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市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大連市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連自然博物館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連自然博物館
  • 外文名稱:Dalia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類別:自然博物館
  • 地點: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
  • 竣工時間:1907年
  •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 館藏精品:黑露脊鯨、長鬚鯨、古蓮子
  • 建築風格:現代歐式
  • 票價:免費
  • 開館時間:1998年10月
  •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 年接待量:50萬人次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發展歷史,歷史沿革,館舍新館,館舍簡介,館藏文物,地質,古生物,無脊椎,魚類,兩棲,爬行,植物,鳥類,建築布局,合作研究,展廳分布,肯尼斯·貝林展廳,巨鯨展廳,恐龍展廳,東北森林動物展廳,濕地展廳,地球展廳,物種多樣性展廳,軟骨魚類展廳,遼西化石展廳,人與自然展廳,海洋無脊椎展廳,硬骨魚類展廳,海洋哺乳動物展廳,館舍榮譽,參觀信息,開放時間,門市票價,館址,交通信息,

發展歷史

歷史沿革

大連自然博物館舊址建築,是1898年沙俄統治時期修建的市政廳大樓。該建築位於遼寧省大連市勝利橋北,是一幢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格的古建築,是大連市初建時期的代表性建築之一。1997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大連自然博物館舊館大連自然博物館舊館
1907年,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前身是日本侵占東北以後,由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創辦的“地質調查所”。
1923年,調查所大量收集東北各地自然標本和資料後,增設了陳列室,主要展示岩礦和部分古生物標本,並註明標本的產地、藏量、開採價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數上層人物觀賞研究。
1926年,由於展示的標本種類增多,陳列內容增加,收集標本的地域不斷擴大,涵蓋了東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種資源,將陳列室改為“滿蒙物質參考館”,同年正式對外開放。
1928年,“滿蒙物質參考館”在原建築的兩翼和後部擴建2000平方米,又進一步將歷年從我國東北、蒙古、西伯利亞、歐美等地蒐集的岩礦標本以及農業、畜牧業、林業、水產業的實物標本和圖文資料匯集起來,於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學研究和觀賞的“滿蒙資源館”。
1932年,在展示原有資源標本外,還增加了東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陳列內容,並將館名改為“滿洲資源館”。
1945年大連解放後,8月23日由中國長春鐵路公司接管本館,易名為“東北地方志博物館”中長鐵路科研所委託蘇聯地質專家葉果洛夫擔任館長, 並對原有的陳列進行修整。
1950年11月份,中長鐵路局將本館移交給大連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時將館名改為“東北資源館”充實調整了陳列內容,主要展覽我國東北地區的自然資源和建國後的新成就,成為向廣大人民民眾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普及科學知識的文化陣地。
1959年,在慶祝抗戰勝利14周年紀念日這天,正式定名為“大連自然博物館”,並請當時擔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館名。

館舍新館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中國自然歷史性博物館。分為舊館和新館。舊館建築面積5100平方米,陳列面積2470平方米。館舍為俄式建築,建於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國侵占大連時的市政廳,1925年3月擴建為滿蒙物資參考館,1926年改名為滿蒙資源館,1931年末更名為滿洲資源館。1945年歸屬中長鐵路大連分局,定名為東北資源館。1950年由大連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為大連自然博物館。1995年為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保護自然文化遺產,市委、市政府決定移址建新館。1998年10月,新館建成並對外開放。
新館坐落於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星海公園西側),地處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三面環海,礁石環繞。新館建築為典型的現代歐式風格,藍色的屋頂與碧海、藍天、白雲相互輝映,景色怡人。館內現收藏各種動植物、古生物及岩礦標本20萬餘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標本是該館的突出特色。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等12個展廳。展廳內的觸摸式多媒體計算機、大螢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全監控等高科技硬體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欣賞環境。另外,還有供觀眾休息、觀海的休息廳,供學術研討等文化主題活動的多功能廳,以及商店、餐飲等服務設施。

館舍簡介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擁有27萬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在國內是種類最多最有特點的,其中一窩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驚世界的國寶級化石標本,其研究成果論文已發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走進序廳,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螢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全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體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環抱中,聆聽大海與礁石的“對話”。
大連自然博物館陳列水平先進,新館陳列先後獲得2000年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和最佳新材料、新技術運用獎、2001年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遼西化石研究2005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大連市文明單位,2000年大連市首屆十佳環保景點,2002年大連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博物館,參加了法國舉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動。2002年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連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大連自然博物館正以嶄新的面貌熱情歡迎來自國內外的各界朋友。

館藏文物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一級藏品264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多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大型鯨類、儒艮、白鰭豚、大熊貓、金絲猴、針鼴、鴨嘴獸、朱䴉、極樂鳥、蜂鳥及最早的食蟲類遠藤獸化石等,均為世界珍貴標本。黑露脊鯨體長17.1米,體重66.7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黑露脊鯨外形標本。長鬚鯨體長18.4米,體重34.7噸,是中國唯一的長鬚鯨外形標本。古蓮子被埋藏距今約821~1251年,經過培育仍可發芽開花。該館還保存著成套的台灣省昆蟲和大量的世界昆蟲標本及德國、日本、朝鮮、蘇聯等國的岩礦標本。其中朝鮮半島的正長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為國內外罕見。
大連自然博物館新館大連自然博物館新館
該館基本陳列分為海洋生物、地質礦產、生命的起源與人類的出現、動物和植物5大部分,共陳列標本4853件。其中黃海渤海海洋生物陳列突出了地方特色。大型鯨類標本陳列,國內居首,國外也屈指可數。該館還經常舉辦各種專題展覽,如:《中國毛人圖片展覽》、《優生、優育、優教育》、《法國性的自然史展覽》、《世界昆蟲展》、《南極展》、《南海展》等。
該館參與了省市和全國的動物志、植物志等書籍的編寫工作。《中國毛人》一書獲198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蛇島考察》獲197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獎。
該館還常與國外進行學術交流。1984年9月,日本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館應邀到該館展出了《世界的昆蟲》。1986年8月,該館應邀到日本北九州市、午鶴市展出了《東北的鳥獸》。

地質

天然翡翠(Jadeite)
翡翠的主要礦物為硬玉,摩氏硬度6.5~7,緻密、堅韌,是名貴的玉石原料。翡翠一名在中國古代原本為二鳥名,即翡,赤羽雀;翠,翠羽雀。因翡翠二鳥的羽毛很美,古人常用其製作首飾,並稱之為翡翠。直至明末清初翡翠一詞漸指以硬玉礦物為主的玉石。
翡翠翡翠
成品翡翠在商貿上按加工工藝分為四類:天然、改善、合成、仿製。
天然翡翠:未經任何人工處理的天然品,俗稱A貨。
改善翡翠:經過漂白填充處理後可使翡翠保持短暫的美麗外觀,這樣的翡翠俗稱B貨;經過染色、浸色、鋦色、鍍膜和輻射加色等手段,使翡翠保持短暫亮麗顏色,這樣的翡翠俗稱C貨。
合成翡翠:指在實驗室通過配料在一定的溫壓環境下形成的與天然翡翠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十分接近的品種。
仿製翡翠:一般指一些綠色或部分綠色的其它寶石、單晶礦物、人造品及在外觀上相似翡翠的物品。
莊河隕石(Zhuanghe Stone Aerolite)
1976年隕落於大連市莊河境內,屬於球粒石隕石。
隕石隕石
隕石是空間物質隕落到地球上的流星體,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鐵隕石,主要成分是鐵鎳合金,含鐵90%左右,比重較大,這類隕石占總數6%;第二類是石隕石,這類隕石數目較多,占總數的92%,它的成分矽酸鹽占90%,其次是鐵鎳合金;第三類是鐵石隕石,鐵鎳與矽酸鹽各占一半,這類隕石較少,只占總數的2%。此外,我國還有稱為“雷公墨”的玻璃隕石,它們可能不是直接從空間來的,而是大隕石衝擊地表砂岩,熔融後迅速冷卻形成的。隕石標本對推斷地球化學成分、探討天體演化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金剛石(Diamond)
金剛石素有“硬度之最”和“寶石之王”的稱號,由於它具有超硬、耐磨、熱傳導、半導體及透遠紅外光等優異的物理性能,而被廣泛套用於各工業領域。能用於琢磨寶石的金剛石,稱為鑽石,是最貴重的寶石,由於它具有極高的色散,古時被稱為“夜明珠”。
金剛石金剛石
這裡的金剛石產於大連瓦房店金剛石礦,重15.95克拉。該礦已探明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54%,是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瓦房店金剛石礦的發現,使中國金剛石總儲量躍居世界第10位。該礦生產的金剛石以質優、寶石級含量高而聞名於世。其產品在國際鑽石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古生物

孟氏麗晝蜓
孟氏麗晝蜓與晝蜓科的其它化石相比較,在演化上更為原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後翅臀套較小,僅有6至7個翅室,徑增脈(Rspl)缺;後翅CuAa脈彎曲,帶有5個明顯的後分支;前翅MP脈短,終止於翅後緣近翅結處;翅痣下有一個明顯的支脈;後翅CuAa和MP域基部較窄,在三角室下方僅有1排翅室。
孟氏麗晝蜓孟氏麗晝蜓
孟氏麗晝蜓的發現,對於九佛堂組的時代歸屬早白堊世提供了新的證據。
鸚鵡嘴龍
這是一件世界上罕見的、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個體數量最多的一窩恐龍化石標本,由34條鸚鵡嘴龍幼體和1個成年鸚鵡嘴龍個體組成。幼體平均長度在23cm左右,其頭骨癒合疏鬆,骨縫明顯,反映出是一群剛出生不久的幼仔。它的發現證明:恐龍具有育幼行為。
鸚鵡嘴龍鸚鵡嘴龍
該標本為模式標本,保存極為完美,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件具有完整皮膚印痕的蛙類化石。其鑑定特徵是:頭骨大,且寬大於長,上頜骨上具密集的梳狀細齒,額頂骨癒合。肩帶弧胸型,椎體後凹型,薦前椎9枚,前3枚軀椎具有短的肋骨。薦椎橫突寬闊,呈大的扇形。尾桿骨長於薦前椎總長度。前肢粗短,後肢細長。脛腓骨與股骨等長,跗節長小於脛腓骨的一半。
孟氏大連蟾孟氏大連蟾

無脊椎

庫氏硨磲Tridacna cookiana)
庫氏硨磲庫氏硨磲
硨磲是具有外殼貝類中的“巨人”和“壽星”。最大硨磲的貝殼長可達1.8米,重量可達200公斤以上。壽命可達百年左右。它的貝殼外面有幾條很深的溝,如同車輪壓在泥濘路面上的車轍,硨磲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硨磲的種類較少,分別為硨(石豪)、庫氏硨磲、無鱗硨磲、鱗硨磲、長硨磲和番紅硨磲6種,我國西沙群島均有分布,在盛產硨磲的海島漁民常把它的外殼作浴盆使用。
保護等級:中國:I級。
笙珊瑚Tubipora musica)
笙珊瑚因其很多紅色管狀骨骼密集相連,狀如樂器笙而得名。產於熱帶海洋中,我國的台灣、海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有分布。
笙珊瑚笙珊瑚
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
鸚鵡螺是具有外殼的頭足類軟體動物,因其貝殼表面具有紅褐色的波狀條紋,形如美麗的鸚鵡而得名。它的貝殼背腹旋轉,殼內由隔壁分成很多小室,小室之間由中空的管相通,靠殼口最外面的一室是它居身的地方叫“住室”,其餘的小室充滿空氣,稱為“氣室”。鸚鵡螺可通過調節氣室裡面空氣的含量使身體沉浮於海洋中。
鸚鵡螺因有笨重的外殼,活動不便,平時棲息在深海海底,用觸手在海底爬行,有時也用漏斗噴水遨遊大海,尤其在暴風雨過後風平浪靜的夜晚,喜歡集群漂浮在海面上,但不久又回到海底,所以很少見到活的鸚鵡螺。
鸚鵡螺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我國台灣和海南島有分布,數量較少,是我國I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保護等級:中國:I級。
鸚鵡螺鸚鵡螺
體長29mm,翅展91mm。中國特有珍稀蝶類,分布於海南、廣東、福建等地。雄蝶體、翅翠綠色,前翅黑色、黃綠色的脈紋交錯其間,後翅中央有2個金黃色大斑,尾突細長,端部黃色。由於數量稀少,國際瀕危動物保護委員會(IUCN)將其列為K級(險情不詳種類)或R級(個體數量極少級),中國列為I類保護動物。
體長76mm,寬35mm。分布於東南亞熱帶原始林中。因頭和體翅的外形類似提琴而得名。其背腹扁平,適應樹皮下狹窄的空間。
金斑喙鳳蝶金斑喙鳳蝶
琴步甲琴步甲

魚類

學名:Manta birostris (Walbaum)
地方名:魔鬼魚
英文名:Devilfish
日文名:オニイトマキエイ
分類:鱝形目,蝠鱝科,前口蝠鱝屬
雙吻前口蝠鱝雙吻前口蝠鱝
特徵:體盤菱形,寬為長的2倍多,尾細長如鞭。眼圓形。噴水孔小,三角形,位於眼後,距眼較遠。鼻孔恰位於口前兩側,出水孔開口於口隅。口很寬大,前位,下頜中部突出於吻前。齒細小而多,只下頜具1齒帶,上頜無齒。鰓孔很大。背鰭1個;尾刺短寬;尾鰭消失。
生境: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食游泳甲殼動物或成群小魚。
分布:大洋性魚類,大連市黃海北部亦有。
價值:可食用。
學名:Histiophorus orientalis (Temminck et Schlegel)
地方名:旗魚、帆魚、平鰭旗魚
英文名:Sailfish
日文名:バショゥカジキ
分類:鱸形目,旗魚科,旗魚屬
東方旗魚東方旗魚
特徵: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間有一段距離,第一背鰭前部鰭棘約為中部鰭棘長的1/2。體側具許多淡色斑。第一背鰭特別高大,帆狀。腹鰭較長,僅有一枚鰭棘,可摺疊入腹凹內,幾伸達臀鰭。除吻部裸露外,其餘均被針狀圓鱗,多埋於皮下。尾柄較細,每側有2個短而低的隆起嵴。吻向前延伸,長而尖,似劍形。胸鰭位低。頭、體背為青藍色。
生態:為熱帶、亞熱帶海洋上、中層大型兇猛魚類。
分布:大洋性魚類,大連市沿海亦有。
價值:可食,少見。
學名:Masturus lanceolatus (Lienard)
英文名:Sharp tailed sunfish
日文名:ヤリマンボウ
分類:魨形目,翻車魨科,矛尾翻車魨屬
矛尾翻車魨矛尾翻車魨
特徵:體短卵圓形,側扁而高,體長約為體高1.5倍。皮膚粗糙,內無骨板。口小,前位。背鰭和臀鰭相似,高而窄,呈尖刀狀,位於體的後部。胸鰭短圓形。背鰭和臀鰭鰭條後延,在體後端相連,形成舵鰭,其中央的鰭條延長,呈矛狀突起。幼魚體有有瘤狀尖棘,奇鰭形狀與一般魚相似,隨年齡增長而棘突漸消失,背、臀鰭也漸尖長。
生態:為熱帶海洋中廣泛分布的漂游性魚類,晴天風平浪靜時,常將背鰭露出水外,索食浮游生物,遇風浪時則將身體平臥。體較大,體長可達2.5~3m。
分布:世界各熱帶海區,我國南海、東海有之,但少見。
價值:不大。此標本為我館2004年3月徵集的,全長1.12米。目前為本種標本之最。
學名:Narke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Electric ray
日文名:シビレエヒ
分類:電鰩目,單鰭電鰩科,單鰭電鰩屬
日本單鰭電鰩日本單鰭電鰩
特徵:眼小而突出;噴水孔邊緣隆起;前鼻瓣寬大,伸達下唇;皮膚柔軟。背鰭一個。頭側與胸鰭間有大型發電器。體盤亞圓形。腹鰭外角不突出,後緣平直。尾具側褶。背部赤褐色,具少數不規則暗斑。鰓孔5個,狹小,直行排列。齒細小而多。
生境:近海底棲魚類。
分布:我市沿海,但很少見到。
價值:可食。
此兩種黃渤海常見。
學名:Sebastes sp.
分類:鮋形目,鮋科,平鮋屬
大連平鮋大連平鮋
標本20000501號,體長148mm,雌性;標本20000502號,體長141mm,雄性和20021101號,體長204mm,雌性。采自黃海北部。屬鮋科。背鰭ⅩⅢ-12;臀鰭Ⅲ-6;胸鰭16~17(下部不分枝鰭條9~10,游離狀,游離部分約占1/3~1/7);腹鰭Ⅰ-5;側線鱗46~48,12~14/20~24。體側黑褐布滿桔黃色斑點,幾乎每一鱗片中部一個,奇鰭上的黃斑較大。頭背部黑褐、腹部及胸腹部淺灰褐色,背鰭邊緣黑褐;福馬林浸存後,黃斑漸退為乳白色。易與鎧平鮋混淆,區別在:A體色明顯不同,鎧平鮋眼後鰓蓋上有一明顯黑斑且腹鰭上有褐色小斑點。B背鰭、胸鰭不分支鰭條數皆不同且大連平鮋粗厚。C大連平鮋側線鱗46~48而鎧平鮋29~30。D大連平鮋眼間隔約等於眼徑,而鎧平鮋為眼徑的一半。為新種。

兩棲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版納魚螈
學名:Ichthyophis bannanica Yang
英文名:Yunnan Caecilian
科名:魚螈科 Ichthyophiidae
國內分布:雲南、廣東、廣西
我國發現較晚,生境破壞嚴重,尚無保護措施。
學名: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大鯢大鯢
英文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科名:隱鰓鯢科 Cryptobranchidae
國內分布:華北,華中,華南,西南
大鯢又稱“娃娃魚”,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
學名:Vibrissaphora ailaonica Yang,Chen and Ma
哀牢髭蟾哀牢髭蟾
英文名:Yunnan Mustache Toad
科名:鏟足蟾科 Pelobatidae
國內分布:雲南
我國特有種,僅見於雲南景東哀牢山與無量山以及西雙版納。

爬行

海龜
海龜海龜
生活在海里的龜,個體都比較大,身體呈流線形,四肢呈槳狀,高度適應海洋生活,分布雖廣泛,但數量稀少,都是極珍惜的保護動物。產卵季節,母龜夜晚爬上岸,將幾十到上百個卵產於沙坑內,7—10周后的夜晚,小海龜幾乎同時孵出,憑本能向大海奮力爬行。棱皮龜是世界最大的龜,體重可達1000公斤,全身覆蓋革質的皮膚,背上有七條縱棱。
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最大的蟒蛇是產在南美的水蟒,可達11米長,中國產的蟒蛇一般只有5—7米。蟒蛇捕食時,用粗壯的身軀把獵物纏死,再囫圇吞下。蟒蛇腹部有後肢腳爪的痕跡,這表示它是從像蜥蜴一樣的動物演化而來的。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蟒蛇蟒蛇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游弋在長江流域被譽為“活化石”的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它經歷了滄海桑田,頑強地生存了兩億個春秋,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值得慶幸的是人工繁殖揚子鱷已獲得成功,使得這一珍稀物種的生存和繁殖成為可能。
揚子鱷揚子鱷

植物

雲南黃連(Coptis teeta)
雲南穗花杉雲南穗花杉
雲南黃連雲南黃連
雲南黃連產於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南部,根莖含黃連鹼、小檗鹼等多種生物鹼,是黃連類藥用植物的上品,現野生資源極少,難以採到,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雲南穗花杉(Amentotaxus yunnanensis)
雲南穗花杉零星分布於雲南東南部及貴州西南部。由於森林採伐過度,致使數量明顯減少,有滅絕的危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羊角槭僅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狹窄的範圍,數量極少,長勢已衰退。該植物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經陷入滅絕的險境,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羊角槭羊角槭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
滇桐的木材可做家具和樂器,根和葉入藥,樹皮可造紙,種子可榨油,產於雲南南部、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南部,生於海拔1400~1700米的山地森林中。由於分布區小,又常遭人為破壞,目前已經處於瀕危狀態,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滇桐滇桐
多毛坡壘(Hopea mollissima)
多毛坡壘是我國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成分,還是優良的特種建築用材,其木材十分經久耐用。其分布區僅限於雲南南部屏邊、綠春、河口、金平、江城等縣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由於森林破壞、生境惡化,目前已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毛葉坡壘毛葉坡壘

鳥類

黑鸛:常棲息於開闊的森林、湖泊、溪流、沼澤地帶。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也吃小型爬行類、無脊椎動物。幾乎遍布全國。
黑鶴黑鶴
丹頂鶴:棲息於湖泊、草地、海邊灘涂、蘆葦、沼澤等近水淺灘地帶。捕食水中魚蝦。夏季在黑龍江流域繁殖,冬季至東南沿海各省越冬。
丹頂鶴丹頂鶴
雪鴞:棲息於凍原帶、苔原森林、平原和曠野中。以嚙齒類為食,也捕食鳥類。國內見於黑龍江、遼寧和新疆西部。
雪鴞雪鴞
極樂鳥:又名“天堂鳥”,主要產在澳洲,棲息在熱帶密林中,主食昆蟲、兼食漿果等:又名“天堂鳥”,主要產在澳洲,棲息在熱帶密林中,主食昆蟲、兼食漿果等。
極樂鳥極樂鳥
獸類
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 ( Lilljeborg))
保護等級:中國:Ⅱ;CITES:附錄Ⅰ。
灰鯨灰鯨
灰鯨隸屬灰鯨科灰鯨屬,體粗短呈紡錘型,頭部較短。頭部表皮上有如同被針刺的針眼分布。體色為暗灰色。
該標本是1996年12月在大連莊河沿海近岸擱淺死亡的,雌性,體長11.95米。
黑露脊鯨Eubalaena glacialis (Müller,1776))
保護等級:中國:Ⅱ;CITES:附錄Ⅰ;IUCN:瀕危(EN)。
黑露脊鯨黑露脊鯨
黑露脊鯨屬露脊鯨科露脊鯨屬,身體短粗,沒有背鰭,頭大,且覆有角質瘤。體呈黑褐色,腹面顏色較淺,有雲狀或條紋狀斑塊,鰭肢和尾鰭均呈黑色。黑露脊鯨行動遲緩,喜棲息於水的上層,把整個背部露出水面,故名露脊鯨。
該標本為1977年在黃海北部海域捕獲,雌性,全長17.10米,體重約66.7噸,是我國保存的鯨類動物標本中體重最大的。
長鬚鯨Balaenoptera physalus (Linnaeus,1758))
保護等級:中國:Ⅱ;CITES:附錄Ⅰ;IUCN:瀕危(EN)。
長鬚鯨長鬚鯨
長鬚鯨隸屬鬚鯨科鬚鯨屬,體稍細長,呈紡錘形。背鰭呈鐮狀,其後緣凹進。體腹面有54—78條褶溝,由下頜前部縱向延伸至臍後。體色左側比右側色濃。多成群遊動,游泳速度可超過每小時30公里。
該標本是1959年在黃海北部捕獲的,雌性,體長18.40米,體重約34.7噸。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Linnaeus,1758))
保護等級:中國:Ⅱ;CITES:附錄Ⅰ
抹香鯨抹香鯨
抹香鯨隸屬抹香鯨科抹香鯨屬,為齒鯨中的巨無霸。頭部特別巨大,呼吸孔位於頭頂前端偏左側。體色多為藍黑色或黑褐色。
抹香鯨潛水本領很強,最大記錄達2200米。大潛水時可在水中停留55分鐘。
該標本是1993年2月在東港市前陽鎮沿海近岸擱淺死亡的,體長17.5米,重50餘噸。
麋鹿是中國的特產動物,屬於偶蹄目、鹿科、麋鹿屬,原產於中國遼寧、華北、黃河與長江中下游。頭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體色冬天棕灰,夏天紅棕;頸部至體前有一條黑褐色縱紋。雄性有角。
麋鹿麋鹿

建築布局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螢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全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體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

合作研究

博物館與美國新澤西州立博物館建立館際交流合作夥伴關係
博物館與新澤西州立博物館進行交流合作
博物館與美國落杉磯自然史博物館進行合作研究
博物館與美國博物館進行古生物化石合作研究

展廳分布

肯尼斯·貝林展廳

非洲,廣袤而神秘。在人類已經占據了地球上絕大多數適合生命生存的空間的今天,非洲還有未經人類侵擾的森林、濕地、草原;有充滿靈性的最蓬勃的生命;有自然世界為生存而不斷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戲劇”。“肯尼斯·貝林展廳”將非洲最真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呈現給觀眾。
肯尼斯·貝林展廳肯尼斯·貝林展廳

巨鯨展廳

巨鯨展廳的展示主題是“海洋巨獸”。巨鯨是地球上現生的最大動物。幾個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各地沿海國家的大規模捕殺活動,使巨鯨的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其種群數量正在銳減,有的鯨類數量已到了難以恢復的境地,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體型碩大的巨鯨令人驚奇且著迷,人們一生中很難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些龐然大物。本展廳展示了我館收藏的部分巨鯨外形和骨骼標本,有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52噸重的抹香鯨和34.7噸重的長鬚鯨等,這些館藏標本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博物館都難得一見。
恐龍展廳恐龍展廳

恐龍展廳

在距今二億二千五百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間,地球上曾居住過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龍。恐龍是什麼?它們是怎樣誕生,成長與死亡的?有著什麼樣的生活習性?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沿著恐龍走過的足跡,去探索恐龍的秘密。

東北森林動物展廳

東北是中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分布著針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等。在這片茂密的森林裡生活著無數美麗可愛的野生動物,它們有著各不相同的外貌和習性。有威風凜凜的森林之王——東北虎;外表憨厚,甚至有些愚笨,實則身手不凡的黑熊、棕熊;個性殘忍,然而卻極富母愛的狼;每種動物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東北森林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存著。
恐龍展廳恐龍展廳

濕地展廳

濕地孕育了繽紛的動植物、微生物世界:水面上細小的浮萍,水中的水草,水底的微生物,岸邊生長的蘆葦與成行的樹木……許多世紀以來,人類不斷地從濕地獲取大量食物、水、木材等。同時也不斷地在濕地上進行圍墾、污染、酷捕、濫獵,過度開發和不合理的利用,嚴重破壞了濕地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濕地同其地任何大自然的恩賜一樣,都不是人類所應獨享的和取之不盡的資源,人類的生存和其它生物息息相關,應該成為同舟共濟的夥伴,只有人和植物、動物共存互利,濕地才會永遠不斷地承載著水草、樹木、魚蝦、鳥兒和獸類,才會不斷地發揮其功能。
濕地展廳濕地展廳
濕地展廳通過五個開放式景觀:“獨特的紅樹林濕地”、“青藏高原濕地”、“鶴鄉——扎龍濕地”、“紅色海岸——雙台河口濕地”、“鳥類遷徙的通道——老鐵山”及有關濕地知識的介紹,向觀眾描繪了一幅濕地自然生態環境圖。

地球展廳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的家園。地球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奉獻了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資源,而人類在創造高度文明的同時,卻污染了環境,破壞了地球,並給自己的生存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的命運與地球息息相關。因此,了解認識和保護地球家園已成為當今全人類共同責任和義務。
地球展廳地球展廳

物種多樣性展廳

生命世界,物種萬千,從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向高級,一種覆滅,一種勃興,都為宇宙匆匆過客。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在喪失。任何物種一旦滅絕,人類將永遠失去這種對後代可能是最寶貴的資源。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依賴的青山綠水,藍天沃野,乃是人類當務之急。

軟骨魚類展廳

鯊、鰩和銀鮫是軟骨魚。鯊在軟骨魚中是個體較大的,有些鯊兇猛無比稱霸海洋。它們體內無鰾、身體較重,但大多數的體形和鰭經過演化後都能減少水的阻力或增強游泳能力。

遼西化石展廳

中國遼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出產於這裡的中生代“熱河生物群”動、植物化石,更是舉世罕見,天下無雙,它涵蓋了中生代幾乎所有的陸相生物門類,是一部解讀生命歷 史的百科全書,尤其是哺乳類、古鳥類、帶毛恐龍、蛙類和被子植物化石等,是打開生物進化史上許多懸而未決問題之門的金鑰匙,創造了多箇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堪稱國之瑰寶。

人與自然展廳

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展覽是以“自然與人”為主題進行設計的。當觀眾步入館內的陳列大廳時,首先躍入眼前的是由肯尼斯·貝林先生於2003年捐贈的非洲象,肩高3.0米,體長約5.1米,尾長1.5米,體重約6000公斤。後面是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他們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而壯觀,充分體現了濱城特色和陳列展示主題。

海洋無脊椎展廳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遼闊的海洋孕育了種類繁多,形態萬千,絢麗多彩的海洋生物。海藻、海貝、蝦蟹、棘皮動物……它們和人類的衣食住行緊密相關。
海洋展廳海洋展廳
中國是海洋大國,藍色的國土是我們美好的家園。21世紀是海洋世紀,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保護、開發、改造海洋,使更多的海洋生物為人類造福。

硬骨魚類展廳

硬骨魚是魚類中最大一類群,現存2萬多種,幾乎占脊椎動物總數的一半。它們的骨骼為硬骨,有一對鰓孔,大多數硬骨魚有鰾,可以控制在水中的沉浮,體形適合在水中自如遊動。

海洋哺乳動物展廳

海洋哺乳動物展廳的陳列主題是“海獸奧秘”。海洋哺乳動物指哺乳類中適於海棲的特殊類群,簡稱海獸。一般包括鯨類、海牛類、鰭腳類、海獺及北極熊。從本展廳中觀眾可以了解海獸的歷史、導致海獸種群瀕臨滅絕的原因以及有效的保護措施。這裡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標本,有虎鯨、白暨豚、儒艮等,觀眾還可以聽到鯨的聲音以及演示鯨的回聲定位的裝置。

館舍榮譽

1 文明單位 中共大連市委員會 大連市人民政府 2006.3
2 大連自然博物館被評為2005年度大連市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大連市環境保護局 2006年2月28日
3 2005年大連市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熱河生物群化石研究項目) 大連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5 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2005年11月
6 優秀科普教育基地 大連市科學技術局 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 大連市科學技術協會 2005年5月
7 環境教育基地(大連市首屆環境教育基地) 大連市環境保護局 2004年6月
8 2003年大連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 大連市旅遊工作領導小組
9 2002年度大連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 大連市旅遊工作領導小組 2003年2月
10 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 2002年12月
11 扶殘助殘摯愛情深 大連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 2002年2月
12 大連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陳列二期工程) 大連市人民政府 2001年12月
13 在2000~2001年度“大連市青少年綠色承諾行動”中,成績突出,被評為先進集體 “大連市青少年綠色承諾行動”指導委員會 2001年6月
14 2000年度全國十大陳列精品最佳新技術、新材料運用獎 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報社 2001年6月
15 2000年度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 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報社 2001年6月
16 大連市科普教育基地 大連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
17 大連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杯) 大連市科學技術協會 2001年5月
18 在2000年旅遊促銷工作中成績顯著被評為旅遊促銷先進單位 大連市人民政府 2001年2月23日
19 大連市”張裕杯”首屆十佳環保景點評選獲獎單位 大連市環境保護局 2000年6月
20 遼寧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 2000年5月
21 冬季旅遊購物到大連活動中,獲先進單位稱號 大連市人民政府 1999年3月
22 授予:大連自然博物館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 1997年5月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9:00—16:30,逢周一閉館。
自2018年起首次執行夏季延遲開館,從5月1日至10月31日,每天延遲開放至18時。

門市票價

免費(個人及80人以下的小型團體,需攜帶有效證件,在發票處登記之後進館免費參觀)

館址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星海公園西側)

交通信息

801、523路博物館終點站,23、28、202、406、901路黑石礁站下車南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