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
命名
大藍羚是藍羚屬的唯一成員,位於牛科家族中。由德國動物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於1766年對該物種進行了描述,並賦予其二項式名稱。他的描述基於1745年英國醫生詹姆斯·帕森斯(James Parsons)在皇家學會的刊物《哲學交易》43卷中對大藍羚雄性的描述。物種名稱“Boselaphus tragocamelus”由“ bos”(牛)衍生而來,拉丁文中“elapos”(牛),“tragos”(鹿),希臘語中'tragos'(公山羊),”Kamel“(駱駝)。它們共同組成了大藍羚的學名。普通名稱“Nilgai”源自印地語單詞“nilgaw”,意為“藍色公牛”,指成年雄性的顏色。
分類
1992年對線粒體
DNA序列的系統發育研究表明,由Boselaphini(藍羚族)、Bovini和Tragelaphini(藪羚族)組成進化枝的可能性很大。Bovini(牛族)由水牛屬、牛、中南大羚、非洲野牛、野牛和已滅絕的佩羅牛組成。Tragelaphini(藪羚族)由兩個屬組成:Taurotragus(大羚羊屬)和Tragelaphus(林羚屬)。並預測了藍羚族和藪羚族之間的更緊密的關係,1999年並通過類似的研究予以支持。
儘管當代的大藍羚雌性沒有角,但在歷史上這些雌性羚羊都是有角的。化石中的相關羚羊曾經被歸入
麂羚亞科中,而如今的麂羚亞科只包含非洲的小羚羊屬。始於中新世晚期的Protragoceros和Sivoreas化石不僅在亞洲和南歐被發現,而且在Ngorora地層(肯亞)也被發現,被認為屬於藍羚族。
從印度南部的庫爾諾爾洞穴(Kurnool caves)中發現了可追溯至
更新世的的藍羚族遺蹟。有證據表明,它們是在中石器時代(5,000至8,000年前)被人類獵殺的。
形態特徵
大藍羚是亞洲最大的羚羊之一。它們站立時肩高約120-150厘米,體長為180-20厘米。
性二態性突出;雄性比雌性大,且膚色不同。雌性較雄性個體要小1/5;四肢長,前肢又略長於後肢;蹄窄,前端尖;肩部隆起,體前部比後部高和粗壯;頭部長,前額略突起,頸短;身體結實,由肩膀起一直向下斜。頭部窄長,僅雄性具角,角短而末端稍尖,稍為向前傾。雄羚的角一般長20-25厘米,顏色為黑色,鋒利且彎曲。大藍羚的角缺乏其他牛角的典型的環狀結構。它們的頸上有豎起的
鬃毛。雌羚的毛較短呈黃棕色,雄羚的毛色會一直變深色至成年的灰藍色。幼牛淺棕色。成年大藍羚的頭髮稀薄而油膩,但雄性的胸部和頸部皮膚較厚。兩頰上有白點,唇邊有白斑,頸上有白色圍繞,形成闊的白色“圍嘴”。在雄性的下頦,“圍嘴”懸掛著一簇長長的毛髮或“鬍鬚”,長可達13厘米。不論雄雌,腹部會有一條白色條紋,沿著牛胸部區域的白色帶狀區域越過腹部,並在後腿之間散布,形成一個狹窄的臀部塊。前腿通常較長,並且腿上常標有白色“襪子”。
齒序:0.0.3.3,3.1.3.3。乳齒完全消失,並且恆齒的齒列在3歲時完成。
恆牙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在六歲時顯示出明顯的磨損跡象。耳朵和眼睛靈敏清晰,嗅覺不是那么敏銳。
近種區別
| 大藍羚 | |
---|
體量 | 站立時肩高約120-150厘米,體長為180-20厘米。 | 體長80-110厘米,肩高55-65厘米,尾長10-15厘米;體重15-25千克。 |
---|
特徵 | 雌性的皮毛則為紅褐色。臉孔及耳朵上有白色斑點,喉部下方則有白色“鬍鬚”。大藍羚的體型奇特,四隻瘦小的腿支撐著相當強健的軀幹及有力的頸部和肩部。 | 兩性異形。雄性四角羚有角,一般有四隻,兩隻在耳朵之間,另一對在前額上,不會脫角,但打鬥時也會破損。毛短而粗糙,背部呈紅褐色,體側毛色較淡,腹部及腳內側白色。 |
---|
圖片 | | |
---|
棲息環境
棲息地多樣化,生活在乾旱地區,灌木叢、草叢平原,乾燥的落葉林和闊葉林、農業地區,偏愛灌木叢少,灌木叢生的樹木和灌木叢生的草地。但避免茂密的森林和沙漠。。
大藍羚的棲息範圍從草地、草原林地至山坡。在印度,它們生活在
邁索爾以南的
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麓上。美國南德克薩斯州的灌木叢非常適合它們的自然偏好。
生活習性
大藍羚是日間活動的動物,清晨和傍晚更活躍。群居性,除繁殖期外,大多雌雄分居。通常組成大約10隻動物的小群,但已發現20至70隻更大的群體。可以是單一性別或混合的,而年老的公羚有時會是獨居的。雄羚羊常獨居或成小群活動,但在冬天會聚成30-100頭的群落。而雌羚羊常群居或與幼仔生活,以照顧幼仔。
它們喜歡棲息於樹叢間,以找尋食物及掩蔽。它們所需的水份大多來自於所吃的青草及樹葉。白天活動覓食,夜間休息。雄羚羊遇到危險時會露出頸部下的白毛或耳朵內的斑紋以示警告。雌雄雙方都會打鬥,包括互相撞頸或用角撞對方。戰鬥可能很殘酷; 儘管保護性皮膚較深,但可能會割傷傷口甚至導致死亡。
大藍羚很多時會與
印度黑羚一起在遼闊的平原出沒,它們在缺水的情況下可以生存幾天,但它們也會選擇近水源的地方生活。一般會在同一地方大解。沙漠最初影響著它們的分布,但因灌溉的運河及開挖水井,令它們可以在
焦特布爾等沙漠地區生存。該物種視覺很好,視力和聽覺與
白尾鹿相等或更好一些,但嗅覺卻不佳。但是不像
瞪羚善跑,當被追趕時時速可達48千米,這種速度不算快,因此容易被很多動物追上而成為食物。它們的通常是安靜沉默的,但是遇到威脅驚慌時,會發出咆哮般的聲音。
大藍羚以草為主要食物來源,吃豆科灌木、橡樹、豌豆、巴豆、茄屬植物和各種草。有時也吃植物的其他部分,例如花朵、種子、果實、葉子和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引進:墨西哥和美國。
廣泛分布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低地地區,延伸到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見。在孟加拉國已經滅絕。該物種已被引入美國和墨西哥。
大藍羚分布在由喜瑪拉雅山至卡納塔克邦的印度北部平原,與及吉爾森林國家公園(Gir Forest National Park)及巴基斯坦東部橫跨拉賈斯坦邦至阿薩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在尼泊爾,它們疏落的分布在南部低地。
繁殖方式
大藍羚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雌性和雄性保持隔離,除了在一起繁殖時。繁殖組由一頭優勢雄性和一對或多頭雌性組成。交配通常發生在12月至來年3月,但是繁殖可能會持續一年。妊娠期為240-258天,該物種通常生雙胞胎。雌性可以在18個月大時懷孕,但是在3歲之前很少有伴侶。雄性到21/2歲時已經性成熟,但是直到4歲時才能很好的與其他雄性競爭。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Ⅲ。
種群現狀
大藍羚(2001年)估計印度的數量可能超過100,000頭,印度的密度為0.2-11.4頭/平方公里,這取決於棲息地條件,掠食,保護程度以及與牲畜的競爭 。在哈里亞納邦、北方邦、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農業地區的局部地區物種數量富裕。沒有分布在尼泊爾的物種數量的數據。巴基斯坦的數量很少。一般穩定或增加。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內建立了約37,000隻野生大藍羚的牧場,據估計,德克薩斯州——墨西哥邊境附近的物種數量約為30,000隻(2011年)。