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風景》是1948年黃賓虹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湖風景
- 作者:黃賓虹
- 創作年代:1948年
- 規格:65×31.5cm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設色畫
《太湖風景》是1948年黃賓虹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位於江蘇省南部,北臨江蘇無錫,南瀕浙江湖州,西依江蘇常州、江蘇宜興,東近江蘇蘇州。由江蘇省對太湖全境進行行政管轄。太湖湖泊面積2427.8...
蘇州市太湖旅遊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南,由東山景區、穹窿山景區、旺山景區三大景區、七個景點(啟園、雕花樓、紫金庵、陸巷古村、三山島、穹窿山、旺山)組成。旅遊區以太湖為主線,囊括太湖古鎮古村、太湖丘陵、太湖自然村落等因素,包括了“中國碧螺春之鄉”東山景區,“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景區和“蘇州最美的...
位於晉熙鎮花涼亭村,境是中國花亭湖風景名勝區門戶和視窗。西風禪寺,原名獅子庵,因其左側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納西風,又名西風洞。據《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四十九記載,唐代禪宗五祖弘忍來舒州太湖西風洞坐禪弘法,故西風洞又稱五祖洞。唐代大曆年間,高僧法智禪師來太湖四面山創建四面寺,建道場於西風洞,自此...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是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度假區位於古城蘇州西側15公里處。東起古鎮胥口鎮,南臨浩渺太湖,西靠漁洋山,北依吳中名山穹窿,連線湖中長沙島、葉山島、西山諸島,啟動開發面積為11.2平方公里。處於太湖風景區中心,太湖72峰48島中大半分布在度假區四周。山水風景絕佳、空氣新鮮、氣候宜人、風光旖旎...
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是湖州濱湖大城市建設重點打造的濱湖新區,集旅遊、購物、休閒、度假、居住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浙江省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已於2015年10月10日正式成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地理環境 區位 位於太湖南岸的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距離...
湖中現存島嶼40多個,以洞庭西山最大。湖泊面積2427.8平方千米。整個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個,連同進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組成一個密如蛛網的水系。東岸、北岸有洞庭東山、靈岩山、惠山、馬跡山等低丘,山水相連,風景秀麗,為著名遊覽區。沿湖丘陵和湖中島盛產茶葉、桑蠶以及亞熱帶果品楊梅、枇杷、板栗、柑橘等。
太湖源風景區,位於杭州臨安天目山南麓,太湖的主源頭坐落於此,故名太湖源。太湖源風景區,主要景點有:龍鬚壁、雲碧潭、思源廊、千仞崖、神風谷、雙龍潭、古佛院、百丈漈、仙人台、祭源壇等十五個景點,景區內絕壁夾峙,清溪長歌,懸瀑飛瀉,野猴成群,生態、原始與九寨溝相似,故被譽為“小九寨溝”。景區簡介 ...
太湖仙島,原稱三山,俗稱烏龜山,是黿頭渚景區內一組湖中小島,總面積12公頃。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2平方千米,周長約2.5千米。該島如神龜靜伏水面,綽約多姿,恍如“蓬萊仙島”。島上玉宇瓊樓,石窟靈洞,林木蒼翠,獼猴戲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多彩,處處美輪美奐,不啻一清曠...
太湖山水城,位於無錫市西南郊,東臨無錫新區,南瀕太湖,西傍梅梁湖,北靠無錫城,是無錫城市陸地延伸到太湖中的一個狹長的半島,她以梅梁湖風景區為依託,以太湖湖東十二渚為主體,空氣清新,風光旖旎,山巒疊翠,茶果飄香,野趣橫生,盡得江南自然風光之神韻。太湖山水城,集太湖景色精華於一體, 素有 "太湖綠...
三、風景名勝文化 她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中的一級景點,景點面積135公頃,三山島面積1.6平方公里,250餘戶,800餘人口,春秋時呼三山,因一島三峰相連而得名,秦漢曰:洞庭山,晉為蓬萊,明叫“小蓬萊”。又稱筆架山、金龜山等。在臨湖秀山之處,素有十大最勝跡,十古寺廟,十古...
景區內有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漁磯台、槿籬茅舍、半島茗茶、青雲畫舫、煙波致爽等景點。公園主要為鳥類和魚類提供棲息地。2011年9月通過原國家林業局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201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坐落在蘇州市高新區西部鎮湖地區,...
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位於太湖風景區馬山半島,綠化覆蓋率80%,三面環湖,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四季分明。簡介 無錫馬山文化積澱深厚,二千多年前,傳說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騎馬東巡時到過馬山,並留下馬跡印,馬山之名由此而來。1300多年前大唐盛世從西天取經回朝的玄奘法師親臨馬山,...
《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條例》經2007年3月30日江蘇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通過,2007年3月30日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31號公布。《條例》分總則、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法律責任、 附則6章40條,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發布信息 第131號 《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條例》已由江蘇省第十屆人民...
《太湖風景》是1948年黃賓虹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作者簡介 黃賓虹(1865一1955),原籍安徽省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城,現代國畫家,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畫,並進行繪畫史論和篆刻的研究、教學,以及中國美術遺產的發掘、整理、編篆、出版工作。早年為貢生,任小官吏,後棄官參加反清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黃賓虹任...
2018年被定為國家3A旅遊景區。景區介紹 歷史由來 史料記載,695年前,江西大水成災,一位名叫胡誨璉的中年人,背著父親胡早仁和母親揚氏的屍骨,由江西瓦屑壩出發,攜妻帶子,準備前往岳西天堂寨安家落戶。胡誨璉一家輾轉千里,歷盡辛勞,在一個名叫竹林窠的地方尤感疲勞,在此地小憩片刻後繼續前行,到吃中餐時...
《太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展現中華山河的壯麗風采,於1995年7月20日發行的,志號為1995-12的特種郵票。郵票全套五枚,圖案分別描繪了太湖風景區洞庭山、黿頭渚、蠡湖、寄暢園、梅園的自然風光。發行背景 太湖古稱震澤、具區,又稱笠澤、五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的自然風景以...
太湖山主峰高約450米,主峰周圍擁立著9座秀峰,壁立秀挺,逶迤曲折,恰如9龍奔騰飛躍,古稱“九龍戲珠”。主峰特徵 太湖山,主峰南面一字形並列著3個山峰,左為鐘山,右為鼓山,中間是木魚山,因太湖禪寺位於木魚山對面,故有“左鐘右鼓,懷抱木魚”之說。太湖山風景秀美,它由20座秀麗山峰組成,峰峰相連,勢走...
猴子飛也似地攀上岩頂,太湖源那些未經馴化的野猴一般都活動在馬尖崗一帶的深山密林中,平時一個月難得下來一次。而這難得的機會竟讓我們給碰上了,這不能不說是幸運。據說太湖源景區在每年的二月底都要舉辦野猴節,到時我還會再來看望這些小猴子的,那時我一定會給它帶上一份禮物。景區特點 野生景觀植物遍布...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高生活質量的人們越來越多,特別是不斷湧向大城市的人,當他們在喧鬧的城市裡工作、居住時間長了,就特別想到幽靜美麗的深山風景區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靜靜地觀看奇山異石,深深呼吸帶著花草和泥土的芳香,再到山旁的農戶家去住上一晚,靜靜地聆聽松濤聲,不知不覺進入美麗的夢...
其中總高27.1米的漁洋閣是景區標誌性建築之一,整體建築外形類似龍鰲背著寶塔的形狀,正如漁洋山的地形一樣,取意“獨占鰲頭”。漁洋閣共分五層,分別以鰲文化(狀元文化)、詩畫太湖、漁洋溯蹤、玉鐘祈福等為主題。其中更以金玉踏鰲觀音、堪稱漆雕之最的《洞庭兩山圖》以及景德鎮最大瓷板畫《漁洋詩韻》等為鎮“閣...
誰知路經太湖時:被熙湖奇山秀水所動,竟一改雲遊四方之志,建起一座玄妙觀定居修道。為配道觀風景,左慈夜遁司空,移回一棵千年古松栽於玄妙觀前。這棵古松,針葉蒼翠,冠蓋如雲,枝虬乾曲,如龍蛇飛舞,甚是奇特。玄妙配古松,熙湖添勝景,一時傳為佳話。“玄妙古松”即為“熙湖四景”之一。玄妙觀在明天啟二...
木瀆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鄰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橋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園林、名人故居等眾多的人文古蹟,因而,木瀆景區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作為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木瀆在明清時有私家園林三十多處,迄今仍保留了十餘處。其中,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後歸木瀆首富...
黿渚春濤是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一個景點,主要景點有黿渚燈塔、黿渚濤聲。景點介紹 黿渚燈塔旁,有高 2 米餘的景名刻石,以黃石之古拙襯托書法之遒勁雅致。主石正面鐫刻“黿頭渚”三個大字,系清末“梁溪七子”之一秦敦書手書。該石背面的“黿渚春濤”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所寫。春天...
花亭湖是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清新絢麗,湖光山色獨具特色。碧波蕩漾的花亭湖中眾多的島嶼與周圍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暉映,相得益彰。人文景觀 花亭湖人文景觀底蘊深厚,禪宗文化博大精深。豐富的人文古蹟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滄桑、榮辱興衰和歷史積澱。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鼻祖慧可在此開設道場...
來無錫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黿頭渚。著名詩人郭沫若曾感慨道:“太湖佳絕處 , 畢竟在黿頭”。黿頭渚風光,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素有“太湖第一名勝,中華賞櫻勝地”的美譽。作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 之一,無錫黿頭渚櫻花谷內有3萬多株、100個品種櫻花樹, 櫻花節期間,櫻花如雲似霞、滿樹...
梅梁湖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西南郊4公里處,是太湖在無錫市境內一個袋形大水灣的古稱,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7-10千米,景區山水組合特別緊密,風景層次十分豐富。附近建有梅梁湖泵站樞紐工程。景觀介紹 梅梁湖是太湖北部的一個湖灣。吳越春秋時,越國進貢梅梁至此,舟沉失梁而得名。每至春夏,水面生花。這裡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