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哀牢髭蟾的名稱源於哀牢山,原因是它最初於1980年代在雲南的哀牢山發現;不過,其實在鄰近的無量山亦有其蹤影。在無量山,由於其“昂、昂”的叫聲,所以又被稱為“昂”。
形態特徵
成體:雄蟾體長平均78毫米左右,最大可超過87.6毫米。雌蟾體長73毫米左右。頭較扁平,寬略大於長吻棱顯著,頭側自吻棱和顳褶一線以下向外傾斜
鼻孔近吻端,鼻間距約為眼間距的2/3瞳孔縱置,眼球上半部淺藍色,下半部為黃褐色鼓膜隱蔽顳褶細,斜達肩上方上頜齒強壯,無犁骨齒舌大,後端缺刻較深。
前肢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指粗壯,末端膨大略呈球形,指間無蹼指長順序為3、1、4、2,節間膚棱極明顯,與關節下瘤不相連線內掌突大於外掌突,近圓形。後肢長度不及體長的1.5倍,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膨大,但遜於指端趾間約具1/3蹼,趾側緣膜顯著趾節間膚棱顯著,不與關節下瘤相連內蹠突發達,無外蹠突。頭體背麵皮膚滿布短細而又彼此相連的膚棱,結構如網狀,體後部有少數稍大的圓形瘰粒雜於其間四肢背面膚棱甚強,縱向排列,其間有小疣。腹面滿布小疣,大小與體側者相近,下頜部疣小而密肛周圍疣稀疏四肢腹面疣很少。體背面灰紫棕色雜有許多碎黑斑點,後肢橫紋顯著,前肢橫紋少而不明顯。腹面乳白色,滿布黑色碎雲斑。指、趾末端米黃色。
第二性徵:雄蟾上唇緣每側有排列不規則的黑色角質刺10-24枚。雄蟾無聲囊。
變異:據費梁等(1995:65-71)統計,觀察雲南景東69隻成蟾,其中2隻標本上唇共有刺22枚,3隻有刺23枚,6隻有刺24枚,4隻有刺25枚,7隻有刺26刺,6隻有刺27枚,10隻有刺28枚,6隻有刺29枚,8隻有刺30枚,4隻有刺31枚,8隻有刺32枚,1隻有刺33枚,2隻有刺34枚,1隻有刺35枚,1隻有刺48枚,上唇部共有黑刺22-48(28.4±3.93)枚,以28枚刺粒的個體最多。
卵:卵群呈圓環狀或片狀。卵粒直徑3.5毫米左右,呈淺灰白色其外有3層膠膜,內層薄,中層厚而透明,外層半透明且黏性強。
蝌蚪:第37-38期時,全長93.7毫米左右,頭體長約31.5毫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96.8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數據見表83。體背面棕色,體大,一般達90毫米以上,大者可達113毫米左右尾基可見“Y”形斑。肛孔以薄膜狀膚褶卷向右側。尾肌、尾鰭強壯,略帶肉紅色,其上有少數棕黑色斑點。口周圍有唇乳突,僅上唇中央缺1個乳突距離。剛出後肢芽的蝌蚪,全長74毫米,唇齒式為Ⅰ∶5+5/4+4∶Ⅰ;全長87毫米,後肢芽長32毫米,後肢背面膚棱清晰,唇齒式為Ⅰ∶5+5/4+3∶Ⅰ;全長76毫米,後肢長24毫米,膚棱可見,唇齒式為Ⅰ∶5+5/4+4∶Ⅰ。當蝌蚪發育到第41期時,身體背面已顯縱行膚棱,此時前肢尚未伸出體外。全長84毫米時(第42期),後肢長達32毫米,左前肢已破皮而出,但右前肢僅一個指尖露於皮膚外,唇齒式為Ⅰ∶5+5/3+3∶Ⅰ,內排下唇齒已不存在。
生活習性
哀牢髭蟾生活在海拔22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帶,所在環境氣候溫濕,光線暗弱,林內多岩隙小溪,溪水平緩,兩岸植被繁茂,地面落葉層較厚,石上著生有苔蘚等植物。成媚以陸棲為主,常棲息於陰暗潮濕的環境中。5-8月的夜間曾發現陔蟾在離岸邊15米的山坡上活動及覓食。其活動力差,行動緩慢,極少跳躍,易於捕捉。冬季很難見到其蹤跡,當地民眾曾在11月間發現5隻髭蟾聚居在一個阿洞裡,可以推測這是該蟾的冬眠場所。蝌蚪多棲於水流平緩處石下或石隙間,遊動敏捷有力,徒手不易捕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和越南(沙巴);在中國分布於雲南景東、雙柏、新平、屏邊。
繁殖方式
2月上中旬山蟄,併入溪抱對開始產卵,繁殖季節2月中旬至3月。此期水溫9-12℃,pH6.5左右。產卵環境多在溝面較寬,水流平緩,水質清澈,水深10厘米左右,卵群一般多產在大石塊之底面,卵群圓環狀或片狀,一團或數團粘連在一起,最多者在一塊石下有17團之多;3月間,在有卵群的人石下多棲有1個雄蟾,少有2個的情況。每一卵團平均有卵245(230-256)粒。受精卵40天左右孵化,孵化率大約為53-75.6%,80天左右的蝌蚪體全長可達24.6毫米左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紅皮書》——易危(VU)。
種群現狀
哀牢髭蟾分布區狹窄,數量不多,其體態奇特,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稀有蛙類資源。除天敵如蛇類、短尾猴等動物捕食哀牢髭蟾外;民眾也有捕食蛙類的習慣,哀牢髭蟾也是被吃對象之一;同時還破壞該蟾的產卵場所,致使卵群不能發育孵化。以上情況是對中國珍稀蛙類資源極大的浪費,長此下去,會使這一資源枯竭,甚至有絕滅的危險。建議有關部門及時加強保護措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和這一珍貴蛙類資源。
主要價值
哀牢髭蟾能捕食多種害蟲對森林有一定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