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斜鄉位於寧縣西北部,西接西峰區什社鄉,東與南義鄉以馬蓮河為界,南抵新寧鎮。是仰韶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草畜、果品、烤菸、黃花菜“四大產業”,氣候溫潤適中,是“市級文明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瓦斜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省慶陽市
- 下轄地區:永吉村等
- 政府駐地:瓦斜鄉
- 電話區號:0934
- 郵政區碼:745216
- 地理位置:寧縣西北部
- 面積:69平方公里
- 人口:13124人(2009年)
- 方言:關中方言東府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
- 著名景點:仰韶文化遺址
- 機場:慶陽機場
- 火車站:無
- 車牌代碼:甘·M
簡介,仰韶文化的發源地,自然地理,基本情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財政收入,各項改革,
簡介
甘肅省寧縣瓦斜鄉
瓦斜鄉位於寧縣西北部,距寧縣縣城17公里,寧文公路穿境而過,面積69平方公里,東以馬蓮河為界與南義鄉和合水縣吉峴鄉接壤,南與新寧鎮、焦村鄉交界,西北與西峰區什社鄉為鄰。全鄉共轄8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3079戶,總人口12973人,2004年人均純收入1339元。
寧縣瓦斜鄉
仰韶文化的發源地
據有關資料,瓦斜鄉是仰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境內有多處仰韶文化遺址。瓦斜人民在古文化的薰陶和浸染中一代代成長起來,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現代文明,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實現了現代物質文明和古文化的接軌。
自然地理
瓦斜鄉位於寧縣西北部,距慶陽市27公里,西與西峰區什社鄉為鄰,東與合水縣吉峴鄉接壤,兩縣一區交匯之地。
基本情況
全鄉總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3.26萬畝,轄莊科、望寧、瓦斜、東風、劉坳、永吉、原溝、原畔(8個)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3079戶13796人。
經濟社會
瓦斜鄉黨委、政府立足優勢,發展產業,以煤層氣、黃花菜等礦產和自然資源為主的工業、農業及非公有制經濟方興未艾。林果業、瓜菜業、草畜業等農村主導產業長足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10年末,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76萬元,農業人均純收入達到3042元。多次受到省、市、縣的獎勵,被命名為“全國綠色優質蘋果生產之鄉” 、“全省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示範單位”、 “慶陽市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慶陽市衛生鄉鎮”、“慶陽市黃花菜之鄉”。
發展現狀
瓦斜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農民、財政“雙增”為目標,通過大力實施“基地示範、項目帶動、工業突破、基礎先行”四大戰略,積極發展支柱產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引導農民改善基礎設施,使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開發勢頭良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瓦斜鄉黨委、政府著力於開發特色產業,引導農民發展地域經濟,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使農業結構得到較大調整,糧經比例由原來的8:2調整為6:4,麥秋比例由原來的7:3調整為5:5。通過幾年的努力,產業開發上初步形成了以“畜、果、煙、菜”為主,“花、藥”並舉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一是牛產業開發達到一定規模,全鄉養牛3000多頭,發展規模養殖戶上百戶,養牛重點村2個、養牛示範小區9個、養牛場1個、暖棚牛舍350座,建成活畜交易市場一處,成立養牛協會1個,累計種草5000多畝。同時,畜牧防疫工作位居全縣第一。二是果品產業基礎良好,全鄉新栽金棗近千畝、蘋果1500餘畝,使全鄉果園面積累計達到5000畝以上,成立果品協會1個,建起果品運銷公司,優良品種全部實現套袋管理,農民果業年實現產值300多萬元。三是瓜菜產業特色突出,全鄉黃花菜栽植面積累計達到5000畝,建成千畝集中連片栽植基地一處;種植地溜溜500多畝,並以此為基地建起了山野菜加工企業,成立了開發協會,開發出了新的綠色食品,並已進行了綠色產品認證的申報。四是烤菸生產持續發展,年均栽煙3000餘畝、創稅15萬元以上,成為瓦斜財政增收、農民增收的一個支柱產業,又注重增加科技含量,栽植新品種,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瓦斜的花卉產業也發展較快,建成千畝無公害優質玫瑰栽植示範基地一處,並已開始玫瑰花蕾的加工。昔家花園逐年發展壯大,承擔了市、縣重大節會的綠化美化工程和大型園林綠化工程,年銷售收入上百萬元,成為全市綠化行業的標兵。藥材種植也達到一定規模,全鄉總計種植各類藥材500多畝,是瓦斜經濟發展的後續產業之一。
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瓦斜鄉素以交通不便,基礎條件差而一直是全縣一個較為貧困偏僻的小鄉,通過積極實施基礎先行戰略,努力改善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使瓦斜的社會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是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力度,改造新修梯田逾萬畝,使全鄉山坡地梯田占有率達到95%以上,2002年順利通過市上梯田達標鄉驗收。二是水電路實現“三通”,全鄉50%的村民小組改變了過去吃水靠溝里擔、照明靠煤油燈,走路靠兩條腿的落後面貌。全鄉共新建機井3個、小高抽5處、供水點12處,鋪設引水管道3.2公里,實現自來水入戶180戶全鄉民眾吃水難的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對32個村民小組3658戶實施了農網改造工程,2個村民小組架設農電線路13公里通上了電,民眾照明用電通電率達到了100%;拓寬整修村莊道路40餘條,其中14條25公里主幹村路鋪砂墊石,同時,完成了寧文公路鋪油罩面工程,做到了村村通砂路,組組可行車。三是大力興建基礎設施,新建教學樓5幢,新建和維修村學4所,全鄉教育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建村部5個,維修村部3個,全鄉村部占有率達到了100%,“五有四化”標準村部占70%。四是著力構建市場經濟網路,加快小城鎮設步伐。對外招商引資,新建商貿樓4幢、市場2個,促進了瓦斜農產品和活畜交易的繁榮發展。
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取得較大突破,私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瓦斜鄉黨委、政府及時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項目工作力度,利用招商引資、啟動民資的方法建起一批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私營企業,為瓦斜經濟的穩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招商引資新辦的慶陽市綠豐公司總投資300萬元,在瓦斜建起了工業化程度較高的醬菜廠,專門從事山野菜的開發加工,是全市第一家以地方特色產業開發為經營對象的企業,其產品市場潛力強大,對帶動瓦斜乃至全縣經濟的發展有不可估價的意義。該公司占地6畝,日產量5噸、創造產值3.2萬元,出產的袋裝“神蟲菜”在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及慶陽等地區的銷路很好。已簽訂向日本出口200噸的協定以瓦斜千畝玫瑰栽植基地為基礎建成的九龍玫瑰公司研製生產九龍玫瑰茶以其獨特的香味和美容健膚及藥用功效深得消費者喜愛,產品供不應求,昔家花園在全市綠化行業首屈一指。另外,建設的醋頭醋廠,日銷售食醋1萬餘斤,是全市獲得國家質量認證的兩個廠家之一,在全市設有1300多個銷售網點,已成為我市食醋行業的龍頭老大。瓦斜麵粉廠、磚廠、建築公司、玻璃鋼製品廠等企業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具備了一定規模,公司運營平穩,經濟效益良好,在全市享有很高聲譽,一些企業主還被選為市工商協會的負責人員。私營企業的強勁展勢頭為瓦斜經濟的進一步繁榮提供了新的平台。
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實現連年增長,根本改變收支赤字現狀。瓦斜鄉在稅費改革後政策性減稅因素增多,重點稅源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把抓財政、爭資金、保吃飯作為頭等大事,千方百計增加烤菸稅收,挖掘零散工商稅,努力促進財政增收。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實現超預算收入,在完成全年支出後,2002年結餘12.8萬元,2003年結餘21.8萬元,使財政赤字的現狀得到根本扭轉,由一個全縣多年來較為貧困的小鄉跨入財政收入較好的鄉鎮行列。2004年度農業稅收僅下欠1戶,完成率達到了99.97%,其它稅收也有望完成,能夠確保職工工資的按期發放和各項事業的正常運轉。
各項改革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農民負擔得到切實減輕。為了確保農村稅費改革順利進行,切實做到“戶戶減負”,該鄉認真落實“三定”政策,對每戶改革前後的稅負進行張榜公布,取得民眾簽字認可,並進一步規範農稅征管,杜絕了“搭車”收費的可能性,保證了新稅制的順利運行,民眾的納稅意識顯著增強,農稅徵收基本無拖欠。稅改後,全鄉大口徑減負率達到60.76%,人均減負68.29元,畝均減負27.33元;小口徑減負率達到21.52%,人均減負12.10元,畝均減負4.84元,大、小口徑減負率均高於中央規定20%以上。為了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嚴格落實了政府和教育機構改革方案,按計畫撤併了村組,辭退了臨時任課教師,使人員、機構得到有效精減。全鄉共撤併村民小組44個,減少村幹部6名、組幹部52名,合併三年制村學3所,辭退臨時任課教師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