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開國

太祖開國

明皇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平民皇帝。他從一個農村放牛娃、廟宇里的小沙彌一躍而成為定鼎天下並建立大明皇朝的開國皇帝,經歷十分傳奇。

早年艱辛,招賢納士,武定禍亂,

早年艱辛

朱元璋是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祖籍金陵句容(今江蘇南京市句容縣)朱家巷,祖輩迫於生計從句容渡江北走。元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大旱,次年饑荒加瘟疫,17天之內,朱元璋的父親、大哥、侄子、母親四位親人相繼病逝,年僅十幾歲的朱元璋一人送葬,無衣殮棺木,草草掩埋。孑然一身的朱元璋來到於覺寺出家。不到兩個月,旱蝗災害迫使寺廟遣散眾僧,朱元璋只有托缽流浪,倍嘗痛苦和磨難。至正七年(1347年)底,鄉訊平安,朱元璋返回於覺寺。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遍地兵燹,於覺寺焚於戰火,朱元璋再失棲身之所,走投無路,投奔了當時的義軍領袖郭子興。
之後,朱元璋經連年戰事的歷練,逐漸成長。至正十四年(1354年),他統帥24人南侵定遠,作出了獨立發展的嘗試。他下定遠,克滁州,取和州,力量得到迅猛的發展,甚至可以和郭子興相頡頏。於是他便為郭子興所不容,並且被剝奪了帶兵權,手下才幹也全被調走。胸懷抱負的朱元璋小心謹慎地侍奉郭子興,防備他對自己下手。而在郭子興遭遇敵方強攻硬取的危急時刻,朱元璋又能做到捐棄前嫌,竭力解難抉危打開局面。郭子興遂逐漸信任和重用朱元璋,朱最終接替了郭子興的事業。

招賢納士

由於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壓迫政策,歧視漢人、漢文化和漢族知識分子,因此在元朝行將滅亡之時,大量落拓書生背叛朝廷,作賊作寇。朱元璋自起義以來與身邊的這樣一批文人書生緊密聯繫,如文人毛騏,當侵定遠之時,毛騏幫助朱元璋攻下第一個縣城,並為朱元璋籌劃兵事。定遠馮國用、馮國勝兄弟及“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的李善長也投赴朱元璋,成為朱元璋最早的心腹和謀臣。二馮首陳“大計”,告訴朱元璋要“拔金陵,立根本,倡仁義,收人心,以平定天下”。胡惟庸、郭景祥、李夢庚、阮弘道、侯元善、樊景昭等也先後歸附朱元璋。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漳渡江克太平,耆儒陶安、李習等迎降。陶安是入幕的第一個舉人。同時被徵聘的還有宋思顏、潘庭堅、王愷及名士汪廣洋。次年攻克應天,儒士夏煜、楊憲、孫炎、孔克仁、欒鳳、陳養吾等十幾人被征入幕府。在大軍攻取鎮江時,朱元璋尋訪並用隆重的禮儀誠聘元江南行台侍御史秦從龍。至應天后,秦從龍又把“篤學博覽、精象數之學”的陳遇舉薦給朱元璋。經過徽州,朱元漳召見儒士唐仲實、姚璉,並親自登門造訪著名學者朱升。朱升遂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相告。過蘭溪,召見精通天文的月庭和尚,使其蓄髮取妻。攻克金華,朱元璋也極力拉攏地方文人,他把著名文人許元、葉瓚玉、胡翰、吳沉、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吳履等召來,在中書分省“會食”,並令每天二人輪流進講經史,敷陳治道。朱元璋手下最有名的名士要屬聲聞遐邇、名震江南的劉基。朱元璋任命劉基為軍師,參與機謀。劉基初見朱元璋,陳時務十八策。劉基的獻策使在爭奪天下的關鍵時刻卻一直處於渾噩和模糊狀態下的朱元璋感到茅塞頓開,漸入佳境。朱元璋聽取和貫徹了劉基的策略和謀劃,對最終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武定禍亂

朱元璋當初投奔義軍原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已,達到了一定的勢力後則想進一步有所作為。
在與張士誠、陳友諒相持時,朱元璋採取的是不嗜殺人、廣布信義、厲行節儉、與部下同心共濟、以“仁義”求天下歸心的政策。朱認為士誠恃富而器量狹小,友諒恃強而志驕,如先攻擊陳友諒,張士誠會求自保而不施援,如先攻擊張士誠,好事的陳友諒卻會空國而來進攻,自己難免腹背受敵。經過周密的分析,朱元璋選擇了先擊潰陳友諒、後除張士誠的策略,結果取得了全面勝利。
在北定中原時,朱元璋考慮到幾股蒙古化了的漢族地主武裝有相當的實力,不能讓他們“併力一隅”,拚死抗擊,而應各個擊破,次第取之。於是先攻山東,次取河洛,並出其不意地北取大都,再轉而西征。隨著元朝都城的陷落,元朝政治上的號召力大受影響,張思道、李思齊不戰而克。對付力抗不屈的擴廓帖木兒,朱也不驟然與之角力,而是在攻下大都後先從政治上瓦解他,而後在軍事上戰勝他。經過多年的征戰,朱元璋終於結束了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明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