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露

發露

發露

謂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天台四教儀(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隨意發露,更不覆藏,畢故不造新;若如是則外障漸除,內觀增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露(發露)
  • 拼音:fā lù
  • 注音:ㄈㄚ ㄌㄨˋ
  • 解釋1:顯示;流露。
  • 解釋2:揭露。
  • 解釋3:指被揭露。
基本介紹,詳細解釋,

基本介紹

懺悔
乃梵漢雙舉之詞,梵語懺摩,華言悔過,言懺者乃懺摩之略,言悔乃悔過之意也。總之懺摩原意,乃請他忍恕之義。悔過者,則又自行悔罪之意也。止觀曰:‘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是又就去來言之矣。
懺悔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觀經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業報差別經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普賢行願品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詳細解釋

1、顯示;流露。王粲神女賦》:“稱詩表志,安氣和聲。探懷授心,發露幽情。”《南史·焦度傳》:“度於城樓上肆言罵辱攸之 ,至自發露形體穢辱之,故攸之怒,改計攻城。”《朱子語類》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慾為惡而未發露之時。”黃綰明道編》卷二:“凡人之學,有之必欲發露,故以能默為難。”魯迅且介亭雜文·說“面子”》:“這類脾氣,是‘紳商’也不免發露的:袁世凱將要稱帝的時候,有人以列名於勸進表中為‘有面子’。”
2、揭露。《後漢書·陳忠傳》:“是以盜發之家,不敢申告,鄰舍比里,共相壓迮,或出私財,以償所亡。其大章著不可掩者,乃肯發露。”范仲淹《再奏雪張亢》:“其 張亢 所奏二事,若未有發露,乃是自首。” 魯迅華蓋集·通訊二》:“要救正這些,也只好先行發露各樣的劣點,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來。”
3、指被揭露。王士禛《居易續談》:“夫魏忠賢 者……至崇禎初年,罪狀發露,押往祖陵,潛行自盡,磔屍河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