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儺戲

侗族儺戲

“咚咚推”流行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時在“咚咚”(鼓聲)、“推”(一種中間有凸出的小鑼聲)的鑼鼓聲中跳躍進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咚咚推”起源難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為龍姓侗族人,明永樂十七年(1419)從本省靖州遷來。“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進行,演員的雙腳一直是合著“鑼鼓點”,踩著三角形,不停地跳動。祭祀時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災或瘟疫時,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簡單情節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戲劇雛形的儺戲。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語。2006年5月20日,侗族儺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侗族儺戲
簡介,儺戲由來,藝術特色,

簡介

“咚咚推”流行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時在“咚咚”(鼓聲)、“推”(一種中間有凸出的小鑼聲)的鑼鼓聲中跳躍進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儺戲由來

“咚咚推”起源難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為龍姓侗族人,明永樂十七年(1419)從本省靖州遷來。龍姓人說:“‘咚咚推’頭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論,這種儺戲,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傳來的。
侗族儺戲

藝術特色

天井寨舊時有盤古廟飛山廟各一座,春節期間每廟一年,輪流祭祀,祭祀時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災或瘟疫時,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簡單情節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戲劇雛形的儺戲。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語。它的劇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癩子偷牛》、《老漢推車》等;也有《關公捉貂蟬》、《古城會》等以關公為主角的三國戲。“咚咚推”的音樂多由當地山歌、民歌發展而成,常用的曲調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誦腔】、【壘歌】等。“咚咚推”演唱時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稱為“交目”,共有36個。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進行,演員的雙腳一直是合著“鑼鼓點”,踩著三角形,不停地跳動。老藝人介紹,這種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據牛的身體而來,牛的頭和兩隻前腳是一個三角形,牛的尾巴和兩隻後腳又是一個三角形。是侗族的農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後,演唱時或以臨時做的紙面具,或以塗面化妝代替。1992年,當地民眾重做面具,恢復了“咚咚推”的本來面目。咚咚推”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先後有日、韓等專家對其進行過多次考察,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侗族儺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