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改舊新定律令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簡稱《天盛律令》或《西夏法典》,共二十卷,1460條,約20餘萬字,內容參照唐、宋律書,又反映西夏民族特點。西夏文撰寫。現存本略有殘缺,其中基本完整的有九卷,殘失一部分的有十卷,第十六卷全部亡失。

夏仁宗天盛年間由西夏北王兼中書令嵬名地暴等19人編修而成。《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公開刻印頒行的王朝法典,也是第一部用少數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為研究西夏文化、軍事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1909年為科茲洛夫黑水城遺址中所得,現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內容包括刑法、訴訟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和軍事法,是一部綜合性法典。俄羅斯西夏學學者克恰諾夫曾將其譯為俄文,中國學者史金波白濱聶鴻音等將之譯為漢文,由科學出版社作為“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之一,於1994年出版。

法律內容,條文內容,與中原律法的對比,文獻出土,研究意義,

法律內容

條文內容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體例是:每卷包括若干門,全書共150門,每門分若干條,全書共1463條。例如第二卷有9門,即八議、親節、罪情與官品當、貪狀罪法、老幼重病減罪、不奏判斷、黥法、殺牛駱駝馬、戴鐵枷,分50條。每條頂格第一字皆為西夏文“一”字,第二行以後則降格書寫。若一條中又分若干小條,則每一小條的第一行降格書寫,第二行以後則再降格,而大條的第二行亦再降格。若小條下面再分若干小款,則依上述格式類推,依次降格。這種書寫格式,層次分明,一目了然,便於容納法律中多種情況,多種層次的內容,很接近於近現代法律條文格式。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部分條文《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部分條文
(圖冊資料來源)

與中原律法的對比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與唐律、《宋刑統》一樣,是一部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軍事法訴訟法等各部門法“諸法合體”的綜合性法典。《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吸收了唐、宋王朝法典中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十惡”、“八議”、“五刑”的基本內容,更主要的是吸收《宋刑統》的內容。如宋代為避趙匡胤藝祖諱改“大不敬”為“大不恭”,《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也作“大不恭”。同時結合西夏社會的具體情況增設許多唐、宋律中所沒有的條文,比唐、宋律規定更加細密,更加充實。例如,卷二設黥法門、戴鐵枷門;卷三設當鋪門、催索債利門;卷四設敵動門;卷五設官披甲馬門;卷六設番人叛逃門、邪行門、行職門、妄派門、殺葬賭門;卷八設奪妻門、侵凌妻門;卷九設宣誓門;卷十設司序行文門、遣邊司局分門等。特別是有關牲畜管理、軍事制度、行政機構的設立及管理體制等內容比較突出,反映了西夏的民族特點。《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將律、令、格、式統一編入其中,沒有注釋,沒有案例,全部是律令條文。《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書首有《頒律表》八行,論述了有關《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修訂、定名、雕印、敕準頒行的經過。《頒律表》中明確指出舊律有“不明疑凝”處,故而要加以修訂。可知西夏此次修訂律令是為了使律令更加明晰,便於貫徹實行。《頒律表》後載有纂定者19人的職稱和人名。為首的是北王兼中書令嵬名地暴,他應是此次修律的主持者。其餘參加纂修的有中書、樞密院的宰輔要員、中興府、殿前司、閣門司等司職的重要官員,陣容十分強大,可見西夏王朝對這次修律的重視。

文獻出土

公元1909年,俄國人科茲洛夫率領的探險隊在西夏故地黑水城遺址(今屬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發現了大批西夏文獻,後運到聖彼得堡,現藏於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東方學研究所。這批文獻除大量佛經外,有相當數量的文學、辭書、法律和漢文經典譯著,《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聖彼得堡東方研究所藏有《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的訊息是1932年首次公諸於世的。在當時出版的中國《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西夏文專號》上刊載了由前蘇聯著名西夏學專家聶斯克初步整理揀選後提供的《西夏書籍目錄》,其中最後一種即為此書,當時譯為《天盛改良新定法令》。中國著名西夏學專家王靜如教授在同刊《西夏文書目譯釋》中譯為《天盛年變更定戒教》。由此可見,聶斯克是聖彼得堡所藏西夏文獻中第一個發現《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的人,經過了三十多年,至1963年,在前蘇聯戈爾巴切娃和克恰諾夫編定的《西夏文寫本和刊本》一書中,首次對《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作了詳細的整理,按原書順序排好卷次、頁碼,對各編號的頁面尺寸、行、字數、保存情況等作了詳細的描述。自60年代起克恰諾夫教授即致力於《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的譯釋和研究,1987~1989年,克恰諾夫教授的四卷本巨著《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先後出版,刊布了全部影印件,引起了中國西夏學者的高度重視。寧夏學者把當時克恰諾夫剛剛發表的第二卷,即《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第1~7卷的俄譯文移譯為漢文,1988年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克恰諾夫俄譯,李仲三漢譯,羅矛昆校訂的《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一書。1989年由著名西夏學專家史金波、白濱、黃振華以及聶鴻音組成了譯釋和研究《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的課題組,經過三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譯釋工作。《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譯文及西夏文影印件收入劉海年楊一凡主編的《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編第五冊。已於1994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為研究西夏法律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研究意義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是中國歷史上繼宋王朝公開印行的《宋刑統》之後,又一次公開刻印頒行的王朝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少數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天盛改舊新定律令》的西夏文木刻本,為蝴蝶裝,每頁上下單欄,左右雙框,中有版口,是現存最早的刻本印刷書籍之一。《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豐富的內容,反映了西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它不僅是研究西夏法制史的珍貴材料,而且也為研究西夏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軍事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