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縣200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大足縣200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大足縣200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是大足縣人民政府代表江濤2008年2月25日所做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足縣200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Dazu County, 2008 annual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 發布時間:2008年2月25日
  • 發布人:江 濤
2007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在挑戰中實現跨越、在拼搏中奮力崛起的一年。一年來,在中共大足縣委的領導下,全縣人民圍繞建設“國際旅遊勝地、五金汽摩重鎮、現代農業基地、生態宜居城市”的奮鬥目標,緊緊抓住重慶列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一小時經濟圈、打造成渝經濟區等重大歷史機遇,以寶郵路特色經濟帶的率先發展引領全縣,以招商引資的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昂揚鬥志,奮勇爭先,全面超額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經濟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增速再創新高,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6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6.0%;地方財政收入5.6億元,增長7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2億元,增長3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億元,增長1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5元,增長25.1%;農民人均純收入4231元,增長19.9%;三次產業結構為21.4∶45.1∶33.5。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園區聚集功能不斷增強。完成工業增加值32.2億元,增長2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10戶,產值上億元企業達5家。農村經濟穩中提質,新農村“1133”工程建設初見成效,糧食產量實現恢復性增長,特色農業不斷壯大,基礎設施不斷夯實,現代農業步伐加快,新增市級龍頭企業5家,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4萬人。商貿經濟繁榮活躍,五金市場群加快整合,“雙建”、“雙進”、“百市千店”工程有序推進,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住房、汽車、通信等熱點消費持續升溫。旅遊經濟不斷壯大,旅遊開發步伐加快,石刻保護全面加強,大足石刻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順利推進,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54.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7.0億元。
——發展支撐力顯著增強。大力實施組團城市發展戰略,城鎮化率達32.6%,組團城市人口達23.2萬人,大足已經成為中等城市。啟動南環二路新區、組團城市連線大道、迎賓大道建設,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完成縣城主次幹道油化改造。生態縣建設持續推進,森林覆蓋率達30.1%,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和全國綠色小康縣,龍水列為重慶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示範鎮,郵亭、萬古成為全市重點扶持中心鎮。玉灘水庫擴建工程正式啟動。新建、改造鄉村公路275公里,205個行政村通客車。農網改造全面完成,郵亭110KV變電站開工建設。改造中低產田2萬畝。
——經濟推動力顯著增強。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化,稅費改革成果鞏固完善,土地流轉加快推進,耕地保護有效加強。財經秩序和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惠民支出大幅增加。投融資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爭取市農行20億貸款授信,獲得國開行、農發行3.5億元授信貸款,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餘額達到59.7億元、21.0億元,分別增長22.8%、22.9%。招商引資取得豐碩成果,成功引進浙江鷹達、雲南志誠、重慶博一等一批企業,全年協定引資40.0億元,增長165.0%;到位資金12.5億元,增長131.0%。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新增民營企業448家,個體工商戶3486戶,民營經濟產值達160.0億元,增長23.0%,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6.8%。自營出口541.4萬美元,出口交貨值完成1.4億元。幫扶秀山順利開展,川渝毗鄰地區協作積極推進。
——社會凝聚力顯著增強。六大民心工程順利完成。開通“48小時求職熱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2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困難民眾醫療救助啟動實施。商業保險快速提升。征地拆遷政策不斷完善,被征地農民生活得到應有保障。扶貧攻堅力度進一步加大,減少貧困人口3500人。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實,惠及民眾1萬多人。救災救濟及時開展,救助民眾27.2萬人次。積極應對物價波動,市場供應保障有力。安全穩定工作有效加強,民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發展保障力顯著增強。文化設施日趨完善,建成鄉鎮文化服務中心10個。競技體育加速發展,獲全國門球錦標賽冠軍、兩枚世界特奧會桌球金牌。科技工作紮實推進,科技貢獻率達49.2%。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兩基”、“普實”通過國家驗收,遠程教育走在全市前列,大足一中成功創建市級重點,職教中心創國家重點通過驗收,初升高比例、高考上線率均達81.0%以上。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傳染性疾病有效控制,新農合參合率達73.6%,補償農民達114萬人次。開展違法生育集中整治,落實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外事、民族、宗教、僑務、對台等工作有了新發展,氣象、畜牧、人防、統計、審計、新聞、檔案、修志、保密、信訪、通信、郵政、兵役、雙擁、老齡、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政府公信力顯著增強。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認真聽取和吸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寶貴意見,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40件、政協提案338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6.0%以上,無不滿意辦件。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制度,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償債機制不斷健全,縣鄉償還債務5445萬元。效率革命深入開展,政府公眾信息網全面升級,縣長信箱、公開電話快捷辦理,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36項,政務環境持續改善,獲全國政務公開先進單位。
各位代表!大足,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值得總結。我們深刻體會到,在推進大足奮力追趕的征程中:必須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科學決策;必須緊緊依靠縣人大和縣政協的有力監督,鼎力支持;必須緊緊依靠全縣人民的搶抓機遇,比學趕超;必須緊緊依靠社會各界的和衷共濟,共推發展。
成績匯聚著人民的智慧,碩果凝結著人民的心血!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全縣人民,向所有參與和支持大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成績令人欣慰,問題不容忽視。一是經濟體量較小,綜合實力較弱,三次產業結構不夠合理,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快的局面沒有徹底改變;二是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三是開放程度不夠,民營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招商引資項目多但總量不大,尤其缺乏大項目的支撐;四是財政收入總量不大,剛性支出較多,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五是不和諧因素仍然存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民生問題尚需進一步解決,特別是去年(2007年)食品價格上漲較快,給低收入民眾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六是政府工作與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新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有待強化,創新能力、執行能力有待提高。
我們將倍加珍惜取得的成績經驗,科學審視前進中的矛盾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中的缺點不足,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8年工作意見
2008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從國際局勢來看,雖然經濟成長勢頭放緩,但支撐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條件沒有變化,全球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從全國大勢來看,中央著力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經濟將會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從重慶形勢來看,“三老三新”機遇的聯動效應、一小時經濟圈的順利推進、成渝經濟區的啟動建設,必將推動全市經濟社會保持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從大足態勢來看,制約瓶頸逐步緩解,產業基礎不斷牢固,加速發展勢頭繼續增強。機遇前所未有,挑戰空前激烈。我們必須審時度勢,積極應對,以自強不息的勇氣、開拓開放的豪氣,實現大足新的振興。
2008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的“314”總體部署為統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城鄉統籌改革,緊緊圍繞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和打造寶郵路特色經濟帶,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項目作為第一抓手,把民生作為第一根本,堅持經濟社會並進,公平效益並重,立足“三加快、一提升”,努力構建經濟快速發展的實力大足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和諧大足。
基於對形勢的分析和縣情的把握,今年(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突破100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達到51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達到31億元;
——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20%,達到6.7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達到131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達到4866元;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
一、著眼加快發展,努力增強經濟實力
經濟欠發達是大足最大的縣情,加快發展是大足最大的政治。必須立足又好又快,把加快經濟發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做強工業經濟。堅持把工業發展作為支撐,全力壯大總量,提升質量。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160億元,增長33.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64億元。
構築支撐平台。創新園區開發機制,完善園區硬體設施,全面提升園區的整體形象和載體功能。加強項目入駐管理,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提高投入產出強度。發揮園區聚集作用,發展關聯企業,培育企業集群,力爭新入駐企業30戶以上。
壯大支撐產業。振興五金產業,集中資金、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改造提升傳統五金產業,著力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培養一批經營管理人才,力爭五金產業總產值達75億元以上。做優鍶鹽產業,強化科技攻關,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綜合效益,力爭鍶鹽化工產值達4.5億元以上。壯大汽摩配件、材料工業產業,力爭產值分別達26億元和17億元。培育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等新興產業。積極跟進全市支柱產業和九大新興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關聯產業。
建設支撐項目。緊緊扭住重大工業項目,搞好協調服務,培育壯大春興勝科、宏元金屬、江蘇旋力、興業船舶等骨幹企業,加快建設五金產業園、鷹達刀具、博一瓷業、摩爾照明等重點項目,規模以上企業達150戶以上,產值超億元企業達7戶以上,稅收上千萬元企業5戶以上,形成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強化支撐保障。加快企業技術進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著力破解資源能源制約,做好龍水220KV、萬古110KV變電站開工建設的前期工作,優先安排和重點保障重大工業項目用地、用電、用水、用氣。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多渠道破解資金制約,力爭工業投資突破20億元。
——做優農村經濟。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實施“1285”工程為抓手,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突出發展現代農業,在全市率先把農業做強。力爭農業增加值增長6.3%。
壯大農業產業。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集約化經營,規模經營集中度達到26%以上。大力發展糧食、生豬、蔬菜等傳統產業,著力扶持枇杷、筍竹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冬菜調味品、蜂業、荷蓮、黑山羊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寶頂釀造、采陽筍竹、佳豐米業等市級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區,力爭培育2個以上產值超5000萬元的農業企業。推進標準化生產,爭創10個市級以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品牌。大力發展現代休閒觀光農業,著力打造寶郵路10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展示區。
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玉灘水庫建設,妥善安置移民。完成響水灘及32座小(二)型水庫病險整治,完成瀨溪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抓好南北山生態建設、寶郵路綠色屏障等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1%。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力爭農機化水平提高2.5個百分點。繼續實施人飲工程和紅層找水,解決3.1萬民眾飲水安全問題。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2.2萬畝。切實解決撂荒地問題,努力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硬化改造鄉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啟動寶頂至銅梁雙山出境公路。積極實施自然村通電話工程,提高農村通訊水平。啟動電氣化試點村建設,增強電力保障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業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發展勞務經濟。把勞務經濟作為農村發展的第一經濟,紮實推進陽光工程、雨露計畫和創業培訓,強化職業教育和實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能力。健全縣、鄉、村三級勞務開發服務體系,大力培育農村勞務經紀人和勞務輸出中介組織,積極發展勞動密集產業和社區服務業。打造以“五金巧匠”、“石刻技工”為代表的大足勞務品牌,增加勞務收入。力爭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5000人,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4萬人。
——做大旅遊經濟。圍繞建設“5A景區之精品、星級服務之視窗、都市旅遊之首選”,著力打造旅遊目的地。力爭全年接待旅遊者突破17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8億元。
打造大景區。依託世界遺產,整體策劃旅遊資源開發。全力實施龍水湖溫泉主題公園、野外訓練基地、影視劇製作中心等項目,及早啟動寶頂古鎮恢復建設,繼續拓展寶頂石刻景區,加速推進重慶文化遺產中心、石質文物保護中心前期工作,提前規劃玉灘水庫景區。
開展大促銷。加強旅遊包裝策劃,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推進與大型旅行社、知名網站及省級以上報刊、電視台的廣泛合作,強化與著名旅遊景區的聯合行銷,積極參與國內外重要旅遊交易會、推介會,舉辦中國大足石刻湖畔露營音樂節、寶頂香會,提升大足旅遊的整體形象。
最佳化大環境。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一批星級賓館,加快建成華地王朝酒店、石都賓館。推進旅遊行業標準化建設,完善旅遊行業信譽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加強旅遊資源保護,綜合整治景區環境。規範景區秩序,嚴厲查處黑車黑導、欺客詐客行為。
——做活商貿經濟。繼續推進“雙建”、“雙進”工程,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加快建設五金市場群和五金會展中心,舉辦第四屆中國龍水五金博覽會,力爭五金市場年交易額63億元以上。啟動實施城南商貿旅遊城。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商業貿易、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拓寬家政、物業管理等現代服務領域,發展中介諮詢、社區服務等新興行業,推行連鎖、代理、配送、倉儲式銷售等現代流通形式,培育住房、旅遊、汽車、通信等消費熱點。加大市場供應調節,貫徹落實國家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依法加強對糧、油、肉、飼料、種子、化肥等重要商品的監管,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
二、打造視窗門戶,全力最佳化城鄉環境
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做特城市,做靚“視窗”、“門戶”,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3個百分點。
樹立城市經營觀。通過城市的科學發展,改善城市環境,創造最佳人居,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充分整合城市資源,合理設定公共設施,科學布局城市功能,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積極盤活城市資產,推行土地置換,實施公共設施帶動,做大城市體量,著力建設財富增長型城市。深挖文化內涵,打造城市風貌,突出個性特色,著力建設獨具魅力型城市。
打造城鎮連綿帶。按照國際化標準,高起點編制統籌城鄉發展規劃、新區規劃。以寶郵路為軸心,以“三園兩城一區一群一線”為基礎,構築帶狀城市發展框架,規劃建設50萬人口的城鎮群。以萬古、三驅為中心,規劃建設東部城鎮群和西部城鎮群。積極推進渝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爭取實施成渝城際鐵路途經大足規劃方案,加緊實施組團城市連線大道、迎賓大道、北環二路西段,加速完善南環二路,加快東城客運中心建設。大力推進縣城“東進西拓”戰略,全力開發南環二路新區,加速實施南山植物園項目。
建設和諧人居縣。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確保2015年建成全市首個生態縣。推進瀨溪河、小安溪河流域整治,建設龍水污水處理廠,推進縣城拓展區供水工程,改造龍水城區道路,完善寶郵路農房風貌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繼續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寧靜”行動,嚴查污染違法行為,專項整治飲用水源、電鍍行業、土法煉焦、畜禽養殖污染,大力整治城市噪聲污染。加強園林景觀建設,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打造靚麗城市形象。開展鎮容村貌整治,建設一批衛生鎮、康居村,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全面開展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三、堅持開拓開放,著力創新發展機制
鼓勵創新創造,大膽探索試驗,努力爭創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新優勢。
發展開放型經濟。全力招商引資,充分發揮五金、機械、鑄造、農副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引進和承接一批龍頭型產業帶動項目。緊盯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重點地區,著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千方百計招大商、引巨資,力爭引進一個以上投資超5億元的工業項目。通過政府推動、政策驅動、企業主動,激活招商主體,引導企業招商由配角向主角、從被動向主動的實質性轉變。鼓勵更多大足籍在外人士返鄉創業。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完善組團招商推進機制。力爭協定引進資金42億元以上,到位資金15億元以上,其中實到外資額300萬美元以上。培育壯大出口龍頭企業,完成自營出口600萬美元,出口交貨值1.8億元。深入推動區域經濟技術合作,繼續開展幫扶秀山工作。
做大民營經濟。堅持創業優先,進一步放開政策、放寬領域、放活形式、放大膽子,激發全民創業熱情,推動發展一批民營經濟。堅持做大做強,引導五金、建築、建材等行業通過承包、租賃、聯合、兼併、參股、收購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集群和企業聯合體。堅持扶優扶強,支持企業改造技術、擴充資本,發展一批關聯度高、帶動力大、創新力強的小巨人企業。力爭民營經濟產值突破200億元。
推進改革創新。圍繞統籌城鄉發展,鼓勵在保護耕地、環境和民眾利益的前提下,放手探索,大膽試驗。積極探索農民進城的保障機制,探索建立低門檻、廣覆蓋的農民社會保險制度。引導城鄉資本融合,鼓勵工商資本參與土地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開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確保重慶銀行、村鎮銀行在足落戶,深化銀政、銀企合作,做強投融資平台,促進資產換資本、資源換資本、政策換資本。強化財政公共職能,增大惠民投入,完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鄉財鄉用縣監管、村財民理鄉代管制度,健全縣鄉償債機制。
四、注重統籌協調,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著力構建覆蓋城鄉、均衡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強化自主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建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信息服務三大平台,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向市場轉化。推進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建設,打造五金科技產業園,啟動3個新農村科技示範點。壯大科技人才隊伍,促進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加大科技投入,啟動全國科普示範縣創建工作。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教育優先,努力構建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系。注重教育公平,健全完善貧困學生資助機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保障教育投入穩定增長。合理規劃建設城區學校,著力解決城區國小入學矛盾。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初升高比例和高考上線率均達到85%以上。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培育一批技能型實用性人才。開展大足二中創市級重點工作。
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路,社區服務覆蓋率、村衛生室合格率分別達95%、80%。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著力做好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防治及婦幼保健工作,切實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加快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開工建設大足急救中心。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認真貫徹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合理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全力穩定低生育水平。強化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公眾飲食用藥安全。借北京奧運之機,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啟動建設大足體育運動中心。
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激發本土文化創造力,牢固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培育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努力形成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社會風尚。深入挖掘民間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創作一批文化藝術精品。加快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4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積極推進文化下鄉和電影惠民工程,不斷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深入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推動文化市場健康繁榮。開工建設大足廣電大廈。
高度重視檔案、修志、兵役、民族宗教、郵政、保密、外事、僑務、對台、老齡、婦女兒童等工作,全面開展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
五、維護和諧穩定,盡力改善人民生活
按照關注民生、發揚民主、保障民安、塑造民魂、促進民和的要求,在民眾“最盼”上贏民心、“最急”上見真情、“最怨”上改作風,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
擴大就業再就業。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落實稅費減免、再就業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和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再就業能力。切實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和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完善“48小時求職熱線”服務系統,建成“充分就業社區”20個,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著手解決城鎮集體企業未參保超齡人員的養老保險問題。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妥善解決過去征地農轉非人員的養老保險問題。積極推行農民工工傷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大力發展企業補充保險和商業保險。擴大新農合覆蓋面,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困難民眾醫療救助制度,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推進廉租房建設,實施城鎮困難家庭住房租金補貼。加大扶貧工作力度,減少農村建卡貧困人口2000人。進一步加強慈善工作,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我們將盡力讓困難民眾有病能醫、有房可住、生活有靠,盡力讓全體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建設平安大足。著眼基層基礎,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穩定工作聯動機構和網路,夯實社會穩定根基。改進信訪、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完善應急機制和應急預案,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大公安“三基”工程經費投入,確保完成目標任務。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識。堅持“打防結合、以防為主”方針,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經濟犯罪和邪教組織滲透破壞活動。堅持安全生產、安全消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促進社會公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和諧相處的要求,本著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諧局面。注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性,建立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不斷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加大“三農”支持力度,強化分配結果監管,規範個人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扭轉城鄉之間、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繼續實施“六大民心工程”。
六、圍繞務實高效,竭力加強自身建設
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政府責無旁貸。政府全體同志必須牢記使命,倍加珍惜大好局面,永無止境實踐創新,長期保持與時俱進。
培養學習創新能力。以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新的起點,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放思維,創新舉措。把提高學習能力作為把握髮展機遇的重要手段,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知識更新和能力培養,學會用市場經濟規律認識問題,用科學發展觀解決問題,以創新的精神培植髮展的優勢。不斷研究新情況,破解新難題,創造新業績。
增強工作服務能力。適應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大趨勢,順應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的大潮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做優質公共產品的供給者、良好發展環境的創造者、民眾切身利益的維護者。積極對接國際慣例和先進理念,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式,縮短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持續改進對經濟主體和基層民眾的服務。充分發揮政府公眾信息網作用,暢通傳上情、納民意、解民憂渠道。加強街鎮鄉分類指導,完善村級經費保障機制。
強化決策執行能力。把熟縣情、找問題作為提高執行力的有效手段,深入開展效率革命,將縣委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到每一個幹部、每一項工作中。建立一抓到底、督查到位、考核到人的層層抓落實工作機制,嚴格執行行政首長問責制,著力解決令不行、禁不止的問題。全體公務人員要在其位、盡其職、擔其責,敢於動真碰硬,面對矛盾不迴避;敢於克難攻堅,面對困難不退讓,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服務民眾、推動發展。激勵全體公務人員善謀事、多幹事、乾好事。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依法行政綱要,規範行政審批,切實把政府管理工作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堅決糾正查處執法不公和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政務信息公開條例》,繼續堅持重大決策調查研究制度、專家諮詢制度、公示制度、聽證制度,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定期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主動接受縣政協監督,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意見、議案和政協提案。
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官清民順,官勤民富”。政府及全體公務人員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做到情趣健康、形象周正。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並重的反腐敗體系。完善規章制度,規範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政府採購等行為。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廉政教育,制止奢侈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加大懲治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紀案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