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儀》是201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永本法師,講述了研究天台教學的入門。
基本介紹
- 書名:天台四教儀
- 作者:永本法師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86189
《天台四教儀》是201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永本法師,講述了研究天台教學的入門。
天台四教儀,又作四教儀、諦觀錄,高麗僧諦觀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天台四教儀】全一卷。又作四教儀、諦觀錄。高麗僧諦觀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宋初,諦觀應吳越王之請,攜帶天台三大部至我國,投於螺溪義寂門下,深研天台之...
天台四教儀,全一卷。又作四教儀、諦觀錄。高麗僧諦觀撰。中文名 天台四教儀 別名 四教儀 作者 高麗僧諦觀 領域 天文學 【天台四教儀】全一卷。又作四教儀、諦觀錄。高麗僧諦觀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宋初,諦觀...
《天台四教儀》是201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永本法師,講述了研究天台教學的入門。內容簡介 《天台四教儀》是天台宗教學的綱要書,它依智者大師所著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及《淨名玄義》的教理大綱,...
《杭州佛學院書系:天台四教儀淺釋》是2013年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釋心悟。內容簡介 《杭州佛學院書系:天台四教儀淺釋》是諦觀大師參照《天台八教大意》,根據《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淨名玄義》《四教義》等天台宗的...
《天台四教儀集註譯釋》是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雷泉。內容簡介 《天台四教儀》一卷,北宋諦觀撰,為佛教學人必讀必修的重要課日。《天台四教儀集注》十卷,系元代蒙潤大師對《天台四教儀》所作的詳細注釋,...
三、四悉檀 第五章 天台宗的傳承 第一節 隋唐五代時期 一、章安灌頂 二、國清寺系和玉泉寺系 三、中興天台的湛然 四、唐末五代傳承 五、諦觀與《天台四教儀》第二節 兩宋時期 一、知禮的生平及其弟子 二、山家與山外之諍-...
先將化儀四教配於華嚴等五時而略說之,次敘化法四教之名義、機根、行位、得果,及觀行四門與十乘觀法,並明五時之通別權實等。明藏收之,另有清順治十八年(1661)之刊本。高麗諦觀刪補本書,制述天台四教儀一卷。[大明...
諦觀,高麗王朝僧人,著有《天台四教儀》。人物生平 諦觀,僧侶名。《天台四教儀》作者,高麗國人。根據宋修僧使僧統贊寧記載。920年,吳越王錢俶遣使高麗,求取天台教典。時高麗光宗派遣高僧諦觀回訪。諦觀法師來天台山就學當時...
發露,漢語辭彙。拼音:fā lù 謂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天台四教儀(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隨意發露,更不覆藏,畢故不造新;若如是則外障漸除,內觀增明。”釋義 1.顯示;流露。 2.揭露...
天台四教儀一書說明別、圓二教妙覺位之差異,謂別教之妙覺位坐於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為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諦之法輪;圓教之妙覺位則以虛空為座,成就清淨法身,居於常寂光土。[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
【別教無量四諦】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別教者。別前藏通。別後圓教也。無量四諦者。謂此教獨菩薩法。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故云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
【圓教無作四諦】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圓教者。謂事理無礙。法法融攝也。無作四諦者。大乘菩薩。圓觀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舍。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盤...
關於此惑之盡斷,藏通二教是在極果位,別教是在第七住位,圓教是在第七信位。此惑斷盡,乃得成就真諦三昧,長別三界苦海。《天台四教儀》認為此惑有見修、四住、染污無知、取相惑、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等七種異名。以...
【通教無生四諦】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通教者。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也。【通教無生四諦】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通教者。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也。無生四諦者。謂此教三乘之人根利。用體空觀。體達五陰諸法。當體即空...
二種無知,出資出天台四教儀集注一染污無知染污無知者。即見思惑也。以無明為體。謂見思惑能染污真性。無所明了也。二不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者。【二種無知】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一染污無知染污無知者。即見思惑也。...
華嚴類:《華嚴經》《圓覺經》《華嚴五教章》《華嚴金師子章》《華嚴原人論》《華嚴學》《華嚴經講話》法華類:《法華經》《金光明經》《天台四教儀》《金剛錍》《教觀綱宗》《摩訶止觀》《法華思想》禪宗類:《人天眼目》《...
螺溪傳教院是宋代天台宗的中興祖庭和中韓日三國天台宗交流基地,時稱“林泉相輝,金碧明媚”“海福田衣,濟濟有眾”,台宗第十六祖寶雲尊者即留學於此。歷史上韓國高僧諦觀於此著成天台宗基礎名著《天台四教儀》。吳越王錢俶對羲寂...
【七周行慈】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周者周遍也。佛為多嗔眾生令修眾生緣慈之觀而對治之。不出七境。先親而後冤者。從易而至難也。若以平等之心觀之。何冤保親。於此七境。境境悉以三樂與之。使冤親無間。故先假作此觀以...
七種不淨(qī zhǒng bù jìng)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謂修行之人。恐於自他身份而起貪著。妨於正道。故令假作此不淨之相。破其著心。故有七種也。例句 一種子不淨種子有二。一內種。謂人之身。從昔煩惱業因而生。二外...
其中有:《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大乘起信論疏》、《肇論新疏》、《維摩詰所說經注》、《華嚴原人論》、《天台四教儀集注》、《教乘法數》、《佛祖歷代通載》、《翻譯名義集》、《百丈清規》、《三教平心論》、《禪源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