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井寨村
- 行政區類別:湖南省懷化市
- 所屬地區: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貢溪鄉
- 地理位置: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貢溪鎮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編碼:419213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吊腳樓
- 車牌代碼:湘N
- 方言:西南官話湖廣片、湘語、侗語
- 特色表演:咚咚推
- 行政代碼:431227211
天井寨村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貢溪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儺戲“咚咚推”的發源地,距縣城50多公里。村內完好保留著歷史悠久,富有侗族特色的木製建築的吊腳樓,光潔的石板路貫穿全寨,道路兩旁是高高的石牆,石牆上爬滿青綠的...
天井村,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冶西鎮下轄村,位於縣城西南部,馬家莊村北高山上。據州志載稱:天井村在州南,屬尚艾都。因居四山環抱高山之上,村前溝谷有清泉小井,故以井取名,南與馬家莊相距數里,北至上南茹數里,西接垴寨山,東距曲曲彎五里許。天井村位於冶西鎮西8公里處,全村總面積2892.9畝,耕地...
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洗車河鎮天井村位於洗車河鎮西肪片的中心,這裡山清水秀,民風古樸,土家風情濃郁,人民勤勞善良,土家居民建築錯落有致,倚山而建,一條清澈透底的小河流穿寨而過,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村莊,曾經是“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少女。截至2007年4月,全村共有六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32戶,總人口...
每片石寬0.6米,高0.9米,西面正中陽刻“天水祖考姜百廿二朝奉之塋”其框線上陰刻“大元至正二年”字樣。永興庵 始建於宋鹹淳年間,背倚大山,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進制,前門樓為重檐懸山頂式。永興庵由前大坪、門樓、前廳、迴廊、天井、正堂幾部分組成。
天井溝村 天井溝村為寧武縣東寨鎮所轄的自然村,共有14戶,61人,共有耕地308畝。天井溝村主要經濟作物為馬鈴薯,大豆,豌豆、莜麥等傳統糧食作物。
今天看到的玉天井,是1937年按照古寨子的格局重建的,三層木結構的樓房,大堂屋、二堂屋和天井連為一體,具有土家建築特色的欄桿上,花草鳥獸各異,雕龍刻鳳,栩栩如生。破“四舊”時,玉天井的古建築也遭到嚴重破壞,宜昌府授給向彤庭、向玉庭的貢元匾,賀龍離開軍醫院時的上馬蹬,軍醫院用過的手術刀、聽診器...
犀牛塘村位於赫章縣城南部,距白果街道辦人民政府所在地13公里,轄大寨、小寨、韭菜坪、天井、中營、牛塘、上壩、中壩、下壩、姑柱、竹林、高橋等12個村民組。犀牛塘村自然氣候條件較差,光照條件好,太陽輻射較高,屬於亞熱帶季風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海拔2300米,年均氣溫11.2℃,年降水量900毫米,年無...
2001年3月,馬侖、大廟2個鄉併入東寨鎮。行政區劃 2001年3月,增設前馬侖、後馬侖、樺林溝、沈家溝、高橋窪、李家溝、大溝、陳家坡、王家溝、馬家梁、串上、社科、大窪、高家山、樓底、馬家莊、李家陽坡、咀只、南溝廟、天井溝、大廟、代家陽坡、上圪洞溝、下圪洞溝、前村、後村、黑林、張廣坡、五...
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天井寨 14 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碧涌鎮碧河村 15 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三鍬鄉地筍村 16 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坪坦村 17 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橫嶺村 1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德夯村 19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寨陽鄉坪朗村 2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這些府第、民居的門廊主面裝飾濃重,門匾、側壁等多繪風俗彩畫,十分氣派;天井地鋪卵石或條石,擺設花盆,簡潔明快;門廳與天井間置同花屏風隔扇,使空間轉折變化。這些建築雖歷盡滄桑,但石刻文字仍清晰可見,牆上壁畫栩栩如生,屋脊嵌瓷的花蟲鳥獸生動傳神。龍湖古寨有“潮居典範、祠堂千家、書香萬代”之譽。龍湖古...
全長6公里,落差300餘米,河水湍急,落崖成瀑,瀑落成潭,潭深成井,稱九井河。沿途有深潭數十,大潭有九:天井、雷井、雲井、龍井、珍珠井等。瀑有:丫子瀑、三井瀑、四井瀑等,均蔚為壯觀。三牲井,九井河中九井之一。傳說,古時每逢天旱,老百姓殺犬一隻投入井中,天爺必降大雨,犬也泛出。最佳旅遊...
在青山綠野間遠遠望去,可以看見一對似駝峰般凸起的高大牆體,牆沿猶如羽翼般飄逸舒展,就是人們常說的“馬頭牆”。仰望溪源寨高低起伏、構築精巧的馬頭牆,一塊塊方狀青瓦用乳釘與牆體緊緊相嵌,猶如武士身上的盔甲,威嚴肅穆。步入寨門,由外及里依次有門樓、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後天井、閣樓等組成,...
1880年,吳氏組建吳氏宗祠,宗祠三間兩披廈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磚,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圓木,直徑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狀似威嚴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時期受破壞,現還存一塊橫匾,原地址在三組倉庫地。光緒十年(1885年),小寨古樓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燒,於1890年重新建造,樓高三丈,...
過山姚氏民居7號:位於寨窯村,始建於清代晚期,坐西南朝東北,建築面積590平方米,懸山頂,燕尾脊。由門廳、天井(廡廊)正堂及兩側廡廊組成。民居前為大磚埕,民居底層六層條石,以上為灰磚構築,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木結構,瓜形坐斗,中間置木隔屏,外牆正面有灰雕圖案。廡廊為抬梁式木結構,...
洋尾米石寨位於永泰縣同安鄉洋尾村南。浙江象山鮑氏建於清朝。寨外牆下部全用圓石塊砌成,形似米石,故名。寨牆用黃土夯築,正中開大門,上部開窗門,門廊屋檐覆蓋寨牆,內有土木結構房屋120多間,總占地5000多平方米,計二進。第一進進門為廊屋、天井,正座建於高台上,面闊五間,進深用七柱,前廊後堂,穿...
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質結構,以參差錯落的屋頂,樸實素雅的形態,優美親切的比例尺度,白牆青瓦的明快色調,兼以家家石砌矮牆,戶戶綠樹成蔭,使整個村落構成一種和諧美。風景名勝 司馬宅 清乾隆十五年(1750)當地富戶陳士鸞所建,位於村西北角。3座四合院並肩組合而成,總面寬達70米,有15箇中堂、6個天井、24個道...
前紅磚圍牆,後石頭築砌秀土,大埕,天井,巷溝地面皆由白石條手工加工鋪設。大厝地面花磚全由印尼海運而來。大門青草石影雕對聯,手工精緻,正面留個青草石窗子,全部由一塊青草石挖鑿加工而成,手工的精細可謂無與倫比。大厝在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時期,貨幣貶值,運輸困難,在那個非常年代,能籌資建設這樣的大厝...
明制藩王、諸王出生後二歲,開始修建陵墓,修好後只留一個天井,死後才封葬,諱避墓,稱為井。還有另一種說法,因為高大的陵墓形狀像“鼎”,所以當地人就以“鼎”稱之,然而長安的方言中“鼎”讀“井”音,所以,臨近王陵的村落多以“井”命名。 當時舊制每井有兩營兵把守,後九井共十八寨均發展為村莊...
《水經》曰:“天井溪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章懷《後漢書·注》:“太行山上天井關南,有天井泉水三所,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這三所泉水分別為天井蜜、外梢道、涼水泉等。如是,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井。天井關南延25公里,分大、小二口兩個關隘達省界,沿途關城、古道、堡寨甚多,...
北山寨又稱愛心寨,位於白雲鄉北山村。三進土木穿斗結構,整體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1845平方米,懸山頂屋面,是閩東南地區集居住和防禦功能為一體的典型建築。建築依山勢而建,周圍綠竹環抱,從空中俯瞰,山峰竹林呈愛心狀環繞建築。岳家莊 岳家莊位於白雲鄉嶺下村,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內設天井、廂房、橫屋、跑...
辰岡嶺村大部分房子還住著老百姓,屋內進深和開間都很大,屋內有“一”字形或“四”字形天井,形成三橫四縱九巷奇特布局,,一戶戶人家,就隱於其間。古宅的門坊、牆裙、柱礎上、窗欞和門楣上都有精美的雕飾,工藝水平大多較高,不僅表現出主人的美學思想,還體現當時普遍的人生價值觀,並具有很好的欣賞和收藏...
該村分上下兩寨,上寨系古屯堡區,民居全在屯牆之內,多為三合院民居,木構建築,石板裝壁、石板蓋屋面、石板鋪天井。正房為面闊三間或五間,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門外,還另置腰門。大門上方有門簪,有向日葵圖案或“福祿”字樣。堂屋設神龕。明間或次間窗戶木雕圖案精美。三合民居設定朝門,與大門均不在一條...
朱迪光說:“該屋的特點是兩層圍龍,內圍與外圍相通。最令人稱讚的是屋內的‘之’字形下水道設計,管道相互連線將水匯聚在天井,再由天井的排水道排出。”有100多年歷史的“南華又廬”是僑鄉村另一座比較典型的圍龍屋。它是目前客家地區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早在2002年便被列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但是裡面有古代極小資的罪證,值得一去。最有看頭的是房屋的結構,主體建築“三縱四橫”,大小天井總計42個,還有古代園林建築中無所不在的空間美感及雖被刷上金色油漆但仍掩不住天生麗質的木雕。到達與離開:從東門步行到此約20分鐘,農井農貿市場巷子口進去就是。門票:20元 推薦指數:四顆星燕子洞:距建水縣...
蒙古族村主要由雲南通海興蒙蒙古族鄉代表性的合院系“一顆印”式的建築、蒙古包及跑馬場等組合而成,既表現了大草原遊牧民族的祖風特徵,又展示了雲南蒙古族獨特的建築風格。白族村占地62.5畝。村內以飛檐斗拱,雕樑畫棟的白族傳統民居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園...
牆角、天井、欄桿、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岩裁割成石條、石板,並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門罩、窗楣、照壁上大多鑲嵌磚雕,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裝飾中占主要地位,內容廣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鳥獸及八寶、博古,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
遠在古代,抱犢就有十八池、蛟龍洞、仙人洞、天門洞、南天門、北天門、望海亭、 天塔、天井、天書案等景觀森列盤錯,令人留連忘返。近年來,獲鹿人民投巨資開發抱犢 寨旅遊事業僅用一年多時間,便重建了南天門、北天門、金闕宮、韓信祠、八卦陣迷宮 等景點,並且沿山崖築起了雄偉的長城,架起了橫越蓮花山直通...
本寨雖不大,但屯堡建築格局保存最完整,現代建築最少。在寨外遠遠望去,就能看到一片石板瓦頂上高聳著七八座碉樓。本寨的四合院建築比九溪考究,因年代沒有九溪那么久遠,因而內部結構都還比較完好。鑽進窄窄的巷道,穿過一戶人家的過廳,天井對面突然聳起一座帶有圍牆的碉樓,碉樓的炮眼正對門廳。轉過圍牆是碉樓...
寨內【黃氏家祠源遠堂】祠,擬選古色古香的潮汕古建築三間兩火巷之特色而築,前三山中大廳後拜亭,兩側火巷走廊以主廳廂房互拱宗祠正廳及天井,結構賓主分明,祠堂內的石柱有、方、棱、圓、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葫蘆底圓底石雕石刻,拱托楹梁木雕,紅楹藍角、雕龍畫鳳、青磚紅瓦,嵌瓷雕花、精雅細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