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麥160是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根據黃淮冬麥區南片生態條件和小麥生長發育特點,以周麥16為母本、中育9302為父本,利用有性雜交、系譜法定向選擇,選育出的高產穩產廣適小麥品種。
天麥160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深綠,苗勢壯,分櫱力較強。株高70.9~76.4厘米,株型較緊湊,抗倒性較好。穗大、穗層厚,整齊度好,熟相好。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熟相好。中感小麥葉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條鏽病、小麥赤霉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麥160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084
- 作物名稱:小麥
- 育種者: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 品種來源:周麥16(母本)/中育9302(父本)
選育過程,親本來源,選育經過,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播前準備,播期播量,田間管理,適時收穫,榮譽表彰,
選育過程
親本來源
- 母本“周麥16”來源
周麥16屬半冬性中熟大穗品種,2002年、2003年相繼通過河南省、國家審定。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葉片寬長,苗期生長健壯,抗寒性較好。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緊湊,旗葉上舉,抗倒性、抗病性較好,高抗稈鏽病,中感小麥條鏽病、小麥白粉病和小麥紋枯病。成穗率較高,穗層整齊,耐濕性好,耐後期高溫,熟相好。
- 父本“中育9302”來源
中育9302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2014年、2020年相繼通過河南省、國家審定。幼苗半直立,葉色濃綠,葉片較窄,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節快,兩級分化快,株型較鬆散,旗葉窄小、上沖,穗下節偏短,穗層整齊,株行間通風透光性好,抗病性較好,中抗小麥條鏽病、小麥白粉病,中感小麥葉鏽病、小麥紋枯病。根系活力強,葉功能期長,灌漿速度快,耐後期高溫,產量三要素協調。
選育經過
2008年4月以周麥16為母本、中育9302為父本進行人工有性雜交,6月收穫雜交種子32粒;2008年夏秋加代種植F1代1行,全部收穫。
2008年10月由於客觀原因未種植F2代。
2009年10月種植F2代2米40行,2010年6月田間分離嚴重,選穗498穗,經室內考種保留308穗。
2010年夏秋加代種植F3代1米200行(未種完),選穗收穫1068穗,經室內考種保留756穗。
2010年10月種植F4代1米720行,2011年6月田間選穗1289穗,經室內考種保留866穗。
2011年10月種植F5代1米800行,2012年6月田間選擇76行,經室內考種保留32行。
2012年10月種植32個穗系,2013年6月田間選擇15個,經室內考種保留7個。
2013年10月7個穗系進入多點鑑定試驗,2014年6月經過田間、室內綜合選擇,編號2014-160的穗系表現穩定一致,沒有分離,突出優點為矮稈、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粒飽,綜合抗性好,全部收穫。
2014~2016年參加比較試驗,產量、抗性等多方面田間表現突出,定名為“天麥160”。
2016~2020年相繼參加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黃淮冬麥區南片品種比較試驗、大區試驗和生產試驗。
2021年6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210084”。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天麥160屬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21.8天,與對照周麥18熟期相當。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深綠,苗勢壯,分櫱力較強,成穗數中等,冬季抗寒性較好。春季起身拔節快,兩級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0.9~76.4厘米,株型較緊湊,抗倒性較好。穗大、穗層厚,整齊度好,熟相好。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熟相好。平均畝穗數35.4萬~38.4萬穗,穗粒數33.7~35.3粒,千粒重45.2~49.4克。
- 品質分析:2018年、2019年區域試驗混合樣經河南省糧食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進行品質檢測,2018年籽粒容重800.6克/升,粗蛋白質(乾基)含量15.2%,濕麵筋含量32.7%,穩定時間1.7分鐘,吸水率59.0%,最大拉伸阻力211.6E.U.,拉伸面積43.4平方厘米;2019年籽粒容重801.2克/升,粗蛋白質(乾基)含量13.5%,濕麵筋含量32.6%,穩定時間1.6分鐘,吸水率62.5%,最大拉伸阻力209.2E.U.,拉伸面積40.6平方厘米。兩年平均籽粒容重800.9克/升,平均粗蛋白質(乾基)含量14.35%,平均濕麵筋含量32.65%,平均穩定時間1.65分鐘,平均吸水率60.75%,平均最大拉伸阻力210.4E.U.,平均拉伸面積42平方厘米。兩年檢測結果表明,天麥160品質達中筋小麥品種標準。
- 抗性鑑定:2018年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南陽市農業科學院等單位進行抗病性接種鑑定,結果為抗小麥條鏽病,中抗小麥葉鏽病,中感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赤霉病;2019年再次進行抗病性接種鑑定,結果為中感小麥葉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條鏽病、小麥赤霉病。兩年抗病性綜合鑑定結論為中感小麥葉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條鏽病、小麥赤霉病。
產量表現
- 品比試驗
2016~2017年度參加國家小麥良種聯合攻關黃淮南片小麥新品系比較試驗,平均產量589.2千克/畝,比對照周麥18增產4.2%。
- 區域試驗
2017~2018年度參加國家小麥良種聯合攻關黃淮冬麥區南片大區試驗,21點匯總,增產點率71.4%,平均產量444.2千克/畝,比對照周麥18增產3.4%;2018~2019年度續試,22點匯總,增產點率81.8%,平均產量572.5 千克/畝,比對照周麥18增產3.5%。
- 生產試驗
2019~2020年度參加國家小麥良種聯合攻關黃淮冬麥區南片生產試驗,17點匯總,增產點率100%,平均產量547.2千克/畝,比對照周麥18增產5.3%。
- 高產示範
2019~2020年度在周口市太康縣、鶴壁市濬縣、焦作市孟州市、新鄉市延津縣等地組織生產基地較大的種植戶建立了天麥160高產示範展示田,平均產量均在700千克/畝以上,其中焦作市孟州市30公頃示範田平均產量達到798.8千克/畝。
適種區域
天麥160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栽培技術
播前準備
- 精細整地:前茬作物為玉米的地塊種植,收穫後及時進行秸稈粉碎,精細整地,深耕深翻,深耕30厘米左右,翻耙結合,耙透耙平、不漏耕、不漏耙。施足底肥,每畝施複合肥(N、P2O5、K2O比例為27:16:7)50千克、農家肥1000~2000千克。防治地下害蟲,可以每畝撒施辛硫磷或毒死蜱顆粒3~5千克,隨犁地翻入土中。
- 種子選擇:選擇籽粒飽滿、色澤光亮的無病害種子,播種前選擇晴朗天氣晾曬1天,同時藥劑拌種防治病害,提高發芽率和苗期長勢。
播期播量
播種黃淮冬麥區南片適宜播種期一般在10月10日~25日,每畝播種量8~10千克,如延期播種或中低肥力地塊可適當加大播種量。均勻條播,播種深度一般為3~5厘米,播種時要求拖拉機中速行駛,中途不停車、不漏播、不重播,保證一播全苗。
田間管理
- 冬前管理:出苗後及時查苗,有缺苗斷壟現象應及時補種。冬前除草,一般在小麥苗期生長到3葉1心以後進行化學除草,可配合使用苯磺隆、2甲4氯鈉、雙氟·唑草酮、炔草酯等噴霧防治。適時冬灌,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要及時進行冬灌,防旱、防凍,有利於麥苗安全越冬。
- 中後期管理:注意防治小麥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小麥赤霉病、小麥蚜蟲、小麥紅蜘蛛等病蟲害,做好小麥生長中後期“一噴三防”,可選用15%氨基·氟矽唑、20%啶蟲脒、磷酸二氫鉀等進行葉面噴霧,起到防病、防蟲、補充肥料、增加粒重的效果。適時澆好灌漿水。
適時收穫
一般在小麥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13%時收穫,宜採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收穫期間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若有降雨,應在雨前搶收入庫,確保小麥外觀品質不受影響。收穫後,水分含量不達標的可以選擇陽光充足的晴天,在平整、乾燥的水泥地面及時晾曬。
榮譽表彰
2023年5月,天麥160在“2023年黃淮麥區國家小麥新品種核心展示示範暨第六屆小麥新品種地展博覽會”上被評定為“專家推薦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