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David Bryart Mumford),1937年6月11日出生於英格蘭蘇塞克斯沃思,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挪威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布朗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北京大學名譽教授。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於1957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畢業;1961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1年至1962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講師和研究員;1962年至1963年擔任哈佛大學助理教授;1963年至1967年擔任哈佛大學副教授;1967年至1977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教授;1970年至1971年擔任華威大學納菲爾德教授;1974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大會上被授予菲爾茲獎;197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7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希金斯教授;1978年當選為塔塔基礎研究所榮譽院士;1981年至1984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1987年至1992年擔任哈佛大學麥克阿瑟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羅馬林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3年被聘為劍橋大學艾薩克牛頓研究所羅斯柴爾德教授;1995年當選為倫敦數學學會榮譽會士;1995年至1999年擔任國際數學聯盟主席;1997年當選為美國哲學學會會士;2006年獲得邵逸夫獎;2008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同年獲得沃爾夫獎;2023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授予數學領域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早期研究專注於代數幾何,後轉向人工智慧領域。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7年6月11日,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出生於英格蘭蘇塞克斯沃思。
1957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畢業。
1961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1961年—1962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講師和研究員。
1962年—1963年,擔任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1963年—1967年,擔任哈佛大學副教授。
1967年—1977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教授。
1970年—1971年,擔任華威大學納菲爾德教授。
1974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大會上被授予菲爾茲獎。
197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7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希金斯教授。
1978年,當選為塔塔基礎研究所榮譽院士。
1981年—1984年,擔任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
1987年—1992年,擔任哈佛大學麥克阿瑟研究員。
1991年,當選為羅馬林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3年,被聘為劍橋大學艾薩克牛頓研究所羅斯柴爾德教授。
1995年,當選為倫敦數學學會榮譽會士。
1995年—1999年,擔任國際數學聯盟主席。
1997年,當選為美國哲學學會會士。
2006年,獲得邵逸夫獎。
2008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同年獲得沃爾夫獎。
2023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授予數學領域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對現代模空間理論的形成做出了貢獻:模空間的例子包括代數簇或在其上代數對象的參數空間,構造這些空間以及研究它們的幾何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黎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拓展了幾何不變數理論,引進了穩定性的概念,穩定性這一概念廣泛套用於包括幾何分析等各個領域。他還利用他的理論來構造代數曲線和可換簇的模空間,和合作者一起,證明了具高奇虧格曲線的模空間是一般形式的。他的工作為了解更一般代數簇及其上的層的模空間鋪平了道路:利用theta函式來構造可換簇的模空間,從而給出這些空間的具體代數方程式。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證明了正特徵上的所有可換簇皆可提升至零特徵上,和合作者一起,將代數曲面的分類推廣到正特徵上。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的研究方向從代數幾何轉向自然的和人工的智慧型理論基礎。
- 學術論文
據2023年10月AMiner平台數據,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已發表學術論文137篇,被引15787次,H-Index:36。
[1]Optimal Approximations By Piecewise Smooth Functions And Associated Variational-Problems[J[.DAVID MUMFORD,JAYANT SHAH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1989.
[2]Filters, Random Fields and Maximum Entropy (FRAME):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for Texture Modeling[J[.Song Chun Zhu,Yingnian Wu,David Mumfor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1998.
[3]Statistics of Natural Images and Models[J[.Jinggang Huang,David Mumford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1999.
[4]A stochastic grammar of images[J[.Song-Chun Zhu,David Mumford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Computer Graphics and Vision,2007.
[5]The role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higher level vision[J[.Tai Sing Lee,David Mumford,Richard Romero,Victor A.F. Lamme.Vision Research,1998.
- 學術交流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在擔任國際數學聯盟(IMU)主席期間,推動在北京舉辦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ICM)。
2023年7月,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受邀在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相關領域師生髮表演講。
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是北京大學智慧型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教授的導師。
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74年 | 菲爾茲獎 |
1975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1978年 | 塔塔基礎研究所榮譽院士 |
1983年 | 華威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1987年 | 麥克阿瑟獎 |
1991年 | 羅馬林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1995年 | 倫敦數學學會榮譽會士 |
1997年 | 美國哲學學會會士 |
2000年 | 挪威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2001年 | 洛克菲勒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2006年 | 邵逸夫獎 |
2007年 | 美國數學學會數學博覽會斯蒂爾獎 |
2008年 |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
2008年 | 沃爾夫獎 |
2010年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
2023年 | 北京大學名譽教授 |
2024年 |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參考資料: |
社會任職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於1962年至1963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成員和東京大學客座教授,1967年至1968年、1978年至1979年擔任塔塔基礎研究所客座教授,1976至1977年擔任巴黎高等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的父親從1945年聯合國成立之初就在聯合國工作,母親是美國人,他們一家住在美國的長島灣(北大西洋的半封閉海灣,北臨紐約-康乃狄克海岸,南臨長島)。
人物評價
毫無疑問,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是當世的偉大數學家;他長期關心中國的科技發展,為促進中國與世界高層次人才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評)
大衛·布賴恩特·曼福德教授長期關心中國的科技發展,大力推動了中國與世界高層次人才交流,他在數學和人工智慧領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北京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