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2023年夏燕平執導的人文紀錄片)

大運河(2023年夏燕平執導的人文紀錄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運河》是由浙江廣電集團出品,夏燕平執導的人文紀錄片。

該片從文化角度切入,展現“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展現古老運河青春的生命。

該片於2023年4月18日在Z視介上線,4月19日在浙江衛視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運河
  • 作品類型:人文紀錄片
  • 製片地區:中國內地
  • 導演:夏燕平
  • 監製:趙磊
  • 出品公司:浙江廣電集團
  • 首播時間:2023年4月18日
  • 首播電視台浙江衛視
  • 網路播放平台Z視介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7 集
  • 每集時長:約 46 分鐘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該片分別以《涌動的紀年》《水的竹竿巷》《漂來的城市》《水路是戲路》《水脈是文脈》《不朽的流傳》《大河波浪寬》為題,用今通古,重新“疏浚”中國運河的歷史脈絡;追根尋源,再次打開中國文化的文瀾道脈;從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出發,尋找歷史真相,講述歷史中的傳奇故事。運用多角度、多種方式的畫面語言,展現運河及運河兩岸豐富壯美的自然人文和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美麗景觀。由點而面、由表及里地展示大運河對後世中國帶來的深刻全面的影響。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涌動的紀年
後世嘆息北宋滅亡是因為定都在了一個無險可守的汴梁,而當時統治者注重的是汴梁避開了一段輸送險峻的通路:黃河,貨物直接由風平浪靜的運河順利而快捷的抵達東京。南宋定都臨安150年,後人怨他偏安一隅,卻也依靠浙東運河,開闢一個遠洋貿易的大航海時代。元代開通京杭大運河,受益多的是明清兩朝,尤其是明朝“分水濟運”,解決了山東南旺段運河“水脊”的問題之後。清末運河漕運廢止,沿河多處城鎮開始蕭條,但這也是必然,一個強大的機器推動力的時代已經來臨。
第2集水的竹竿巷
將竹子捆綁在船的兩邊,既可以增加船的浮力,也可以在過閘時防止磨擦船幫。一路北上的航船在回途中將竹竿賣給沿途的碼頭。湊巧的是,大運河兩岸的諸多城市也都有一條以“竹竿巷”為名的街巷。以“竹竿”起興,本集紀錄片將大運河比作一根“水的竹竿”,成為接連起半箇中國的命脈。千桅萬帆,皆為祭奠。運河上下,保衛漕運的香火四處皆旺,祈禱平安的祈求處處有聲,金龍四大王是運河沿岸貫通南北的水神,治水有功的先人庇佑著四方平安。家鄉的煙火與地方的香火沿運河而四處傳揚,民俗文化與民間藝術也沿運河而縱橫交融。
第3集漂來的城市
公元前490年,勾踐自吳返越,為一雪前恥決定擇地建都:在河海相通、水網密布的山會平原上建一座新城,取代原來已偏安會稽山麓上千年的舊都。舊都雖易守難攻,但是交通閉塞,而越國在遷都紹興僅僅17年後,就一舉完成滅吳大業。“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運輸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元朝元貞年間,黃道婆從海南帶著先進的紡織技術回到家鄉上海華涇鎮,紡織技術沿江南密布的水網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口投入到棉花的種植和紡織生產中,運河地區形成了一批以棉業經濟為特色的市鎮。大運河調和著地區間的經濟差異,如同一條紐帶將中國的南北緊緊聯繫到一起。
第4集水路是戲路
翻開中國戲曲史,“徽班進京”是繞不過去的大事件,它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戲曲發展,為“國粹”京劇的出現創造了條件。乾隆年間,以三慶班為代表的“四大徽班”與其他班社一同北上。當時正是地方戲勃興之時,沿著大運河北上的徽班班社對崑腔、秦腔、梆子腔等來自不同地域的聲腔不斷吸納、融合與磨鍊,正式開啟了京劇誕生的前奏。戲曲的涵義並不僅僅局限在南腔北調的唱念做打,有關戲文的劇本創作,有關表演的服裝設計等也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瑰寶,而這些也與大運河這條“流動的文化之河”息息相關。
第5集水脈是文脈
孔子後裔們沿大運河播遷,他們的到來將儒家思想厚植於大運河流域,將文化的種子深埋於此。循著運河兩岸,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水脈是文脈”的證據,這裡有“一家雙柱國,十子九登科”的家庭,那裡有“一門三進士,四代五進魁”的家族,遠處還有“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的村落。藉助運河的便利,孔子後裔甚至得以遠渡重洋,讓儒家思想漂洋過海、傳播海外。“滄葦遵王士禮居,藝芸精舍四家書,一齊歸入東昌府,深鎖嫏嬛飽蠹魚。”山東聊城東昌府的海源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總計藏書四千餘種,二十二萬餘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巧合的是,江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浙江歸安陸氏“皕宋樓”、浙江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再加上海源閣,這四大藏書樓都沿運河而建。中國的藏書史似乎也與大運河存在某些關聯。
繼續看6-7集
選集
關閉

幕後製作

創作團隊歷時三年,足跡遍及六個省三十多個城市,中途遇到拍攝進度一度停滯的情況。在這種艱難的創作條件下,創作團隊在確保史料真實嚴謹、內容專業紮實的基礎上,克服種種困難廣泛運用情景再現、CG動畫、航拍、水下攝影、延時攝影等多種方式,以紀錄片人的匠心誠意製作,讓觀者在“驚艷”的畫面效果中,感佩祖先的智慧與毅力,感受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該片為了多方位展現大運河對南北戲劇交融的影響,創作團隊在眾多戲劇相關故事中選定了5個不同運河流域與不同主題方向的故事。一、紹興:紹劇與秦腔的淵源(南方劇種向北方劇種尋根);二、北京:“徽班進京”與京劇的形成(京劇從沿運河而來南方徽班的溯源);三、山東濟南與台兒莊古城:明末清初四大聲腔與柳子戲(誕生在大運河中段流域的柳子戲向南北兩端發展的曾經輝煌以及兩代柳子戲人的傳承);四、蘇州:戲曲戲服製作行業(大運河沿岸的繁華與戲曲傳統手工藝人的堅守);五、杭州:一位現代詩人眼中的拱宸橋周邊的戲曲生態(傳統戲曲與古老運河的新碰撞新發展)。

主創團隊

出品人
華宣飛
總撰稿
夏燕平
總監製
趙磊
副總導演
邱珏、左言彬
總策劃
陳潔
攝影
史冉明、魏楠一、謝馳明、於亮、鐘家輝、李洪亮
監製
何族強、林涌
航拍
延時攝影
陳俊青、康欽波、楊俠、胡海濱
策劃
祁漢忠、沈芸
攝影助理
劉攀想、張賀、周鳳濤、張勇、樊玉乾、王言強、蔡彬、吳晨皓、週遊、鄭生林
統籌
莊臨強、楊罡、王欣
總導演助理
許秀平、周純鎣
總導演
夏燕平
分集導演
楊銘、丁衛、楊溢、左言彬、葛臨鐙、王凱、周臻、謝凱一,邱珏
特邀策劃
路海波、黃金鐸、尹成奎、劉郎、陳立、王宏、陳春山、楊玉田、朱振林、金泰萬、陳逸華、丁青、魯旭、陳力農、陳根法、王五四、王彬、陳國慶

音樂原聲

類型
歌曲名
作詞
作曲
演唱
主題曲
《大運河》
洛兵
朱培華
哈輝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日期
獎項名稱
獲獎者
結果
2023年10月24日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第二季度優秀網路紀錄片
《大運河》
入選

發行信息

前期宣傳
2023年4月16日,該片宣布定檔,於4月18日在Z視介上線,4月19日在浙江衛視播出。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完結日期
Z視介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5月15日
浙江衛視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5月15日

作品評價

《大運河》以人文視角展開對中國大運河的解讀。從吳王夫差決定開鑿邗溝,到隋煬帝下令貫通大運河;從方言與戲曲的南北交流,到漕糧交通的水路運輸;從詩詞歌賦在不同地域的交相誕生,到水榭亭台建築風格的相映相融;從“紅妝十里”的民俗文化,到“南水北調”的大國工程等等,紀錄片以大運河的交通功能切入,在“交融”的關鍵字中講解了這條黃金水道在歷史、文學、戲曲、民俗、農業、工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人文的視角打開運河滋養傳承了千年的文脈。(《文匯報》評)
《大運河》不僅將目光瞄準大運河的前世今生,還面向未來探究大運河的時代價值,用現代人的視角洞察大運河在城市發展進程中不可替代的貢獻。該片大量使用航拍鏡頭,將大運河貫穿的地界一一呈現,以俯視追隨的視角帶領觀眾感受千年水道的波瀾壯闊。該片還通過小屏先行、大屏賦能的方式適應融媒時代的傳播特點,拓寬紀錄片的傳播廣度與傳播深度故事化講述宏大歷史,廣泛運用情景再現、數字動畫等形式豐富影像表現的維度,對於一些無法再現的歷史和複雜難解的水運工程,小劇場和動畫模擬的方式可以生動呈現出來。(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