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古寨

溪源古寨

建於清鹹豐十三年(1863年)的溪源寨坐落在閩侯縣鴻尾鄉穆源溪畔。據民國《閩侯縣誌》記載:“溪源皆山田,有古寨焉”,指的就是它。溪源寨地處深山,長期養在深閨,知道的人並不多,仍保留了原始風貌。

在青山綠野間遠遠望去,可以看見一對似駝峰般凸起的高大牆體,牆沿猶如羽翼般飄逸舒展,就是人們常說的“馬頭牆”。仰望溪源寨高低起伏、構築精巧的馬頭牆,一塊塊方狀青瓦用乳釘與牆體緊緊相嵌,猶如武士身上的盔甲,威嚴肅穆。
步入寨門,由外及里依次有門樓、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後天井、閣樓等組成,前後三進。主座八楹七開間,七柱出遊廊。內有廳、房計232間,土木石混構,外圍土石牆,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整體構築布局嚴謹,寬敞明亮。主樓左右兩側闢建閣樓,精巧雅致,尤其是別具風格的美人靠,和飄逸輕盈的翹角飛檐交相輝映,風情萬種。寨內細部雕刻亦十分精細,浮雕、圓雕、透雕技藝並舉,線條生動流暢,形象逼真妙趣。門窗木雕格外引人注目,框以長、方、圓、八卦形等多種裝飾,內雕刻有人物、禽獸、花果等;屋頂矮牆內側灰塑有人物故事與鳥獸花卉等圖案,工藝精湛。不論是雕是繪還是塑,每幅圖案都浸潤著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與豐厚的文化內涵,充盈著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
溪源寨整體構思也十分巧妙。在後庭院鑿有兩口水井,樓里有磨房、浴室等生活配套設施,庭院內還鋪有排污防澇用的環形排水管道。住在這裡的人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一種大家庭、小社會的起居生活形態。
溪源寨以寨堡獨有的防禦功能為建築特點。它有別於其他古民居,善守難攻,即便與外界隔絕,寨內的人們仍可正常生活。建築四周的護厝及前右、後左的三層碉樓是溪源寨一大特色。在傳統木構建築的三進布局的四周,建成環繞閣樓式的木構護厝,成為主厝的第一道防線。危急時刻,居住在護厝內的下人或家丁,可以迅速採取行動自衛。護厝外圍用青石黃土壘築的二層高大的圍牆,底層用青石壘砌,青石牆高近三米;上層用生土和碎石夯築。寨的前右、後左的犄角上,兩座相呼應的三層土築碉樓,居高臨下,可做全方位的遠眺偵察。
和高大厚實的牆體相比,寨堡的木門略顯窄小,但功用不能小瞧。寨門是用深褐色的苦錐木做成,堅硬厚實,著火點極低,即便焚燒也只有炭痕,不會產生明火。門頂上安裝有澆水口,一旦發現明火便可用水澆滅。外襲者是很難通過寨門進入寨內的。
在寨堡的外牆上鑿有數十個或方或圓的小洞,是防衛用的瞭望窗和射擊孔,瞭望窗用來通風采光和觀察敵情,射擊孔用來狙擊犯敵。當外敵來犯時,碉樓內至少可武裝幾十人。如此嚴密的軍事防禦設施實屬難得,來襲者想攻入要大費周折。在戰火頻繁的歲月里,溪源寨不僅為這個家族也為村中的百姓躲避土匪兵寇,起了很大的作用。
溪源寨的建造者叫林有宜。民國《穆源林氏族譜》記載:“有宜承先人薄業,益以妻親資助,興家構堡屋,宏敞冠全穆。置田產蔭後人,誠可謂裕後之祖。”相傳林有宜家貧如洗,但秉性淳厚。他在一個富甲三縣的財主家做長工時,與主人家唯一的千金相戀,締結姻緣,後建造此寨堡。民間有兩種說法:一是林有宜的岳母心疼女兒,也非常喜歡女婿,逢年過節就用轎子把女兒接回家,將金磚秘密藏在糟菜缸中讓女兒帶回家;另一種說法更為離奇,林有宜婚後為岳父修墳,挖出大量的金銀財寶,從此一夜暴富,修建了此寨。
不管是哪一種傳說,故事都是美麗動人的。一個是剔除等級觀念,抹去嫌貧愛富陋俗的愛情故事;一個是知書達理,恪守孝道的感人故事。在當時條件下,建造這樣規模的寨堡,是一項浩大、艱辛的工程,林有宜耗費一生的心血建造它,當然不是為了自己享受清福,而是遵循中國人固有的持家觀念,那就是“子子孫孫永保用,世世代代傳香火”。
一百四十多年過去了,寨堡依然還是那樣堅固。只是林有宜的後人一個個走出了寨堡,不再依靠寨堡的庇護,融入多姿多彩的社會中。溪源寨作為一段歷史記錄的載體,它高大的寨牆,褪色的青瓦、斑駁的石階和歲月的繁華與落寞,牽動著人們的情思與探尋的目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