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81年,哈佛的天文學家愛德華·皮克林提出證據表明大陵五實際上是一顆食聯星。在這一點得到證實之後多年後的1889年,波茨坦天文學家赫爾曼·卡爾·沃格爾發現大陵五的光譜有周期性的都卜勒位移,推論是由聯星的徑向速度變化造成的。因此,大陵五成為第一顆已知的光譜雙星。伊利諾州大學天文台(英語:University of Illinois Observatory)的喬爾·斯特賓斯使用早期的硒光電管測光儀對大陵五進行了首次的光電研究。光度曲線顯示出了第二極小值和兩顆恆星之間的反射效應。在解釋觀測到的光譜特徵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導致人們猜測系統中可能存在第三顆恆星;40年後,這個猜測被確認是正確的。
201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組織的恆星名稱工作組(英語:IAU 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Working Group on Star Names,WGSN)將恆星的正確名稱標準化和建立目錄,其中就收錄了大陵五的名稱:Algol,但這個名稱實際上只屬於該恆星系統中的主星(英仙座βAa1)。
在希伯來的民間傳說中,大陵五稱為Rōsh ha Sāṭān或"Satan's Head"("撒旦的頭"),正如Edmund Chilmead(英語:Edmund Chilmead)所說,他稱之為"惡魔的頭"或Rosch hassatan。大陵五的拉丁名稱從16世紀被稱為Caput Larvae(卡普特幼蟲)或"the Spectre's Head"(幽靈的頭)。儘管這兩個名詞是在同一個星座里連在一起的,但喜帕恰斯和普林尼仍將它們獨立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