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原

董志原

董志原,地理學上稱“董志塬”。屬黃土高原隴東高原的一部分。是慶陽市第一大原,也是黃土高原最大的一塊原面,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原。分布著西峰區寧縣合水縣慶城縣的24個鄉鎮,人口約50萬,是漢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先周時期周祖公劉在此“教民稼穡”。董志原是慶陽市的主要農業區,盛產小麥、玉米、高粱、糜谷、豆類和油料等,素有"隴東糧倉"之稱,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邊"之說。

董志原腹地的西峰區是慶陽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及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志原
  • 地理位置:甘肅省慶陽市中南部
  • 地貌類型:黃土台原
  • 地貌分區:中國地形第二階梯黃土高原
  • 面積:910平方公里
  • :南北最長處110公里
  • :東西最寬處50公里
  • 包括政區:慶城縣、西峰區、寧縣、 合水縣
  • 別名:董志塬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名稱由來,位置境域,地理環境,地質特點,地貌特點,氣候特點,社會經濟,政權沿革,農業生產,石油工業,交通線路,歷史事件,資源狀況,水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

名稱由來

董志原古稱“豳地”,《詩經》中的《詩·豳風·七月》就描述了豳地周人辛勤勞作的生活。周文王之子周公在先人訓典的基礎上整理成《周禮》,而儒家學派正是孔子在《周禮》的基礎上創立的。由此追溯,董志塬應是華夏文明的源頭。董志原在商周時期被稱為"大原"(見於《詩經》),與此同時,多稱彭原(因殷商時傳說中的神人彭祖。彭祖,姓彭,名錢鏗,曾住彭祖城一一彭原鎮彭原村)唐宋明清百姓又俗稱為安化原(因當時其所在地慶陽縣稱安化縣),直至清同治時西北回民起義,左宗棠奏請清庭析置董志分縣,人們才改安化原為董志(原)塬。而其中的各部分有過不同的名稱,比如南端寧縣境內的大同原、瓦斜原等。統一的“董志原”概念提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位置境域

董志原
董志原
董志原是慶陽市(原慶陽地區)第一大原,也是黃土高原最大的一塊原面,位於慶城縣南部、西峰區全部、寧縣合水縣西部。地處涇河之北,馬蓮河蒲河兩大河流之間。原面面積910平方公里,占慶陽市總面積的3.3%,占12條大原總面積的45%。其中原慶陽縣(含慶城縣西峰區)境內686.46平方公里,寧縣188平方公里,合水35.54平方公里。原區總耕地面積91.47萬畝,其中慶陽縣65.4萬畝,寧縣22.03萬畝,合水4.04萬畝。原面北起慶陽縣驛馬鎮北原頭,南至寧縣長慶橋鎮(原新華鄉)南原嘴,東起合水縣何家畔鄉東原畔,西至肖金鎮西原峁,南北最長處110公里,東西最寬處50公里。
董志原中心彭原鎮地貌董志原中心彭原鎮地貌
寧縣長慶橋鎮南原嘴寧縣長慶橋鎮南原嘴

董志原東緣合水何家畔一帶地貌董志原東緣合水何家畔一帶地貌
董志原西側覆鐘山一帶地貌董志原西側覆鐘山一帶地貌
慶城驛馬鎮北原頭地區地貌慶城驛馬鎮北原頭地區地貌

地理環境

地質特點

董志原位於陝甘寧盆地(即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屬於祁呂賀蘭山字型構造體系東部的伊陝盾地,是中國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控制的大型內陸盆地之一。盆地的雛形形成於二疊紀中晚期到早三疊世。中三疊世到早白堊世為大型內陸坳陷盆地的發展階段,地殼運動衣沉降為主,形成一個大型萁狀坳陷,即銅川-慶陽坳陷。三疊紀末坳陷急劇上升隆起,三疊紀大型盆地解體,隨即產生保羅紀大型坳陷盆地,形成先進構造盆地輪廓。燕山運動使侏羅紀盆地解體,東部上升形成斜坡;西部於寧夏天池至環縣一線形成南北向較大幅度坳陷一天環向斜。形成厚達4000米以上的沉積,其中下白堊銅沉積厚度達1000米。

地貌特點

董志原處隴東黃土高原中北部,原區周邊受沖溝切蝕呈鋸齒狀或樹枝狀,形成殘原和溝壑地形,地貌單元為隴東黃土原侵蝕地貌。
董志原,從海拔高度來看,呈現中間稍高,南北低的地勢格局:腹地西峰區附近海拔1400米,北端驛馬鎮一帶海拔1300米,南部和盛鎮一帶只有海拔1200米。
以董志、彭原為中心地帶,原面較完整,黃土層厚達150至200米,面積157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2.9%。由於長期的風雨剝蝕,河流切割,形成原高谷深,溝壑縱橫,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原、梁、峁、崾峴與坪、川等多級階狀地貌,原邊呈犬牙狀河谷。海拔1200至1500米。
董志原上的溝壑地形董志原上的溝壑地形
三不同以南屬於寧縣,境內原面習以原區大鎮和盛為名,古名大昌原。原面平闊,南北長可達40公里,東西寬5至20公里,總面積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3萬多畝,主要是黑壚土壤和黃綿土壤,為寧縣主要產糧區之一。
最南端,為錐形原頭——瓦斜原。瓦斜原,以村為名,位於寧縣城西北7公里以遠,系董志原伸向東南的小原頭,東北為馬蓮川,西南為珊瑚川,東南臨兩川匯流,西北高而東南低,呈錐形原面,南北長10公里,中部寬2公里,總面積22平方公里。
董志原區主要土類為黑壚土,有機質平均含量0.99%,全氮平均含量0.062%,速效磷平均含量為6.54PPM,PH值8.4。
董志原邊緣的原頭地形董志原邊緣的原頭地形

氣候特點

董志原地區,是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具有季風及黃土高原氣候的雙重特點。春季多封乾旱,多寒潮;夏秋熱而短促,降水多,但分布不均勻,時有伏旱、暴雨、冰雹災害;秋季降溫迅速,潮濕多雨;冬季寒冷漫長,降雨稀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年平均氣溫8.8年極端最高氣溫39.6年極端最低氣溫-22.6年平均無霜期151.4d年降水量555.3米米年蒸發量3477.02米米年日照時數2464.84h年最大凍土深度83c米年輻射總量131.11千卡/c米。
年降雨量,南北兩端稍有差異,北部驛馬鎮500至550毫米,南部和盛鎮550至600毫米。

社會經濟

政權沿革

董志原遠在10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在春秋時為義渠國秦穆公滅十二國稱霸西戎,曾會西北的戎族首領於董志原,西峰南郊的秦霸嶺由此得名。秦始皇北巡,復修"蕭關"古道(又稱回中古道),經董志原入環縣蕭關。
漢時,董志原曾置彭陽縣,董志原始稱"彭池縣"。唐置彭原縣(西峰市的彭原鄉)。安史之亂,肅宗北逃,曾在此地與李光弼、郭子儀共謀討逆唐大事。
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置安化縣,董志原一度稱安化原。約在清時稱董志原。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在董志鄉政府處置董志分縣。
至21世紀初,原區內有慶城縣驛馬鎮赤城鄉、熊家廟街道;及西峰區全部:什社鄉顯勝鄉董志鎮陳戶鄉肖金鎮溫泉鎮後官寨鎮彭原鎮),3個街道(北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寧縣焦村鄉(並坳馬鄉)、和盛鄉太昌鄉新莊鎮、新華鄉、瓦斜鄉;合水縣何家畔鎮定祥鄉共21個鄉鎮。人口約35萬多人,其中城鎮5萬餘人。
位於董志原中心的西峰鎮是中共慶陽地委、慶陽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這裡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控扼蕭關”,“襟帶秦嶺”。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基本形成,公路幹線直通西安、銀JlI、蘭州,民航班機與蘭州,西安相通。擁有機械、電機、化工、毛紡、醫藥、食品等工業企業,是慶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董志原北端的驛馬鎮,為唐代驛站,馳馬傳信。為南北交通要衝,地勢險要,設驛馬關。據史書記載,唐代郭子儀、明代徐達都曾在此屯兵。
董志原中部的西峰區顯勝鄉,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糜子、油菜、烤菸、瓜類、蔬菜等作物,其中烤菸、蔬菜已成為該鄉的支柱產業。1997被受予“慶陽地區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董志原東南部的西峰區什社鄉,農業鄉鎮,形成了什社小米、果品、西甜瓜三大特色主導產業。什社蘋果、西甜瓜,頗受區內外客商的好評,被稱為隴東甜瓜的驕子。地方工業以農產品加工、建築材料製造為主,主要產品有磚瓦、水泥製品、鋁製品、鑄鐵件、紙箱、食品加工等。
董志原腹地的肖金鎮,屬三縣交界的咽喉要衝,古有雞叫一聲鳴三縣之說。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南有周朝的逢火台,唐貞觀十六年的老洞仙山真人寺院,元明時期的古堡遺址,中有宋徽宗政和八年的金城寺磚塔。農副產品收購、加工、運銷形成基地,烤菸生產聞名全國。肖金塔為北宋間之金城寺塔的俗稱,金城寺原踞鎮東門外,北距西峰18公里。寺院已毀,寶塔猶存。
董志原南端新莊鎮,是涇,蒲、馬蓮三川和長武原的集貿中心。董志原南麓,涇河北岸的長慶橋鎮曾經是長慶油田企業生產、生活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管理機關集中地。董志原南部的太昌鎮、和盛鎮、焦村鎮,是董志原南部重要集鎮,古稱大昌原,為屯兵養馬之地。金正大七年正月,金國與蒙古軍隊在這一帶進行過大規模戰爭。清同治五年前後,清軍與陝西回民起義軍在這一代陳兵對峙。鎮城西邊有王孝錫烈士的故居。

農業生產

董志原是慶陽地區的主要農業區,是“隴東糧倉”的重點區之一,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邊”之說。土壤為黑壚和黃綿土。農產品以小麥為主,其次是玉米、高粱,也種植少量油料和糜谷、豆類等搭配倒茬作物。慶陽驢為區內主要優良畜種。

西峰區顯勝鄉農田景觀西峰區顯勝鄉農田景觀
遠在先周時期,農耕文化就在這裡誕生。公劉“教民稼穡”,留下了“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的詩作。2018年,僅西峰區糧食播種面積48.07萬畝,其中小雜糧8.28萬畝,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5.01萬畝,推廣脫毒馬鈴薯1.6萬畝,脫毒種薯實現全覆蓋;以什社鄉新莊村為中心,建立穀子生產示範基地10000餘畝,什社小米產業提質增效。全年糧食總產完成12萬噸,油料總產完成1.5萬噸。
什社小米以晶瑩黃亮、營養豐富、口感良好、食味醇香而久負盛名,相傳什社海子坳曾是清末慈禧太后圈定的宮廷貢品生產基地,地方官吏將該地生產的小米送上京城以表敬意。每年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豐源小米加工廠的“金什社”牌小米已暢銷全中國各地。
董志原彭原鎮農田董志原彭原鎮農田
原慶陽縣董志原區面積約157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2.9%。原地面積大,地勢平坦,耕地土壤多為黑壚土,質地好,肥力較高,是全縣最優良的耕作土壤。東北部殘原河谷區的川台地土壤肥沃,增產潛力大,可發展灌溉。縣境內有馬蓮河和蒲河兩大流域,但被用作灌溉的水極少,發揮效益的是一些小型灌溉工程。全縣有機井633眼,提灌站112處,渠道8條,水庫12座。發揮有效灌溉面積8.5萬多畝,保灌面積6萬畝,絕大部分耕地要靠天然降水。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537.4毫米。全國每畝平均占有水量為1759.89立方米,全省每畝平均占有水量為563.54立方米,而慶陽每畝平均占有水量為130立方米,水資源十分缺乏。
巴家嘴水庫巴家嘴水庫
1958年9月,全省第一個解決高原灌溉問題的大型水庫工程——董志原巴家嘴水庫開工。1960年1月2日,正式截流蓄水。1962年7月水庫建成,土壩高58米,總容量3.36億立方米。1976年4月1日,巴家嘴電力提灌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從巴家嘴水庫輸水洞一級電站尾水渠引水,總乾渠沿南小河溝北岸東行,經天橋跨越南小河溝,從閔家山上原,經西莊、高家堵、南佐至後官寨北莊,全長13公里。全工程設揚水泵站9級,共裝機泵68台。總乾渠上水至7、8、9級後,又修建了南乾渠,以自流形式送水至後官寨、西峰、董志、肖金、顯勝5個鄉鎮,並向西峰方向安裝管道1條,以供生活用水。

石油工業

董志原中長慶石油的鑽井平台董志原中長慶石油的鑽井平台
1970年代,國家開始在隴東高原地區勘探石油。因初期勘探駐地在董志原原嘴地區的寧縣長慶橋一帶(後來的長慶橋鎮),命名為長慶油田,隸屬中國石油總公司。董志原轄區內的西峰油田,由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負責。到2005年,西峰油田年產油量逼近100萬噸,建成150萬噸產能。到21世紀初,慶陽石化年煉化能力近500萬噸,瑞華天然氣、永鑫石化等眾多下游企業進駐西峰區。

交通線路

董志原地區,交通以西峰為中心四通八達。銀川至西安公路縱貫南北,蘭宜公路從高原北部驛馬關橫穿而過,並有四條公路分別向西通向鎮原,向東通向正寧和合水。彭原有民用飛機場,有通向蘭州、北京和西安的航班。
大昌原古道——從政平至賈家一帶涇河之濱,北上縱貫董志原,然後分別北去驛馬關,東往寧縣城,為“x”形古道,即長(武)慶(陽)、青(牛)米(家溝),長(官)寧(縣)公路基本路線,總長約70餘公里
鳳甜公路——民國25年,國民黨政府徵調沿途地方人民修築長慶公路,民國27年建成通車。解放以後迄點延至環縣的甜水堡,並以其南起於鳳翔路口接西蘭公路而改名為鳳甜公路。鳳甜公路南以涇河之濱的西郭村(通稱長慶橋)入寧縣境,北至三不同村入慶陽縣境,縱貫董志原南端,途經寧縣地域31公里。其問,涇河川東郭村以上4公里路程,盤迴於坡地,其餘均在董志原面。解放以後曾經反覆整修。1969年改建擴修後,道路平直寬闊,雪雨無阻。不僅是寧縣地區的交通運輸幹線,也是慶陽地區和長慶油田公路交通的動脈。
長寧正公路,西自長官路口與鳳甜公路接合處起,經寧縣城,東到正寧縣城山河鎮,全長73公里。為境內最長的公路。全程串連焦村,寧縣城、早勝、良平、平子、米橋和正寧之山河7城鎮於一線。連結董志,早勝兩條原,翻越了馬蓮河川兩面坡,於寧縣城郊連跨馬蓮、城北、九龍3河橋,又懸越南橋、米橋等高險的土橋腰峴,穿關過隘,橫貫縣域南部。其間,除馬蓮河川坡9公里回還于山坡,幾臨於崖谷,曲折陡險,雨雪不暢以外,其餘路面均在原面,道路平直。1970年開始改建,1974年完成。全為柏油路面,行車更為安全。據1978年觀測,行車密度為每小時14.6輛。這條公路,不僅是寧縣境內最重要的交通幹線,也是正寧縣西出之門戶,慶陽地區東南之通道。

歷史事件

公元前166年(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于以十四萬步騎占領朝那、蕭關,殺死北地都尉孫印,掠人畜甚眾。至彭原(即董志原),派騎兵焚燒回中宮。文帝詔發車千乘,步騎10萬,令張相如、欒布為將擊逐出塞。是年,匈奴再次進兵北地,李廣率兵出擊,斬其首領。
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突厥族進兵彭州(慶陽彭原附近),唐太宗李世民奉命。出秦州道御之”。從此開始了對突厥族的戰爭。公元630年,戰爭結束,把戰俘安插在邊境定居,擴大了農墾區域。安史之亂後,均田制遭到破壞;土地兼併更加激烈,賦稅十分繁重,迫使一部分農民成為佃戶,一部分逃往山區。唐王朝規定:墾荒農民5年內免稅。逃到慶陽的大批農民以墾荒為生,促進了慶陽的農業開發。
公元1868年(同治八年)四月,清軍破回民起義軍於董志原,隨即安置饑民及回軍降眾17萬人就地居住,寧縣地區原有回族居人即系此次落居。
公元1868年(同治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寧縣新莊城為回民起義軍攻克,“四門血水成河矽。民國前期,陝西“紅頭軍",隴東陳矽璋等部,都曾襲據這裡。民國26年春天,紅二師二團來駐鎮內,近村青少年有的毅然參加了紅軍,省立中山中學曾一度搬遷這裡。
1963年秋,中共慶陽地委在焦村地區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試點",揭開董志原“社教運動"的序幕,1975年,慶陽地委又以這裡為重點,進行了兩年多的“路線教育運動"。
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二月,左宗棠督辦陝甘軍務,駐節西安。派劉倬仁、雷正綰進攻董志原,義軍大敗。遂並十八大營為四大營,護其輜重老弱北退。清軍乘勝追至党家崾峴,義軍散走硝河城、預旺等地,大股由環縣直奔金積堡。二月二十五日慶陽城復歸清軍。

資源狀況

水資源

董志原所在區域的河流主要為馬蓮河和蒲河及其支流。馬蓮河水質差,利用很少。
馬蓮河:馬蓮河以曲子鎮為界,北部為環江,南段為馬蓮河,統稱為馬蓮河。發源於寧夏麻黃山,於環縣北甜水井處流入慶陽市,徑流洪德、環縣、慶陽、西峰、長慶橋等城鎮,於東家溝處流出區外,全長366公里。江水面積19080k米344k米,面積16900k米,經洪德水文站實測資料,年均徑流量838510徑流量在年內分配不均衡,4-6月占總量的15%,七、八、九三個月占57.5%,次年日占27.5%,含沙量平均249公斤/立方米。
蒲河董志原東南邊緣寧縣一段蒲河董志原東南邊緣寧縣一段
蒲河:蒲河發源於環縣苗兒掌,經於堡子流入鎮原縣,在王寨以南流入巴家嘴水庫,流程175k米,流域面積(區內)4641千米,支溝發育,較大支溝有黑河、交口河、茹河、康家河等。據姚新莊水文站資料,多年平均流量862010,洪峰流量2460立方米/秒,1974年(枯水年)/秒,兩者相差22倍,河水中年平均含沙量216公斤/立方米,月含沙量最發可達1070公斤/立方米。
爛泥溝,在縣城西南15公里一帶,為焦村,和盛地區分界,源自長官村東,至渭一口入馬蓮河,長約20公里。1970年代中期,焦村地區的農民民眾徹底治理其上游坡谷,使溝坡梁峁如碧螺,成為寧縣新景之一。

礦產資源

1990年代探明,慶陽市區內除華池縣和合水縣東部有一無煤區域外,慶陽、正寧、寧縣、環縣地下普遍有煤,地質儲量19945.6萬噸。1980年代探明:慶陽市的石油主要礦點有:慶陽開發試驗區;地處慶陽縣城周圍,為岩性油藏,油層單井厚度129.9米至49.9米,平均73.2米。打探井16口,出油11口,開井產油7口,平均單並日產原油2噸,井組日產14噸,年產3950噸,累計產原油2.0678萬噸。西峰出油點:地處西峰鎮西、北。打探井16口,其中3口獲工業油流。上述油田,統稱為西峰油田。2008年探明:西峰油田,北起慶陽,南到寧縣,西自驛馬,東至合水固城川,分布在白馬、板橋、董志、什社、固城川5個油區,總資源量5億噸,探明儲量4955*10000噸。其中4個油區在董志原範圍內。含油麵積80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億噸以上,天然氣儲量243.6億立方米,煤炭三級儲量達86億噸。

旅遊資源

北石窟寺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於董志原西側蒲、茹兩河交匯處東岸的覆鐘山下(距西峰鎮25公里處)。相傳周穆王西遊,曾登臨此山望回中,山上有憩息石。均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和三年(公元509年-510年),系當時的涇川刺史奚康生主持興建。北石窟寺自北魏開創後,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等代1400餘年的相繼開窟增修,窟龕密集,形如蜂房。在高20米,長120米範圍內雕有各代窟龕295處,大小雕像2125軀,有宋、明、清碑7尊,隋、唐,宋、遼,金、元、明、清題記150多例。是絲綢之路暢通、佛教傳人中國後的產物。
董志原
小崆峒山,是佛教、道教合一的聖地之一,與聞名遐邇的北石窟寺相距17公里。據考證,明崇禎年間,就有人在此刻像立碑,焚香許願。1933年,善男信女化緣布施,募集資金,相繼建成北台無量大殿、中台玉皇樓、南台觀音樓等廟宇,並在兩側崖畔開鑿窟洞數十孔,建龕塑像,繪製壁畫,供奉神靈。每年農曆三月三,在小崆峒山都會舉辦廟會。香客遊人紛至沓來,敬神觀景,游山朝拜,休閒娛樂,小崆峒已成為隴東人民旅遊的一處勝境。
公劉廟公劉廟
公劉廟,位於西峰區溫泉鄉。史載,不窟之後,兒子鞠陶繼承父業,繼續發展農耕,"陶復陶穴"即按燒陶器時挖陶窯的辦法,挖窯居住。鞠陶之後,其子公劉繼任部落首領,建立周族武裝,亦兵亦農。2002年,中國民俗學會命名公劉廟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肖金宋塔肖金宋塔
肖金宋塔,位於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南街,為原金城寺院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塔為青磚砌築筒體結構,存六層,殘高21米。為仿木樓閣式,空心八面體;疊澀出檐,斗拱承枋;構欄環廊,門窗或真或假,逐層而交替古塔營造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肖金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