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紀錄片)

中國大運河(紀錄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中國東部平原上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中國大運河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組成。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江南水鄉上,自北向南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基本介紹

記錄片簡介,分集劇情,

記錄片簡介

2014年7月8日,一部展現大運河恢宏歷史和獨特風情的八集紀錄片《中國大運河》將亮相央視,其中不僅有大量揚州鏡頭,更將揚州申遺部門從多哈凱旋的歷史鏡頭也一併收錄其中,為大運河申遺留下珍貴紀念。
2014年10日,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曾連續三天播出紀錄片《中國大運河》,完整介紹中國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和歷史變遷。原市文物局局長、申遺專家顧風介紹,央視在世界遺產大會召開之前播出的三集是該系列紀錄片的一、七、八集。當多哈傳來中國大運河順利入選世界遺產的喜訊後,攝製組決定將這一內容添加進紀錄片中。
中國大運河中國大運河
顧風介紹,紀錄片的鏡頭以及文本旁白內容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和修改,“目前文字稿正在修改中,鏡頭也在作後期處理,爭取將這部紀錄片做成精品。”顧風透露,他應央視攝製組的邀請,目前正在加班加點對紀錄片的文稿作修改和後期工作。
據介紹,《中國大運河》將於7月8日至15日晚10時於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首播,每天一集,每集30至40分鐘。《中國大運河》共由8個篇章展開,通過故事和細節,展現源遠流長的中國大運河在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不同地區文化融合所起的巨大作用,用鮮活的聲畫語言表現出大運河風韻,用濃濃的運河民俗風情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中揚州元素是其中的重頭戲,在總共八集的篇幅中,反映揚州內容的就占了兩三集長度的戲份。
中國大運河中國大運河

分集劇情

第一集 大地史詩
隋唐運河是中國人用了兩千五百年時間與自然共同完成的壯麗奇觀。運河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流通,漕河之上,商船密集,南方出產的絲綢、茶葉、竹、木、漆、陶瓷等物資源源流入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貨、煤炭等亦紛紛運往南方,南北貿易盛極一時。琴藝、醫術、武學都是中國人在水的流動中所獲得的智慧。
第二集 運河上的帝國
在洛陽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裡,有一堆已經完全炭化的穀子,它們被密封在玻璃器皿中。這些穀粒來自於一千多年前,它們在被譽為隋唐時期“天下第一倉”的含嘉倉被發現。從公元七世紀開始,絲綢、茶葉、瓷器在以大運河為主幹的水陸交通網路下,逐漸成為中國古代貿易最重要的三樣商品。
第三集 巧奪天工
古代先明克服艱難險阻,讓中國大運河流暢貫通。元代最為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連通京杭大運河。而正是巧奪天工,最終讓運河翻山越嶺實現南北貫通。人工與自然,利用與改造,運河承載著人類無窮的智慧。為了水的流動,航線的貫通,中國人努力了上千年。中國大運河最終成為自然水系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集 千年漕運
漕運始於隋唐,終於清末,作為帝國命脈的運河漕運,在農民、跑船人、官吏、造船人、河工的共同保障下,高效運轉。漕運,一個民族行走在水上的傳奇。漕運中樞為何設在遠離帝都的淮安?明清時期,由於漕運總督,河道總督駐節於此,這裡成為中央政府的漕運指揮中心,漕船製造中心。作為帝國命脈的漕運,漕運常因為河道淤塞,維護費用巨大,在歷史上總成為爭論的焦點。
第五集 南來北往
綿延千里的大運河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文化和習俗。大運河的開通,帶來了北方的人才和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同時,改變了中國人對於財富的觀念,帶來了實用主義的商業文化,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第六集 城市臍帶
京杭大運河流經的中國東部平原,有一條由二十多座城市和無數城鎮串聯起來的巨型城市帶。對於這條城市帶來說,大運河就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哺育了這些城市,也是這些城市的靈魂,運河影響這些城市的生長和發展,改變著城市的面貌和職能。
第七集 世界的大運河
中國大運河不僅影響了早期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更把古老中國帶入了世界經濟的大格局中,它是中國與世界的共同記憶。大運河成為中華文明的展示長廊,外國人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和表達這條中國運河。
第八集 未完的工程
在介紹了運河的開端以及外國人心中的運河之後,本集將鏡頭對準了那些致力於保護運河的專家以及普通人。揚州學者顧風、徐炳順等紛紛講述了這條運河如何承載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和共同情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