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艙返回實驗

太空艙返回實驗

太空艙返回實驗英語Space Capsule Recovery Experiment縮寫為SRE)是印度發射的第一個返回式太空飛行器。它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07年1月10日03點53分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從斯里哈里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執行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是印度自行研製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C7,這是印度目前擁有的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同時發射的還有3顆人造衛星。SRE-1太空艙在繞地球軌道運行12天后重返大氣層,於1月22日04點16分落入孟加拉灣。這次發射和返回的成功標誌著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航天大國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空艙返回實驗
  • 外文名:Space Capsule Recovery Experiment
  • 發射國家印度
  • 發射時間2007年1月10日03點53分
航天規劃,設計建造,升空過程,濺落和回收,空間實驗,

航天規劃

SRE-1是印度航天部門的一項重要規劃,其目的是驗證印度在太空飛行器返回方面的技術能力,以及對進行微重力實驗所需的軌道平台技術的掌握程度。它也被用來對印度的可重複使用熱防護系統,導航系統,指令控制,高超音速氣動熱力學等多項技術進行測試。

設計建造

SRE-1重550千克,以低碳鋼製造。整個太空飛行器包括隔熱結構、艙體、制動和漂浮系統以及微重力實驗載荷。太空艙略呈鐘形,頂端半球狀鼻帽半徑約0.5,底部直徑2米,全高1.6米。降落傘、煙火信號裝置、感測器和電子設備、遙感系統等被置於SRE-1艙體內。
為了抵抗再入大氣層時的高溫,SRE-1表面大部分覆蓋有二氧化矽隔熱瓦,並設計了碳-酚複合材料製成的可燒蝕式端頭帽。印度人也在研究碳碳複合材料,如果成功,這種材料將與二氧化矽隔熱瓦一起用於印度未來的其它返回式太空飛行器,如ISRO計畫中的可重複使用發射載具。

升空過程

在發射入軌以後,SRE-1先在距地面637公里極地軌道上運行。然後為再入大氣層,位於班加羅爾的航天測控中心(ISTRAC)在2007年1月19日發出指令使它進入一個近地點485公里、遠地點639公里的橢圓軌道。關鍵的制動減速過程是由班加羅爾的航天機構在分別位於班加羅爾、勒克瑙模里西斯、斯里哈里科塔、比亞克(印度尼西亞)、薩斯卡通加拿大)、斯瓦爾巴群島挪威)等地的地面站和一些機載、船載測控終端組成的測控網路支持下完成的。
SRE-1為再入大氣層而進行的軌道機動於印度標準時間2007年1月22日08點42分開始。09點00分,太空飛行器進行制動點火,一系列操作於09點10分完成。09點17分太空飛行器再入之前的姿態調整進行完畢。SRE-1於09點37分以8 km/s的速度從海拔100千米處再入。
在太空艙下降到海拔5千米時,空氣動力制動裝置使其下落速度降至 101 m/s。接下來減速降落傘使其速度進一步降低到47 m/s。

濺落和回收

SRE-1的主降落傘在海拔約2千米處展開。SRE-1最終於印度標準時間09點46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4點16分)以12 m/s的速度在孟加拉灣海面上濺落。太空艙濺落後,漂浮系統即被激發,使艙體漂浮在海面上。印度海岸警衛隊印度海軍出動艦隻、固定翼飛機直升機,成功地回收了太空艙。

空間實驗

在繞地球運行時,SRE-1上搭載的科學研究載荷進行了兩項微重力實驗。
實驗之一與研究微重力條件下金屬熔化過程和結晶過程有關。這項實驗是由印度科學院、維克拉姆·薩拉拜空間中心及特里凡得琅的多家科研機構共同設計的,實驗裝置是一台等溫熔爐。
第二項實驗由賈姆謝德布爾的國家冶金實驗室設計,其目的是研究微重力條件下納米晶體的合成。這項實驗可以幫助尋找更好的生物材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