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位於天津市。
2021年8月,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
- 地理位置:天津市
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位於天津市。
2021年8月,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位於天津市。2021年8月,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天津尚賢閣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是2020年2月3日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建築布局 天津尚賢閣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位於天津市和平區五大道街新華路228號,處於五大道睦南道和新華路交叉口,也是連線現代天津和近代天津的重要節點,更是五大道文化南下蘇北的傳承節點。項目建設投資總額1550萬元,項目建設資金由天津海富潤迪發展...
保留了戶外的跑道,為市民休閒健身提供了新的場地;設立的天津體育博物館、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五大道歷史博物館、民園開心麻花劇場將成為該地區文化亮點。大力神杯 在民園廣場的門前便矗立著一座“大力神杯”,人們都知道,大力神杯是足球的象徵。而民園廣場外的這座“大力神杯”也訴說著民園廣場曾經的足球記憶...
近代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北路314號,創建於2002年9月。該館側重對天津近百年來各國舊租界文化遺存的研究與挖掘,撰寫出版有關天津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發展史的書籍畫冊。 歷史沿革 近代天津博物館位於舊英租界“五大道”區域的中心地段。由錢其琛題寫館名的該館系一幢四層小樓,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為租...
坐落在和平區河北路314號、五大風貌建築保護區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的“近代天津與世界博物館”新館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啟動,新館將在原址重建,建成後將成為五大道地區一處更具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的博物館,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了一處了解天津近代歷史變遷和風貌建築的文化場所。建築布局 “近代天津與世界博物館”新館...
天津拜石文化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435件/套,舉辦展覽12個,開展教育活動7次,參觀人數1.7萬人次。 歷史沿革 坐落五大道地區民園廣場的拜石博物館,將奇石與書法、繪畫、泥塑、篆刻、石雕、攝影等緊緊融合一起,更加表現奇石的奇特、奇絕和奇美,創造一種新的文化形態,弘...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283號。能吃的博物館 粵唯鮮位於天津小洋樓集中區域—五大道附近,這裡不僅僅是家餐廳,它的另一個招牌是華蘊博物館,馮驥才為它題詞:“能吃的博物館”,也算是中國唯一了。華蘊博物館所陳列的展品囊括了西周至清朝各個歷史時期最典型的青銅器、銅器、木雕、石器、老門窗、彩繪木人、菸具...
歷史沿革 天津守道膠片相機博物館 天津守道膠片相機博物館成立於2014年9月,也是天津市第一家由天津市文廣局批准成立的以膠片相機為主題的博物館。建築布局 博物館坐落於和平區重慶道144號——和平區不可移動文物“嚴修故居”內。天津市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有著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的“五大道歷史文化名街”街區內...
“潛伏諜報博物館”座落於天津市和平區大理道57號,這所小樓,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五大道旅遊景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樓房已有80餘載的歷史,系著名建築師閻子亨設計。景點介紹 在20世紀30年代,這裡曾是國民黨軍統天津站首任站長王天木的舊宅。王天木是軍統頭子戴笠手下六大幹將之一,曾組織和參與過兩次重要的暗殺活動,...
天津市自然博物館 1957年6月,天津人民科學館更名為天津市自然博物館。1959年,陳列展覽和辦公地址遷至河西區馬場道272號,時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為該館題寫了館名。天津市博物館 1968年8月,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市自然博物館合併,組建天津市博物館...
河西區——在河之西的天津名片 德式風情區 80 英迪格酒店 80 張勛故居 80 天塔湖風景區 81 天津自然博物館 82 天津大劇院 82 天津博物館 83 天津圖書館 83 天津美術館 84 天津科學技術館 85 銀河國際購物中心 85 河東區——800年歷史說直沽 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88 薦福觀音寺 88 四面千手觀世音菩薩像 89 ...
5.天津 和平 天津市五大道歷史博物館 6.河北 滄州 滄州吳橋雜技大世界 7.河北 秦皇島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8.山西 太原 晉商博物院 9.內蒙古 呼和浩特 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 10.內蒙古 呼和浩特 昭君博物院 11.遼寧 瀋陽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 12.遼寧 瀋陽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13.吉林 長春 偽滿皇宮博物院 14....
位於天津市城區中南部是五大道中全國較為知名的一條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和平區與河西區的分界街道。東北起南京路,西南自吳家窯大街入河西區,折向南止於天津市工業展覽館。長3216米,寬18~50米,其中兩側人行道各寬2米。原系英擴展租界,1901年隨建賽馬場而建,故名馬場道。兩側多為英式建築,與睦南道、常德...
歷史上 “五大道”只是天津城南的一片荒蕪的窪地,進入20世紀後,由於社會與朝政的更迭變換,這裡最終被恥辱性地劃分為英租界。1919年至1926年,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墊窪地修建道路,先後在這一地區建成了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慶道、成都道,初步圈定了如今“五大道”地區的範圍。由於政治與經濟...
孫傳芳故居現為天津市計畫生育委員會使用,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人物簡介 孫傳芳,字馨遠,山東省歷城縣人。生於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家境貧寒,早歲喪父,其母受嬸母虐待,不能相安共處,被迫攜同子女四人去濟南謀生。孫傳芳有姊三人,長姊嫁商河縣程姓,次姊適歷城縣逯姓。又隨其母去商河,就食於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