、儀器設備及其他遺棄物都留在了衛星軌道上。此後,隨著人類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壯舉,太空垃圾與日俱增。人類先後已將4000餘顆衛星送入太空,當前仍在正常運轉的僅有400餘顆,其餘的或墜毀於地球表面,或遺留在太空,成為太空垃圾。據統計,當前約有3000噸太空垃圾在繞地球飛奔,而其數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學家們預測: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將會導致災難性的連鎖碰撞事件發生,如此下去,到2300年,任何東西都無法進入太空軌道了。
太空垃圾給航天事業的發展帶來了隱患,它們成為人造衛星和軌道空間站的潛在殺手,使太空人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運行的。一顆迎面而來的直徑為0.5毫米的金屬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飛行服;人們肉眼無法辨別的塵埃(如油漆細屑、塗料粉末)也能使太空人殞命;一塊僅有阿司匹林藥片大的殘骸可將人造衛星撞成“殘廢”,可將造價上億美元的太空飛行器送上絕路。在人類太空史上,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災難屢見不鮮。1983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與一塊直徑0.2毫米的塗料剝離物相撞,導致舷窗被損,只好停止飛行。1986年,“阿麗亞娜”號火箭進入軌道之後不久便爆炸,成為564塊10 厘米大小的殘骸和2300塊小碎片,這枚火箭的殘骸使兩顆日本通信衛星“命赴黃泉”!1991年9月15日,美國發射的“發現者”號太空梭差一點與前蘇聯的火箭殘骸相撞,當時“發現者”號與這個“不速之客”僅僅相距2.74千米,幸虧地球上的指揮系統及時發來警告信號,它才免於喪生。據計算,當前太空軌道上每個飛行物發生災難性碰撞事件的幾率為3.7%,發生非災難性撞擊事件的可能性為20%。以此計算,今後將每5—10年可能發生一次太空垃圾與太空飛行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將達到2年一次。

相關信息

研究發現 太空讓人類活的更長久
在80年代末90時代初期的聯盟號飛船太空人中,只有4個人真正意義上在太空中生活長達一年之久(技術上講Vladimir Titov 和 Musa Manarov這倆人只待夠了364.9天,但是我們不會計較這0.1天)。而其中的Sergei Krikalev是在太空中生活最長時間的記錄保持者,他通過6次航天飛行在太空中生活了長達2.2年。對於航天旅行來說,這絕對算的上非常長的時間了,因為都可以很輕易的觀察出你的肌肉是怎么萎縮,你的骨頭是是怎么變脆惡化的。當然在太空無重力環境待夠這么長的時間,太空人還會承受很多其他方面的負面影響。
由諾丁漢大學Sergei Krikalev博士牽頭的一項新的研究對上述的現象沒有表示任何的反駁,他們的研究發現,在送往國際空間站的蟲子體內,一種特定的基因表達級別要比在地球要低很多,於是在太空中,該蠕蟲肌肉里會積累大量的毒蛋白。而當Szewczyk博士改變了c型蠕蟲的該基因表達量後,這種實驗蠕蟲會生存的更久。(由於c型蠕蟲的肌肉萎縮變現與人類驚人相似,於是經常被用語太空環境研究)
當然,我們不能就光拿蟲子說事,比較太空中的人體反應與試驗蠕蟲的反應還是有很大不同。在一個博士的實驗團隊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造成蠕蟲存活長久的其他因素是什麼。但是Szewczyk 博士表示他還是相信人體內還是有相同的機制反應,讓太空中生活的人體能生存的更久。他說:“我們一共定位了7個基因片段,這些基因能在太空環境下將生物的有效生命時期縮短.....當然現在我們還不是很確定其中的具體機制,但能肯定的是這7條基因涉及到蠕蟲如何感知外界環境變換並且改變自身新陳代謝以適應這種環境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定位基因中的一條可以轉錄翻譯生成胰島素,因為它涉及到體內激素代謝的控制以免患上糖尿病。而在蠕蟲,蒼蠅,以及老鼠體內,胰島素還會和生命長短的調節有關係。”
談到這個研究對於太空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未來太空旅行的意義時,Szewcyzk博士只能推測說:
“我們都知道在太空中肌肉會萎縮,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這種萎縮是一種本能的適應性反應而非人們所理解的病態反應。肌肉的年齡在太空中也要比在地球長的多,這也許還是因為航天旅行減慢了肌肉的新陳代謝。”
很難說這種變化機制在人體中會實現多少,即使這種調節代謝的技術授權可以實施在太空人身上,但是真正的航天旅行會引起人體很多部位的問題比如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有可能是最基本的生物系統。
要進行太空旅行的話,宇宙中無處不在的有害輻射會讓任何延緩衰老的措施都無濟於事。但是如果人類要進行常年的航程來對外星進行探索時,那么我想對於到達目標星球的時間宇航與是絕對夠了。
人類送上太空的怪異物長啥樣?
自從1977年,航海家1號和航海家2號探測器被發射到太空中(它們目 前仍舊停留在那裡),那些具有聽覺系統的潛在生命形式都可能已經聽到了來自地球的聲音。都是什麼聲音呢?這些聲音包括來自不同文化和地區的音樂,既有來自自然界的,也有來自人類自身的(比如,一個母親親吻孩子的聲音,風、雨和海浪的聲音),都被刻錄在一張12英寸鍍金的銅質光碟上。這些聲音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領導的委員會負責挑選的,此外還以模擬編碼的形式收錄了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一份簡訊和115張圖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配備了易於播放光碟的唱機。
詹姆斯敦鉛質標籤
這是考古學家在研究維吉尼亞州詹姆斯敦城(英國人在美洲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時在一個井底發現的。這個寫著“Yames Towne”字樣的標籤很可能是貼在貨船上的行李箱或運貨箱上的。2007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這個鉛質標籤,以及兩枚詹姆斯敦城的紀念幣放到了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