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雙帶小丑,最大體長17厘米,背鰭鰭棘(總數)10-11條,背鰭軟條(總數)15-17條,臀鰭鰭棘2條,臀鰭軟條13-14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平洋雙帶小丑
-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pter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基本信息,科學分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平洋雙帶小丑
英文名:Orangefi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命名者及年份:Cuvier,1830年
氣候帶: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置卵型
食性:雜食性
最大體長:17厘米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亞綱:輻鰭魚亞綱
目:鱸形目
亞目:隆頭魚亞目
科:雀鯛科
亞科:海葵亞科
屬:海葵魚屬
種:太平洋雙帶小丑
形態特徵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棕黑色,胸腹部和臀部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且向下收窄;背鰭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白豎帶。胸鰭和背鰭黃色,腹鰭和臀鰭黑色,尾柄和尾鰭白色。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大堡礁雙帶小丑(Amphiprion akindynos)以及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大堡礁雙帶小丑的體色為一致棕褐色,且體中央的白帶為跨越背鰭的環帶,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黃黑色,且白帶只達至背鰭基部,並不向上穿越;與阿氏雙帶小丑的區別在於,阿氏雙帶小丑的胸鰭和臀鰭均為黃色,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黑色。除此之外,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鰭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生活習性
棲息於礁通道和外礁斜坡水深1米-30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參考文獻
Fautin, D.G. and G.R. Allen, 1992. Field guide to anemonefishes and their host sea anemones.. Western Australian Museum, Francis Street, Perth. 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