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沖脈盛

太沖脈即沖脈,太沖脈盛即沖脈氣血充盛,《內經》中提到此處是指人的正常生理階段,女子二七太沖脈盛,天癸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沖脈盛
  • 出  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指沖脈氣血充盛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哀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太沖脈即沖脈,沖脈起於胞中,主要與足少陰腎經並行。不參與氣血循環流注。聯繫的臟腑器官主要有胞中、頏顙、唇口等。它又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血海”。太沖脈盛指女子沖脈氣血充盛,天癸至,進入青春期,進入可以生育的年齡。

中醫套用

1、沖脈的作用
沖脈的功能主要可概括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言“十二經之海”,主要是強調沖脈在十二經氣血通行、滲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沖脈與督脈、任脈同起於胞中,同出於會陰。而督脈交會於全身所有的陽經,為“陽脈之海”。任脈交會於全身所有的陰經,為“陰脈之海”。因此,沖脈通過交會任、督二脈而通行十二經氣血。同時,沖脈循行範圍廣泛,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滲三陰”;其前者,“滲諸絡而溫肌肉”。張景岳曾對沖脈分布給予高度概括:“其上自頭,下自足,後自背,前自腹,內自溪谷,外自肌肉,陰陽表里無所不涉”(《類經》卷九)。可見沖脈有通受全身氣血的作用,故被稱為“十二經之海”,或“經脈之海”(《素問·痿論篇》),“經絡之海”(《靈樞·五音五味》)。
稱其為“五臟六腑之海”主要是概括說沖脈有秉受和輸布先、後天精氣的作用。先天精氣來源於腎,而沖脈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於腹部和下肢部,又起於“腎下”、“胞中”,而“胞絡者繫於腎”(《素問·奇病論篇》)。故沖脈秉受先天精氣。後天精氣來源於胃,而沖脈與胃經“會於氣街”,“合於宗筋”(《素問·痿論篇》),另據《靈樞·海論》記載,沖脈之“輸”(穴),“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故沖脈也可輸布後天之精氣,以濡養五臟六腑,被稱為“五臟六腑之海”。
沖脈稱為“血海”,除說明沖脈有通行、溢蓄全身氣血的作用,還強調沖脈與女子經、孕,男子發育、生殖功能有密切聯繫。《素問》王冰註:“沖為血海,任主胞宮,兩者相資,故能有子。”只有血海充盈,女子才能“月事以時下”,男子才能“澹滲皮膚,生毫毛(鬍鬚)”(《靈樞·五音五味》)。《臨證指南》也說:“血海者,即沖脈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
2、腎氣天癸對太沖脈的影響及太沖脈在月經生成中的作用
沖脈起於胞中,內行於脊柱,上行於足陽明胃經,下並於足少陰腎經。且為五臟六腑之海,“滲諸絡而溫肌肉。”沖為血海,沖脈血盛,注於胞中,而化生月經。
“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脈是沖脈的下行支,並於足少陰腎經。如王冰謂:“沖脈與腎經合而盛大,謂之太沖。”沖脈與腎經相合而致盛大,源於腎氣天癸的作用。由於天癸至於胞中,沖脈起於胞中,天癸腎氣入於沖脈而成沖脈之氣,下循足少陰腎經而行。在同一條經脈中,足少陰腎經經氣由下而上行,沖脈之氣由上而下行。這種相反循行是沖脈氣血滲諸絡,溫肌肉的根本原因。故在生命過程中,天癸至,不僅月經來潮,且肌肉強壯,關節滑利;月經失調的患者,有時可見足冷,或膕窩熱,或足踝腫脹。當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時,不僅斷經不能受孕,亦可見肌肉萎軟,關節僵硬,甚至關節腫痛。
太沖脈營運沖脈血氣,因其並於足少陰腎經,而足少陰腎經不僅在體表於足厥陰肝,足太陰脾經交於三陰交,“且上貫肝”,“入肺中”,“絡心”使沖脈血氣外濡肌肉,內養五臟,為五臟六腑之海。腎氣天癸通過沖脈內養五臟六腑。月經的化生-氣化,即通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使血轉化為月經,腎氣天癸以沖脈為通路使血氣轉相灌溉十二經,氣血平和,則下注胞中而化生月經。《濟生方》說:“血海溫和,歸於有用,內養百脈,外為月事。”經脈循環,氣血貫通。月經方可按期而至,如《婦人良方》陳自明謂:“婦人臟腑調和,經脈循環,則月事以時下。”五臟六腑失和亦多通過沖脈影響胞宮月經化生。
3、太沖脈盛的後果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及太沖脈盛是人正常生理過程中的一部分,即進入青春期階段,身體發育迅速,第二性徵出現。“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女孩子長到14歲,能夠維持女性月經和胎孕的天癸來了,任脈通暢,沖脈盛大,女子有了月經初潮,具備了生殖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