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產地環境,品種性能,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歷史淵源,
產地環境
大通馬產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大通河流域而得名,中心產區在大通河流域的門源、祁連二縣,以皇城、蘇吉、仙米、阿力克、多隆等鄉所產者質量最優。境內山脈綿亘,河流縱橫,祁連山脈自西北橫貫東南,地勢相應低傾,大通河流經其中,形成山間谷地、盆地、丘陵和低山樑原的高寒山地草原環境,海拔在2500~4000米之間。產區冷季長,日照強,日溫差大,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3.4~0℃,最低-35.4℃,最高30℃,年日照2669.5~3030.3小時,年降水量262.9~514.5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相對濕度54%~62%,無絕對無霜期。產區由西向東氣溫漸增,降水量漸多,祁連山南麓東段氣候比較溫暖濕潤,中段地勢較高,寒冷濕潤。產區草原遼闊,土質肥沃,水草豐美,是青海省優良天然牧場之一。海拔3000米以下是亞高山草原土,為優良牧地;海拔4000米上下為亞高山草甸土,牧草繁茂;海拔4000米以上則地表疏鬆,碎石裸露,植被稀少。主要牧草有垂穗披鹼草、早熟禾、羊茅、針茅、蒿草、苔草、芨芨草、賴草、風毛菊、厥麻等,灌木有金臘梅、高山柳、杜鵑等。當地民眾多按灘地、丘陵、高山分季放牧牲畜。河灘、丘陵地區氣候較暖,牧草豐富,水源充足,多用作冬春草場;高山夏季氣候涼爽,泉水遍布,灌木較多,多用作夏季牧場。在氣候、水源、土壤等條件較好的地區多已開墾,種植青稞、燕麥、油菜、馬鈴薯等,。
品種性能
大通馬適合騎乘,特別善於在高原上長程騎乘,多走對側步。大通馬對高原適應性強,對海拔3500米的高寒山地生態環境適應良好。大通馬長期適應高原環境,是體型偏重、挽乘皆宜的地方品種,且兼有蒙古馬、河曲馬等品種的血統,早已聞名於西北。它具有耐粗放、易戀膘、繁殖力較高的特點,並以善走對側步著稱,實為青海省境內有代表性的馬種。
外形特徵
大通馬體質粗糙緊湊,稟性溫馴,悍威中等。體格粗壯,肌肉豐滿。中軀偏長,結構尚勻稱。頭略重,多直頭或半兔頭,耳長中等,眼大而圓,鼻孔大,頜凹寬,頭部輪廓不甚明顯。頸顯短薄,頸礎中等,頸肩結合好。鬐甲低短。胸廣肋拱圓,背腰平直,腰長腹大,膁窩明顯,尻較短斜,腰尻結合欠佳。甲肢長中等,管部顯細,距毛較多,關節強大,蹄質堅韌,後肢多輕度刀狀、外弧肢勢。鬃尾長毛較粗長。毛色以騮毛為主,黑、栗、青毛次之,雜色毛較少。
大通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32.8厘米,139.9厘米,160.1厘米,18.2厘米,321.8公斤,成年母馬分別為:127.1厘米,134.4厘米,152.8厘米,16.4厘米,271.7公斤。
生活習性
挽乘兼用,體格中等,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善於翻山越嶺,是優良的乘用戰馬,善走對側步,俗稱為”走馬”。
歷史淵源
公元四世紀,原鮮卑族吐谷渾部自遼東來青海與羌人等雜居,後形成了強大的吐谷渾族,曾長期統治青海和本區。《隋書·吐谷渾傳》記有:“青海周回千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輒放牝馬於其上,言得龍種。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驄。”唐太宗時,楚元運上言:“吐谷渾良馬悉牧青海,輕兵掩之,可致大利。”證明占時該地區已養有良馬。
公元七世紀後期,吐蕃族(原系西羌的一支,以拉薩為中心,散處在通天河岸和黃河源附近)興起,控制了青海海北,因而“藏馬”對大通馬的形成有一定關係。以後歷朝均在該地區附近設有馬市或茶馬司。公元叫—世紀末期,宋朝曾設市於制勝關、浩?府(今青海省樂都縣),廣為收購該地馬匹。明太祖時代在西寧設茶馬司,以馬易茶。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在西寧設立馬場,以供軍用。根據《青海志略》記載:“該省東北隅,舊甘肅西寧道,地及大通河……青海湖周圍,產有矯捷善走,力能任重之良馬,以大通河下游門源縣所產之馬為最優。大通馬的歷史已悠久。
在歷史上,蒙古族曾多次進入本地區。公元三世紀末,鮮卑族禿髮部建南涼于樂都,可以認為始有蒙古馬來到該地區。直到一百年來,蒙占族自青海湖南移居海北,至今散居在境內,本地區有不少地名仍用蒙古語。可見蒙占馬的影響也很深,這對大通馬種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該地區在1927年以前,屬甘肅省管轄,與河西走廊聯繫密切,無論官辦馬場或民間都與新疆久有頻繁交往,並且不同程度地受過古代西域馬種的影響。據調查,該地區原有張卜拉馬種,該馬種體軀高大,體高在136cm左右,多具黑騮毛,以性情溫馴,善“大走”(對側步的一種),其血統中即保持著較多的哈薩克馬血液;111西馬中有不少大牧群都曾引用過此馬種的血液,這也是大通馬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