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是北疆博物院,於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

截止至2014年末,天津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以“家園”為總主題,從戶外“家園·足跡”到首層“家園·探索”,從二層“家園·生命”到三層“家園·生態”,講述一個從遠古到當代、從世界到天津的“家園”故事。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自然博物館
  • 外文名:Tianji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地理位置:天津市文化中心近平江道
  • 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
  • 創辦人:法國傳教士桑志華
  • 創辦時間:1914年
  • 所屬城市:天津市
  • 所屬國家:中國
  • 景點級別:AAA級
  •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 門票價格:免費
  • 開放時間:9:00-16:30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建築布局,館藏標本,噬人鯊,翻車魨,蝠鱝,姥鯊,展廳介紹,生命展區,生態展區,交流活動,出版讀物,教育活動,常設活動,科普講堂,參觀指南,地址交通,開放時間,領票辦法,注意事項,服務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建立黃河白河博物館,後名為北疆博物院,是由法國神甫、動物學博士黎桑(EmileLicent,1876-1952,中文名桑志華)來華創辦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北疆博物院由私立津沽大學代管。
1951年9月,天津市委宣傳部接收北疆博物院。
1952年6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北疆博物院的基礎上組成天津人民科學館籌備委員會,同年天津市人民科學館成立。
1957年6月,天津人民科學館更名為天津市自然博物館。
1959年,陳列展覽和辦公地址遷至河西區馬場道272號,時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為該館題寫了館名。
1968年8月,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天津市自然博物館合併,組建天津市博物館。
1973年12月,恢復各博物館建制。
1974年1月,更名為天津自然博物館。
199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投資一億元在原址翻新天津自然博物館,1998年建成並對外開放,是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之一。
2002年獲得“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13年,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改建工程被列為“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之一。
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
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館改建完畢對外開放,新址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新館陳列以“家園”為主題,是全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

建築布局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核心建築層數共有3層,總高度16.9m。
在展館的設計中,其“圓”為中心展廳,其“方”由9個基本展廳組成。依照布展的功能要求,設計將中心展廳置於建築的主導位置,而順應地形布置的圓弧序廳將觀眾自然引至中心展廳,直徑32m的圓形中心展廳主要展示恐龍、黃河象等大型動物化石標本。
內部展覽內部展覽
展館的外形設計同樣以“方”與“圓”為構圖母題,中心展廳採用乳白色金屬殼體與玻璃半球體的吻接造型,構成“海貝含珠”的建築外觀,寓意人類面向自然、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創作理念,同時體現了現代建築技術的發展水平。玻璃球廳下部的台基採用30m長,3m高的花崗岩浮雕牆,與晶亮的玻璃半球體形成主題鮮明的虛實對比,將造型與中心展廳的功能有機地結合於一體,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與標誌性。

館藏標本

噬人鯊

又稱大白鯊。它性情兇猛,游泳的速度快。經常以頭足類、魚類及海獅、海豹等為主要的食物。並且在對它的觀察過程中發現,噬人鯊有襲擊和吃人的記錄。這種鯊魚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翻車魨

又稱翻車魚。為世界性、較大型的熱帶海洋魚類。它的身體笨拙,不善於游泳。在天氣晴朗,太陽十足的時候,它就漂浮於水面上,露出背面和背鰭曬太陽。它的生殖能力特彆強,一次能產下3億個卵,但存活率不是很高。
天津自然博物館

蝠鱝

這個蝠鱝的標本採集於中國的東海,翼展是中國之最。它是雙吻前口蝠鱝。屬於暖水性上層魚類。常利用其特有的大鰭,象展開翅膀般慢慢地上下擺動前進,有時也 會跳出水面。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各海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姥鯊

又稱老鼠鯊。這個標本長度是中國個體之最。姥鯊屬於大洋性上層魚類。它的性情溫和,行動也較遲緩。是僅次於鯨鯊的大型濾食性鯊魚。它的體長可達10米以上。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中國東南沿海水域。
天津自然博物館

展廳介紹

生命展區

二層展示面積為5700㎡,由“遠古家園”和“現代家園”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採用古今結合的主題單元展示方式,展出古生物化石、岩礦及現生動植物標本近萬件。
依託新的地球觀和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地球家園38億年來生命世界由無機到有機、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的發生、發展,乃至到現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演化歷程。
展覽分為八大單元:

第一單元:生命誕生,地球不再荒寂

第二單元:神奇爆發,生物從此繁盛

第三單元:各顯其能,爭霸喧囂海洋

第四單元:從水到陸,開拓嶄新家園

第五單元:多樣演化,爬行鼎盛一代

第六單元:鳥兒飛天,天空的新主人

第七單元:興衰更替,哺乳動物輻射

第八單元:人猿分野,智慧生物起源
天津自然博物館

生態展區

《家園·生態》展示面積為3400㎡,以美國著名慈善家、天津市榮譽市民肯尼斯·貝林先生歷年捐贈的200多件珍稀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同時增加館藏部分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如大熊貓、金絲猴等,共同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動物群。
《家園·生態》展區在設計理念上突出生態系統,形式上以大景觀、大手筆來體現,展示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每一大洲動物群以若干個景觀組成,每個景觀以不同的場景來展示,每個場景又由動物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故事來表現。利用人工造景及背景畫,結合各種現代化的展示手段,準確、科學地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再現於觀眾面前,生動展示動物生活的真實場景。展覽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既有展板,又有多媒體,同時有互動設定,提高了觀眾的探索欲望。以期達到貝林先生的捐贈目的:“讓沒有機會到這些地方的孩子們通過參觀我們的展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展覽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澳洲:活化石大陸
在澳洲,以有袋類為代表的古老物種至今在這裡繁榮。在澳洲景觀中,展現了以有袋類動物為代表的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2、南美:神奇的雨林
集中展現亞馬遜河熱帶雨林動物群,重點突出了亞馬遜在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特點。
3、北美:野性新世界
以落基山脈腳的平原和森林為景觀,集中展現北美森林和草原動物景觀。
4、南極:冰雪的童話
以企鵝為代表,集中展現冰雪世界中的動物高超的生存本領。
5、北極:消融的冰川
以北極熊為代表,展現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北極動物們的家園,警示人們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6、非洲:原野生與死
以非洲三個典型的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稀樹草原動物群、非洲荒漠動物群和非洲熱帶雨林動物群,同時還特別展示了非洲馬賽人的生活場景及生活用具,不僅讓觀眾了解非洲的動物,同時也了解非洲的文化。
7、歐亞:生命交響曲
歐亞大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特有動植物。在這部分,集中展示歐亞山地動物和森林動物群,不僅有大熊貓、金絲猴等中國代表動物,也有歐洲盤羊、黇鹿等歐洲典型動物。
8、貝林科普教室:
在這部分中,一方面要展現貝林先生的奮鬥歷程和他對世界的回報,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科普教室科學傳播的功能。

交流活動

《最後的巨人》2010年邁進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由法國、中國、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比利時等國家聯合舉辦的《最後的巨人》大型恐龍展於2010年4月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盛大的開幕式。
天津自然博物館作為國內,也是亞洲惟一一家參加此次國際性恐龍大展,精挑細選了滿洲龍、棘鼻青島龍、原角龍及兩組恐龍蛋共五件珍貴的化石標本來參加此次國際性的“恐龍盛會”。
天津自然博物館

  
中國恐龍暨古動物展
2007年,天津自然博物館與重慶自然博物館聯合在荷蘭舉辦《中國恐龍暨古動物》。中國是世界上恐龍化石發現最多的國家之一,在國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川的蜀龍動物群、馬門溪龍動物群,雲南的祿豐龍動物群,遼西的熱河動物群以及內蒙古、甘肅、山東、黑龍江等地出土的恐龍動物群均聞名於世。其它如鱷類、龜鱉類、水生爬行類和翼龍類等古爬行動物化石則更為豐富,產地遍及全國。
中國新生代地層里的古哺乳動物化石,其數量之豐富,門類之齊全,在世界上尤為罕見。中國北方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以及南方地區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是中國新生代古哺乳動物群中的典型代表。
天津自然博物館
《中國恐龍暨古動物展》2003在韓國盛大開幕
《中國恐龍暨古動物展》2003在韓國盛大開幕。展覽由天津自然博物館與自貢恐龍博物館聯手在韓國首爾國際會展中心共同舉辦。
該展覽精心篩選了126件館藏精品,僅恐龍骨架標本61具(件),超大型恐龍化石骨架10餘件,有體高8米的巨型山東龍、體長22米的合川馬門溪龍,還有體長僅35厘米的胡氏貴州龍及珍貴的古哺乳動物標本參展。
天津自然博物館

出版讀物

1.《天津水生維管束植物》,劉家宜著。
2.《天津植物志》,劉家宜著。
3.《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樣性考察》,李慶奎主編。
4.《歐亞自然歷史博物館高層論壇文集》,董玉琴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I
5.《館藏精品圖集》,孫景雲主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6.《天津自然博物館80周年》,陳錫欣主編,科學技術出版社。
7.《天津自然博物館建館90周年文集》,孫景雲主編,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教育活動

常設活動

《鳥兒的心聲》環保科普劇
劇中描寫了天鵝、鸚鵡、黃鼠狼從相遇到化敵為友的故事,全局用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環境改變對生物帶來的影響,詮釋了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小象撲嚕》情景劇
以小象情景劇揭秘美麗的西雙版納雨林,展示雨林環境對多種奇特生物繁衍與發展的重要性,劇目本身也可以使兒童了解象類知識,寓教於樂,突出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愛護家園的主題。
恐龍挖掘場
探索恐龍的化石是如何被發掘出來的,少年兒童可以變身小小考古學家,親手觸摸化石感受仿真的考古狀態,進一步探索恐龍的奧秘,同時也能向他們傳播地質學、考古學等相關知識,並能讓其體驗到發掘過程中的樂趣。
天空精靈
講述鳥類的相關自然知識,介紹其如何啟發我們人類的科技生活,通過科普宣傳增強市民民眾的愛鳥護鳥意識和責任感,鼓勵人們關注野生動物,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中來。
兩爬動物的世界
開展兩棲、爬行動物的秘密生活,介紹兩棲動物的演化及發展,爬行動物的捕食行為,使大家了解到兩棲、爬行動物的習性和特點,認識到它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學會熱愛自然,愛護動物。
蝴蝶標本製作
介紹蝴蝶基礎知識,使觀眾深入了解蝴蝶習性,並由工作人員指導,親自動手製作蝴蝶標本。通過親身參與製作全過程,讓製作者體會到精心呵護自然界生靈,愛護自然的重要性。
昆蟲總動員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曾被留意的角角落落,有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跡象,那就是旺盛不衰的昆蟲世界。活動從由來、種類、數量、環境、生活習性到奇妙的趣事等多個角度,普及科學知識,讓觀眾認識自然界力量的偉大,進一步愛上這群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精靈。
古哺乳動物
讓小朋友有一種身臨在遠古冰河時代的感受,以《冰河世紀》電影為主要切入點,運用電影和現實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感受到愉快、輕鬆的氛圍。從而讓孩子們對古哺乳動物產生興趣,學習到更多的古哺乳動物的知識。讓孩子們從遠古絕滅的動物身上,學到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重要性。
長頸鹿姐姐的幸福生活
從兒童的角度以輕鬆、愉快的形式介紹長頸鹿的特徵、習慣、生活習性、愛好,以及從古至今長頸鹿的演變歷程,讓孩子們更好的了解這種世界上最高的動物,懂得保護動物、關愛大自然。
非洲狂野之旅
介紹非洲各式各樣特色的動物,以及它們的遷徙路線、生活習性、重點介紹非洲最高點長頸鹿以及非洲草原霸主非洲獅。使孩子們對非洲有更深刻的了解,學習到更多關於非洲野生動物的知識。
陸地上的巨無霸
介紹大象的生理及習性,把展廳內的古象化石標本及現實中的動物相結合,用互動問答的方式加深大家對知識的記憶,通過親子手工製作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親子間的感情和默契度,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奇妙的大自然
以少年兒童的視角深入淺出的講述大自然不為人知的奇妙世界,通過對動物和動物棲息地的介紹,由點及面,由小放大,開拓思維,開闊眼界,達到從認識到喜愛,從喜愛到愛護的目的。
多姿多彩的水中生命
激發青少年兒童對不同種類的海洋動物的好奇心與探索心,引導他們用豐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獲得有關的更多海洋動物知識,培養兒童愛護海洋,愛護海洋動物,進而建立起保護環境、關愛生命的良好意識。通過兒童與家長的互動參與,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安全感、幸福感,能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發展。

科普講堂

《從自然現象看生命教育》
【講座題目】《從自然現象看生命教育》
【講座時間】2015年1月31日上午10:00
【講座地點】天津自然博物館一層科普劇場
【專家介紹】韓映紅,碩士,任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政府兼職督學。
【內容提要】進入21 世紀的人類社會,一方面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另一方面又因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生存壓力日趨增大,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淡漠。同時,虐待動物,摧毀植物等情況也屢見不鮮,在此時代背景下,對兒童進行科學的生命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生命教育促使我們深切的反思自己與自然,他人,社會乃至宇宙的關係,從而省察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使我們能體會謙卑與珍愛、展現人性光輝,活出生命意義的教育。
兒童對生命的理解與成人是不同的,如何透過大自然的動植物生命過程將生與死這樣的大自然規律教給孩子,這些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都會在本場講座中給予您新的啟示。
感興趣的朋友持本人有效證件,至天津自然博物館一樓大廳服務中心處免費領取講座門票。
領票地點:天津自然博物館一層觀眾服務中心。

  
《遠古時代的昆蟲》
【講座題目】《遠古時代的昆蟲》
【講座時間】2014年11月9日上午10:00
【講座地點】天津自然博物館一層科普劇場
【專家介紹】梁軍輝,天津自然博物館館員。2006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從著名的古昆蟲學家任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蜚(fěi)蠊(lián)目昆蟲化石。蜚蠊俗稱蟑螂。
【內容提要】昆蟲是動物界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個類群,已發現的種類有100多萬種。在幾億年的滄海桑田中,它們憑藉獨特的身體結構和出色的生存方式在生物演化史上譜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請有興趣的朋友持本人有效證件,至天津自然博物館一樓大廳服務中心處免費領取講座門票。
領票地點:天津自然博物館一層觀眾服務中心。

參觀指南

地址交通

公交線路:662、668、686、835、868、912、529、641、675、800、826、838、906、655,至賓館南道站或天津博物館站。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1號

開放時間

9:00—16:30(16:00停止發票)。(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領票辦法

一、為確保展品及場館安全,保持良好的參觀環境,天津自然博物館將對觀眾流量實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即時在場參觀人數達到3000人次,將採取暫緩或暫停發票措施。
二、為維持良好的參觀秩序,觀眾當天現場分時段憑有效證件免費領取參觀券,依次排隊入館參觀。(每個證件只能領取一張票;未成年人由其監護人代領,當日有效)。
70歲以上老人、離休幹部、傷殘軍人、殘障人士須有家屬或監護人陪同領票後優先入館。
團體參觀(30人以上)可通過電話形式提前三天預約,參觀當日經工作人員核准後,優先入館。
有效證件包括:身份證、駕照、護照、戶口本、軍官證、士兵證、中、小學生證等。
三、天津自然博物館舉辦的特別展覽將酌情實行售票參觀制度。收費展覽針對學生團體、老年人、殘疾人、現役軍人、離休幹部等群體按原各類優惠政策實施。
四、講解員講解及租借語音導覽設備等仍實行收費服務辦法。
五、遇有重大活動或重要設備設施維修保養時,可根據需要臨時閉館,屆時將預先告示公眾。

注意事項

為保障場館安全,營造文明環境,天津自然博物館要求觀眾自覺遵守如下規定:
1.衣冠不整者、酗酒者、攜帶寵物者謝絕入館;
2.推銷各類小商品者、散發廣告者謝絕入館;
3.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須由家長帶領參觀,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須由親友陪同參觀;
4.請自覺接受入館安檢,管制械具、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嚴禁帶入場館;
5.觀眾攜帶的大件包、袋可免費暫存,貴重物品請自行妥善保管;
6.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將食品、飲料帶入陳列室,請勿丟棄雜物;
7.博物館樓宇建築內嚴禁吸菸或使用明火;
8.如無明確標識,請勿觸摸裸置的標本;
9.請勿在展館內喧譁,影響他人參觀。
10.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服務信息

天津自然博物館一層大廳設有服務中心,設有諮詢、導覽、志願服務。館內增設了安檢通道、設備維護、標識引導、安全保衛,保證大量觀眾參觀時館內依舊可以運行順暢。
入口處備有愛心輪椅,並為殘疾人、老人開闢了綠色通道,一層大廳還設立了育嬰室、探索區、科普角、簡餐區、免費飲水區、衛生區。
新館充分利用現代化電子科技手段,安裝了觀眾計數系統、兒童定位導覽系統、手機導覽等服務設施,為前來參觀的觀眾提供熱情、高效、便捷的服務。
天津自然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